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

    我记不起究竟在书店里度过了多少时日。

 

外面长街寂寂,天光如细雨,自铅灰色的云间缓缓落下。而那一道门中,灰尘正安静地腾起,转瞬已顺着一个方向聚成圆形,慢慢流荡在熹微的晨光里。此景岂不可比作王世襄老先生笔下那一盘一盘的灰鸽子?若兴致起了,不妨再吹上几口气,便见鸽群三起三落之态了。于是店堂可做院落,旁侧的书箱可拟作鸽舍,逢短信音,也可勉强为鸽哨声。沈复《浮生六记》里讲: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此种趣味,我大抵也曾识得一二。有时候旁人问我,读书之乐何在?大概除了消磨长日,便是能有些幻想的素材和一点于荒旷处赏山水的情致吧。


我在这座城市里长大,是千千万万受益于它那遍布街巷的小书铺的读者之一。而我也曾以为那些书店不移不易,以为它们会在我离开这里之后仍长久地存在,就好像它们安静地走过了我未曾参与的漫长的岁月一样。然而那些一度星罗棋布的小书店,却忽然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我常常会回想起来,最后一次去那家书店,看到空荡荡的书架如骷髅般立着,覆着灰的书杂乱地堆在一旁,一只小白猫在山一样的书堆间漫无目的地游荡。而我看见书店老板,那个我在认字时就认识了的人,将裙子提到膝盖,绕过阻塞过道的书,无声地走过来。我记不起她的神情,只记得她说:我很抱歉。而彼时我尚清晰地记得,几年前她是如何兴奋地同我说,开书店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后来潇水堂宣布要关店,送别、捡漏的人挤满了冷清了好几年的小屋。再后来时尚廊要搬迁,又是一波热闹。我会刻意避开这样的时刻。想想也很残忍,开书店是他们的夙愿,而在这样的日子里,这梦想灰飞烟灭。前两天跟一个朋友聊天,记不起具体谈些什么了,我说善始善终很好,而他沉吟片刻答道:善始不终更好。我做这个摄影项目,也是抱着这样一点愿望,希望凭我的一点努力,能帮助它们留下。而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希望能再推开它们的门,却不是为了送别。



以上这些拉拉杂杂的片段,大概便是这个摄影项目的源起。记录下书店的影像,是想着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的美,知道它们于这城市的意义。开书店是逆流而上,在这城市里争得一片立足之地已是万分艰辛,而这个摄影项目,和这本由之而来的小书,权且算作我个人的一点微小的贡献吧。

起初,所有的照片都发在一个叫聿曰微信公众平台上。这名字是繁体的字拆开,也是起名时偷懒。那时候完全源自一种对独立书店的喜欢,以及对它们没落的惋惜。书店拍得多了,听了很多关于这个行业的故事,苦乐酸辛,五味陈杂。有时候也会问自己,这些努力究竟有无意义,是否真的在逆流而行。我对纸质书,对实体书店,是毫无疑问地喜欢;但若问我是否对它们的未来抱有信心,我无法给出一个答案。

我对独立书店抱着十分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但同时,我需要它们,也出于一种纯粹实用的考虑。书店有它所不能为网购所替代的好处。就比如我若想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研究资料,就会顺着胡同溜达到鲁博书屋;若是想看看电影理论,则要走进斑马书店的小院。我在这些选书极其专精、独立的小书店,寻到了许多在各个网站都没能找到的心仪之书。这些书在网上往往是不卖的,因为需求量太小。但这样的需求始终存在着,于是就有了小书店。


或者说,即便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妨随时走进一个小书店转转。书店不同于网购,许你四处流连,随意翻看,于是常能撞见不经意的惊喜。就好比女人买衣服,去商场往往不是为了明日出不了门的应急,而是随便看看。但如果不常常随便看看,难免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衣橱空空。

于我个人而言,与书有关的乐趣并不限于读书本身,也在于四处寻访的过程。所谓淘书的乐趣全在一个“淘”字。我书架上的书,其实没什么珍贵的善本。说起来这些书真要拿出去卖给中国书店,实际上也收不了多少钱,然而这种费心寻访四处积聚的心思,却是不宜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之所以特别珍视,是因为那上千册书是我这么长时间里一本一本,从各种各样的地方,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聚起来的,有些甚至来自别的城市、别的大洲。在藏书以求升值的人看来,我这些书实在是太普通了,然而于我,却是千金不换的看重。比如,你若抽出一本《等待戈多》,我就可以告诉你那是个很冷的秋天,我在万圣书园吃了蛋汁培根意面,这本书,在里侧书架的第二层,我拿下来时店里的黑猫趴在边上,而若你想知道,那只猫已经快十岁了,名字叫平安。


常有人批评这个时代的浮躁,责备人们不读经典。其实很古的时候大概还不如现在,毕竟识字的人就有限。而再近一些的年代,也永远是被流行文学占据的,所以,在读经典这方面,现代人倒没必要过度自卑。所谓大众不读严肃著作,在任何一个时候,都不能成为我们不需要书店的理由。万圣书园里写了一句话: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点亮一盏灯。我们并不处在千年不遇的光明或黑暗里,但我们永远需要点灯的人。

这两日我整理这些照片和文字,想想这个摄影项目开始时的磕磕绊绊,和如今这一点令我很欣喜的成绩,也颇有些感慨。单向街书店的创始人之一许知远曾经说:背对盛世中国,追寻内在自由。这话我很喜欢,大概是因为任何一个时代,辉煌也好衰落也罢,总望能有一些甘愿背对的人,有一些特立独行的灵魂。我常常在想,这城市对书店的需要,多过了我们的想象。而想想这些书店坚持过这些日子,为了给我们一个深夜里的去处,又忍受了多少痛苦,便会陡然生出深深的敬意。

 


本文摘自《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

 

关于内容:作者行摄北京大大小小的独立书店逾50家,本书收录其中26家,并以24节气做全书的结构,构思奇巧。文章细腻兼有思考深度,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高中生对北京城的热爱和对书店的痴迷。迷恋北京文化以及有书店情结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徜徉于浓郁的北京文化氛围中。这是一个18岁爱书少女成长的见证,也是一张珍贵的城市文化名片。

 

关于作者:田海遥,1998年生于北京,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即将赴美国Bates大学攻读心理学学士学位。从小醉心于文史阅读,好坐店翻书,好摄影,长于书评写作,见解独到。自初中开始走访拍摄北京的书店,如今已完成近五十家。20149月创立聿曰yuyuedushu微信订阅号,发布书店照片,撰写书店走访感想和书评,希望以微薄之力,让书店更长久地留在这座城市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一个95后女孩的京城书店奇遇记
王梓涵:“偷读记”
我们城市里的书
京城风格多元的藏书楼与书店
独立书店,你还好吗? 京城文化生态再次露出窘态
读书是件大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