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物可吸收支架何去何从?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自2015年建立以来,集创新培训设计交流研究支持产业合作为一体,努力打造成为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孵化平台,实现中国心血管医生的自我价值提升,推动中国心血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催生一批走向世界的原创创新技术。


题记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s,BRS)再遭挫折,雅培--目前这项技术唯一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公司,于当地时间2017年9月8日宣布停止此产品的销售。


CCI观点

吴轶喆:生物可吸收支架何去何从?

——写在雅培停止销售第一代BVS之时

今年是PCI诞生40周年。当大家还在回顾40年来PCI取得的革命性进展的时候,美国雅培公司却在昨天(9月8日)宣布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停止第一代BVS(Absorb GT1)的销售。该消息虽然突然,但回顾最近1年BRS的走势,其实也属必然。生物可吸收支架(BRS)自诞生之初便自带光环,被誉为“PCI史上的第四次革命进展”。Absorb GT1分别于2010年10月和2016年7月获得CE Mark和FDA Approval而于欧洲和美国上市,大有一统江山之势。然而2016年10月TCT年会上公布了ABSORB II研究3年结果后,BRS风云突变。连同今年ACC年会上公布的ABSORB III研究2年的结果,Absorb GT1因在多项主要终点上未达到有效性检验而受到广泛质疑。此外,10年来全球仅有15万患者接受Absorb GT1植入,平均每年1.5万人。对于美国这个每年PCI手术量200万例的巨大市场,生物可吸收支架占有率不到1%。前不久波士顿科学公司宣布放弃BRS的研发项目,昨天雅培终止第一代BVS销售,一石激起千层浪,BRS领域瞬间风起云涌。那么到底BRS该何去何从?

截止至2016年部分生物支架示意图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6; 16: 38.)


BRS自1998年开始用于临床。虽然早期的Igaki-Tamai支架因为器械本身的问题而未得到推广,但长期随访仍然显示了良好的疗效。雅培公司于2006年开始引领了BRS革命。到目前为止,接受Absorb GT1治疗的标签和非标签适应症患者已超过15万,我们获得的关于BRS的临床证据几乎都来自于该支架。2016年发表于Lancet的meta分析纳入了ABSORB II、ABSORB III、ABSORB China和ABSORB Japan四项关键性研究。结果显示Absorb GT1在术后1年内,无论是PoCE(10.3% vs. 9.3%,P=0.34)、TLF(6.0% vs. 4.9%,P=0.16)还是支架内血栓(1.3% vs. 0.6%,P=0.08),均与XIENCE支架不相上下。BRS由盛转衰的标志在于2016年TCT年会上ABSORB II研究3年结果公布。结果显示,Absorb GT1在硝酸甘油诱导的血管舒张这一主要终点上未能优于XIENCE(0.047mm vs. 0.056mm,P=0.49),LLL也未达到预期的非劣效结果(BVS 0.37mm vs. XIENCE 0.25mm,非劣效P=0.78)。而BVS在器械相关复合终点(BVS 10.5% vs. XIENCE 5%,P=0.04)、靶血管心肌梗死(BVS 7.1% vs. XIENCE 1.2%,P=0.006)和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BVS 2.5% vs. XIENCE 0,P=0.06)则明显处于劣势。

▲ABSORB II 数据公布


2017年3月ACC年会上公布的ABSORB III研究2年结果再次给了Absorb GT1一记重拳。研究结果表明2年时BVS TLF显著高于XIENCE支架(10.9% vs. 7.8%,P=0.03),导致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BVS靶血管心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XIENCE支架(7.3% vs. 4.9%,P=0.03)。ACC年会同一天美国FDA发出警告,指出BVS植入可能有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该风险主要体现于小血管(<2.25mm)。

