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赤壁》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谈
         见解精辟 怀古情深──杜牧《赤壁》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谈
作者:凌宗伟 刘陈飞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 牧《赤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山名。共有五处,皆在湖北省境内。其中有两处最为著名,一处是今蒲圻县赤壁乡,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军用以火攻大败曹操军队于此;另一处是在黄冈县城西北,亦名赤鼻矶,因唐杜牧与宋苏轼先后在此写下《赤壁》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而闻名。
 这两首诗词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但仔细揣摩,不难发现其在选材立意上的共同之处,——寄托了他们怀古的幽情,抒发了自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独到见解。两人都是才华横溢、志向远大,却仕途坎坷的文人,他们都为自己空有抱负得不得重用而烦恼。杜牧生性倜傥慷慨,喜议论,好谈兵,而不为时所用,在任黄州刺史时曾登广武山,观黄州赤壁,以《赤壁》诗讥讽周瑜侥幸而成大功,并暗含阮籍当年登此山时发出的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见《晋书·阮籍传》)之慨叹。而苏轼则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累被贬黜,仕途失意,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被贬黄州,游览黄州赤壁,虽心知其非三国古战场,但想到三国周郎年纪轻轻就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华发早生,却功业无成,不免有感而发,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共同的遭遇,使他们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产生了共同的兴趣,并在这一历史人物及其事件上悟出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挖掘出历史给后人的启迪作用。杜诗言“周郎亦侥幸成功,设当日东风不竞,则二乔丽质,将归铜雀台中,在宫女分香之列,安得女儿江山,流传名迹乎?”(见俞陛云《诗境浅说》),一吐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抑郁不平之气。而苏轼诗,则神州故国,仰慕英雄,感叹人生如梦,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愤懑之情。
 如上所述,杜牧、苏轼因共同的人生遭遇又先后在赤壁为官,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了共同的兴趣,但两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感悟自然不同,杜牧认为周瑜侥幸取胜,出言讥讽,苏轼对周瑜满怀仰慕,行文奔放。 
  [1]杜牧一反常人所见,别出心裁,从反面设想要是当时没有东风帮助周瑜,孙刘联军败了,那么东吴二乔将被曹操锁进铜雀台,历史将会是另一回事了,短短四句诗,把赤壁之战时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起的作用,曲折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见解精辟,发人深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中,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怀抱,脾睨古今,英气夺人。周瑜不过侥幸而得东风之助,自己空有旷世之才,却不得重用。从艺术表现角度看,这首咏史诗从小处落墨,小中见大,匠心独运,从沉埋在沙中的一把折戟入手,引发出思古之幽情,巧妙地将诗意引向著名的赤壁之战,引向这一重大战役的主要人物。后两句设想孙刘联军战败,则用二乔被捉的小事表达,因为二乔,非但是东吴有名的美女,更重要的是她们分别是东吴政治显赫孙策与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建于邺城,曹操晚年携姬妾歌伎住于其间,二乔锁铜雀,孙刘联军失败,不言自明。这样以小见大,贴切而含蓄。也正因为这首诗不同一般的构思,历代对其褒贬不一,评论颇多,宋许凯《彦周诗话》云:“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死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对此清人何文焕批驳说:“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彦周未免错会”(《历代诗话考索》)。
