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喜欢书、我喜欢的书

201673日,在无印良品上海旗舰店,举办了一场题为我喜欢书、我喜欢的书的活动。由MUJI BOOKS的图书企划人乙部惠磨女士和大家分享她喜欢的书(里面多处提到读库的书,让我们惊喜又惭愧)。


走进会场,看到每个座位上都工整摆放着一本MUJI笔记本和一支铅笔。为什么会有本子和笔?等您看完乙部女士的讲座活动内容,就明白啦:



大家好,我叫乙部惠磨。

在日本,人们对像我一样在北海道出生、长大的孩子,有一个爱称叫道产子

我降生、成长的地方,实在是非常安静,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是个非常适合阅读的环境。如果您还没有去过北海道,有机会请一定要去看看。


说来话长,所以我去年之前的经历就不向大家做介绍了。

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同时也真是好运连连),于去年12月成立了“MUJIBOOKS上海”。在那之后,我也为它尽了一些绵薄之力。


今天想要讲的是关于喜欢书的我,关于我喜欢的书


想必大家也知道,今天的讲座里不会有“MUJIBOOKS的幕后故事”这样的内容啦。

今后也没有谈论这些内容的计划——请大家在衣、食、住、行、育、乐这六大生活主题中,去体验有书相伴的生活吧。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别无所求啦。

这和书是一样的,您看,书的封面和封底并没有写上书的所有内容吧。那里写上书名和作者的姓名就足够了。


如果您想要了解MUJI BOOKS,就请阅读这本《MUJI无印良品》,看了这本书,就能了解MUJI BOOKS99%内容。

如果想了解剩下的1%,就请每天来店里阅读吧。

如果觉得每天都来比较麻烦,也可以买上几本在家里享受阅读。

在上海旗舰店,书籍的种类约有三千五百种。就算每天能看完一本,也够您享受九年时间。


我们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

假设能活到八十岁,那就是三万天。

三万天算长还是短呢?在三万天里,我们到底能阅读多少本书呢?


 



请看,今天我们为诸位每人准备了一本空白的笔记本和一支铅笔。


接下来我会提出十个问题。

请抄写下提问,并在后面写上您的答案。

实在写不出答案的朋友,请先只写上提问的内容,之后再慢慢地去寻找答案也是可以的。


关于书写格式,没有任何限制。从哪里开始写,怎样写,用什么文字写,都可以。大家可以自由地书写。

 



第一问:您喜欢书吗?


如果您在现在犹豫了,还来得及。可以退场的,如果想溜掉,那就趁现在溜吧。


如果我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那可就没法说下去了。

我非常喜欢书。

在我出生很早很早以前,书就存在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要是没有书就活不下去,因为若是没有书,人生之中的一大乐趣便没了着落。



第二问:如果只能带一本书去无人岛,并且不打算回来。您会选择哪本书?


究竟该将这个问题放在前面问还是最后问,我也曾经犹豫过。最后还是还是决定放在前面问。在我认识的爱书人之中,有些人无论如何都答不上来。但答不上来也算是一种答案,请大家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吧。


我的答案是:《岩波国语辞典》



 


第三问: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如果让快要三十岁的我做这个选择,那么我会选择带上日语辞典。

虽然明天可能就会改主意,想要带另外的书去,但现在的选择就是这本辞典。


理由是,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词汇。

我非常喜欢语言词汇,所以如果有辞典,肯定能靠它撑过一段时间。

毕竟,我过去也从辞典中学到过很多东西。


我当年在查询现象这个词的时候,在辞典里看到了本质超越现象这句话。

查找一个词汇的时候,就能碰到与它相关的词汇。

有时候也会因此而埋头于其他书页。对我来说,辞典就好比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宇宙。


 “辞典也算书吗?”——有这样疑问的朋友,请举一举手。谢谢。



第四问:书的定义是什么?


关于书的定义,不同的辞典也会有不同的解释。

每个人举出的例子肯定也是各不相同。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书就是书,其余含义随您怎么想。

在我看来,能阅读的就是书。

辞典当然是书,无印良品的目录是书,漫画也是书。


请看这本书,这是读库出品的'读小库'中的一本——《秘密小路》。 

 

这本书的画面非常繁复美丽,而文字并不多。

出版者介绍说,这本书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一段毫无疑义的旅程,没什么教育意义,也没什么实际收获。但这就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

书是什么?我希望有孩子的各位,以及学校的老师一定要多多留心这个问题。

虽然教科书也是书,但书并不是只有教科书这一种。


一本书究竟有没有意义、有着怎样的意义,是非常私人的事。

这件事容不得其他人插嘴。


书是。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书才算是获得生命,发挥了作为书的功能。

所以请不要去论断。即便这本书对于您来说毫无意义,也请不要一棍子打死。

也许这本书对他人来说,是一本无可替代的书。


第五问:还是那个无人岛的带书问题。如果只有一册何难抉择,那就稍微降低难度,带三册去,您会如何选择?


