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人蔡澜的三色香港

蔡澜是美食家、饮食业商人,著作谈吃居多,人前永远红光满面,一看就知道此人好吃。但这一位实则是九十年代之后的蔡澜,在把自己和一个“食”字紧紧捆绑在一起之前,蔡澜做了四十年的电影人,那差不多就是他的前半生了。


说起来,蔡澜是个完全的“影二代”,其父蔡文玄早年便跟从邵逸夫兄弟往南洋渡去,在东南亚铺排邵氏公司的院线。所以蔡澜生在剧院也长在剧院,有时家人无暇照顾时,蔡澜经常在父亲供职的大华戏院一待就是一天,半蹲半跪在椅子上看戏。


蔡澜自幼于电影便是一个鉴赏者,这对于他之后四十年的电影人生涯,着实是一个不良的开端。


红 · 邵氏的驻日经理


长到青年,鉴赏者蔡澜本欲前往法国学画,后来却兜兜转转入了日本大学电影编导系。因为父亲的一层关系,蔡澜大学时代便兼任邵氏驻日本的分区经理。虽然远在东洋异国,但其一举一动,已然与香港的电影市场关系密切。


彼时的香港电影刚刚走过战时的孤岛时期,正在迎来战后的复苏期。称之黄金有些夸张,说起红火却一点也不过分。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若是一齐打灯,从高处鸟瞰,怕要怀疑中国这只刚醒的大鸡腹部正在孕育一颗银蛋。活跃的电影公司里,又可以大致分为左右两派,以长城、凤凰、新联为代表的左派民族意识比较浓重(但与大陆的意识形态又有区别),这种意识也反映到了作品当中。而以电懋、邵氏为代表的右派则主打商业类型的电影。两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分别,就是电懋、邵氏利用自身在东南亚的资源,花费大量精力购下星马地区的院线,对制片的兴趣反而不大,因此不时出现要去向左派的“长凤新”购置版权的情况。



邵氏是当时香港电影业的翘楚


蔡澜担任的日本区经理,做的主要就是购买版权的工作。买到日本片的版权,再拿去东南亚的邵氏院线放映。既要购片,自然要先观看,这似乎正和鉴赏者蔡澜的心意,可以心无旁骛地注视屏幕。但阅毕选片时,蔡澜就要从鉴赏者的角色中跳出来了,他挑出来的片子,未必须是自己最欣赏的,却必定要是戏院最卖座的。即便手中银钱不缺,日片物美价廉,蔡澜在此种买卖中能获得多少欢愉,怕要画一个大问号。但听闻日活国际部经理小西“这些电影放在这里也没用,五百元一盘卖给你”的特价酬宾之后,蔡澜应该能够清楚确认,自己置身的是一个商业为先的电影世界了。



年轻时的蔡澜


蔡澜1963年回到香港定居,由此又当了20年邵氏的制作经历。因为留日的经历和日语的通达,蔡澜几乎亲历了五六十年代港日电影合作的每一个时刻,从引进日本人的阿莱摄影机(Arriflex)以取代体积笨重的米歇尔摄影机(Mitchell)的所谓技术进步,到邀请西本正、中平康等日本影人赴港拍片。蔡澜心知肚明,技术和人才的接轨无一不以商业利益为重:摄影机轻,转场容易,便拍得快;日本导演虽然贵,但拍得快,算下来花费还更少。蔡澜写过,自己去过东宝公司查看最终没能实现港日合拍的《杨贵妃》的资料,发现沟口健二准备的资料堆了满满了一橱柜。言语之间,不得不说有几分羡慕。要知道当时李翰祥的几部古装大制作,最初可都是为了跟电懋打对台而抢拍出来的。


金 · 黄金年代的监制


为什么凡事都是一个“快”字当头呢?因为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完全市场导向的策略创造了打退好莱坞的香港奇迹,而且即使把金钱、娱乐摆到突出的位置,香港电影仍没有停止影片类型的探索。但不管你拍什么片,第一的要义还是快。既然拍完就能卖得好(尤其是在邵氏这样的大公司),有什么理由不赶紧拍完?


在一次对谈中,鲁豫这样纠正蔡澜道:“我觉得您并不在香港电影最好的年代,而只是处在香港电影最卖座的年代”,这没有错,当年的电影不但卖钱,还卖名声和民意:凌波反串去演李翰祥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要是不拿金马奖,民众怕是要暴动的。



2014年1月17日,蔡澜出席邵逸夫先生的追思会


掌事的邵逸夫也许并非对当时的观众没有信任,只是作为一个电影从业者,叫座永久是压在叫好之上的。而且他有蔡澜没有的决意:蔡澜想的是邵氏拍四十部电影,三十九部赚钱,一部拿来搞艺术、放思考,又有何妨。而邵逸夫的考虑是,既然能拍四十部赚钱的电影,为什么要拍三十九部赚钱,余下的一部不赚?


