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行看门道:别一提海昏侯就想到大金饼了!拿好这份攻略~

不久之前,“海昏侯”“刘贺”“马蹄金”等热词接力就轰炸着我们的新闻热搜、巷尾街头。随着海昏侯墓考古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这一热度有增无减。据说展览场面火爆,一票难求。堪比去年年末故宫排队半天才能一睹《清明上河图》的“狂热”场面。

吸引众人目光的,除了精美文物,很多观众都是冲着地下一层展厅里成堆的出土钱币,和那些明晃晃的金子去的

五铢钱,见过没有?长这样的:


一般展览,要有点儿古钱币的,都是这样展示的:


平顶山博物馆展出的古代货币。何五昌 摄。图片来源: art.people.com.cn

那海昏侯展是怎么展出古钱币的呢?是这样的:


这样的:

那可是五铢钱啊……

而罕见的大金饼,展示方式则是这样的:


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看着上边金灿灿的金子,你是不是会想:抢钱啊!这不就是把文物挖出来么?那个什么很火《盗墓笔记》不也是一样? 


考古和盗墓
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在这里,我要先澄清一点:考古和盗墓完全没有可比性。

你可能会想要反驳我,“官盗、私盗,盗墓的人亏了”这样的声音在社会上也不少。让我们先搁置争议,先来看看考古和盗墓的区别。

简单说:

盗墓=选点儿打洞+拿宝贝+逃跑+卖东西+发财
考古=考古调查+考古钻探+考古发掘申请+国家局批准+规范发掘(地层学+类型学+信息收集+航空拍摄+现场保护+实验室保护分析)+科学保护规划展示(如建立国家遗址保护公园等)+写论文+写论文+出报告+被怀疑+被攻击+写论文再辩论……

这还是精炼过的。就像“信息收集”,四个字,其实包括动植物考古、碎瓦烂罐收集、三维扫描、画图、发掘记录(不是盗墓笔记……)

同样一枚金饼,盗墓的人会说“出货了,像饼子一样的金块”。考古人会说“事死如事生,墓主生前具有一定的经济地位”,此为当时社会的情和景。

同样的海昏侯墓,盗墓者瞄上是“值钱货”,考古人盯上的是“信息”,正是他们破解的信息,才让你我今天能在展厅实现一次“穿越”。

考古需要很多技术,比如整体提取——这个!这个!那个!那个!给我打包带走!

简单来说,整体提取就是把文物与其所直接接触的包裹物,比如说包裹着文物的土块儿,一起从发掘现场拿出来、提出来,搬运到更适合文物发掘、保护、研究的地方。要是换成盗墓贼而不是考古人员,这些珍宝可享受不到这样的顶级待遇。


装卸过程

这次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者就是将整个主棺打包提取,把文物加上包裹着它的土块囫囵个儿的收拾起来。重约4吨的主棺在整体提取后转移到转移到实验室中。不仅仅是主棺,这次考古发掘整体打包提取文物总量达100余箱。

感谢广大考古工作者,让这些精美绝伦的展品能够在今天展出。要是在2011年时,盗墓贼成功盗掘了海昏侯墓,我们就没有能一睹两千年前华美器物的机会了。

诶,说了那么多,这墓那么多金子,究竟是哪个土豪的?


土豪墓主刘贺:
一个苦逼的傀儡皇帝 


这种大型土豪墓,肯定和帝或者王脱不了干系。经考古鉴定,海昏侯墓主已经确定是刘贺了。

其实,刘贺在历史上算是一个挺苦逼的青年。好好的当着王,被拉到长安做皇上。当了27天皇上,就被霍光带人给撵下去了,顺便疑似被抹黑了一把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昏庸无能、蝇营狗苟的烂帐。装疯卖傻保了命,被人赶到了江西,降职成了侯,也就是今天说的海昏侯。

刘贺是不是真是个27天做1127件荒唐事的超能坏人?一切都有待商榷。希望这次考古发现能给我们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历史。


能保留到现在,

靠天生命好?


