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美洲的哥伦布,到死都坚认自己到过杭州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欧洲人就开始获知一些关于中国的零星知识。但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人关于中国的知识日益退化。直到 13世纪,由于蒙古人在欧亚大陆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客观上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欧洲人才获得关于中国的新知识。沿着通畅的海、陆交通线,马可·波罗等人不仅来到了杭州,而且还将杭州(被写作Quinsay之类的)之名首次带回到了欧洲。这些地理新知识,受到了欧洲制图学家的高度重视。14—15 世纪,杭州之名陆续出现在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其中最重要的有《1375年加泰罗尼亚世界地图》、15世纪前期的《博尔吉亚世界地图》、1448年的《瓦尔斯格普世界地图》《1457年热那亚世界地图》《毛罗地图》等。在这些世界地图上,杭州被普遍描绘成是亚洲最东部的一个滨海城市,并且与中国的主要水系相连通。


1548 年世界地图(杭州在最左侧上半部)


15世纪后期,西欧社会开始兴起海外探险的热潮。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不仅阅读过《马可·波罗行纪》,而且坚信“天城”杭州就位于大西洋的彼岸。1492年10月12日,当哥伦布横渡大西洋首次抵达美洲时,他就相信是到了杭州附近。直到哥伦布在1506年去世之时,还坚持这一信念。许多制图学家也接受了哥伦布的观点,不仅认为现在的美洲就是东亚大陆的一部分,而且认为杭州就位于现在美洲的中部地区。在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上,还可以看到位于美洲大地上的杭州。


哥伦布写在马可·波罗游记上的注文


16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造型独特的地图,即把亚洲想象成一匹腾空翱翔的飞马。


例如,在绘制于16世纪后期的《飞马亚洲》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马首是与欧洲隔海相望的小亚细亚,亚洲最北部的“鞑靼”和“斯基泰”就是飞扬的左右两翼,深入印度洋的阿拉伯半岛被视为正在发力的前腿,后腿则是印度次大陆南部地区,波斯及周边地区被看成是披在马身上的鞯子。在这匹飞马的尾巴上,只有一个地名,即尾巴上方的Quinsay。这个Quinsay即“行在”的音译,就是马可·波罗所盛赞的“天城”杭州。


通过这幅构思巧妙的《飞马亚洲》地图,绘制者告诉人们,杭州是亚洲东端的最重要的城市。这幅地图形象地反映了杭州在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今天,当我们在观赏这幅匠心独具的地图时,似乎可以感受到,位于尾巴上的杭州,正是驱策亚洲这匹飞马昂首奋进的一股强劲动力。


《飞马杭州》图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原名《早期欧洲地图上的杭州》

作者系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可·波罗行记》让西方世界趋之若鹜,难怪西方发展如此之快!
远航美洲的哥伦布原本竟想直达杭州
假如哥伦布当初“发现”的新大陆是中国,中国会否遭遇美洲印第安人那样的历史经历?
专家称马可·波罗最早到达美洲 比哥伦布早两个多世纪|地图| 马可波罗
三分钟读点世界史|大航海时代:驶向未知世界
地理大发现:科技进步与利益驱动共同作用下的航海热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