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有设计感的地下室,文艺到骨子里



小城君相信每个城市都该有些地方

需要用心和想象力去慢慢感受

比如这个藏于繁华商业街下的书店


……


- 成都 · 方所书店 -








一家好的书店,在一座荒凉的大城市中,是温暖与精神坚守的据点。




小城君虽然不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但往往除了吃喝玩之外的地方,还是想有一个可以暂时放慢节奏的空间。


成都远洋太古里负一层,周围就是繁华的商业区,通过一个狭小幽暗的入口,乘着电梯顺势而下,一个4000平米的书店出现在眼前。




从踏上电梯的那一刻起,

四周的光景就开始不同。

暖黄色的灯光,

从电梯开始,

一直蔓延到书店的整个空间。


一个铜质材料制作的隧道,

将电梯包裹住。

就像进入了一个未知的空间,

有种意外的惊喜和感动。


这个开在商业街区里的书店叫“方所书店”,看起来和传统的书店不太一样。


方所书店离大慈寺不远,设计师联想到唐三藏就是在大慈寺出家,后来又到西天取经,把书店用“藏经阁”作为设计构思,就像是将全世界古今的知识都搬来藏在大慈寺地底下。



方所书店大切割面的水泥柱有37根,

每根裸露的水泥柱没有多余的修饰,

用最原始的颜色呼应着灰色的地面。


既然是“藏经楼”,

方所的书柜也恰如其名。

放眼望去,由远到近,

由下到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书籍。


这些书柜错开摆放,

有高有低,

书柜和书柜之间有穿行的小路。


读者在书柜之间浏览书籍,

走走停停,

还真有种在“藏经阁”翻阅典籍的感觉。


颇有巧思的是:

在书店的开阔地方,

有单独设计的空中天桥,

可以倚靠栏杆,独自安静地看书。


书店最高的地方,

足足有8米的高度。


这个超大的地下书店,图书占据了它大半的面积,在2000平方米的售书面积里,有港澳台、人文文学等四大书区,一共15万册书籍。


传统的书店,只有单一的书籍,方所书店里还有生活美学、服饰、咖啡、展览的空间……刚好四川人喜爱交流,在这个书店里除了看书,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喜爱的东西。


书店中间有生活美学物品的柜台,

都是生活中的小物件。


还有绿色盆栽植物。

感觉这里早已超出书店的范畴,

更像是一个美学博物馆。



另一边弧形的穹顶下,

大块的区域让给了书籍以外的物品。


超出小城君认知的是,

这个地下的书店里,

还有专属的服装区域。



如果看书看累了,

咖啡空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方所书店的创办人毛继鸿就是想在这个空间里,让书和人的关系自然的相处。在书店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书,捧着一本书,找到一个角落,就可以在这里看上一整天,静静地感受书和心灵。



其实早在2011年,毛继鸿就在广州开了第一家方所书店。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这个年头,传统书店几乎都快倒闭了,还要逆着风开书店,这不是找死嘛!



毛继鸿把除了书籍以外的生活美学、服饰、咖啡…… 这些结合在了一起,就像台湾的诚品书店一样。把简单的书店,变成了社交的地方。现在的生活中,人们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交流,但毛继鸿却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邂逅、相遇都留在这个真实的实体空间中。



“文学和艺术的品位需要耳濡目染,我希望很多年后成都人会记得小时候在方所的记忆,就像小时候村头的老槐树,是人们

共同的记忆。”毛继鸿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旧书业观察之八】傅天斌:存书是选择和淘汰的过程
傅天斌:存书是选择和淘汰的过程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你家的书柜是怎样的? - 唐辛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书店界的奥斯卡”空降陆家嘴
书痴悔悟记:书到搬时方恨多,书斋成“书灾”
南京人看南京——路过G-SPAC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