海昏侯躲过了东晋时的地震,刘宋时鄱阳湖水淹,2011年的盗掘。能存留至今实在非常幸运。不过地震导致的墓室坍塌、鄱阳湖的水侵也保护了它免受盗掘。


2011年的盗掘,盗墓贼将夫人墓误以为是海昏侯墓,后又将盗洞打在海昏侯墓主墓室正上方。(主椁室中央能看到盗墓者打下的洞)但是西汉海昏侯的主椁室不是一个大单间,而是一间由两竖一横3层椁板隔离成六个单元,大约70平方米大,主棺则位于主椁室的东北处……

至于墓内陪葬品为何能保存良好,目前有解释称是因为鄱阳湖水南侵,整个墓穴内充满了水,制造了一种天然的绝氧环境。墓室被水密封,文物与氧隔绝,因而腐蚀程度不高,漆器、木器、简牍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此外,汉代大型墓葬多有填土中的积沙、积炭,这些堆积物既防盗又能密封,也是良好的防护条件。

了解到墓主人基本信息后,我们进入展厅后可以不至于不知道在看谁家宝贝。不过!展厅最重要的毕竟还是展品。作为一个没有什么专业背景的普通人,我们又该怎么看展呢?

既然金子最吸引大家的目光,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些“金子”该怎么看:

真·最大土豪墓


说实话,看展我最先留意也是金银珠宝,喜欢暗戳戳地惊叹:“这得值多少钱?!”这次海昏侯展出了大量出土钱币、金器。不过到了展厅你只是被金灿灿的一堆宝物吓得倒吸凉气,可对不起辛苦抢到的票。

1、五铢钱


对,就是它

海昏侯墓出土了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有很多绳子穿起来的钱串子,每一串有五铢钱一千枚。

这是中国首次以考古方式证明,唐宋以来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汉。


五铢钱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发行五铢钱,一直到隋朝统一之后发行的“开皇五铢”。直到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废止,五铢钱一共流通了739年。

2、金饼

金饼历来出土数量不多,这次刘贺墓中的大量金饼实在让人惊叹!


海昏侯墓出土金饼达285枚 金饼数量为汉墓考古之最

在刘贺墓的诸多黄金中,有一枚有墨书 “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一斤” 字样金饼。关于海昏侯墓的酎金,现在披露的有两种解释,一是皇帝赏赐的,一是刘贺备金而未及助酎的。

第二种听起来好可怜,就是说他被赶下皇帝宝座、封为侯以后,自备黄金想要参加皇帝+诸侯的献金祭祖趴。但是人家觉得“你既不是皇帝了,也不是王了,没资格跟我们一起愉快地玩耍……”

擦干被嫌弃的泪水,刘贺只能把这些金带到地下,并在2000多年后震惊世人!


3、麟趾马蹄金

展览的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马蹄金重量则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虽然跟墓葬里出土的五铢钱展柜紧邻,不过这些金子并不是钱币。马蹄金和麟趾金摆放在棺椁附近,象征着天马、瑞兽带领墓主人升天。



现代黄金最常见的形状是长方形,俗称“金条”,古代流行的形状则多种多样。至于马蹄金上面的“上”“中”“下”都是什么意思,现在还是个谜……


除了引人瞩目的金器钱币,展馆内还有很多漂亮精美的陪葬品。不过,展厅里,大家都在看。你也看,我也看。同样是看,哪些细节更值得我们驻足细细观赏?下面这份观赏指南你一定要拿好:

容易被忽视的精彩之处


1、文字

正常人,身高水平线以上的人,很容易走过并掠过展品的精彩部分:文字!

比如这尊铜鼎:


上刻:昌邑籍田铜鼎容十斗重卌八斤第一

昌邑籍田这四个字,就是在说:此鼎为昌邑王行籍田礼时所用。所谓“籍田”就是开春时天子率领诸侯亲耕,象征一年农事的开始,是国家劝农的一种形式。



王仁湘老师认为海昏侯墓出土铜鼎的意义在于,这代表着行籍田礼并不限于天子,诸侯王也要照办,所以昌邑王铸有行礼的籍田铜鼎。这又是考古学带给历史的又一惊喜。在不远处有也对“籍田”的说明展板。

2、当卢细节

本次展览中车马器,器小而围观者众。要是重要器物上的细节(特别是花纹)你错过了就真的太遗憾。




以之前说过的当卢为例,它上面就有虎、龙、雀、鱼、日、月。有学者分析这些图案跟我国古代四神体系有关。四神大家估计都不陌生: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神支持春夏秋冬。


