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觅理记】顾宪成、高攀龙:无善无恶最险最巧(下)
那么,顾宪成所痛批的王阳明所说“无善无恶”,究竟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对于这件事,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一》中予以了大段的辩解,我摘录其中一段如下:“先生深虑近世学者乐趋便易,冒认自然,故于不思不勉,当下即是,皆令究其源头,果是性命上透得来否?勘其关头,果是境界上打得过否?而于阳明无善无恶一语,辨难不遗余力,以为坏天下教法,自斯言始。按阳明先生教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所谓无善无恶者,无善念恶念耳,非谓性无善无恶也。有善有恶之意,以念为意也;知善知恶,非意动于善恶从而分别之为知,好善恶恶,天命自然,炯然不昧者,知也。即性也。阳明于此加一‘良’字,正言性善也。为善去恶,所谓‘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虽然说,黄宗羲是王派人物,但是他的这段话说得还算公允,他认为顾痛批“无善无恶”,其实是想改变社会上这些学人们认为很轻易就能学得知识的懒惰思想,但黄同时又说,王阳明所说的“无善无恶”根本不是顾宪成理解的那个意思,因为王阳明还说过“致良知”这个概念,他特地在“知”前在强调一个“良”字,这本来讲的就是要性善,而后黄宗羲又经过层层推论,最后说:“当时之议阳明者以此为大节目,岂知与阳明绝无干涉。呜呼!天泉证道,龙溪之累阳明多矣。”黄宗羲的总体意思是说,王阳明的那四句教是针对某些问题而谈,但是后来的弟子们却只从字面意思解读,这才产生了王流的流弊,所以他感慨,天泉证道这件事真的拖累了王阳明。

以顾宪成的聪明,他不可能误会王阳明所说的“无善无恶”原本意思,他之所以抓住这一点进行批判,其实是想以此来纠正社会上的不良学风,因此张学智在《中国儒学史·明代卷》中总结道:“顾宪成兄弟痛斥无善无恶,有其救治当时学风、士习及整个社会风气的苦心,但其以阳明为箭靶,大批其‘无善无恶’却是极不相应的。黄宗羲以为此种误解,全由王龙溪之四无说招来。其实,与其说顾宪成误解了天泉证道时王龙溪的四无之义,不如说顾宪成看到了王龙溪四无说带给明代中后期士林的弊害而思欲克服之。” 

《西堂全集》清刻本,高攀龙序言一

《西堂全集》清刻本,高攀龙序言落款

当年高攀龙跟顾宪成被并称为“顾高”,他的重要性在东林学派中仅次于顾宪成,而他在学术思想上,也跟顾宪成极其接近,高攀龙在《崇正学辟异说疏》中讲到过这样一段:“臣有深忧焉。自世庙以前,虽有训诂词章之习,而天下多实学。自穆庙以来,率多玲珑虚幻之谈,而弊不知所终。笑宋儒之拙,而规矩绳墨脱落无存。以顿悟为工,而巧变圆融不可方物。故今日对病之药,正在扶持程朱之学,深严二氏之防,而后孔孟之学明。”

高攀龙称担忧今天的社会学风是如此之坏,因为大多数人都会用小聪明在社会上招摇,他们嘲笑宋儒那种孜孜矻矻的严谨治学态度,所以他建议政府要扶持程朱之学,以此来严防释道两家,从此来倡明正统理学。

关于高攀龙的学术地位,张学智在其专著中称:“高攀龙为东林派下最大的学者,他的学术较顾宪成深入。顾宪成大节凛然,爽朗高明,但政治方面关怀甚切,哲学理论上所造不深。他一生汲汲竞辩者,为无善无恶一语,虽心仪周敦颐、程朱之学,但少有畅达之发挥。而高攀龙因在林下时间甚久,得以从容读书,故对朱子学有深入体究。”而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也说:“东林学术,泾阳导其源,景逸始入细。”黄宗羲认为东林学派的学术是由顾宪成开源,而高攀龙将其完善者。对于高的学说,黄宗羲还有这样的描述:“先生之学,一本程朱,故以格物为要。但程朱之格物,以心主乎一身,理散在万物,存心穷理,相须并进。先生谓:‘才知反求诸身,是真能格物者也。’颇与杨中立所说‘反身而诚,则天下之物无不在我’为相近。是与程朱之旨异矣。”