蔡澜后来涉足电影制作,也是顺着邵逸夫的思路走的。他去日本拍片,只拿相当于在香港时三分之一的报酬,花掉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足够拍出一样卖座的片子了。这样环境下的蔡澜也一样受不了“慢”,因为动作太慢,他有一次把日本片场的工作人员全部炒掉,随即又后悔了,因为重新召集人手要花时间,慢上加慢。


那个作为电影鉴赏者的蔡澜消失了么?没有,他不喜欢和他合作过的任何一个导演,因为他们都是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但却不会拒绝与他们同台吃饭、饮酒、调戏女人。大概“鉴赏”这一能力是共通的,面对“那那些导演是否会喜欢您”的提问,蔡澜答曰:“他们会说,那天的午饭吃得很好。”



蔡澜监制了成龙主演的多部影片,两人私交也很好


蔡澜说制作电影时的任务是“交货”,拿了老板的钱,就要按时按质把货较全。剩下的时间里,电影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玩具”,王羽一行到东京拍《龙虎斗》时,众人疯玩数日,拍雪景对决一场时,主角罗烈已无甚气力。等到他体力恢复,雪景却已消融,交货在即,蔡澜灵机一动,派人到市场购置大量面粉铺成雪场。化解交货危机时,蔡澜也是玩心不减。他没有拍四十部电影,四十部都要赚钱的决意,更没有一部都不赚钱的决意,所以这个“澜”字真是附错了人,他自己也说:“我的人生没有太大波澜。”


 粉 · 蔡澜与香港三级片


1988年,香港引入电影分级制度,保护未成年人当然是重要的原因,“电影不再那么好卖”的信号却也不难读到。为了把人们尽可能拉进戏院,邵逸夫先生为蔡澜想出的办法是“拍一点比较色情的电影”。这是一招险棋,并非险在市场,而是险在人品。以蔡澜的人脉和才华,拍三级片几乎是稳赚不赔,却也可能随时名誉扫地。


蔡澜此时反而不躲了。1989年起,蔡澜和好友倪匡、黄霑共同主持一档夜间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所谓“不设防”,就是打开上好的红酒,把你喝得醉醺醺的,再慢慢地谈平常不会轻易谈的天。黄霑素来搞怪,主要负责向嘉宾提问、挑起话题;倪匡常远远地坐在一旁,充当吉祥物的功能;蔡澜则翘起二郎腿、手臂展开挂靠在沙发上,不时做些必要的翻译和解说。节目里的话题都交给黄霑了,蔡澜却积极把自己的三级片现场搬到节目上。《今夜不设防》向来在酒店的高级套房,蔡澜有一次却搬到了他上马的首部三级片《聊斋艳谭》的片场,荒草中放上几张沙发,拉起拍摄间隙的几位还穿着戏服主角就做起了节目,起到的宣传效果,可比一段广告片大出许多。



《今夜不设防·聊斋艳谭》,图中自左向依次是影片主演文素叶子楣和主持黄霑


蔡澜又怎么会不知道世人对三级片的先入之见?何况从李翰祥拍艳情片开始,蔡澜就已经是片场的常客了。李翰祥片子里的“艳”,在露肉的层级上比不过三级片,狄娜露背露臀就要啼哭,更不要说露点。但无论是情欲刺激还是艺术表现,都可为后世表率。蔡澜拍片时,无论香港女星还是日本女星(其中有不少AV女优)都三点尽露,这还是为了要“交货”,老板赚钱,观众开心。一片片的骂声,在蔡澜耳里可能还不及楼下猪肉佬的一句“蔡先生监制的那部片子,昨晚让我和老婆好快活啊”。


但你再去看那些“货”里的蔡澜属性,又哪里有一点下流猥亵的影子。还是举《聊斋艳谭》的例子,每一次云雨场景时的音乐编排,都可以来当现代的教科书。导演蓝乃才早年师从日本人西本正学摄影,片中狐仙与淫魔对战时的特效,奠定了港产情色片的cult风格。反倒是在最为人不齿的三级片里,蔡澜做得更像一个“鉴赏者”。虽然嘴上说的是“娱乐大家”,但想必蔡澜心中理想的观众,不会只有猪肉佬这一群人。


蓝乃才在《聊斋艳谭》中使用的特效后来发展出特有的港味cult风格


蔡澜爱电影,这是他少年时代就自觉,并且很可能早已植根于他基因的事情。蔡澜做监制,则多少有点水到渠成的宿命感,做监制要求他在片场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这是一种职业的预备,以便哪天不做监制了,片场还有他另外的容身之处;蔡澜组电影公司,在这一行越陷越深,为了生存得长久,就什么都要拍,什么都要拍得赚钱,他也做了,因为爱电影。


入行四十年,蔡澜恍然大悟,自己是爱电影,不过爱的是欣赏,不是制作。电影对于他从来只是一个巨大的玩具,对于那些把它当成整个人生的人,他觉得“未免过于沉重了”。四十年的电影生涯,为蔡澜留下的是一条“做电影是为了别人,吃喝终究是自己的事”的前路启示,为对幕后知之甚少的观众,留下的则是百来部我们后知后觉蔡澜竟列位其间的电影,和一段别样的香港电影历史。


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包括:


《吾爱梦工坊:蔡澜的电影现场》蔡澜 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港日影人口述歷史:化敵為友》邱淑婷 著,香港大学出版社

《鲁豫有约·蔡澜》(电视节目)

《今夜不设防·聊斋艳谭》《今夜不设防·工藤瞳》(电视节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揭秘邵逸夫背后女人:恋方逸华45年终成婚(图)|邵逸夫|邵逸夫女人
【单向历】3 月 2 日,宜团圆
他好吃好色,今天81大寿
“我很流氓,但我不改”
曾撩倒林青霞,这个76岁的“老不正经”,靠吃喝玩乐成为活得最明白的中国人
八十岁的蔡澜:会吃会玩,才能过好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