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觅诗记】王恽: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上)

王恽是元初的名臣,当年忽必烈时代的一些诏制辞令,大多出自王恽之手。王恽原本在外地任职,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将其叫回京城,让他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于是王恽给忽必烈上了《万言书》,其中提出了“改旧制,黜赃吏,均赋役,擢才能”。这些建议大多被忽必烈所采用,为此王恽被授予了“翰林学士”。王恽在朝中任职期间,他还编了部《承华事略》,裕宗真金认为此书很好,故将该书发给皇子皇孙们传读。

王恽撰《承华事略》清同治十三年虞山顾氏刻《小石山房丛书》本


关于王恽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给予了如下的概括:“元代散文在其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宗唐与宗宋的不同取向。前期的散文作家如姚燧、元明善等倾向于宗唐,主要是师法韩愈,颇有雄刚深邃之风;另一些作家如刘因、王恽等,则师法宋文,文风趋于平易流畅。到了后期,宗唐与宗宋的倾向又逐渐合流。”


对于王恽的成长经历,最著名的说法是他为大诗人元好问的弟子。这个说法得到了四库馆臣的首肯,《四库总目提要》中称:“恽文章源出元好问,故其波澜意度,皆不失前人矩矱。诗篇笔力坚浑,亦能嗣响其师。论事诸作,有关时政者尤为疏畅详明,了如指掌。史称恽有才干,殆非虚语。”


这段话起首就说王恽的文章得自元好问,并且称赞王恽的文章颇有元好问的影子。而邓绍基主编的《元代文学史》则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这个结论的依据出自王恽所作的《追挽元遗山先生》一诗中的注文:“余年廿许,以时文贽于先生,公喜甚,亲为删诲,且有‘文笔重于相权’、‘泰山微尘’之说。即欲挈之西行,以所传畀。余以事不克,至今有遗恨云。”王恽在此称,自己在二十多岁时拿文章给元好问看,元看后特别喜欢,并且帮忙做了删改和指点,后来王恽想去看元好问,但因为事情耽误而没有去成,而后元的去世让王后悔不已。针对这段话,邓绍基主编的该书做出了如下的断语:“因此,四库馆臣‘源出元好问’,‘嗣响其师’云云,不仅根据不足,且有想当然之嫌。”

王恽撰《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六卷,清光绪武英殿板,插图一

王恽撰《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六卷,清光绪武英殿板,插图二


其实王恽真正的老师乃是王磐,这位王磐也是那个时代的名士,他主张:“文章以自得不蹈袭前人一言为贵”,王磐的这个观念对王恽有很深的影响,而后王恽的文章都特别强调这一点。但王恽同时还是强调文章要有所本,他在《遗安郭先生文集引》中说:“文章虽推衍六经,宗述诸子,特言语之工而有理者尔,然必需道义培植其根本,问学贮蓄其穰茹,有渊源精尚其辞体,为之不辍,务至于圆熟,以自得、有用为主,浮艳陈烂是去,方能造乎中和醇正之域,而无剽窃捞攘、灭裂荒唐之弊。故为之甚难,名家者亦不多见。”这番话说得很是正统。


关于文章的具体做法,王恽有一篇文章的名称就叫《文辞先后》,其在该文中称:“文之作,其来不一:有意先而就辞者,有辞先而就意者。意先而就辞者易,辞先而就意者难。意先辞后,辞顺而理足;辞先意后,语离而理乖。此必然理也,学者最当知之。”即此可知,王恽仍然强调文章的内容为先,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思想性最重要,而文章是否写得漂亮则是其次的事情。虽然这么说,但王恽并没有否定词藻美的价值,他在《毛苌封乐寿伯》中说:“风雅三百,一归无邪。


歌音妙,孰为传耶?温温乐寿,汉初名家。训传首出,遂正而葩。敦厚之风,永煽幽遐。”


王恽的诗论观崇尚盛唐,他在《偶书》一诗中讲出了自己的观点:


