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教学片段

把舞台留给学生,让个性得以张扬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教学片段

在七年级上册《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一课中,我采用 一案三段式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大体设计思路是围绕着“挫折”,从“认识挫折”、“分析挫折”、“体验挫折”等方面进行设计课堂教学。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分析挫折”中设计了“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展开。

展示:唇枪舌剑——辩论挫折(展示幻灯片)

设计两个观点:

正方:挫折是好事,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反方:挫折是坏事,会使人一蹶不振。

这个辩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需要依

靠合作小组集体的智慧进行讨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开展辩论会的形式说起来

简单,实际上开展一个成功而又有效的辩论会实际上很不容易。很多老师心里都

没有底,唯恐“冷场”。我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给大家进行交流,不当之处,敬

请批评指正。

【教学片断】

一、辩论会主持人注意事项

1、设计开场白:

比如:“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著名节目主持人ⅹⅹ,今天我非常荣幸地主持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本次辩论主题是“挫折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了增强观赏性,我建议在以4组为主体的基础上1——4组同学为正方,在以5组为主体的基础上5——9组为反方。希望双方代表踊跃发言,下面辩论会正式开始!

2、首先进入第一回合  双方陈词

要求正反双方各由一名代表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时间各为1分钟,不得超时。下面先请正方代表发言……然后再请反方代表发言!

3、下面是第二回合   自由辩论

双方自由辩论时间为5分钟,大家尽可以发挥自己的雄辩才能,积极寻找对手的漏洞,予以攻击。不过千万别忘了辩论的中心。

4第三回合    总结陈词

正反双方各由一名代表总结辩论成果,加强自己的观点。别忘了此时仍可以给对手致命一击。

 

谢谢双方同学的精彩发言!本次辩论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

二、辩论会正方注意事项

1、正方的辩题是“挫折是好事,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2、小组内积极讨论,充分发挥本组内的智慧,收集有利于正方的经典名句和具体事例,准备越充分,辩论会上越有主动权!

3、小组内推荐一名主辩手,简要陈述本组的观点和主张,要引经据典,干净利索,时间为1分钟,不得超时。观点就是阵地,这一阶段可是以后辩论的基础!(第一回合  双方陈词)

4、自由辩论时间为5分钟,小组内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把课下收集的材料和经典事例统统展示出来,并积极寻找对手的漏洞(辩论中称“对方辩友”),及时予以攻击!中间不要脱节,要环环相扣,但不能脱离了辩题的中心!(第二回合  自由辩论)

5、最后小组内推荐一名代表总结辩论成果,加强自己的观点。别忘了最后要“谢谢大家和主持人”,此时仍可以给对手致命一击。(第三回合  总结陈词)

三、辩论会反方注意事项

1、反方的辩题是“挫折是坏事,会使人一蹶不振。

2、小组内积极讨论,充分发挥本组内的智慧,收集有利于反方的具体事例,准备越充分,辩论会上越有主动权!

3、小组内推荐一名主辩手,简要陈述本组的观点和主张,要引经据典,干净利索,时间为1分钟,不得超时。观点就是阵地,这一阶段可是以后辩论的基础!(第一回合  双方陈词)

4、自由辩论时间为5分钟,小组内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把课下收集的材料和经典事例统统展示出来,并积极寻找对手(辩论中称“对方辩友”)的漏洞,及时予以攻击!中间不要脱节,要环环相扣,但不能脱离了辩题的中心!(第二回合  自由辩论)

5、最后小组内推荐一名代表总结辩论成果,加强自己的观点。别忘了最后要“谢谢大家和主持人”,此时仍可以给对手致命一击。(第三回合  总结陈词)

四、辩论会正方的有关材料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挫折是好事,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理由如下:

人们可在挫折中积累大量经验。挫折促使人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寻求摆

脱逆境走上成才的途径。于是面对挫折的思考与总结、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就是人们增长才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第一,   人的一生是不会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困难。挫折

可激发人的进取精神。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艰难环境一般是会使人沉沦下去的。但是在具有坚强毅力积极进取的人面前,却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环境越是困难,越能抖擞精神,发奋努力,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第二,   挫折还能磨砺人的意志。逆境能造就人才,就像高温下才能产生坚硬的

金刚石一样。它使懦弱变为勇敢,使摇摆变为坚毅。在中外历史上,一帆风顺而有大成就的人实属少见。真正出类拔萃的,大都是那些历尽艰辛,在逆境中磨炼出坚强意志的人们。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是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三,   ……   ……    ……

所以我方坚信,挫折是好事,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自由辩论材料:

学生A孔子,家境贫寒,但是他经过不懈努力写出《春秋》,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屈原遇到当局政治腐败,写出了《离骚》。无臂青年刘京生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练出一好毛笔字。这些人都是在逆境中将不利因素化为积极因素,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成绩。

这难道不说明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最终获得一番成就吗?

