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来的、北往的,你想不到的珍奇,曾经都能在杭州这地方找得到!


说到杭州的南北货业,《武林市肆吟》中曾有这样的描述:“海错山珍闽广洋,支圆桃枣礼盈筐。如何一例称南货,门市人来批五昌”。所谓南北货业,即今土特产食品店,营销鱼翅、海参、虾干等干性海味,南洋之糖、桂圆、荔枝,北洋之红枣、柿饼,浙产之火腿、南肉及各种听装食物、调味品、亦兼营蜡烛、水果、酱酒、茶食等。


民国时期杭城最著名的南北货店就要数清光绪七年(1881)创办的方裕和南北货店,开设在清河坊大街,石库门面。





民国六年(1927)中山中路拓建时,翻造为五层楼洋房(连屋顶亭子在内)。西式的阳台、拱券窗及雕饰,无不体现出民国初期杭城商业建筑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该店的创办人方仰峰,原籍镇海,系旅沪巨商。曾在上海、宁波、松江、南浔独资经营多家工厂和店铺。后来方仰峰的目光转移到风景秀丽的杭城,创办方裕和。为方便方裕和的资金来源,开设慎裕钱庄为之作后盾。故方裕和并不是从小本经营做起,一创办就拥有雄厚的实力。


方裕和南北货店初创时,首任经理对人员使用一味任人唯亲,以致业务不振,连年亏损。继任经理积极整顿,革除积弊,用人唯才,着重开源节流,改变经营方向,名气日盛。


“方裕和”广告

当时同享盛名的南北货店,尚有三家:庆春街的仁昌,清泰街的益昌,清河坊的胡恒昌,并称“三昌一和”。由于方裕和资金雄厚,存货底子足,经营管理有方,备货讲究质量,经过多次的拼搏,终于力克“三昌”,成为南北货行业魁首。


抗日战争时期,方裕和遭到的损失是惨重的。全部职工解雇回原籍,大部分值钱的货物如火腿和山珍海味来不及转移。敌伪为维持市面,软硬兼施,强迫商店开业,方裕和因货物遭受损失,人员又少,只能在河坊街边门作为临时店堂营业,应付当时的恶劣处境。抗战胜利后,方裕和重振旗鼓。但好景不长,当局发行金圆券控制物价,方裕和又遭受一次灾难性的打击,物价飞涨,商品被抢购一空。


新中国成立时,方裕和这家名牌老店,已成涸澈之鱼。店主经营商店的旧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加之小店林立,生意难做,店务日趋衰落。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来到,企业获得改造,从业人员重新安排工作。方裕和名牌老店幸得保存下来。


为了保护方裕和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传承方裕和的传统特色,2002年,杭州宝裕超市有限公司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方裕和”文字与图形的商标注册申请,经国家工商局审核,于2003年10月颁发商标注册证,同意“方裕和”文字图形商标注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回忆】有一个杭州叫“四拐角”
这里藏着一家鲜有人知的“百年老店”,没有一点荤腥,却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
杭州老酱园店
肉!肉!肉!
采芝斋稻香村叶受和
清河坊,杭城昔日的政治文化中心——杭州3日(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