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求你收下100块,关我一个半小时! | 62°灰


让我去看落日时分的展,一开始我是高兴的。


毕竟这可是James Turrell在中国唯一的skyspace作品。另外想看的话,最近也得飞去日本。


而James Turrell可是曾在art.net全球艺术家榜单中位居榜首的艺术家,那年排在他后面的二三名是霍克尼毕加索。


Turrell大学念的是心理学与数学,后来转学艺术,被称为世界上最会运用空间和光线的艺术家。 





老爷子今年73岁了,常年一袭黑衣,蓄一脸大白胡子,被国外的艺评人称为“丧礼上的圣诞老人”。(也是贴切……)



↑这是他和他的火山,一个拥有火山的男人 :)


真的是他的,也是他最著名、格局最大的艺术项目。被视为当代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艺术品之一。

因为他坚持要花光积蓄买下这座死火山,他老婆和他离婚了……

他花了半辈子在下面挖地道挖房间……

建了三十多年,到现在也还没开放……

但还是有不怕死的网友或者架飞机去空中窥探,或者穿越美国阿里桑那州的沙漠,躲过保安,从火山口爬下去一拍下作品,在网上疯传。

(感兴趣的话,后面有详细介绍。)


anyway,还是先去看在中国能见到的他的作品吧。


展览设在北京二环皇城根边上的智珠寺旁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在每周日的日落时分开始,根据每天日落时间调整,持续一个半小时。



基本能猜到这个展览基本上就是在一个封闭的房子里躺着,看一个半小时头顶裸露的天空在艺术家设计下换颜色……


比如这样:


国外另一个skyspace的照片。


但那一个半小时我会感受到什么,我完全想象不到。


好吧,其实我想说的是James Turrell到底神在哪里?能够将天空变个颜色到底厉害在哪?查完了资料我也还是体会不了


门票还略不亲民,在艺术展常年免费的帝都竟然敢卖100块!

但看展写稿给报销啊。

“你去的话我连标题都想好了!”改爷在编辑部群里说,

《我们小姑娘都躺下了,你就让看她这个》

摘要:天了撸。

您这样一斯文人走小清新污路线……


总之在报销门票的诱惑下,我麻利地预约了下个周日的展览。


慢着,我好像想起了什么。


“我忘记了我现在根本不能躺!!!”

 (╯‵□′)╯︵┻━┻


我是一个正在尾骨骨折碎裂愈合期的人啊!!平躺现在对我来说基本是自残……只能靠侧卧在软的床垫上勉强睡觉……

你问悲剧是怎么发生的?宝宝不说:) 


看了下说明:门票不能退不能改不能转让……


“我……我……骨折好不了的话怎么申请工伤?……”


周日很快就到了,一起床我就开始焦虑起傍晚的展览……一种比怕痛还更强烈的焦燥。

我会不会一个半小时的注意力都放在我疼痛的尾骨上……我腿上因为猫毛过敏长的好几个大包,到时会不会奇痒无比……应该戴眼镜还是戴隐形?戴眼镜会不会有什么蓝眩光(上次让我配一副很贵的眼镜片的店员说的……戴隐形会不会不舒服……啊!中途离场肯定会被目光杀死吧! ? ?? ? ???

(温馨提示:以上脑剧场不要久盯……会瞎)


等等,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好像明白了之前在查展览资料时说的他的作品给人带来的“剥离感”


虽然一个半小时也不过是一部电影的时间。但想到要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盯着一扇变换颜色的天空一个半小时,感官受限,自身的感受则会被无限放大,我提前进入了“被剥离”的焦虑中。


而可能这也是Turrell想要达到的:


“我喜欢把光作为一种物质材料,但是我的媒介是真正的感知。我想让你感觉到你的感觉,看到你自己见到的物件。”


总之,换了膏药,在腿上大包厚涂了消炎药,用洗眼水洗了两遍眼睛后还是把隐形取了换上框架眼镜的我,嘲笑着自己这“现代性”的焦虑感,在周日的下午出了门。


一路上注意着今天的天气,好久没来过二环内了呢。



轻霾偏白


因为每天的展览时间会随着日落时间调整,当天日落在5点半左右,并不都是展览海报上说的5点。


天色尚早,先在智珠寺逛了一逛。




这里前身为明代御用印经厂,后来于康乾年间建寺,一度是京城最为重要的藏传佛教圣地,建国后,智珠寺转为工厂,后来又被买下,现在里面有一个豪华法餐厅和部分艺术展览空间。




展览在旁边一个专门建造的白色四方房子里,天花板的中间镂空了一个矩形空间。


原以为我会是为数不多的观众,没想到竟然约满了,而且外国游客数量不少。负责人说,要不是春节刚过,一般都得提前好几个星期预约才能约得上。


休息室里放着James Turrell在这个空间的纪录片,放上来。




好了,接下来是对我而言最难的部分了。

我看完展了……


刚结束就有朋友微信问我,你的展看得怎样啊?