位于左上的是圆圈代表月,其中有月兔和蟾蜍。位于右上的是圆圈代表日,其中有三足乌,是“乌”不是“鸟”。

三足乌又称三足金乌,是一种神鸟,可能和古人看见太阳黑子有关。古代人无法解释太阳黑子,认为太阳里有一只会飞的黑色乌鸦,但又怕与凡间的乌鸦混肴,就加了第三只脚。



3、玉人背影


其实就是这个玉人是一个背影……而且吧,它可能不是故意给我们展示背影+它的小发辫儿的。而是因为摆放反了……

一周后再去,首博已经完美地修正了这个问题!不仅将正面朝上,还在下部放了一面镜子以供观看背影。

4、雁鱼灯

进入展厅中后部,你会发现这样一件器物——雁鱼灯。


这个灯最大的看点是它是一盏环保灯。点燃灯油或白蜡后产生的油烟会在虹吸作用下,向上由鱼(设计成“衔鱼”造型本身有扩大虹吸的作用)进入雁体内。雁腹中留有清水,烟尘可溶入水中。雁鱼灯的4个部分均可自由拆装,以便揩拭和清理烟尘。


“无烟环保灯”的构思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这四只应该是左上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右上国家博物馆近藏集粹展,左下山西博物院,右下陕西历史博物馆。


5、西周青铜提梁卣


海昏侯墓里的可不全是汉代的东西,这个青铜提梁卣yǒu就是西周时的物品。从西周初年到西汉的近千年里,虽然世事沧桑,朝代更迭,但这件稀世珍宝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除了这件西周青铜提梁卣,墓中还发现有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青铜器、玉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刘贺当时说不定就是一位珍宝收藏家

6、未出藏品:漆木器 简牍

之前媒体报道过而这次展览没出现实物的主要是漆木器和简牍。原因也很简单,这两类器物比较脆弱,还需进行脱水加固处理,考虑到文物保护问题、不适合长途赴京参展。


出土漆器


  • 最早的孔子像:

在主椁室的西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绘有人物形象的屏风组件,在人物下面还有题字。专家初步判断,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这印证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西汉中晚期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考古人员清理漆器屏风

  • 简牍:

在海昏侯墓西回廊、主椁室西室及棺柩西侧出土的大量竹简和木牍。经初步整理,这些简牍的内容主要包括签牌、奏牍、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等八个部分,这些文书将有助于今后对古代文书的形成过程以及社会生活的研究。这次考古发掘出的竹简,规格小,属于袖珍本。


简牍保护中


海昏侯墓,带给我们的
不止是感官上的惊喜


海昏侯墓的出土,对于考古学界而言,惊喜可不在金子上。金器虽然漂亮,但学术 “含金量”,其实还是相对有限。

海昏侯墓出土的近五千件竹简堪称一座小型地下图书馆,涉及内容至少包括《论语》《易经》《礼记》。文字是最为直观、信息量最大的历史证据,而考古发现的概率很低,所以对于读遍史书的历史学家而言,考古工作发现的那些全新、当世的文字材料,便显得格外珍贵。

虽然目前清理工作才刚刚开始,但这次新史料的补充,将会给我们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历史。

除此之外,高规格的葬制,复杂的墓室结构都是重要的考古材料。除了耀眼金器宝贝,关于刘贺和海昏侯国,还有很多发现更有意思,背后的故事也很多,这都要等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为我们揭开历史面纱。


海昏侯展作为首都博物馆重磅推出的特展,馆方也十分注意观众参观时的意见反馈:在展厅出口,馆方特别设置了两个留言区,如果在观看展览后,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写在上面,每天工作人员都会对建议进行收集整理。

祝大家观展愉快~


一个AI
汉废帝刘贺:一个在位时间比展览时间短的皇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发现 | 海昏侯墓里究竟有些什么!
海昏侯墓主椁室摆孔子屏风 马蹄金光芒四射
南昌海昏候墓:考古价值堪比马王堆 填补多项考古空白
带你还原“汉废帝”刘贺的多面人生
江西的汉代海昏侯墓考古,轰动一时,如今要来北京展了
海昏侯墓葬出土的重要文物有哪些?其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金钱价值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