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觅词记】​鲍照: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下)

历史的真相是否正如丁先生的猜测,没有史料做佐证。用科学的观点来说,无法求证的想法只能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也不是定理,但却不影响他的伟大。我觉得鲍照受处分的原因不能完全搞明白,但丁先生的猜想确实有些道理。

上面引用《南史》记载鲍照的事迹中提到,鲍照为了突显领导的艺术才能,特意写很烂的诗作,然而流传至今的鲍照文章中,却未曾看到过如上所说的烂作品,比如明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鲍参军集题辞》中说:“集中文章,实无鄙言累句,不知当时何以相加。”看来张溥也怀疑《南史》中的那段记载究竟是不是实情,因为没有其他史料作旁证,所以后人只能从鲍照的诗文中寻找蛛丝马迹。从鲍照的作品中,也确实能看到一些矛盾的心态。

鲍照有一篇《飞蛾赋》:

仙鼠伺暗,飞蛾候明,均灵舛化,诡欲齐生。观齐生而欲诡,各会住以凭方。凌燋烟之浮景,赴熙焰之明光。拔身幽草下,毕命在此堂。本轻死以邀德,虽糜烂其何伤。岂学山南之文豹,避云雾而岩藏。

用手巾纸擦拭一番,终于看清了部分小字的内容

这一侧的落款儿是“大清道光二十五年”

此赋仅七十五个字,是鲍照赋作中最短的一篇,然而这篇小赋却能表示出鲍照英勇的性格。“飞蛾扑火”这个词虽然在今日是个贬义词,有着自取灭亡的含义,然而换一个角度来说,“飞蛾扑火”也可以理解为:为了追求光明,追求正义,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鲍照在这篇小赋中,正是表现出了这种为了追求真理,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首赋的最后两句中说到的“文豹”,是出典于《列女传·陶答子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食者何也?’欲以泽其皮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此话是说,南山上有一种黑豹,当天气不好时,它就不愿意出外猎食,因为这会伤害到它美丽的皮毛。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玄豹为了爱惜皮毛,宁可躲在山洞里而不出外猎食。鲍照在这篇赋中,否定了这种生活态度,他说自己绝不学玄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怕一切伤害。这样的姿态跟《南史》中鲍照回绝别人的劝阻时所发出的豪言壮语,是相一致的。

鲍照墓的保护范围

如果鲍照只有这么一篇《飞蛾赋》传世,那后世一定会同情他,并认定正是他这种耿直的性格而受到他人的诬陷,最终使得刘义庆对他疏远。可是鲍照还写过一篇《尺蠖赋》,此赋的中心思想却跟《飞蛾赋》完全相反:

智哉尺蠖,观机而作,伸非向厚,屈非向薄。当静泉渟,遇躁风惊,起轩躯以旷跨,伏累气而并形。冰炭弗触,锋刃靡迕,逢险蹙蹐,值夷舒步。忌好退之见猜,哀必进而为蠹,每骧首以瞰途,常驻景而翻露。故身不豫托,地无前期,动静必观于物,消息各随乎时,从方而应,何虑何思?是以军算慕其权,国容拟其变。高贤图之以隐沦,智士以之而藏见。笑灵蛇之久蛰,羞龙德之方战。理害道而为尤,事伤生而感贱。苟见义而守勇,岂专取于弦箭。

“尺蠖”可能是一种毛毛虫,《尔雅翼》卷二十四对此有注释:“尺蠖,屈申虫也。状如蚕而绝小,行则促其腰,使首尾相就,乃能进步,屈中有申,故曰屈申。郑康成谓之屈虫,郭景纯谓之步屈,皆此义。”看来这种小虫能伸能屈,所以郑玄又管尺蠖叫屈虫,《易·系辞下》中也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传义大全》对《系辞》上的这句话给予了如下解读:“尺蠖之行,先屈而后信,盖不屈则无信,信而后有屈。观尺蠖则知感应之理矣。龙蛇之藏,所以存息其身,而后能奋迅也,不蛰则不能奋矣。动息相感,乃屈信也。”正是因为尺蠖有着如此的生存手段,因此后世把这种虫大多解读为圆润的处世之道。看来尺蠖的生活态度跟飞蛾完全相反。

墓上的这棵树,年代似乎并不久远

鲍照夸奖飞蛾为了追求光明视死如归,然而他在这里又夸奖尺蠖的聪明,比如此赋中的首句,鲍照上来就赞叹:尺蠖呀,你太聪明了,能够审时度势,且又能伸能屈。同时鲍照在此赋的后面又嘲笑真正的智者隐居不出。如此矛盾的处世之道,且是出自同一人之口,让人怀疑态度完全相反的两种生存观,究竟哪一种才是鲍照的本心呢?当然,您也可以说这两者都是真的,因为不同的时候可以说不同的话,不同的阶段对社会有不同的认识,这种态度也算一种客观吧。然而后人对鲍照这两首赋的解读,就贴合在了《南史》中所记载的鲍照有意写烂文章的论述。从艺术角度而言,其实这两首赋写得都不烂,恐怕这种贴合难以成立。

鲍照所作之赋,名声最大者当属《芜城赋》。此赋的前半段是极力夸赞了广陵当年的盛况,我节选几句如下:

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浚洫,图修世以休命。

路旁已经盖满了居民楼

而后鲍照在此赋中又话风一转,用各种语句描绘了广陵后来的凄惨景况:“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麏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虣藏虎,乳血飧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棱棱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这种描写正应和了此赋的题目——芜城。鲍照为什么要写这么一篇赋,后世有着不同的解读,《六臣注文选》中李周翰的注语称:“宋孝武帝时,临海王子顼镇荆州,明远为其下参军,随至广陵。子顼叛逆,昭(照)见广陵故城荒芜,乃汉吴王濞所都,濞亦叛逆,为汉所灭。昭(照)以子顼事同于濞,遂感为此赋以讽之。”