丽泽堂里的游客坚称那第一个字念“严”


黄宗羲认为高攀龙的学术就是从程朱之学而出者,他重点讲求的是格物,然而高攀龙的格物思想却跟程朱不同,黄宗羲认为高的格物说与杨时的观念相近,而与程朱观念有差异。在格物方式上,高攀龙曾去信给顾宪成进行过探讨:“格物之功非一,其要归于知本。知修身为本而本之,天下无余事矣。盖格来格去,知得世间总无身外之理,总无修外之功。正其本,万事理更不向外着一念。如此,自然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岂不是‘止至善’也。当初程朱二先生错认‘此谓知本’是缺文,而谓格致别有传,遂令‘修身为本’二节无归着。后世知得‘此谓知本’是原文,而谓格物只格本末,又令格物致知之功无下手。”(《与泾阳论知本》)

果真,高攀龙认为,在格物的方法上,程、朱的学说都有瑕疵。由此可知,高攀龙虽然继承了程朱的传统,却他却不盲信,他会用自己的观点来解读前人的理论。他甚至对理学的传承也有着自己的分类方式。

《高子遗书·会语》中录有他跟弟子探讨理学派别的对话,大意是说,彦文问高攀龙,吴与弼跟陈白沙谁的悟性更高,高认为陈高于吴。彦文又问胡居仁怎么样,高解释了胡的学问个性。彦文又接着问王阳明哪陈白沙之间的学问有什么区别,高认为这两人不同,他说王阳明跟陆九渊都是传承了孟子的观念,相比较而言,王阳明的才气要大于陆九渊,而陆九渊的心又没有孟子那么细。

燕居庙


高攀龙又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讲出了他认为的古代圣贤传承。高认为周敦颐、程颢跟颜子是一脉,王阳明、陆九渊跟孟子是一脉,而张载、程颐、朱子则与曾子是一脉,陈白沙、绍雍则跟曾点是一脉,而胡居仁、吴与弼则跟尹和靖、子夏是一脉,同时他又说,王阳明接近子贡这一脉。

由此可知,高攀龙将古代的儒学全部追溯到了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同时他将此分成了五个脉络。而张学智认为高攀龙的这个分法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在《中国儒学史·明代卷》中称:“高攀龙以穷理尽心统一、向内功夫和向外功夫中和不偏为理学嫡派,且分明道、伊川兄弟为不同之学脉,这已开现代学者理学分派之先河。”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苏家弄内,昨夜提前查看了地图,我所住的酒店距东林书院不远。今日一大早,天上下起了雨,但还是决定步行前往。因为住在老城区里面,一路走来也看不到什么景色。在大道边,远远地看到一个公园,走到近前,果真是东林广场。这个广场的面积不小,地面满铺着花岗岩,远处的背景是光大银行,U字形的办公大楼,一眼望上去,感觉像光大银行的停车场。仅是在广场的尽头有一组雕像,看那些雕像的装束及神态,就知道一定跟东林党人有关系。

燕居庙内孔子像


因为下雨的缘故,整个广场上空无一人。我沿着广场的四围兜了一圈,却找不到进入东林书院的入口,只好再返回到马路边。到这时,才注意到路边有一条小河,河岸整修得颇有情致,然道路的一侧,却有个中年汉子坐在石边洗脚。我向他请问,如何进入东林书院?他头也不回地,伸出左手往前一指。于是我沿着河边继续前行。100余米的样子,果真看到河边有一处东林书院的石牌坊,其石牌坊上的字是“东林旧迹”。我走到石牌坊的下面才看清,这里依然是隔河相望,并且无桥可通。这种设计方式真是怪异,只好继续向前走。在石牌坊前行不远处,有一条右转的小巷,巷口立着一块导路牌,上面标出了无锡老街有哪些旧居和古建。

沿此小巷前行30米,就看到了东林书院的售票处。门票仅5元,但票幅很大,至少比故宫的门票要大4倍。售票处在游客服务中心内,里面的柜台里摆放着一些跟东林书院有关的书籍。我浏览了一下,有些收录了一些史料,确实有用,但想到我下面的行程,于是还是决定不增加自己的负累。

