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觅苏记】杭州慧因寺、东坡石像:各言假真(下)

对于苏轼三上奏章提醒朝廷拒绝接受高丽国所赠金塔之事,鲍志成在其文中分析说:“时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获报后,连上奏状,建议哲宗‘拒绝金塔’,‘勿以贪示外夷’,并称净源为‘妄谈庸僧’。”

前面引用了洪瞻祖《重建慧因寺华严阁疏》中的所言,所引最后一句为“东坡子之护持万劫”,如前所言,东坡反对高丽僧前往杭州慧因寺,何以又说他护持万劫呢?明吕纯如在其所撰《重修慧因寺疏》中讲到了此事之缘由。

花家山庄院内的草坪

吕纯如在《疏》中首先称:“余于佛理,不甚作解。即因果轮回之说,亦在疑信有无之间。然每过禅林僧院,便如入故宅遇旧主人,觉依依不忍舍去。又似有夙缘者。”老吕自称他对佛理了解得不深入,且对佛教所讲的因果轮回也是半信半疑,但他每入禅院都会有一种亲切感,他觉得说不定自己跟佛教有夙缘。接下来他讲到这样一个梦:

乙卯夏仲,自闽中解官,归舟未至钱塘。夜梦有一伟丈夫,巾袍端丽,眉宇轩昂,从江头揖余而言曰:“子非沙门护法耶!湖干废寺,待子以修葺久矣。”余觉而心动,然不知为何如人。所谓废寺,亦不知在何所。既抵岸之次者,觅肩舆,往上天竺礼大士。一舆人指道傍旧坊曰:“此古刹名高丽,盍随喜随喜?”余又心讶,舆人所急在行路,凡游历览之兴,每因其刺促而阻,何以独导余入寺也。既入寺门,瞻礼佛像,则见榱桷倾颓,瓦椽剥落,文殊、千手观音及东西罗汉诸像,皆顶笠坐霪雨中。屋溜淋漓,或侵头额,或损肩臂,令人不忍竞视。遥望殿后,僧舍寥寥数楹,几不能蔽风雨。其僧皆黄面癯形,不沾荤酒,亦不解逢迎。

2018年的停车位

万历四十三年,吕纯如在福建解职后乘船前往杭州,某天夜里,他梦到一位器宇轩昂的高人跟他说:你是佛门护法,而今湖干废寺等着你去修葺。吕纯如细看此人,发现不认识,也不知道他所说的废寺在哪里。等他到达杭州后,乘滑竿往天竺山拜见僧人朋友,其中一位抬轿人跟他说这里是有名的高丽寺,你难道不想进去看看。抬轿人的所言令吕纯如颇为惊讶,按他的经验,这些抬轿人都急着赶路,特别不喜欢乘轿人不断停下游览而影响其生意,但这位抬轿人为什么还专门让他看高丽寺呢。他边想边乘滑竿来到了此寺,然眼前所见的高丽寺已破败不堪,里面的僧人也面黄饥瘦。

指示牌上没有标明东坡亭

面对此况,吕纯如问僧人为何该寺破败到如此景况,一位僧人告诉他:“寺前左臂缺护龙沙,前朝学士苏守杭,取以筑湖堤,寺僧争之,不能得。工峻之日,许以身作本寺伽蓝。今其塑像现在。引余谒之,则依然梦中所见也。然耶?否耶?文忠公其告余耶?”

此僧称原来寺的右侧有护龙沙,当年苏轼做杭州太守时,取此处之沙来筑西湖之堤,本寺僧人与之理论想阻止此事,然那时的苏轼是当地的父母官,争执无用,所以护龙沙还是被挖走了。但是东坡并非不讲理的蛮横之人,当时他给高丽寺僧许愿说,等西湖之堤完成之后根据他的形象做一尊塑像放在寺内做为护法伽蓝,而今以东坡形像制作的伽蓝仍在。

边走边看

说完之后,这位僧人就带着吕纯如去看东坡塑像,吕一见此像,马上想起这就是他梦中见到的那个伟丈夫,为此他大感惊疑,认为这是东坡在梦中命他要重修慧因寺。而后吕纯如想到了东坡一生行善之事:

余尝读《文忠公传》,见其俭岁大兴土木,使人得食其身。又听僧募缘造桥建塔,阴以分富民之有余,助贫民之不足。用是虽有水旱,不为灾,杭人德之。尝以此服文忠经世之术,不徒以文名。今此寺之废坠,则公生前未了心事也。余既以梦之所接,合于途之所遇,捐赀首倡,敢不惟力是视。

路过一个湖

吕纯如说,东坡所到之处都修桥铺路,而今慧因寺如此破烂,东坡虽已故去,但是这是他未了之心事,所以他托梦给自己想办法恢复该寺之辉煌。

关于慧因寺内有东坡像之事,并非孤证,康熙版《杭州府志》卷三十五《寺观》载:“惠因讲寺,后唐天成初吴越王建,宋元祐间高丽国屡入朝贡,舍金入寺,兼进金塔;苏轼守杭,上疏乞却金塔勿受,绝来意。[哲宗]从之。至正末煅,明初重茸,俗称高丽寺。伽蓝殿设苏文忠像。寺外玉岑山,理宗御书‘玉岑’二字刻石。”

坡顶上的东坡亭

虽然此文中提及高丽寺在元至正年间被毁,然明初又予以重建,那时的伽蓝殿内依然有东坡像,这也就是吕纯如入寺能够见到该像的原因。

关于东坡的形象特征,鲍志成在文中引用多人的说法,比如孔武仲在《谒苏子瞻因寄》一诗中写道:“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烨烨双秀眉。”米芾在《苏东坡挽诗五首》中写道:“方瞳正碧貌如圭”,这两人都见过东坡,他们的描绘颇为可靠。经过一系列引用,鲍志成认为:“从上述苏东坡的容貌特征看,无论体形还是面容,与出土石像基本相符。”同时他谈到了石像所戴之帽也与东坡发明的短檐帽相似。鲍志成在文中又讲了石像出土的位置,正是高丽寺伽蓝殿所在之处:“这尊石像出土的位置,从整个筲箕湾来说,处于湾内侧,也即高丽寺的右边、南部,而这里正是高丽寺伽蓝殿(堂)之所在。”

外观

经过一系列推论,高先生认定出土的那尊石像就是东坡像。但他也注意到了吕纯如在文中谈到慧因寺内的东坡像乃是塑像而非雕像。然而吕纯如的所讲有一个悖论:既然东坡取用高丽寺旁的土来筑苏堤,他又以做该寺的伽蓝来回报该寺,他已弥补上了这个过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高丽寺为什么还如此破败呢?鲍先生认为东坡以身护法的故事有可能是寺僧编出来的,因为东坡生前就反对义天派徒弟寿介等人入宋前往高丽寺,说不定正是明代僧人在伽蓝殿内塑东坡像,以此来报复当年东坡阻止寿介来祭祀之事。

但是吕纯如所讲的那个故事影响颇大,例如明末温体仁所作《苏文忠现梦吕益轩先生重新寺宇赋此志感》诗中写道:“丹嶂从教力士开,赤山岂意亦成隈。沧桑难改三生愿,魂梦仍为护法媒。树立空庭窥月下,云横古壑待龙回。千年慧日敷新象,应是坡翁此再来。”

匾额

为此,鲍志成推测说:“吕氏梦后游寺所见‘塑像’有可能就是石刻像,也有可能吕氏捐资助葺寺宇时重新雕了石像。”因为鲍先生觉得石刻像比泥塑或木雕像更可久远,他认为:“如果再从出土石像的雕塑艺术风格看,人物神态庄严肃穆,石像造形雄浑大气,比例协调和谐,衣褶线纹简炼流畅,符合明代雕塑艺术风格。尤其是垂袖纹、垂袍纹、鞋头纹及持笏手式等,与明孝陵等明代文臣造像的处理手法,几乎完全一致。”