然而丁福林却否定了这种说法:“临海王子顼大明六年出镇荆州时年仅七岁,至泰始二年被杀时也仅有十一岁,年幼无知,不可能有背叛的阴谋。”清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则认为:“宋世祖孝建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沈庆之讨平之,命悉诛城内男丁,以女口为军赏,照盖感事而赋也。”何焯认为,《芜城赋》中所谈的内容是关于竟陵王刘诞叛逆时,广陵城在战争中受到的破坏。而丁福林对何焯的这种说法同样予以了否定:“何焯的这一说法有一因为疏忽而造成的错误,即他将刘诞叛乱的大明三年误写成孝建三年。其后,钱仲联《鲍照年表》对此作了纠正”。余外还有其他人对此赋的不同解读,究竟哪一个最符合鲍照的本意,当然都无法找鲍照去求证,所以这首著名的《芜城赋》也只能让后人做各种解读了,而丁福林的解读则是:“笔者认为此赋乃诗人为感慨北魏入侵所造成的广陵城的残破而作,它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元嘉二十八年春夏之间。”

从另一个角度望过去

鲍照的诗作中,价值最高者应当是他所作的七言诗,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中赞誉到:“七言起源很早而成立很迟,中间需要几百年的酝酿。无论就量或质言,鲍照是七言诗酝酿时期中唯一大作家。”本书还认为:“(鲍照的)杰作总要推《行路难》十八首”。陆、冯二先生所说的《行路难》,实指鲍照所作的《拟行路难》。以我有限的了解,这十八首中的第四首最受后世所喜爱: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的这一首倒是写得极其达观,认为人生在世,命为前定,尽量地按照各自的命,努力地生活下去。

地上的标线显示出这是一个标准的环岛

鲍照还写过一些五言诗,然而五言诗作中却没有什么名句流传下来。倒是一种游戏性质的数字诗,反而受到了后世的夸赞,因为后人认为数字诗的创造人就是鲍照,比如他所作的一首《数名诗》:

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

二年从车驾,斋祭甘泉宫。

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

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

六乐陈广坐,组帐扬春风。

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

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

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

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这样的诗作在后世大多认为是一种游戏,然而鲍照的这一首从内容而言却不同,他讲述了一个平民百姓出人头地是何等之难,而世家大族却能借助背景受到君王的关注,故而元方回《颜鲍谢三家诗评》中说:“此游戏翰墨……数者,自一至十。始云‘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末云‘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意全在此。谓寒士之学,十载不成,巧宦之人,一朝通显,如前九韵所言耳。”

离此墓最近住户的门牌口

宋代的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则从形式上肯定了鲍照《数诗》的价值:“卦名、人名,及建除等体,世多有之,独无以此为戏者。”因为这首诗的名气较大,使得后世对此多有模仿,最早的模仿者,竟然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欧阳文公文集》卷五十二中收有他的拟作:

一室曾何扫,居闲俗虑平。

二毛经节变,青鉴不须惊。

三复磨圭戒,深防悔吝生。

四愁宁敢拟,高咏且陶情。

五鼎期君禄,无思死必烹。

六奇还自秘,海寓正休兵。

七日南山雾,彪文幸有成。

八门当鼓翼,凌厉指霄程。

九德方居位,皇猷日月明。

十朋如可问,从此卜嘉亨。

其实不止欧阳修,在他之后还有很多人都作过这种数诗,而乾隆皇帝竟然也作过几首,弘历所作的题目,直接就写成了《数诗拟鲍明远体》、《数诗再效鲍照体》,我录其前一首如下:

一心奚所托,为君止于仁。

二典传家法,敬天及勤民。

三无凛然奉,大公何私亲。

四序协时月,熙绩在抚辰。

五事惟敬用,其要以备身。

六府赖修治,其施均养人。

七情时省察,惧为私欲沦。

八珍有弗甘,念彼饥饿伦。

九歌扬政要,郑卫漫亟陈。

十联书屏扆,式听师保谆。

虽然鲍照在生前没有那么大的名气,然而后世却对他的文学成就极其看重,唐杜甫写过一首《春日忆李白》,该诗的前四句为: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对鲍照的评价以“俊逸”二字来概括,而叶燮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其在《原诗》中称:“鲍照之才,迥出侪偶,而杜甫称其‘俊逸’,夫‘俊逸’则非建安本色矣。”那么“俊逸”是什么意思呢?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的答案是:“以下皆直书即目,直书胸臆,所谓俊逸也。”后世认为鲍照在诗史上的价值,更多者是他对李白、杜甫的影响,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引《雪浪斋日记》中的说法:“或云太白诗,其源流出于鲍明远,如乐府多用《白纻》。”

而沈德潜赞同这种说法,他在《古诗源》中说:“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其实不仅是李白,杜甫也受鲍照的影响,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鲍照的‘秋霜晓驱雁,春雨暗成虹’,佳句也;杜子美诗‘朔风驱胡雁,惨淡带沙砾’之句本此。”

由此可见,鲍照在中国诗史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也正因如此,才让我感慨这么伟大的一位诗人,他的墓竟然成了路当中的一个环岛,真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能够将鲍照重视再重视,哪怕改道,也要给这位诗人建起一座像样的墓园。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为何推崇南朝诗人鲍照?
魏晋文学极简史: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南朝诗人鲍照,他的诗歌有何艺术特点,连李白都要向他学习?
鲍照:俊逸鲍参军缘何被乱兵所杀
黄仲华 | 衣冠南渡与黄梅人的鲍照情结【黄梅文化探源】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