▲EuroPCR2017会议现场


Absorb GT1的经历让我们反思到底是支架本身的问题,还是植入技术的问题。ABSORB III研究2年时Absorb GT1 TLF显著高于XIENCE支架,但以上结果在排除小血管之后(<2.25mm)未见显著性差异。对于安全性结果(绝对/可能的支架内血栓),虽然Absorb GT1高于XIENCE支架(1.9% vs. 0.8%),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在Absorb GT1植入1-2年之间,ABSORB III研究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0.3%,近似于ABSORB China研究的0.4%,低于ABSORB II研究(0.6%)和ABSORB Japan研究(1.5%)。同期开展的ABSORB China研究也于今年EuroPCR年会公布了3年随访结果。显示在TLF(5.5% vs. 4.7%,P=0.68)和支架血栓(0.9% vs. 0,P=0.5)两项指标上Absorb GT1与XIENCE支架相似。在两到三年间,两组支架均未发生支架血栓。该结果进一步证实Absorb GT1三年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长期获益优势。

▲ABSORB  China 3年随访支架内血栓数据


▲ABSORB  China 3年随访临床终点数据


对ABSORB II、ABSORB III、ABSORB China等研究的深入分析显示,PSP技术与Absorb GT1的预后密切相关。ABSORB II和ABSORB III研究中,分别有19.1%和18.3%的小血管病变被植入了Absorb GT1,后扩张的比例不到70%。完全PSP植入Absorb GT1的比例则仅有10%。而除外了小血管病变,根据PSP标准对ABSORB RCTs进行分析,Absorb GT1不良事件发生率与XIENCE支架相似(TLF 5.5% vs. 6.4%;支架血栓0.7% vs 0.6%)。最新的ABSORB IV研究共入选了2546例患者,仅有4%的小血管病变被植入了Absorb GT1,后扩张比例高达83%。1年结果显示,Absorb GT1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仅为0.5%。BRS的植入技术也是与时俱进的。2011年的3P(Proper sizing、Prep the lesion、Pay at-tention to expansion limits)到2014年的4P(+ high pres-sure Post-dilation)再到现在的PSP,体现了我们对BRS特性的认识过程。

▲BRS大事记

(图签来源:《门诊》杂志2016年07月刊)


2001年Cypher支架问世,让人惊呼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然而2006年ESC年会上公布的BASKET-LATE研究掀开了DES的阴暗面,至今血栓仍然是冠状动脉支架挥之不去的阴影。Cypher支架在走过6年辉煌后被一竿子掀翻在地,最后惨烈退市。很多人都说Cypher不行。然而,我们不要忘了Cypher为我们带来的药物洗脱支架的概念我们沿用至今。如果没有Cypher,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在苦苦寻找BMS术后再狭窄的解决方法。Absorb GT1也是如此。生物可吸收支架为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款新的支架,而是血管修复治疗的理念,我们更希望病变血管在完成修复后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金属支架的缺陷在于永久的血管植入物。然而,基于文化、宗教或个人信仰,许多患者更希望没有永久性植入物伴随这一生(或离开这个世界)。这个基本共识才是支撑血管修复治疗最原始的力量。


和肾动脉去神经消融一样,BRS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后,必须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雅培今天的退出,对于BRS领域未必不是坏事。我们应该反思,BRS是不是血管修复治疗的真命天子?PSP技术能否让BRS重见光明?心血管介入器械的创新,从来都是建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没有任何一个技术是完美无瑕的,我们始终走在创新的路上。BRS今天遇到的挫折,也许是我们开拓全新研究领域的契机。我始终相信,只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即使我们会走弯路、绕远路、付出更多的艰辛,仍然能达到成功彼岸。我仍然赞同今年EuroPCR年会上对ABSORB系列研究的看法:对于一个新生的医疗器械或治疗方法,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它成长和完善(We have to be more accepting that with early technology you might not have everything figured out and give it time to evolve)。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个理念是否真正伟大。


最后,想用Robert H. Schuller诗中的结尾与所有遇到过挫折的创新者共勉:Failure doesn‘t mean God has abandoned you,It does mean God has a better idea.——《The Significance of Failure》


雅培生物可吸收支架

原文出处:

http://www.crtonline.org/news-detail/breaking-news-abbott-vascular-to-stop-selling-abso

1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s,BRS)再遭挫折,雅培--目前这项技术唯一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公司,于当地时间2017年9月8日宣布停止此产品的销售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


