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婚姻里的浆糊逻辑 | 婵琴

一些案例听多了,会发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人在评判自己的婚姻时,会把很多陈芝麻乱谷子的事都给抖落出来,甚至有的会讨伐对方成长背景的不好,自己牺牲得不到回报、不愿意成长的人就应该被放弃……这样、那样各种浆糊式的逻辑。


比如麦穗说,对方是农村,我是城市,家境优越,当初几次都想分手,但被对方的花言巧语给迷糊,最终生活到了一个屋檐下,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狗血的家庭理论剧开始频繁上演,自己曾经有过的骄傲与自尊,一下子从天上摔到了地上。这样的婚姻,有可能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也有可能是后期各种矛盾累积出来的问题,而不善于以沟通的方式去解决,所以一旦出现大的问题和矛盾时,一方就开始以优越感的角色呈现。优越感最大的幻觉就是:“我都是好的,对的。我下嫁给你了,你就一定要对我好,让我觉得这段关系是值得的。”


再比如未央, 总是想到要离婚,但一直都无法离,理由是对方不愿意离。彼此继续生活,三番五次的怨恨与家暴甚至都会上演,孩子生活在一个父母并不恩爱的家庭中,性格的缺陷,未曾引起父母的注意。成人的难处,以牺牲孩子的成长为代价。


她不甘于当下婚姻的理由: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候都给了对方,自己为这个家庭牺牲了多少,却没捞着什么好。我们姑且不谈一个人一旦将自己所有的生活定义为“牺牲”,那么这里面一定有诸多的不甘愿,或仅仅只是义务配合。至少我们能感受到一个人内心已经为不断牺牲,深感疲惫与无能为力。重要的是,这里所谓的付出因为有了抱怨,得以全部变味。


倘若一个人真心诚意为婚姻付出,那所她一定是为家庭适当作为让步,是配合,而非牺牲。不同的感受也不会因为得不到回报而愤愤不平,深感委屈。懂得自我觉醒的人,所能想到的真正付出,是甘愿,有爱的支撑与了解。为此,也会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一切。


还有茆茆,自己成立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而伴侣一直不思进取,觉得两个人沟通越发难以有序展开,但无法谈及离婚,因为对方属于传统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倘若谈及离婚,可能自己承担的后果都无法预料。据说,他们彼此间偶尔还会在镜头前,露脸显恩爱,以表明家庭的完整与幸福。


茆茆觉得两个人之间貌似离合,一方进步太快,无法脚步同步,不如彼此分开为好。事业带来的膨胀使得她瞬间无法看清当下的生活。按照茆茆的理解,婚姻里无法产生有效的沟通,离婚是最好的途径,也不愿意尝试作任何形式的影响与改进。而曾经的甘苦与共全部化作烟云,生活带来的美好恩情全部被磨灭。


这些只言片语,多少能感受到婚姻中,两个人,其中一方,存有的怨愤多过恩爱。只是接下来的生活,似乎也成了冰冷的义务与责任。这样的婚姻大抵也只是暂时停留于脑海中消极、负面的成见,气氛一旦过去,平时,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未曾想过给自己的婚姻带来实质有意义的改变。


比如要么觉得情分缘尽,各自好散,祝福为慈心。要么继续,自我修整,给予对方恩而非怨。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当我们在听多了婚姻你的怨多于恩时,多少亦能理解一个人在情感中所受的委屈与不适。只是我们无曾真正明白,婚姻里存在的因果可能是过去无量世以来结下的果实,这一世,不是无缘无故、就能走到了一起的。


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像开头出现的种种案例,很多浆糊式的逻辑,这样的逻辑本身是对自己聪慧的讽刺,也是对对方的不够尊重及对彼此间曾经的选择、过往的全盘否定。但事实上,彼此当初的选择,是你情我愿,自由欢喜的。


只是没想到时间过着过着,发现婚姻中无法过出天荒地老、夫妇恩爱。于是就又有了情绪与烦恼,这样的情绪与烦恼会通过给予彼此伤痛、折磨、甚至轻视为代价。这样的代价包括身体上的,显然更包括心理上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一个点为引爆,就可以成为导火索,都会将所有负面的能量全部发泄在一个人身上,有意无意造成的伤害,埋下的就是怨恨的种子。 


夫妻间最怕的是无法做到相互谅解与尊重,稍有不合,就会找各种理由去挑剔、挖苦对方,有可能只是一个沙发的摆放、一个杯子的购买,这样芝麻大小事,就可以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把对方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加以控制,倘若失去了控制,似乎就失去了权利一样。因为在那一刻,你始终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是需要保护的一方,于是生气、攻击心,毫无臣服感。如此下去,两个人在关系里就如同卡进一个死胡同,走不出来的后果是彼此互看不顺眼、总觉得对方配不上自己。


一段关系中最重要的不是彼此控制、企图把控权力,而是相互能否做到臣服、抱有恩情去善待。臣服的意义在于懂得爱、欣赏及心存感激,知道Ta是最懂你的那一位;而恩情的陪伴足够激发你内心的善意与慈悲,让关系在和谐、有序中展开,远离怨愤、失望与企图控制的深渊。


我并不认为婚姻中,两个人即便处于瓶颈期或无法有效的继续姻缘,还要彼此伤害、折磨。能清晰、带有恩情、祝福的结束一段感情,也是一种珍惜福报的表现;也不赞成拿婚姻当儿戏,只要一方稍有不合,就奚落、伤害、攻击对方,把离婚挂在嘴边。


前者算是比较开明的人,Ta多少懂得,即便缘分散尽,也要彼此尊重,不再带怨恨。而后者大抵是一个不懂得“内省”的人,不懂“内省”也就无法首先想到检查自己的心,并最终获得到自由的解脱。这样的关系,最容易在错觉的面纱中,挑剔、责怪伴侣的差错。


婚姻里,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只有如此,你才可能感知自己身上的能量,也会懂得如何明智、清醒善待关系里恶与不适的碰撞。


 作者:蒋婵琴,关注生命实践、精神成长、觉察思省、窥破虚幻、沉静记录,只为完成内心的蜕变与成长。公号:落雪听禅(ID:luoxue_tingch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婚姻的浆糊逻辑
幸福婚姻的密码
婚姻心理学:夫妻之间常常“问”对方,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谚里谚外悟人生(121)一日夫妻百日恩
藏在《心居》中的10条人生建议,每读懂一条,就是一种成长
学做魅力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