第六问:如果带五册呢?您怎么选?


第七问:如果带十册呢?


大家逐渐感觉到选择的乐趣了吗?

只选一册,简直是地狱煎熬,毫无选择的乐趣。


虽说人生无常,但如果老是想着该带哪本书去无人岛,心情也会变得像无人岛一样,所以我们不要想太多了。

所以别管它了,现在大家随时都能读书而且想在哪儿读就在哪儿读,大家还是尽情享受这当下吧。


第八问:如何选择供自己阅读的书籍?


大家在阅读、买书的时候,是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的呢?


我每次选书的时候,都有几个要点。

我已经多次重申过,书是极其私人的东西,容不得别人来插嘴论断。

大家请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心仪的东西。


我选书的标准有三个:

书名、后记、是否美观


说到书名,吸引我的有:


「がんばりません」(《不努力》)

「夜中台所で僕は君に話しかけたかった」(《深夜,我曾很想在厨房和你搭话》)

「サラダ記念日」(《沙拉纪念日》)

「祝婚歌」(《祝婚歌》)

「目の眼」(《目之眼》)

「根をもつこと」(《勿忘根》)

「みだれ髪の系譜」(《乱发的系谱》)





接下来是后记。

你没法在书店里读完一本书的所有内容。所以如果被后记拨动心弦,就果断买下。


比如:

这本书虽然不会马上起效,但就像中药一样会慢慢渗透

小国的大作家

如果语言是谎言,那么梦也是谎言


这本书虽然不会马上起效,但就像中药一样会慢慢渗透是《住居今昔》后记中的一句话,这本书就放在那边的柜子里,看起来很旧,破破烂烂,却是我最新买的一本书。




于是买回家的书也越堆越多。

之所以喜欢书,就是因为它的自由。


最后是美观,虽然没法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但这大体就是指书籍的装帧、设计,以及内容、语言、作者的美丽之心、以及永葆其美的愿望。

只要书能让我感受到这样的美,我就会买。


在中国,有太多美丽的书。比如这本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还有关于京剧艺术的《青衣张火丁》。



还有这本介绍中国的《中国故事绘本》。

以及收录了玛格南图片社众多阅读主题摄影作品的画册《读》,都非常美,很漂亮。

书有很多种类,用途也是多种多样。

和选择家具、服装、生活方式一样,

如果买了一双喜欢的高跟鞋,

接下来就要买适合这双高跟鞋的紧身裙,

接下来买衬衫、买外套、买围巾。

最后再努力一把,配上昂贵的包包。

我在买书方面也有类似的癖好。


买了餐桌,就要买与之相配的椅子和坐垫,

餐具、花瓶、装饰的花、灯泡的颜色也都想要去选择合适的。

我在买书方面也有类似的癖好。


我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先是从汉语教科书开始学,然后又看了《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最后顺藤摸瓜找到了《修辞学发凡》,十分满足。


如此选书,整理书架也变得乐趣多多。

只按照书名排列也好。比如说,从土的制作方法开始,中途夹杂虫类图鉴,最后排列蔬菜的美味食用方法,那书架简直就是一座庭院。

画册也是如此,从北海道的自己家到卢浮宫美术馆、再到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如此一来,书架简直就是包罗世界的美术馆街了。


稍微转换一下话题,大家在阅读时会花费怎样的一点点小心思呢?

我推荐一些简单的润色工作。例如,在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放上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阅读《源氏物语》的时候,点上一根古已有之的线香,放在房间的角落。

如此这般,改用蜡烛来照明、换换背景音乐,或者在读书时改变一下熏香、饮品、或自己的服装和妆容,会有很特别的体验。如果还没有体验过,推荐大家去试一试。

各位爱书家也可以召集几个爱书同好一起试试,效果或许也不错。比如去海边阅读有关的书籍。一边泡茶一边阅读有关的书籍。



第九问:如果要送书给重要的人,您会如何选择?


大家会送怎样的书给重要的人呢?