  苏诗在构思上则将写景、怀古与抒情融为一体,大开大合,纵横古今,意境宏阔,气势不凡:长江滚滚向东奔流,陡峭错落的山崖直穿天空,汹涌的浪涛拍打着江岸,卷起了千万堆雪白的浪花。作者的思绪也随着这奔腾的浪涛驰向历史的长河,想起当年的赤壁之战,想到赤壁之战的英雄周瑜,联系自己的处境不禁感慨良多,这些内容,亦如滚滚长江汩汩滔滔,喷涌而出,内涵丰富,无论是写景还是咏史,都能抓住特征,略加点染,便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入其境。最值得称道的是起笔几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恢宏,引人遐思,笼盖全篇,作者把所怀念的历史人物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下,赞美之情不言自喻。在奔腾的大江、雄伟的赤壁衬托下,赤壁之战的英雄周瑜登场了,诗人选择英雄的气质、风度、才干等简笔勾勒,塑造了一个青年儒将的生动形象。然而,诗人的笔墨却不止于此,他神游故国,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抱负,一生几上几下,屡遭贬滴、流放的严酷现实,怎不慨叹“人生如梦”!通观全诗无论写景,还是咏史,实质都是为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服务的。相比之下,苏轼的诗远比杜牧来得直率,来得豪放。难怪古人称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了。
  李白的天姥之梦与苏轼的赤壁之思
                                                 李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和苏轼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将 二人作以比较研究是十分有意思的。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三篇,亦 有些相似,将其对照阅读,也十分有意思。
      首先,李白和苏轼是在较为相似的境遇 中创作了各自的作品,这也就决定了其作品 之间有较为相似的创作心理和内在精神。
      李白于天宝三年被赐金放还,开始再次 漫游,先入梁宋,再入齐鲁,然后南下吴 越。短暂的在朝为官让他看清了当权显贵的 真面目。居身翰林供奉而成为从幸词客也与 他早年欲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济世 理想相距天渊。现实对理想的嘲弄和残酷, 深深地刺伤了李白,也冷却了他原来不可遏 止的少年意气和青春激情。怀着极端郁闷、 深痛和失落的心情,他不得不再次清醒地估 计自己的人生之态、命运之数、现实之境。 这是一个调适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使 之成为可适生存的统一之域的过程。不难看 出,人生的积极抱负渐渐地幻化为梦中的吃 语和酒后的狂言,现实的功业之思渐渐转化 为追求自由的虔诚之旅。“天生我才必有用” 的自信虽然凭藉着美酒的激扬冲口而出,然 终归在“但愿长醉不愿醒”的困迷中沉沦。 其内心的郁闷烦怨鼓荡着他如江似海的才藻 一次次地演唱着《行路难》、《将进酒》的人 生悲歌。忽忽而行漫漫而游不知其所止的 “放浪”不再是少年时的狂傲表现,实际上 正显示了人生失轨和价值失落的迷惘。这就 构成了本诗写作的人生背景和心理基础。
      天宝五年,他告别东鲁诸友南下时,作此诗以留别,故又题《别东鲁诸公》。然而,诗中涉及留别的字句无多,全诗飘然而起,叙写梦游仙山的奇异经历。仅“别君去兮何时还”之句照应留别之意,然后,又宕开自去,全然专注于自己的思绪而冷落了朋辈。这都是诗人为心中郁结所因而茫然自失的表现,也正是这种偏离主题的变奏之曲恰好准确地图示出诗人的心境,说明诗人的创作动力不是即时即事的暂时情绪,而是长时间地弥漫在其心头的一种情感状态,这都是来自于诗人对自己生命困厄的投入体验和关注,从而才如此强烈持续地主导着诗人的精神状态。所以,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一个焦急地寻觅着人生的归趋的诗人形象,诗人听人谈瀛洲说天姥,岂是无心人也,瀛州乃海上仙山;天姥山“其峰孤峭,仰望如在天表”,“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皆是寻仙之路,瀛洲信难求,破灭了诗人的理想;天姥或可睹点燃了诗人的希望,然一个“信”字,表明千真万确不可寻求,一个“或”字乍信乍疑可作追探,所用分寸细密如此。这岂不是诗人前事不可追,而后事或可求的心理表现。天才的诗人有一线希望,则其倦曲焦躁的心志一下变得颠狂欲飞,在他眼里,此一小小天姥竞比道教名山天台山高大峻伟许多,而且心如火焚欲以梦中飞往以解渴怀。天姥山是他新的趋向选择,诗人期待着冥冥之中的造化与奇迹。果然奇迹来了。
      经过多少艰难险阻,扑朔迷离,他得见神仙,亲眼目睹了众仙人的伟丽姿貌,俊扬风度,他们在广阔的天宇中尽情挥洒其才气情怀;在光明艳丽的祥云异彩中表现出奇迈的文章气象。龙虎腾文,鼓瑟吹笙,宫室车辇,瑰丽堂皇,当此之时,“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仙梦醒了,尘世之梦醒悟了,在得见天仙之后悟出了“古来万事东流水”的道理。在体会仙界的自由澄明之后把人间残酷险恶拂过身后化作过眼烟云东川逝水。“因梦而悟”此言得之,至此我们又看到一个解脱凡情的诗人形象。轻松了解脱了的诗人把一切不可逾越的价值绊索遗落在尘下,自此而后,他要日日以美禽灵兽为伍,访寻川岳之秀,徜徉于天地造化的清绮明丽之中,舒畅那清平纯朗的心灵。天地之大美,人生之大幸,于此得足。一梦的徜徉将诗人点化超度到仙家的境界,解脱出人生的郁闷悲愤,完成了对自己人生态度的重新选择。
