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迅爱过的理想主义者跳楼了......




贾宏声离去了,带走的却是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春情怀。


提起贾宏声,或许你并不熟悉,对于他的死,很多人大概会用一贯的语调,一个吸毒的男明星又跳楼了。再或者说,周迅的之前的男朋友跳楼了,但是那些都无法概括他。


贾宏声都是那个年代十分重要的一个符号,这个年代是80到90之交。整个第六代导演兴起的时候,很多电影中出现了他的身影,他被称为第六代导演的最爱。


他是被毒品害惨了的人,但是,他更是死于理想主义的人。


除去贾宏声,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还有很多精神领袖屹立在我们的记忆里,中国极具争议的文化记者王小峰,用犀利的文字剖开繁华背后的平庸,寻找文化荒漠中的绿洲, 在众生喧哗的消费文化里,找到留存至今仍能感动你我的经典。《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这可能是一本读起来超轻松的当代中国文化史,深度采访李宗盛、崔健、许巍、王朔、贾樟柯、崔永元……与近百位文化圈的焦点人物面对面,再现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贾宏声,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春终结

◎文 / 王小峰 


“我会觉得他纵身一跃,是我们那个时代作为一个愤青,作为一个曾经对某些东西——无论是对艺术,还是对中国文化精神领域的东西抱有一种理想主义的青春时代的终结。”——李骏 


贾宏声走了,他的一个小学同学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要么他想明白了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这是我们没想明白的,他明白了这个世界就这样。要么是他根本什么都没想明白,因为他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不是一个能看清楚很复杂事情的人,这是我和他从小在一起的印象。” 


贾宏声当年走向演艺之路在别人看来是一帆风顺的,他上高二的时候就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当时他所在的表演系的那个班里,女生后来出名的有很多,比如巩俐、伍宇娟、史可等,相反,男生出来的不多,贾宏声是班里第一个接戏也是第一个还没毕业就走红的人,毕业后,他演了很多戏,很多导演,尤其是后来的“第六代”,几乎都跟贾宏声合作过。如果他能继续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他会成为当时最红的男演员。但是,就在人们想看到贾宏声一步步走向更辉煌的顶峰时,他的人生之路拐了一个弯,他突然喜欢上摇滚乐,开始接触大麻,变得越来越偏执,最后他不得不进入精神病医院治疗,出院后,他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几乎与世隔绝,在很长时间里,与他最熟悉的朋友都不知道他的情况,直到他最后出事。 




关于贾宏声,过去媒体少有的一些关注也仅仅停留在他吸大麻这件事上,对于他过去的演艺经历,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已经不足以让人们对他过去产生兴趣,倒是每每演艺圈出现吸毒事件,总是把贾宏声扯进来。人们只是习惯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会对一个人的全部产生兴趣。贾宏声的死,也许让我们有机会更详细地去了解他的一生。 


京哈线将四平市一分为二,东部是工业区,西部是行政文化区。贾宏声出生在艺术世家,父母都是四平话剧团的演员,父母遗传给了他一副英俊的面容。上小学时,他的身高就凸现出来,担任体育委员,他周围的朋友,不是能打架的就是被打的,贾宏声从来不打架,学习成绩也不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帅气也渐渐突出出来,同学回忆,他走在街上,总能引起人们注意。 


在当时那个年代,贾宏声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是让人羡慕的,他的性格也不内向孤僻,平时有说有笑。至少,他在中戏念书时接触过的朋友回忆他时都会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阳光男孩。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85班的李骏形容贾宏声是“作为一个演员,他身上有种危险感。全世界的男星起来都有共同特点,身上有侵犯性,像个危险人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失控,这本身也像一个炸弹,总感觉有危险感,他脱颖而出,最大原因就是这种特质。很多年后我第一次看到孙红雷,第一个印象就是像贾宏声,当然路子不一样,但身上的危险感、侵犯感很像。” 