“由于销量不佳,雅培(Abbott)将停止销售其第一代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Absorb,”雅培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说“作为生物可吸收技术的先驱,我们相信它给冠心病病人提供了无需永久金属植入物的可能。我们将继续下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也将继续随访评估目前Absorb临床试验中已植入可吸收支架病人在支架完全降解后的远期结果。我们仍致力于新的治疗方法的研发,来帮助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疾病病人过上满意的生活。”

▲Absorb


2

雅培公司发言人Kristina Becker在回复CRTonline.org网站提问的邮件中说:“撤市因Absorb只占雅培公司全球支架销售额的不到1%。”“Absorb销量低,且制造成本高,入不敷出。”Becker写道。MedPage Today曾报道,在7月20日的盈利电话会议上,雅培公司CEO Miles White似乎已预测到了这个决定的发生:“Absorb目前无疑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我本希望市场比现在大得多”。


盈利电话会议召开后一周,雅培的竞争对手波士顿科学公司(Boston Scientific)宣布将停止对生物可吸收技术的投资一位波科的发言人告诉MedPage Today的记者说“当前,追求该产品的商业化不是我们的重点”虽然他所说的产品是第二代生物可吸收支架Renuvia。尽管如此,雅培的声明仍令许多心脏介入领域人士感到失望。


3

一些界内人士对此事件发表了看法,但他们相信BRS在血管介入中仍有光明的未来。


Ron Waksman, 医学博士,华盛顿 MedStar医院心血管研究所主任, 心内科副主任,他说:“这对于相信生物可吸收技术的人们来说是悲伤的一天。”

▲Ron Waksman


Dean Kereiakes,医学博士,美国辛辛那提基督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他同意雅培关于此撤市决定是与商业有关的声明。“我将此视为雅培公司基于Absorb较低的市场渗透(而这又是由第一代产品黯淡的临床结果所推动的),所做出的单纯的商业决定。”Kereiakes在回复CRTonline.org网站提问的邮件中写道。

▲Dean Kereiakes


Waksman不认为这是BRS技术的结束,也不认为这是介入心脏病学界的重大挫折。

“其他使用不同聚合物以及合金材料的BRS技术会继续探索此技术的适应证。拥有一种随时间推移可消失的支架的希望仍未破灭,但这项技术需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追赶上目前最好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Waksman说。


Kereiakes同意BRS技术还有未来。“我相信,生物可吸收支架在血管介入中仍有光明的未来,它非常有吸引力,它提供了血管适应性重构和血管运动恢复的潜在可能,且不妨碍未来使用金属支架进行血运重建,”Kereiakes说“下一代支架将拥有更薄的支架梁,更好的聚合物性质和吸收特性,应将改善临床结果。”


4

Becker说雅培不是因安全方面的顾虑而将BRS撤市。FDA在初步回顾了ABSORB III临床试验的数据后,于今年早些时候颁布了对于Absorb支架的安全建议。


ABSORB III数据显示随访2年时植入BRS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为11%,而使用雅培金属药物洗脱支架Xience的患者MACE发生率为7.9%。研究同时表明,BRS血栓发生率为1.9%而Xience支架为0.8%这距FDA批准Absorb作为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仅仅不到一年。

▲植入不同支架后MACE和血栓的发生率


“我们的金属药物洗脱支架XIENCE将继续作为我们产品的主力军,我们也将努力研发下一代金属药物洗脱支架XIENCE Sierra,它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和扩张直径;以及协助医生进行更复杂介入操作的影像和生理评估工具,”雅培在给CRTonline.org的声明中写道。


Becker补充道,“Absorb是一个高度创新并具有突破性的器械,我们也将把之前研发的经验(教训)整合入下一代产品中。”


本文观点若有雷同或不同,均供读者思辨。 


下期预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点文章】徐亚伟:继往开来──令人期待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ACC|冠脉小血管病变,要用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吗?
【CIT2016】中国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与探索
QICC2020|韩雅玲:冠脉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精萃
美国药监局(FDA)首次批准可吸收支架Absorb GT1 BVS
首个国产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NeoVas获批上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