右上角这间房就是当年的藏书楼


从外观看,东林书院的大门没有想象的那么有气势,看上去更像个古代的大户人家。进入院内,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雕造繁复的石牌坊,上面也刻着“东林旧迹”这四个字。既然是旧迹,说明这并非东林书院建造时的原物。旁边的说明牌上,却说这石牌坊建立于万历三十二年,但下面的文字却印证了我的判断:原来这个牌坊是乾隆五年“恢复”者。我不确定“恢复”二字是重新建造,还是用原构件再次搭建,但从牌坊上的构件颜色看,确实有着不同时代的痕迹。

穿过泮池,就进入了东林书院的一进进的厅堂。来此之前,我对东林书院印象最深者,就是那“风声雨声”的名联,于是边拍照边寻找,直走到最后一进院落,也未曾找到自己想看者。这让我有点不死心。从右侧的花园穿出来,在里面寻找一番。花园内有不少的当地人在锻炼身体,我看那份认真劲儿,不好意思打扰。转身注意到,前方有个正心亭,厅内一位老太太坐在那里休息。我走进小厅之时,她马上站了起来,以便让我拍照,并且指着厅内悬挂的匾额说:“这些很好看,拍这里。”我问她那“风声雨声”的对联在哪里,她站在厅内,向我讲解一番。我还是不得要领,于是她转身收拾自己的锻炼器械,说要带我前往。但这一早晨,她带来了数件装备。让一位老人背着这么多东西带我去寻找,我还是不忍心让她这么折腾,于是郑重地向她道谢,说自己肯定能找到。

民国十七年的东林书院石牌坊

正心亭

亭内的匾额

“风声雨声”竟然在这里


从建筑格局来说,东林书院分三路,我还是觉得这幅名联应该在明显的位置,于是沿中路,重新找去。然而,走到了底,还是没能看到,这多少让我后悔没让大妈来带路。于是沿着其他几进院落慢慢地看,偶然在依庸堂内遇到一对年轻人,其中那位小伙子手里拿着本《东林书院楹联集锦》。看来是位有心的游客。他拿着这本书做比照,在厅堂里寻找着书中标明的对联。我马上向他请问,“风声雨声”在哪里?他一脸歉意地跟我说,自己也在寻找,但他现在还没找到。我告其无妨,向其道谢后,转身准备到下一个院落再接着找。我还没有迈出门,他的那位女朋友喊了我一声说:“就在这里。”转身一看,果真,这幅名联就在依庸堂影壁前的两根立柱上。

认真


折腾了两回半,才找到这幅对联,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认定这幅名联应当在某个厅房的大门口,不会想到它竟然在室内,即使如此,这幅对联在室内也并不亮眼,给其这样的待遇,确实出乎我所料。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样,知道东林书院,知道东林党人,很多都是因此联而起者。这样看来,内秀固然重要,颜值也确实是先决条件。

道南祠

道南祠的摆设

吾道南矣


沿着书院的左路,一路前行。穿过一段嵌满着法帖原石的长廊,在一个池塘边见到了一处古建。这处房屋没有挂着匾额,我不确定是不是小辨斋,于是向内张望,竟然看到几位学生在散漫地读着什么书。旁边的老师穿着古代的服装,看上去有些穿越,他看我举起相机,向我善意地一笑。而旁边的一间屋子里,却有四位老人在打麻将。看来这里都不是我所要找的小辨斋。

我喜欢的古物

穿越

怀泾堂


穿过池塘,继续向前走,又见到了一处独立的院落,匾额写着“明礼堂”。由此进入,则又看到了“怀泾堂”的匾额。沿此穿入,又进入了另一个院落。这个院落的外廊上,三三两两坐着一些人,从敞开的门向内望去,里面坐着一些小学生,此房的门楣上没有悬着匾额,只是左右挂着一对抱柱楹联:“读得孔书才是乐,纵居颜巷不为贫”。我挤在人群中,探头向内张望,原来这些学生们正在进行考试,而正堂的影壁上,竟然挂着“小辨斋”。这正是我要找的藏书之处。而今这里成了学习的场所,让古老的书院有了生气。这种感觉真好。

