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沪者也|黑白记忆·上海1980’s:粮油店的记忆

知沪者也 | 黑白记忆·上海1980’s:粮油店的记忆

2014-04-22 微观上海


◎王海:


作家刘恒早年有小说《狗日的粮食》,写尽旧时代人们对于粮食盘桓舍予的刻骨铭心。把时针朝前拨30年。上海。人们对于粮食的情愫,远非今日之寻常、漠然。


本版照片所反映的人们购买粮食及粮食制品的场景,通常发生在那个年代上海各区属的核心商业地段。我要说的,则是谢伟民先生镜头之外的“粮食的故事”。

1987年6月,位于福建中路广东路口的黄浦区第六粮油商店的柜台前,营业员正在热情接待顾客,以做小生意闻名的该店,是当时上海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每笔生意的平均利润只有区区的几厘、几分铜钿。


我幼时居住的五角场国定路550弄,在80年代,是一个由五角场生产大队的农户与城镇居民混居的里弄。和其他地方的农村不同,550弄的农户们并不种粮食,他们拥有和居民一样的购粮证和粮票。通常的粮食采购,大家必须前往五角场镇上唯一的粮店,粮店距离里弄的距离,大约有4公里。也有例外——镇上的粮店送粮进里弄的时候。

具体的频率我记忆模糊,大致是一月一次。那个日子,几乎是里弄内孩子们狂欢的节日。现在回想一下,那种兴奋多少有点无厘头。粮店的设备前一天就运到了居委会常年闲置的一大间平房里,和镇上的一样,两只储米柜,一只存粳米,一只存籼米。每个柜子有一只方形斜斜向下的出米口,正对出米口的地上,放置一张方形木托盘——经常有顾客米袋口没收紧,造成米粒倾泻满地。


正式卖米的那天,通常是休息日,里弄里半大的孩子和成年闲人,早早就在临时粮店外排起长龙,大家吵吵嚷嚷互相追打调笑,队伍可以长达数十米,和今日排队抢购爱疯的场景有一拼。


卖的还是那点米,呒啥大花头,而且可以卖一天,但大家每次依旧很踊跃。很久之后我才有所感悟:除了轧闹猛的成分,里边其实还有一点对于粮食的原始尊重。仪式感里,平添了几分神圣。


1980年12月26日晨,杨树浦路上一家粮店,买切面的生意特别的好。

记忆里,那个年代的人们,饭量极大,每次不到一个月,一袋米一家人就吃得精光。于是,去镇上买米的任务通常就落到了十一二岁的我的身上。没有自行车,没有公交车,15斤的一袋米,我搭在肩膀上,一路走回。80年代初,如今紧靠复旦新闻学院北墙的政通路上,小河潺潺,杨柳依依。


我记忆中的粳米价格,永远停留在每斤一角七分一。


1983年5月11日,上海南市区(今属黄浦)第六粮店的工作场景。买切面,要半斤,手一抓,分量基本正确;进货、出货盘点,算盘一打,从没兜不拢和错账;粮店里,赤豆、黄豆、大西米,样样卖。


◎谢伟民(著名摄影师,现任上海专业报企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城区,在我们每家每户的不远处,都有这样一家家我们所熟悉的粮店。


在我小时候的回忆里,我们凭购粮证和粮票购米,那时和爸爸一起去粮店买米,觉得是件好开心的事,带着自备的米袋,套在粮店储米柜的出口处,营业员一声,准备好了吗?然后,听到“哗”的一声,米从大漏斗中一倾而下的情景,曾给我很美妙的人生记忆;当时也常听父母讲,粮店的营业员们和蔼、可亲,他们诚信经营、老少无欺。利润薄、分量实、服务好,是80年代申城粮店的普遍特点。

米店画面之外的镜头:80年代的上海,上海市民要凭票才能购买到粮油、副食品等商品。图1981年12月30日晨,排队领取粮票的人群在杨浦区鞍山二村票证发放点门前等开门。


1980年,我成了一名摄影记者以后,经常喜欢朝粮店跑,我镜头里记录下这些画面,曾是那个时代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场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中的粮油证
一张记忆中的小纸片
上海人的那爿粮店
影像见证:20年前粮票退出舞台
1980年的春节记忆和粮票
1955年粮票全国启用:没票寸步难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