学生B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遭受双耳失聪的打击之后,曾痛苦地将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人见面。但是,不甘就此退出乐坛的强烈信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中,他咬住一根木棒顶端,将另一端插在钢琴的共鸣箱内借以听音。气势雄伟的音乐,渗透着贝多芬与耳聋搏斗的辛勤汗水。

孙膑被人诬告、陷害、挖掉双膝,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摧残,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不惜靠装疯卖傻苟活猪圈,后来在马陵道打败魏军并写出了传世的《孙膑兵法》。

面对身体上的种种缺陷,他们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积极进取,最终名垂史册!

 学生C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跑的过程中,失败了1200多次,终于获得成功。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乐观地说,我发现了1200多种不能作为灯丝的材料。一位老音乐家在文革中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7年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答道:我怎么会老呢?我每天都在按四分之三拍铡草的。由此可见,挫折使人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使人变得更聪明!

学生D大文豪巴尔扎克说的:“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一个人经历一些挫折并不是坏事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鲜花,也有荆棘。在你伸手摘取美丽的鲜花时,荆棘同时会刺伤你的手。如果因为怕痛,就不愿伸手,那么对于这种人来说,再美丽的花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五、辩论会反方的有关材料

反方:我方的观点是“挫折是坏事,会使人一蹶不振”。理由如下:

1、从挫折本身来看,对于任何人都是坏事。没有人愿意让挫折来得更猛烈些吧!它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

2、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丧失生存的希望。考试成绩惨不忍睹,自暴自弃;工作不被重用,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不积极上进,最终一败涂地。

3、……   ……    ……

  综上所述,我方坚信:挫折是坏事,会使人一蹶不振!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

自由辩论材料:

学生A10个人里1个人说挫折是好事,于是所有人就说挫折是好事,这是严重的从众心理。现实生活中,被挫折毁灭的人的数量不知道是被挫折成就的人的多少倍,说挫折是好事的人肯定没遇到什么挫折。

学生B对方辩友,请问:现在金融海啸风行世界,全球都陷入了巨大的金融挫折之中,美国,英国,日本,甚至我们中国都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公司裁员,企业倒闭,一片萧条,大量人失去职业甚至倾家荡产,难道你能说这样的挫折对我们乃至整个社会来说是件好事吗?

学生C还有我们中国历史上10年的文化大革命,浩这场劫让祖国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全国经济文化事业大踏步的倒退,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上的挫折,这样的挫折难道你还想经历第二次吗?

学生D尽管对反辩友,列举了种种事例,但我们想大胆设想一下,若你去采访他本人的话,“您愿意再经受这样的挫折吗?”答案可想而知,回答肯定是“NO

学生E20041020,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河镇一名13岁的中学生张小亮(化名),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成绩排在全班第四名,当他领回成绩单看到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排在第九名时,一向自尊心很强的他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觉得自己没脸去面对所有人,于是偷偷拿着家里灭苍蝇用剩下的“万灵”农药,向家西边的小河走去,边走边将药吃下,当走到小河边的时候就失去知觉了。

学生F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因在打牌时被冤枉作弊,继与4名同学发生矛盾,为报复泄愤,于2月13日至15日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

学生G面对挫折,很多人经受不住打击,大部分都选择了逃避,甚至失去了信心,以至于走上轻生的道路!著名影星张国荣不就是跳楼自杀了吗?留给了我们多少遗憾!难道挫折是好事吗?

【教学意图】

这部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我设计辩论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挫折的两面性,采取让学生愿学与乐学的形式,营造合作氛围,彰显课堂激情,产生要学的动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师生关系融洽,营造合作氛围,彰显集体智慧。
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我们师生间组织关系的特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让学生愿意合作、乐于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化记忆,又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同时给学生自我表现的体会。

二、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辩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讨论起来,全员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课堂上要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课堂是开放的,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充实的,要始终把舞台留给学生,让他门自己去读,去讨论,去展示。整个课堂气氛轻松和谐,给学生心灵放飞的空间,学生都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自己的观点,整个课堂上激情荡漾,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热爱,激励性的语言更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生所流露的快乐是无可言语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年级下册四单元口语交际《辩论》教案
辩论会我们赢了
理解应该是双向的 ——记北京四中一次学生与家长的辩论会
从虚无处看真美,于论辩中见新知——《米洛斯的维纳斯》“拓展延伸”案例
辩论会过程
【2018-01-18】亲子教育“辩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