唐到开元极盛年,见人说似即欣然。
时时梦里长安路,驴背诗成雪满肩。


对于王恽的诗论观,《元代文学史》中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他说元好问宗唐显然失之片面,但他的见解所体现的审美观点,恰好也和后起的虞集、杨载、范梈和揭傒斯的观点大致吻合,即在宗唐前提下推崇平淡温醇的王、孟诗风。元人论元诗,常说元贞、大德以后,宗唐之风大盛。王恽作为元代早期文人,他的诗作虽然并不出色,但他的论诗见解确也在宗唐诗风兴起过程中起着一定的先驱作用。”

王恽撰《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六卷,清光绪武英殿板,王恽序言一


王恽所作的诗中,能够体现这种诗论观的作品有《过沙沟店》: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远岭抱村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荫浓麦浪深。


可惜,王恽诗作中能达到如上水准者似乎不多,因此顾嗣立在《元诗选·王恽小传》中称:“《秋涧集》合为一百卷……然所存过多,颇少持择,必痛加芟削,则精彩愈见。”邓绍基将顾嗣立的这段话解读为:“这其实就是平庸之作占多数的委婉的说法。”


其实王恽对唐诗也确实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比如他认为绝句最难写,王恽在《题三百家诗选后》一文中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这个看法:“潜溪称唐人尤用意小诗,其命意与所叙述,初不减长篇。而促为四句,意工理尽,高简顿挫,所以难耳。故必有可书之事,如王摩诘云:‘西出阳关无故人。’故行者为可悲,而劝酒者不得不饮。阳关之词,不可不作。余亦曰:自简古而发秾纤,由秾纤而出议论,此小诗所以最难工者也。”虽然有这样深的认识却难写出好诗,看来真印证了:明白一种好容易,但要想做到这种好却不容易。

王恽撰《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六卷,清光绪武英殿板,王恽序言二


王恽也有一些词作传世,邓绍基认为王恽词作的水平超过了他的诗文,这句话本自况周颐的观点,况在《蕙风词话》中赞誉王恽的词时称:“清浑超逸,近两宋风格”,而《元代文学史》一书中所举之例,乃是王恽所作的《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短短罗衫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淡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


王恽还作过一些散曲小令,相比较而言,他的这些作品比他的诗词显得更为娴熟,比如他写过【正宫】《双鸳鸯·乐府合欢曲》,我节选该曲的前半部分如下:


驿尘红,荔枝风,吹断繁华一梦空。玉辇不来宫殿闭,青山依旧御墙中。
乱横戈,奈君何,扈从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消红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岁东巡,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不忆李暮偷曲去,酒楼吹笛有新声。
雨霖铃,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长记上皇和泪听,月明南内更无人。
忆开元,掌中仙,入侍深宫二十年。长记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


从内容上看,显然王恽所谈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他在该曲前面的小序中也做出了说明:“读《开元遗事》,去取唐人诗而为之。一名‘百衲锦’,因观任南麓所画《华清宫图》而作。”

王恽撰《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六卷,清光绪武英殿板,王恽序言三


王恽还作过【越调】《平湖乐·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赋》十首,我节选三首如下:


春风吹水涨平湖,翠拥秋千柱。两叶兰桡斗来去,万人呼,红衣出没波深处。鳌头游赏,浣花风物,好个暮春初。


山阴修禊说兰亭,似觉平湖胜。春服初成靓妆莹,玉双瓶,兴来径入无何境。使君高宴,年年此日,歌舞乐升平。


柳边飞盖簇晴烟,人在平湖宴。碧潋瑶翻映歌扇,绮罗筵,人生几度春风面。江山画里,一时人物,斜日重留连。


对于这一组诗,朱彝尊将其收录进了《词综》中,由此可见,这种小令也可以称为词的一种。

墓碑上辨识不出任何的字迹

寻找一圈儿,看不到任何相关文字介绍


总体上说,王恽所作的散曲小令均缺乏那个时代同类作品中的通俗,他的小令绝不写艳情,这是他有意为之者,王恽曾说过:“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狭耳”,所以,邓绍基觉得王恽所作的该类作品“散曲曲味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句/王恽】好雨依时抵万金
故宫雕版馆开馆:《摄政王令旨》等珍罕雕版亮相
恽寿平行书赠别诗 立轴
钦定皇朝通志 卷一百十
三百年来无此作矣——陆恢记
王茂清诗《思念如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