我选择赠送友人的书籍时,有两项要求。

第一是,不让对方感到疲劳。

第二是,这些书要美。


我会赠送绘本、画册和笔记本。

因为我觉得,相较小说和一般的书籍,它们更直观、视觉上更清晰,

更能被理解、接受。


我从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写信。

现在也喜欢将自己做的东西作为礼物赠送(倒也不是因为没钱)。

我相信,传达出对那个人的感受,就是最好的礼物。

我也最喜欢别人将这样的东西或者话语赠给我。

虽然是巧合,但在离开以前的公司时,同事们在MUJI的绘画用速写本中给我写了很多寄语,实在是非常感动。

我的同事就像是我的家人,我们一起度过了亲密时光,他们每个人的话都令我非常感动。

这就是一本空白的本子转变为的瞬间。


遇见了读库笔记本之后,这样的乐趣也就越来越多。

笔记本上写上一句、或者写满一页之后赠送给朋友,

或者笔记本里什么都不写,同时配合笔记本再赠送一本书。

如果朋友喜欢蓝色,那就送一个IDEE的蓝色包加上一本《中国蓝》的笔记本。

如果客人是第一次来中国,就赠送《石库门》和《胡同》主题的笔记本。


这是常沙娜女士整理的《敦煌小花》笔记本,里面有许多非常美丽的花朵。我母亲非常爱花,所以在她生日的时候,我就送了她一本《敦煌小花》。

我母亲非常感动,而她看了这本笔记本后也有了一个新发现。这是京都金刀比罗宫的奥书院中,由伊藤若冲绘制的壁画。这里目前已经不对外公开了,但大家是否发现,这些壁画上的花卉,和绘制于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那些小花,简直是一模一样。

 



虽然只是一本小小的笔记本,却能令受赠者的世界变得更为广阔。


此外,我也常常会将《石库门》笔记本赠送给朋友,大家看过这本笔记本吗?之前,无印良品曾举行过一次资生堂的活动,当时我送了一本《石库门》给日本的彩妆大师。他从十年前起就常常来上海出差,这本笔记本看得他非常感动,因为里面的颜色正是十年前上海石库门的颜色。如今,在上海不太看得到这样的石库门了,但这位师傅当年到上海的时候,眼中就是这样蓝红相间的颜色,他看得几乎落泪。

我也很喜欢这本《胡同》笔记本。我自己在北京读了六年书,非常喜欢里面的画。


我希望受赠者能够使用这些笔记本。我也会赠送这本朱德庸笔记书READ & WRITE》给朋友。

还有就是《孩子,你是这样出生的》,这本笔记本呢,我常会送给刚生完孩子的女士。

 


第十问:对您而言,书是什么?


前不久,我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过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回答的:

书是社会之窗、心灵之镜,书会让我们意识到,原本以为是自己特有的感情和经验,实际上是很稀松平常的东西。

对笨手笨脚的我来说,书过去是、以后也将一直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我不是个机灵的人。应该说,我是个固执而又怕麻烦的人。

然而书就静静地等在那里,使我能在喜欢的时候、在喜欢的地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阅读。

当然这里的享受,也包括生存的沉重以及悲伤。


书仅仅是书,是,但书一旦与人们的生命相逢,便会化身为无数的钥匙。像魔法一样,这些钥匙会制造契机,从而开启人生中的很多扇门。


拿起这些钥匙打开人生之门的,是我们自己。

书不会为我们做什么。就算读了书,现实世界也不会随之改变。

读减肥书籍,人不会变瘦;读致富学的书,银行里的存款也不会增加;就算读过名厨写的食谱,煎鱼的时候一样会弄得焦黑一片。


改变的只有我们的心。

但我们常常是从心出发的。

我们会拿起通过阅读得到的钥匙,满怀希望地前去开启下一扇门。


书什么也做不了,

它们只是存在于此。

尽管如此,

书却会给予我们一切。


虽然书什么也做不了,但世上的书却远比食品和服装多得多。

也比车、化妆品、家电的数量多。而且这些东西很多已经过时,完全不堪使用。

但是书呢?它们的外观不会变,但它们是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无论是《圣经》,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诗经》或《枕草子》,书籍从来都是存在于当下的。


最后说几句。

去年,我有一位重要的亲人去世了。

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位失去了母亲的女儿的样子。



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对手。


这句话摘自《为什么要读书》这本书。

但是,我们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明天只会不断地减少,而昨日会不断地增加。


我现在正计划将过世的外婆珍爱的厨房用具和碗具拍成照片,做成一本书。


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即便我或者我的孩子也已不在人世。也希望这本书能被某个不知名的人阅读,从而将外婆那颗美丽的心灵通过这些读者的生命传承下去。

我愿书籍将希望带给生命。


还有很多的书在静静地等待和各位的相逢。

请去书店坐坐、去图书馆坐坐吧。

只要读就行了,即便要买书,也不要在意是否流行,书是不会变质的。


那么,今天大家手中的这本笔记本也已经成为了一本优秀的书。

明天再看,也许您就会找到新的钥匙。

请在阅读、书写、抄写的过程中,享受书的乐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王鹏翔的信
上海及周边值得带孩子去孵半天的漂亮书店
读书推荐
【人间住】恬 退
读书如何过目不忘?笔记读书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高效高质读书:什么是笔记读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