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是香港次文化集散地的旺角信和中心正随着 MK 文化的衰败而慢慢转型


MK 是香港旺角(Mong Kok)的缩写。作为香港时代潮流商品集散地的旺角,二战后受到西方摇滚乐和日本文化影响,结合本土生活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穿衣和说话方式,也被泛称为 “MK 文化”。


根据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王玉清2008年发表在《香港商報》上的《MK look 的次文化解读》中认为,早在1964年 The Beatles 来香港演出时,这种青少年次文化现象就已初露头角;但 “MK 人” 这个特有名词是直到9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突出表现在一群14-25岁、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有着特定着装风格(朋克、视觉系为主)的青少年身上。”


如今传统意义上的 “MK 人” 已很难在街上见到


虽然有了这样的标签,但其实 “MK 文化” 的真正历史还要更往前追溯。从90年代初开始,“MK 文化” 开始着重向 “哈日” 发展 —— 当时走在信和中心、潮流特区、琼华中心等旺角潮地,随处都能发现日本的流行元素。尽管日本文化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渗透进香港年轻人的生活中,但真正开始迅猛扩散还是在80年代,代表人物有近藤真彦,中森明菜等。


港男们开始效仿日本明星做 “杰尼斯” 式发型,穿订做的西装;而九十年代之后,日本视觉系朋克和香港古惑仔文化成为了香港年轻人的主流,年轻的港人们染着各色的头发,穿着皮衣,戴着各种金属饰品游走在旺角街头。


信和中心大门


说起 MK 文化,就不能不提到信和中心 —— 作为一座商业大厦,却以售卖年轻人潮流产品而闻名,其中包括唱片、漫画、电子游戏、小说杂志、运动鞋、手表和其他杂货精品。它与潮流特区、琼华中心、兆万中心等都被称之为 MK 文化的发源地;“行信和” 和 “信和等”(意思是逛信和商场)也是香港年轻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My Little Airport 有一首歌叫《去信和卖碟》,讲的就是主唱阿P去信和中心卖二手唱片的故事。如今这种为爱好服务的店越来越少了,东西也越来越杂,” 作为曾经把光顾信和中心作为每次来香港必定节目的大陆年轻人之一,江锋感慨道如今信和中心的变迁。“现在我也不去信和买碟了,信和负一层还能留下一两家唱片店就算不错了。”


“那时候的旺角遍布染着花花绿绿的头发、穿着皮衣窄脚裤的朋克青年,” 一位在信和中心负一层开了20多年唱片店的店主对我说。“现在最多的,应该就是来西洋菜街买便宜货的内陆代购大妈了吧。”


随着大陆游客的不断增多,旺角的流行趋势也逐渐受到内陆流行文化的影响 ——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 “MK 人” 开始向韩国甚至内陆时尚达人看齐。“现在旺角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典型的 ‘MK 人’ 装扮了,大家都把 ‘MK 人’ 当作贬义词看待。一说这个人 ‘MK’,肯定是在说 TA 浮夸低俗,更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是 MK 人了,” Sugar 是在香港保险公司上班的员工,曾因为被同事开玩笑说自己是 “MK 女” 而生气。“多年以前,在旺角逛街是时髦的象征。但到了2000年以后,不但混迹旺角的年轻人品位没有以前好,这里还变成了一群无所事事不良少年的聚集地。”


80年代,“崇洋媚外” 的风气在香港盛行,旺角成为全香港汲取国际潮流文化最迅速的地方。但是从90年代开始,旺角逐渐变成了一个古惑仔文化当道的地盘,很多商铺也因此经历了一段变革期 —— 盗版唱片和影碟异军突起,占领了信和中心大部分商铺的市场,尤其突出在港乐和日剧方面。


“那时候互联网没那么普及,每周当最新的一集日剧出来,商家就连夜赶工把每一集配上中文字幕,做成盗版碟拿出来卖。当时每出一集新的日剧,信和中心外面就会大排长龙。警察那时候也不管,大家都没什么版权意识,” 最坏的时候,甚至会有打着卖CD的幌子的 “道友” 在信和中心的四楼进行地下毒品交易。“当时信和遍布着瘾君子、黑社会,烟雾弥漫,厕所里满地都是针筒,” 唱片店老板回忆道。



“自从上大学之后就没怎么逛过旺角了,虽然偶尔也会过来逛逛信和。最大的感受是潮流店铺少了,东西也越来越贵了,卖手机、iPad、山寨衣服手袋之类的店越来越多,也没什么人买色情片了,” 曾经很喜欢在旺角淘宝的 Daniel 说。“旺角越来越像专门坑游客钱的旅游景点。也可能是自己过了追时髦的年龄,没有那种淘宝了乐趣了。”


随着店铺租金的不断上涨,旺角的潮流商铺频频倒闭,在得以幸存下来的商铺不得不面临着经营模式的改变。“唱片从薄利多销变作销售精品,由 ‘比谁的便宜’ 到比谁的更 ‘独一无二’,对准的客户不再是大众,更多的是小众市场,向发烧友售卖更多收藏级别的产品,” 唱片店老板说。“现在支撑着信和中心运作下去的最大动力,大概就是年轻人的梦想了吧。他们希望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而不是在大街上突然跳出来一个问你买不买保险的 ‘西装佬’。”


而除了 “次文化” 这个有些模糊的概念之外,信和中心在80后一代香港年轻人心中还有另一层地位。“大概在2000年左右吧,信和三楼都是卖 AV 的,全是 DVD。之所以买 DVD,是因为当时网上下载的清晰度普遍不高,” 自称 “曾经的信和青年” 的 VICE 中国香港制片人钟伟杰说。“而且 DVD 都是步兵(无码)。”



下拉页面浏览更多照片:













作者:Cola Ren

摄影:Cola R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越夜越美麗 香港夜蒲至極IN之地
香港自助游E攻略购物篇:最潮旺角 草根的天堂
少儿粤语教学丨为什么“青山”是指精神病院?
【香港】旺角街头
深圳到香港一日游购物指南
世界人口70亿之:拥挤的香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