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则徐:为电脑游戏说句公道话

 



过来人有太多太多并不能摆脱游戏之心,只是改变了游戏方式而已,他们奋斗在牌桌上,一边为摸“清一色”心跳,一边对孩子妖魔化电脑游戏。


电子游戏、电脑游戏、网络游戏,这是三个不同名词,彼此有所区别,但是,无论是通过游戏机、电脑、手机还是类似的其他什么设备操作,共同点都是通过某种屏幕呈现出游戏形式。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区分这三个概念也许意义不大,人们在经验中不妨将它们归为一种现代游戏类别,无论使用哪个名词,所指大致就是这一个类。由于核心的原理都不过是计算机模式,因此,我在这里模糊地使用电脑游戏这个名词。


▲ 经典电子游戏《吃豆人》


这是一个被长期妖魔化的事物。尽管近年对其妖魔化的人比较少了,但一当涉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家长依然会将它视作为洪水猛兽。既然是“家长”,那么,曾经对其妖魔化的主要群体,也就是现在五十岁以上年龄的人们。

我尽管也属于这样年龄的人之一,但向来对那种妖魔化态度不以为然。

最早看到有这种游戏是1987年。那时候,上海人夏天还有在马路边成群纳凉的习惯,我很偶尔看到有人边纳凉边使用游戏机和电视机构成的系统在玩,围绕着很多看众。这是从国外搞进来的新奇玩意,不过我没有在意。然而次年复旦大学的几个计算机博士、硕士想自己创业办公司,想拉我入伙做“经理”,尽管公司还没有开办,但我觉得自己似乎有了“责任”,便认真思考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其中便包括这种新式的现代游戏问题。

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电脑。读大学期间,突然增加了一门功课,叫Basic语言。那是一个很幽默的时代,尽管开课教学计算机语言,却连一台电脑也没有提供,教课的老师自己也根本不会电脑操作,甚至也没有摸过电脑,师生一起在课堂上对着黑板云里雾里地胡乱搞一通。不过,本就对科技史极其有兴趣的我,也就干脆在课余时间专门学习、思考了计算机的历史和演变趋向问题。由于有这个基础,1988年时候我根据自己的预测,提出公司开办起来后,立即从开发以电子锁为代表的安保系统及电脑游戏着手,我以为这是很快就会在中国大陆形成庞大市场的产品。几个博士、硕士被我说服了,一时群情激昂,大有马上赤膊大干一场的模样。那时候计算机人才极少,正当我个人先垫资做一系列准备工作时候,几个人才被国防部门选中了,他们来问我,我只是说了句“既然是飞太空的项目,那就去吧”,以我个人默默损失数千元的代价(那时候一个计算机博士的全部月收入还不到100元),结束了这场本不是由我提起的创业戏剧。

不过,在这场戏剧里,我形成了这样一种坚定立场:不说电脑游戏是美好的,至少也可以说是良善的。

这个立场有一个基本前提:人不可以没有游戏。人不可以没有游戏,根基于凡哺乳动物都是必须游戏的。这是一种本能,也是生命本身存在着的基本方式之一。游戏之于动物具有训练、教育、学习的功能,一般动物的生存技能是通过游戏养成的。人同样离不开这样的生命规则。原始人,或者说最没有知识的人,他们依然有这样的生存方式,也即有着起码的生存技能和知识,而获取这种起码的生存技能和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游戏。不仅如此,比之动物,人更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游戏是平衡心理的必须。

人跟动物最相区别的,不仅是发展出了文明,而且也发展出了复杂的文明的游戏。不仅如此,文明不断发展,游戏也不断得到文明化。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总是可以从这个社会进行游戏的文明程度上体现。既然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计算机的时代,那么,游戏自然也就会是计算机时代的;如果游戏不是计算机时代的,那么,这个社会就一定不会是已经发展到了计算机时代的社会。

当妖魔化电脑游戏的舆论很热时,意味着时代发生着内在的紧张和冲突,是进入电脑时代与拒绝进入电脑时代的对立。如果把这个社会的人仅仅分做老年和青年,那么,妖魔化电脑游戏实际上就意味着老年人跟青年人的冲突,意味着老年人生与青年人生的冲突,意味着老年生活方式跟青年生活方式的冲突。

当一些年长者、家长在指责电脑游戏时,甚至在表达充满愤怒的态度时,就应该问他们:你们不游戏吗?你们在玩什么游戏?为什么你们可以玩你们的游戏,青年不可以玩自己的电脑游戏?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长者充满美好地回忆自己曾经的游戏,然后感叹“现在的年青人如何如何”。他们不知道自己陷入在美好的蒙昧当中。我作为过来人,而且曾经是很顽皮的孩子,那些所谓的美好的游戏我大多玩过,至少可以说大多见识过。不妨略举几个男孩子玩的常见游戏例子:

