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等了16年,这本书终于来了


从    读    书    开    始

尝 试 不 粗 糙 的 生 活




读书读到自己喜欢的作者,是种幸运。如果这作者还活着,是又一重幸运。如果这作者非但还活着,并且持续不断的出版新作,那就是幸运的幸运的幸运了。


再进一步,如果他非但活着,还一直在写,并且都写得好,那简直可以说是幸福了。


做个幸福的人,好难。


比方说,我喜欢的这位作家阿城,虽然人人都夸他小说写得好,但他愣就是不写了。接着写散文,也好,可是没几年,他又不写了,跑去搞编剧,或者其他什么事,越久,声音越小,简直不知道他去干嘛了。



(阿城)


写不写,当然是人家的自由,作为读者,完全没辙,难不成在包里藏一把匕首,坐两天三夜的火车跑到他的住处,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才成吗?这不成了《危情十日》吗?一恐怖片,犯不着。


可是喜欢啊,只好读旧书。可就连读旧书,也挺困难,因为十多年了,一直没再版。终于,上个月听到阿城文集要出,不仅包括了全部的旧著,还有两本新书呢。可把我高兴坏了,结果,光打雷不下雨,现在又没动静了,三大电商网站搜不到半点音讯,从前有预售的,也莫名消失。


没办法,只有继续等着。等着也不能干等,中华书局出版了《威尼斯日记》之后,最近又出了一本《常识与通识》,布面精装,买回来解解馋。





这也是旧书,原来是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给《收获》杂志写的专栏,两个月一篇,一篇几千字,看目录,以为谈的是文化,读进去,原来是人体生物学,很混搭。换个词更好——调和。


对头,调和,这是《常识与通识》给我的最大印象,也是它真正牛逼之处。


调和这个概念是从顾随先生那里借来的,最近在读他讲古诗,常常说调和,调和当然不是混搭,也不是并置,它是虽有不同的成分,但是能够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焕发新的生机。这需要高手中的高手,才能做成。


前面说到,这本书的内容涉及两大领域,一方面是人体生物学,另一方面是文化。人体生物学这方面,谈到了蛋白酶,多巴胺,基因,DNA等诸多概念,主要集中在脑科学;文化这方面,谈到了乡愁、艺术、鬼神、人性等等。


这两个领域,按现在流行的划分,一个是理科,一个是文科,压根不在一个宇宙。


在杂志上,常常看到一些科普文,硬邦邦的,不明觉厉,然而未必真的会去看,语感太差,读着硌眼睛。谈文化,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虽然不像科普文章那样可以砸昏你,但也常常会将你绕晕,就像武侠小说里老尼姑的拂尘,扫得你眼睛睁不开,只能晕倒。


阿城在这本书里所做的,则是乾坤大挪移,将两个看起来不搭调的东西调到一处来讲,并讲出了许多新意。比如说谈乡愁,很煞风景的,这里乡愁不是小小的邮票,而是胃中的蛋白酶,人为什么怀念家里的味道,因为小时候蛋白酶的种类和机构开始逐渐形成以至固定,所以吃不惯外面的东西,就想家了。


煞风景的还有,他说爱情不过是人脑中的化合物;人性自带攻击本能,并且这本能是人所以进步的重大原因。


听起来有点不可接受,但说的是科学,用阿城自己的话,应该是常识。显然,直到现在,这些人体生物学的知识,也未必人人都懂。此书所做的,用另一个文化人喜欢说的词,是“除魅”,除文化的魅。


上面讲了第一种调和,是内容上的,另外,还有文体上的。读完阿城这本《常识与通识》,会惶惑,该怎么分类呢?是散文,随笔,还是杂文?


说不清楚,因为这几种文体中的要素,他一举并包,或许,他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所以写起来很自由,《威尼斯日记》也很自由,虽然是日记的名目,但也写成了散文、游记和笔记,甚至文学评论。


写得自由,需要超越文体的束缚,需要胆识和胸襟,当然,也需要能力。这种能力,犹如武侠小说里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到了新的境界,无拘无束了。


这种无拘束,也体现在具体的文字上,阿城的文字,从前说过,是中文里最好的(至少是之一),这种好,因为他懂得中文,另外,他没有“腔”,没有腔调,自自然然的说话,幽默,有趣,有知识,从前周作人也是这么做的,汪曾祺亦然。阿城难得,因为汉语被污染久了,各种腔调涂涂抹抹,糟蹋了,他正本清源,吾等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样,就真好。


最后,附一小段阿城的自我介绍,或可见其文字的好:


我叫阿城,姓钟。今年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了几篇中短篇小说,署名就是阿城。为的是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出生于一九四九年清明节。中国人怀念死人的时候,我糊糊涂涂地来了。半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传统的说法,我也算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这之后,是小学、中学。中学未完,文化“革命”了。于是去山西、内蒙插队,后来又去云南,如是者十多年。一九七九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与别人的孩子一样可爱。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象力。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阿城 作于1984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乡愁| 思乡,思的又岂止是食物
常识与通识|阿城,出版二十周年纪念版
常识与通识
中考语文文体常识总结
阿城访谈合集
不可不知:中国文学常识——文体基本常识之赋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