发给她手机截图:这就是我的一个半小时。




听起来像是一句吐槽。


和我的预想一样。真的就是看一块不断变换颜色的天空。中间的矩形是天空,下方的墙壁做了特别的设计,隐藏着灯管,但你完全看不见痕迹。带去的相机不允许使用,只可以用手机开静音模式拍下天空的颜色变化。




第一张图还隐约看得出背后的天空的颜色,一块轻霾的天,离我很近不断有风声起,有树叶飘进来。有鸟声,很偶尔地,有乌鸦经过。好像出现在电影里一样。你会等待,一只,两只……再也没有了。音乐声里,颜色缓慢变化,渐渐地,镂空的矩形的天空好像变成了一块光幕,像浮在半空中的色块,真正的天空被有色光遮蔽了。



但如果把这一个半小时看作图上矩形那么大小的色块,这些图片展现的,可能就是飘进来的一粒灰那么大吧。


所以,我到底感受到了什么?


嗯,没有,没有被“囚禁”的感受,没有忍受过时间的流逝。


尾骨还好,虽然痛,虽然我中间调整过几次姿势,但还好,它没有像预期里铁钉一样在我的感受里反复划着,我没记起我腿上的大包,也没注意眼睛不舒服,我所有的烦心事也都没有趁机涌上心头。没有料到的是冷,因为没有暖气,又是天花板上又空了一大块,虽然主办方准备了军大衣和暖水袋,军大衣盖不到的脚依然冰冷,看的时候还不觉得,结束了之后直哆嗦。和很多陌生人一起躺着也没产生特别的感受,因为大多数时候我都忘记了我在哪,目之所及,就只有头顶的两个不断变换颜色的色块。


思绪在光里明灭,毫无章法。作为一个惯用语言思维的人,有一些飘闪过的念头被我用词语记了下来。


(就是记下了一些念头,

不好解释,也没有做解释的努力。


暮色四合

这个词反复在我脑子里出现。想到沙漠,想到峰台,想到天圆地方时期人们的宇宙观,想到汉语的修辞意义。


天色

翻出记忆里仅存的一些物理知识,回忆了一下天色是怎么形成的,光在科学里的解释,能量、光子、波粒二象性……(科学普及之前,世界在被科学解释之前,光唤起的人的感受和现在很不一样吧。光的力量、光明与黑暗、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人类散场,人造光

想象有一天人类散场时,人造光消失的景象。荒凉,哪有什么荒凉,这想象太自恋了,还在哥白尼前的“地心说”时代呢。只是像是一粒微尘,灭了吧。(哦,原来我的宇宙观是这样。(无理性、支离破碎,量子力学对人的感受、文学产生了什么影响,有书写过么?


颜色

不同颜色唤起人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多少来自文化、经验?刚刚的深蓝和音乐让我想到了美国西部牛仔片。沙漠有一截树桩,背后是无边的蓝。黄光和钟声让我想到了教堂。(全球化,信息化,人类每个个体累计的经验越来越难相似了吧。孤岛。孤岛的联系。


投降

“人们向自己的感知投降。对空间和时间产生不一样的感受。”他们说观看Turrell的感受应该是这样。


我好像并没有向自己感知投降,我的意识仍然告诉我,我在宇宙的这个星球这个维度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这个敞着天花板的房子里。对,此时我看不到裸露着的天空,可我却相信天空依然存在,房子依然存在,我透过这个色块,相信我来之前的世界依然存在。矩形像电影幕布一样,没有任何画面,我还是相信穿过这个光幕,那个世界依然存在。不断地在脑海里摸到它,声音、颜色、风声、辽远。(在想象光幕之外存在的世界时,我想到的是《聂隐娘》里面的山。想到看《聂隐娘》时有人不满离场。想到朱天文说侯孝贤剪辑的《聂隐娘》太要求观众的善意和耐心了。


无指涉 艺术 what

这个作品似乎没有指涉性,不喜欢指涉意义明确的作品。创作痕迹太重。但艺术是什么?和他人分享“唤起”的情感、经验、意识?……“无指涉”会更高级吗?为什么?


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月亮。


看见遥远遥远的宇宙里,能量从太阳跃起,反射到月球,照在一个人造光昌盛的城市,看见这个世界被我看见了。


而我又是什么?


——这个12岁时常问,然后忘记了很多年的问题在这一个半小时里又回来了。



有机会的话,好想去Turrell的火山看一看啊。


穿过沙漠,去往40万年历史,3公里开阔的死火山,通过长长的隧道,圆形洞穴般的空间,看到宇宙的能量落下来,看到月亮。




↑Turrell Roden最能展现格局、最重要的作品:位于美国阿里桑那州沙漠的 Roden Crater(罗丹火山口)。你可以找到关于它的地图、看到照片、找到设计图纸、明白设计理念但是你若不亲身前往,就永远无法知道它会让你看到什么。


这样想想6500刀的可以享受提前批参观的赞助费也不贵嘛。诶,我是不是知道了James Turrell到底神在哪里。



James Turrell

美国知名当代艺术家,擅长以光线和空间作为创作题材。


“我的作品是创造一个空间让光得以栖息,而观者如何面对的空间。 通常,我们张着眼,却对光线视而不见。 ”


哦,对了,肯定有人问《落日时分观赏》的展览讯息。


时间:应该是长期开放的项目,但在豆瓣上发的最近活动是开放到4月10日。

地点:位于智珠寺旁边的Temple东景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James Turrell:我知道我在看见
这会是今年最“好看”的展览 | JAMES TURRELL
光塑的感官世界——詹姆斯•特瑞尔上海龙美术馆回顾展
James Turrell : Immersive Light , 观展体验(上)
这可能是你前半生能看到的最牛逼的展览,没有之一
这个老头把光玩到极致就算了,还买了死火山造起地下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