但也有些人认为出土的那尊像与东坡没关系,陈相强主编的《西湖之谜》中有《“苏东坡石像”的假假真真》一文,该文首先谈到了石像的出土地:“杭州花家山庄宾馆位于西湖赤山埠以西筲箕湾高丽(慧因)寺遗址旁:1996年2月初,宾馆新建用房时,出土了一具明代大型墓葬前常见的石翁仲文臣模样的圆雕石像。”之后也谈到慧因寺僧人雕造东坡石像供奉在寺内伽蓝殿中之事,然该文同时说:“这种说法的文献依据,来自晚明慧因寺僧人委托江苏文人李䎝编纂的《玉岑山慧因高丽华严教寺志》。”

前柱上的对联

此文质疑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同时谈到东坡当年修筑苏堤所用的泥土乃是从西湖中清除的淤泥,并不是到高丽寺旁去挖土:“奇怪的是,所渭苏东坡取赤山土造苏堤之事,在《玉岑山慧因高丽华严教寺志》(明崇祯刊行)以前的西湖文献史料中,却找不到任何记载。而筑造苏堤所用的材料,众所周知用的是从西湖中清除出来的‘老葑’,也就是葑草(野茭白一类水生植物)和淤泥。”

《假假真真》一文又提到了南方的寺院很少雕造大型石像事:“中国南方佛寺中的神像,除摩崖石窟造像外,几乎清色为泥塑木雕,即使在‘东南佛国’杭州西湖,也从未听说过哪座寺庙中有石材圆雕的大型神像。规模一向不大而且长时期(元末至明万历.100年以上)毁圮无存的两湖高丽寺,反倒破天荒以如此大体量的冗石来雕制‘苏东坡护法石像’。”

小亭的另一侧

既然如此,那么这尊高大的石雕像是哪里来的呢?该文为此作了相应的分析,认为这是距高丽寺一箭之遥的九曜山下曾出现过一座“太皇太后之考妣”的墓葬,而后文中讲述了邵林将女儿卖给太监,此女后来为宪宗生了儿子朱祐杬而荣封贵妃之事。随着朱厚熜成为了嘉靖皇帝,其生父朱祐杬被追谥为睿宗兴献皇帝,而朱祐杬的生母邵贵妃也就被尊为了太皇太后。为此邵林与其妻杨氏也就成为了太皇太后之考妣,故其墓葬修建得颇为宏大。

后来,邵皇亲坟毁于倭寇之乱,清康熙四十年,邵林后人又自盗祖坟。此文中谈到南屏山下张苍水墓道两侧的石虎石马就是当年安放在邵皇亲坟前墓道上的原物,故此文推论:“花家山庄宾馆建筑工地出土的大型‘苏东坡石像’,最大可能,应当是原先邵皇亲坟墓道上搬来的石翁仲之一。”

水仙楼

但是更多的专家还是认为出土的那尊石像就是东坡像,刘春惠所撰《苏轼在杭州遗迹综述》一文,该文中写道:“1996年2月,在历史上著名佛教华严第一山慧因高丽寺遗址(今杭州花家山庄),出土一座珍贵的古代苏轼石雕像。石像通高约2.30米,基座高约0.5米,人物造型是一今文官形象,头戴幞头,身穿长袍,双手持笏于胸前,眉宇轩昂,冠服端丽,望之令人肃然起敬。据多位专家鉴定,此石像出于高丽寺遗址范围内,像主应是宋代杭州知州苏东坡,雕塑年代应是明代或早于明代。这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苏轼古代石雕像,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浙江省文物局已决定,将石像头部与身躯镶接修复,并在原地建东坡亭,以供保护、瞻仰。”因此我近几年既去参观了高丽寺,同时又两度瞻仰了这尊石像。

正在改造的水景

2013年1月5日,我前往杭州去参观高丽寺,此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台山路149-1号,西湖西南岸之赤山阜附近。然而这天却赶上了漫天飞雪,因为雨雪的缘故,打车颇为困难,在寒风中等了二十多分钟,终于乘上一辆出租车来到了高丽寺门前。

在门前的简介上看到,该寺在光绪年间就已荡然无存,今日所见乃是2004年恢复者。我在门前的影壁上看到“华严第一山”字样,而此寺的山门上所悬匾额为“慧因高丽寺”,两种说法集于一身,想来就不会有什么误会了。