斗鸡。不是真地用鸡来斗,而是支着一条腿,另一条腿用手架起来,形成以膝盖为尖顶的三角形架势,然后以这膝盖为主要“武器”互相残酷顶撞,互相斗得鼻青脸肿是常见结果,甚至有造成骨折等伤害的。这个游戏应该是在明朝时候就已经有了。


▲ 斗鸡


丢木头。木头大致为扁方形,至少有一面切平,可以令其竖立起来,玩者以一定的距离和一定方式,设法用手中的一块木头,将竖立着的木头撞倒。如果没有木头,这个游戏也可以使用砖头替代。一般来说,如果不采用特殊的方式,这个游戏不会发生危险,但极不卫生。这个游戏也很古老。

刮刮片。这是上海人的名词,但游戏全国都流行。所谓刮片,就是折叠的薄方形纸片。最常规的玩法,就是将一个刮片放在地上,用另一个刮片抽打地上的刮片,致其发生翻身就算赢了。这个游戏不知道始于何时,应该是在有了机器制造的纸张之后才可能出现。游戏的特点就一个字:脏。

滚铁圈。这个游戏历史悠久,至少在清朝已经流行。具体就是要有一个铁圈,可大可小,但不能太小,直径一般不会小于一尺。此外要有一个铁制的进行控制的钩子,玩法就是用这个铁钩推行铁圈前进,如果玩花样就需要比较熟练的技巧。这是一个比较良善的游戏,但需要一定的场地、道路条件。



▲ 滚铁圈


打弹子。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很多地区,这个游戏都曾是一种流行的男性赌博游戏。玩法有多种,最简单就是用手中一颗玻璃珠,必须使用手指有力一拨,令其撞击远处地上另外一颗玻璃珠。玻璃珠也可以换成象棋棋子。玩这个游戏通常有一帮人一起全神贯注,大家几乎是趴在地上转来转去,非常不卫生。这个游戏应该是桌球传入中国和民国时期有了比较多玻璃珠后,才发生流行。刚开始时候,互相输赢的就是玻璃珠,但大概技巧性很强,极有竞技的刺激,就演化为了“职业化”金钱赌博方式。

这些都是非常流行的游戏,其他流行的比如还有斗糖纸、斗纸蛤蟆、斗火柴杆、纸飞机等等。斗糖纸需要到地上到处捡别人吃过糖后丢弃的包装纸,极肮脏。纸飞机则比较良善,中外电影中都偶尔可以见到玩这游戏的镜头。不过,最流行的连很多女孩子也参与的游戏是“钉东西”。这是上海人的叫法,具体就是在地上划一个方块或圆圈,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玩,包括硬币。假如是硬币,典型玩法就是将一枚硬币放进方块或圆圈,然后玩者站立着,用另一枚硬币进行瞄准,自由降落,设法将地上硬币撞击出方块或圆圈。自然,这个游戏也是比较不卫生的,是物资极度匮乏时代的标志性游戏。

凡游戏,对于没有游戏而言,总有其好处,既可以平衡心理,也可以养成某种技能。然而,从以上简单介绍的诸种游戏可见,曾经时代的游戏尽管对于过来人有其可以美好回忆的一面,但也有其另一面的总的特征:蒙昧。这是就其知识含量而言的。年长者尽可以自己回忆曾经的美好,但发出“现在的年青人如何如何”声音,则就是荒诞了。难道在计算机时代的新生代不玩电脑游戏,而去玩那些大多极不卫生并且有些还具有野蛮伤害性的游戏?

更荒诞的地方在于,曾经的时代是不读书的时代,过来人在那个时代大多曾是沉浸在蒙昧游戏中的孩子,而进入知识化的电脑时代,却一味指责已经被书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玩电脑游戏。更更荒诞的地方在于,其实过来人有太多太多并不能摆脱游戏之心,只是改变了游戏方式而已,他们奋斗在牌桌上,一边为摸“清一色”心跳,一边对孩子妖魔化电脑游戏。

不错,当一个孩子或青年沉浸在游戏中,自然会影响到学习、工作,然而,这是电脑游戏之罪吗?任何游戏,只要这种游戏不属于体育竞技,沉浸在其中便会有碍正常的学习、工作。这不是电脑游戏的问题,而是任何游戏的问题。单单把电脑游戏挑出来进行妖魔化,只能说是淘汰时代者对新时代的歧见。

如果从沉浸游戏当中而言,我以为,沉浸在电脑游戏当中总也还比沉浸在麻将中要好。为什么呢?因为沉浸在电脑游戏中总还可以造就出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游民,而不是麻将时代的游民。什么样的游民都不是好事情,但在计算机时代,掌握了电脑基本技能的游民毕竟更加适合于生存,而连电脑基本技能也不能掌握的游民,在这个时代无论于他本人还是于社会,都是更糟糕的悲哀。

原标题:电脑游戏是良善




作者:顾则徐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上海人,独立学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游戏策划之路
电脑游戏下载
游戏的未来在手游,电脑游戏会没落?
马航失联——赛博攻击?
好怀念DOS486时代1
别小看游戏,它塑造了我们的互联网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