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用一台相机,成了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种草


“摄影这一门,你进去时是ABC,出来时是HCB(布列松的名字缩写)”这或许是摄影爱好者渴望得到的最高评价。


有些人注定不会成为轰轰烈烈的英雄式人物,因为他总是习惯于躲避公众的目光。他竭力逃离名声,但名声却从未因此离他远去,而是越来越多地聚集到他的身上。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位20世纪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大师,就是这样的人物。


他很少出头露面,一生拍摄了无数张照片,但是其本人的照片却少之又少,1975年他去牛津大学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竟然用一张白纸挡在自己脸上,以躲避记者的拍摄;他甚至拒绝被最亲密的摄影界的朋友拍照;70年代前后,他在摄影事业仍处于巅峰之际便淡出舞台。他毫不眷恋影迷们为他戴上的“摄影教父”的光环。




即便如此,布列松仍是摄影艺术的一道没有人可以绕行的门槛。他被人学习着、尊崇着,同时也有非常多人试图推翻他的理念,罗伯特·弗兰克、威廉·克莱因等人都曾试图打破布列松的摄影圣经式的教条与主张——比如只用 35MM 相机、只用 50MM 标准镜头而不用广角镜头、不用闪光灯等人工光源、不事后裁减照片等等,而这些一直被很多摄影家奉为圭臬。




1931年布列松旅行非洲,后因病被迫回国。途中,他在马赛发现了一台小型 35mm 相机,于是他成为第一个使用徕卡 35mm 相机的摄影师,并开始了走遍世界摄影的旅程。他一生为人们留下了700万张照片,他的足迹遍历战前、战后的德国、美国、印度、前苏联、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作品中包含了大量为世人所熟悉的杰作。




他的摄影作品贯穿着严格的构图法则,这一方面得益于他早年受到的专业训练,一方面也来自他追求不经意间发生的事件种种细节的本能。在摄影理论上,他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观点,最著名的当属“决定性瞬间”,“在一秒钟的很小一部分中,以一种精确的形式呈现出某一事件的重要性,使它成为这一事件的最恰当的描述。”他的摄影作品是对他抓取“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最好诠释。




《斯维勒》(1932)




布列松 1932 年才开始拿起相机拍照。这是一张早期的代表作。斯维勒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画面里一个撑着双拐的残疾儿童,他后面正在嬉戏的孩子们对此有不同反映。其中一个坏小子甚至要想恶作剧,被另一个孩子抱住。照片拍摄得十分生动,画面结构也严谨完整。我们似乎可以从凝固的瞬间里,感受、到当时的悲凄与喜悦。


《布鲁塞尔》(1932)




两个男子,一个在布幕的缝隙中偷看街头演出,另一个警惕地扫瞄着周围的情况,以免被人抓住而引起麻烦。照片的精彩部分是这个男子那种特别的眼神。布列松有时被列入“专在街头巷尾抓拍的摄影家”行列,他善于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照片。


《积水的路面》(1932)




这张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艺术中代表性名作。在前景中跳跃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呼应,相应成趣。这个拍摄瞬间,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决定性的瞬间”。


《男孩》(1958)




上面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宏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门里门外》(1949)




门里坐着富态的老板,门外石阶上坐着辛劳一天的雇工,在吃着窝头、咸菜、小米粥——当时北京劳动者最普遍的一日三餐。不同的人物身份和境遇鲜明而突出,足见布列松的抓拍功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越是强烈的对比,越是能激发心底的情感,不用一言一语。


《北京》(1958)




1958年,布列松再次来华摄影采访。在一个科技展览会里,一群观众,好奇而又精神专注地观看着电视图象,布列松不动声色地拍下了当时的真情实景。照片中人们的精神状态与前一幅的愁苦面容截然不同,有鲜明的反差。通过照片似乎能脑补不同人的不同心情,好奇、倦怠、烦恼、迷茫,一部电影即刻展现在眼前。


《纽约》(1961)




在美国,几乎每一家公司的经理和老板都离不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秘书,这张照片之妙,是妙在瞬间的抓取上。观众看不见女秘书的容貌和身影,只能看到一只高跟鞋的脚。这就避免了直露,提高了作品的内涵和视觉趣味。


《美国模范监狱所见》(1975)




瘦削的腿脚和手臂竞能从狭窄的铁栅缝里伸出。怒吼的嘴巴隐约可见,这所“模范监狱”究竟“模范”到了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布列松善于在日常生活的场景里发现隐藏着的问题和内在矛盾。只是一只手臂和腿脚,我们都可以猜测到人物背后的愤怒,渴望,他发生过什么,为何进来,以后会有怎样的人生,想象力更丰富的人,甚至都可以以此衍生一段剧情。


***


在漫长的四十年职业生涯中,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布列松在世界各地游历,搭飞机、坐火车、乘大巴、开轿车、骑自行车、骑马甚至步行,他循着一条曲折而又互相呼应的路线跑遍了五大洲。他坚持全手动拍摄,只拍黑白图片,痛恨使用闪光灯,拒绝一切有自动拍摄功能的照相机,偏爱 50MM 标准镜头,只在拍摄风景图片时才鲜有地使用广角镜头,并且一生只使用德国产的徕卡 35MM 相机,他说:“如果没有忠实陪伴我的徕卡,那一幕幕历史或许早就成为纷纷飘落的记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亨利·卡蒂埃
摄影大师布列松和他的“决定性瞬间”
他在没有美图软件数码科技的年代里,留下了700万张让全世界惊叹的照片!
《布列松访谈录》笔记-摄影很难
25张绝美的高速摄影照片
摄影经典之三:认识世界级大师纪实摄影之父布列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