雕塑

重新复建的高丽寺占地面积不大,在寺的中间建有转经阁,张岱少年时曾入此寺看到了转经阁,他命抬轿人将这个转经幢转得飞快:“万历间,僧如通重修。余少时从先宜人至寺烧香,出钱三百,命舆人推转轮藏,轮转呀呀,如鼓吹初作,后旋转熟滑,藏转如飞,推者莫及。”

关于高丽寺内转经幢,《西湖游览志余·方外玄踪》中的描写更为详细,同时也谈到了转经的作用:“高丽寺,轮藏甚伟,宋时高丽国进金字藏经一部贮其中,到今犹有存者。其原起于傅大士,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乃就山中建大层龛,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碍,谓之轮藏。人有发菩提心者,推转是轮,即与持诵诸经无异。故今天下轮藏皆设大士像。”

雕塑名称

几十年前,我在正定的隆兴寺内看到过古老的转经幢,那时还允许游客推动此物,但转经幢虽有木轴但体量巨大,想将其推动很不容易。而今高丽寺的这个转经幢乃是新做的,我本想试试是否能推动,但恰有工作人员走过,我马上打消了自己想轻举妄动的念头。我在此寺的正殿内看到了多尊真人彩绘泥塑,但的确没有看到石雕像。

2018年11月6日,我乘盼盼之车前往花家山庄去探看这尊雕像,此山庄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台山路25号。此山庄所处位置颇为隐蔽,根据导航进入院中,停好车后一路向内走,直走到山庄的主楼,于其侧旁看到了在坡地上修建起的东坡亭,匾额的题写者乃是赵朴初先生。

东坡亭处在水仙楼侧边

亭的正中竖着这尊雕像,从外观看过去,其尊容实在跟固有印象相去甚远。但我的印象不过是来自历代的画像,那些画像是否准确,我当然无处求证。而今站在雕像前,我一脸狐疑地盯着他的脸,当然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燕子冠》的诗,该诗的最后两句是“更着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这尊雕像所戴之帽是不是东坡所发明的短檐帽,我不敢下断言,但他超乎寻常的处事行为,却的确与时相违。

细看雕像

伤痕

2020年8月18日,我借杭州讲座之机,抽空再去花家山庄去细看这尊东坡像,此次轻车熟路,没有把车停在该山庄的停车场,因为从停车场走到东坡亭还有不短的一段路。今日天气炎热,一天的寻访衬衫干湿无数,很担心中暑,故今日直接把车开到了山庄的主楼旁。可能是受疫情影响,山庄内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我也就大胆地将车停在了路边。

亭铭

亭顶结构

此次方留意到该山庄的主楼名叫水仙楼,如果改成坡仙,想来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穿过主楼,走到旁边的坡地上,远远地看到一尊像钥匙雕刻,走近细看,在草丛中看到了英文介绍铭牌。碑座上刻着“人之精灵”字样,再看钥匙孔,果然是一个人站立的形象,但从外形看,那人肯定不是东坡。

对面的滴翠桥

此尊雕像的上方就是东坡亭。再次细观此像,还是无法将其形象与我脑海中的记忆相叠合,先入为主是多难改变的事。小亭的立柱上刻着“垂老舍身依古寺,长留真相在西湖”,对联化用的正是东坡逝后成为了慧因寺伽蓝护法的掌故。碑座上刻有《东坡亭铭并序》,此文的落款正是鲍志成先生。站在亭中仰观一番,其结构的确是古式,木料也作了相应的防腐处理,看上去略显古意。

水仙楼大门

大堂

拍照完毕后,原路返回,看到亭前的水榭正在改建中,走到水仙楼时,我特意走进大厅看看里面有否有东坡的画迹,然大厅内仅有一幅巨大的山水画,看来山庄并没有打东坡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与慧因高丽寺的故事
杭州西湖红栎山庄
苏轼在杭州遗迹综述(36岁至39岁
杭州最神秘的豪宅,甚至连网上都搜不到
苏东坡对杭州有什么贡献?
苏东坡的山水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