小辨斋

三公祠

好像没太认真


因为里面的考试,使我不好意思走进小辨斋里拍照,于是沿着右路往回走。在此路过了三公祠,旁边的介绍牌上写着这“三公”乃是:欧阳东风、曾樱和林宰。这三人为了保护东林书院和反对阉党乱政,因为功绩卓著,所以立有此祠。祠堂里的摆设颇为简单,尤其让我喜欢者,是正堂的位置摆放着一块石山子。这种文人的雅玩之物,不知为何摆在了严肃的祠堂里。
穿过三公祠,另一处院落名叫“时雨斋”。这里面有位老师正在教几个孩子书法,我看这些小孩子有的在练习楷书,有的在练习小篆,那份认真劲儿,真令人可喜。而今东林书院的管理者,能够让这座古老的书院得以鲜活,每让我想到这一点,都会赞叹不已。

山门

高攀龙墓介绍牌


从书院里出来,我打上出租车前往下一个寻访之点,猛然想起我手中的伞不见了,于是立即掉头又回到了东林书院门口。我向检票者说明情况,他很是通情达理地让我赶快进去找。在书院的拍照过程中,因为拿着伞不方便,我随手放在过多处。在回找的路上,我努力地在想这把伞最后一次停留在一了哪里。

顾端文公祠

这个匾额让我产生联想

“风声雨声”对联


进入书院,我沿着中路向前走,刚刚踏上泮池上的小石桥,就看到了我的那把伞安然地立在桥边。我在书院里转了这么多路,再加上往返的时间,至少过了一个小时,没想到这把伞依然健在。儒家理想中的路不拾遗,在这里表演了现实版,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东林书院的遗风仍然被泽于当地。看来,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对人性的修炼是何等的重要。

二泉书院的入口


顾宪成的祠堂则位于无锡市寄畅园与惠山寺之间的二泉书院内,入口处颇不起眼,绿萝丛中一个小小的院门,上面写着“听松”二字,好在门口的景观牌上写着“二泉书院游览图”,图相当简洁,因为事实上二泉书院也的确简单。从入口处进去,是一条小小的甬道,左手边分别是顾端文公祠、二泉书院(邵宝祠)、刘猛将庙和五中丞祠,每个祠院都很袖珍,各祠院之间皆是互通的,右手边则为寄畅园的院墙。

然而这祠堂也实在是太无特色,毫无个性的三开间中式仿古建筑,里面设着桌椅,悬着几幅挂屏,再无其他,反而是院子里一进门的左手边有间被绿色蔓藤爬满的墙壁的小屋,让人颇觉生趣。小屋面向祠堂的一面有个小小的屋檐,侧边写着“积书岩”三字,顾宪成还有这样的堂号,我竟然毫无印象,回来后翻查资料,始知积书岩是顾宪成后人顾贞观于1684年所筑,当年顾贞观曾在此读书,然而眼前所见当然是近年重新修建者,但由样式及木作来看,仍然是比较用心。

由此上行

不知为什么这里站着二师兄


离开锡惠公园景区,前往寻访高攀龙墓和秦观墓。高攀龙墓在青山寺附近,于是我打车来到青山寺山下车。青山寺很清静,门口一个人影都没看见,凭着感觉往寺右边的斜径上去,遇一岗亭,里面有位老者,向他请教如何找到这两座墓,他告诉我,高墓就在前面不远处,而秦墓则要走很久,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稍近,但是上山没有任何标记,路也不是明显的山路,而是野路,万一我迷路了,连个问的人都没有。第二条是就是从高攀龙墓继续向前,找到一条台阶,上大约一千台阶之后,经过两个小亭,再往左走,到二茅坪,上盘山公路,再问问人就到了。

来到了门前

高攀龙墓


于是先往高攀龙墓。果然前行不久就看到文保牌,在文保牌不远处,果真看到网上说的,有个猪八戒塑像站在高墓旁边,网上还有人猜测为什么这里会有个猪八戒,说猪八戒是高老庄的女婿,跟高攀龙是亲戚,所以在为他守墓。总之,正寻找着,突然一个猪八戒出现在眼前,还是令人忍不住喷饭,感觉十分有趣。高墓是新修,大约此地土地资源丰富,所以墓虽小,园子却颇大,只是修得极简单,意思意思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林书院、顾宪成墓【江苏无锡】
悦城龙母祖庙
肇庆市德庆县三元塔、悦城镇龙母祖庙
无锡东林书院——明代影响最大的书院
【觅理记】杨时:通天一气耳,合而生,尽而死(下)
说无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