至少,在贾宏声的人生走向拐点之前,他给人的印象是充满朝气、单纯,甚至很纯粹,偶尔会有一些偏执,但人们会理解成那是一个演员身上正常体现出来的艺术气质,而绝不会想到他一步步走向封闭。 


贾宏声有一个妹妹,喜欢唱歌,他把妹妹接到北京,帮妹妹发展,然后想让父母退休就过来陪他,想一家一起好好过日子。

 

贾宏声毕业后拍的几部电影多是跟后来的所谓“第六代”导演合作的,比如娄烨、王小帅。也正是这几部电影让贾宏声声名鹊起。如果从时间上看,会发现,他的电影生涯基本上在1995年到了一个停止点。之后只是在1998年拍了一部《苏州河》,2000年拍了一部《昨天》。实际上《昨天》已经不是在贾宏声最佳状态下拍摄的电影。 


与很多演员不同,贾宏声追求体验式表演,对于有时候表演“戏过”,导演也拿他没辙。所以,与他合作的导演都是他在上大学期间熟悉的那些人,他对当时经常在一起玩的那拨人比较信任,这些导演虽然对贾宏声的表演风格也不能完全接受,但也能理解他。与他不熟悉的导演合作,就会让他感到不快,这很大程度上让他在当时风生水起时期错过很多机会的原因。有一部让贾宏声很郁闷的电视剧叫《新梁祝》,制片人吴涛去上海探班,发现贾宏声拍的很不舒服,“他和导演关系也不好,整个戏他差不多是晕过来的,没事就找一个角落开始抽烟。” 




对于他的体验式表演,吴涛说:“他是一个很敏感的人,艺术家的敏感,一旦入了戏,非常难出来。比如让他演一个什么人,从接剧本到演完这段时间,他都会和剧中角色一模一样。他入戏比较深,大夏天拍穿皮夹克的戏,40度的天气他可以一直穿皮夹克出门,也不是为了扮酷,他觉得我应该这样。包括他自己演自己都这样。生活中他扇过他爸一个大嘴巴,拍《昨天》时,他真扇,手上还戴着戒指,扇过去一下子血道子就出来了,他妈在一边哭,想起以前的事了。我赶紧去安慰说现在是假的不是真的了。” 


每一个演员的表演天性都要被激发出来才能把戏演好,但是在别人看来,贾宏声不但被激发了,而且激过了,对他就会产生副作用。但是贾宏声似乎从天性的激发中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纯粹。 


“我会觉得他纵身一跃,是我们那个时代作为一个愤青,作为一个曾经对某些东西——无论是对艺术,还是对中国文化精神领域的东西抱有一种理想主义的青春时代的终结。”李骏在接受采访时说。上学期间,李骏因为娄烨拍电影作业认识了贾宏声,并且和贾宏声成为朋友,虽然他们并没有在影视作品中有过合作,但是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很深。 


本文节选自《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这本书精选了2001—2014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任文化部记者期间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1篇,收录了对李宗盛、崔健、许巍、汪峰、王朔、贾樟柯、崔永元……等近百位文化圈的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作者犀利地剖析了十五年来蝉噪鸟鸣的中国流行文化现象,涵盖文化音乐、电影、电视、戏剧、相声、小品、文学等各方面的重要议题,不仅展示了一个媒体人对文化产业的持续关注与独立思考,更为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反抗一个平庸时代

王小峰  定价:68.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个吸毒的大明星,后来怎么样了…
他曾是周迅男友,吸毒、摇滚、精神分裂,他干掉自己的时候43岁
周公子背后的“男人们”
周迅坎坷情史大起底:21年8任恋人 关系复杂成谜
曾与周迅同居多年,23岁走红,却因染上毒瘾妻离人亡,享年43岁
2010年7月5日,周迅前男友贾宏声从14层一跃而下,父母跑下楼时,他已身亡。周迅听闻后崩溃大哭,贾宏声的离去成了她一生的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