      苏轼于元丰五年因为“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几乎丧命。后经多方营救始得免祸,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挂名闲职,实同流放,生活困顿,思想郁闷。这次挫折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他早年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封建王朝的危险性和非法性,他也不得不自觉地思考调整自己的人生姿态,这也将牵动其文化人格结构的内在调整。王水照先生以为此时“佛老思想成为他在政治逆境中的主要处世哲学”。“一方面,他将生死、是非、贵贱、毁誉、得失视作毫无区别的东西,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另一方面,又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旷达态度的背后,坚持对人生美好事物的执著和追求”。
  黄州有赤鼻矶,与三国时孙刘大败曹军的赤壁音近,故亦称赤壁。苏轼曾三次游历,欣然执笔抒写心情,一词二赋,悉为名篇。如果仔细阅读,可以看出这三首作品依时间之序正好显示了苏轼思考人生哲学并最终完成其人生姿态调整的全过程。《赤壁怀古》一词乃词人有感于华发渐生而功业无成所作,以赤壁为激发点,追思历史人物,特别是雄姿英发指挥若定的周郎。虽然篇首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慨历史无言而贤愚同灰的遗憾,然并没有因此泯灭其积极功业留名青史的志向,所以才会有“人生如梦”的沉郁和委屈。显然,这首词作的历史之思人生之论尚有“多情”之处,而且未能给自己的失落心情一个合情合理的安顿。前赋则从此处立足,凭藉深刻的哲理反思试图达到自我释怀的目的,以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寻求快乐人生的支点。故当友人以笛乐之悲抒情,以人生一瞬为念,以放浪江湖狭促人生为恨时,他理气豪迈地发了一通议论,能上溯物我之其一,劝其尽用天地之藏,享造物之化,而率自然之情,合无为之道,则人生何悲之有。留心一看,客人之言 与前词之意又有何异,客人之情与“人生一梦”之情何异,客人是创作前词时的作者的假托。苏轼劝客之言则可视作其自身拨开心 中阴霾自我释闷的写照。“客喜而笑”也正是他理辨以自释而成功的表现。后赋更妙,不用问答之体,大抵理已尽知,无须再辩,只用体物记叙妙笔,记一次缥渺之游而已。我们认为后赋才是标志苏轼思想转变的完成之作,前贤之论似亦不以此为谬。袁宏道云:“《前赤壁赋》为禅法道理所障,如老学究着深衣,遍体是板;《后赋》平叙中有无限光景,至末一段,子瞻亦不知其所以妙。” 李贽云:“前赋说道理时,有头巾气,此则空灵奇幻,笔笔欲仙。”此虽就篇法而言,也看出作者内心境界的差异。《天下才子必读书》说:“前赋是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 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环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语,便是指真实受用也。”又云:“若无后赋,前赋不用,若无前赋,后赋无谓。”可谓深得妙话。前赋虽能言其理,然未能证之以情,后赋则通过再游赤壁及夜梦得道之仙点化于他,才实现了遗落世俗烦闷向冥仙合道境界的超越,反证了前赋中所选择的人生哲学是可靠的。贬谪生活带来的困顿郁闷为旷达俊迈的归趣所稀释,显示了他以儒家济世观念为主导思想向以道家逍遥顺化为主导思想的转变过程。
      其次,他们都在作品中选择了“游”这一具有深刻内涵的典型性的行为作为主要内容,并以之为依托来表现自己调适心理的微观过程。传统上,“游”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行为,有两个源渊。其一是屈子流放之后孑身行吟。它表现的是生命个体在被世俗权力否定之后执著不渝地向历史与正义发言的自证行为,一方面捍卫了道德伦理的神圣与高尚,又一方面,成就了自己的悲壮人生和峻伟形象,充满着与外在黑暗势力和内在怯弱人性作斗争的悲剧美。其二是被庄子加以诗化表述的逍遥之游。它表现的是生命个体在有限的物态世界中追求永恒无限的自由境界的超越行为,充满着人类向理想的生命状态争取的理性精神。这两种“游”自然伴随着时空上的阅历,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人们凭藉一种相对永恒高尚的价值之维来支配并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个体将生命的短促与宇宙的无限之间的尖锐矛盾造成的生存劣势希图在意义世界里予以平衡的过程。同时,屈庄二者也显示了不同的文化本位与生存态度。后来,这二者渐相趋合,出现了一条不同于屈子和庄子的中间道路,更具有人间执行的适应性和遵从的有效性。这也是儒道两种文化渐相融合形成的一种人生范式。这种努力当然从贾谊开始。《吊屈原赋》乃是将屈子之悲与己身之悲同吊,《鵩鸟赋》则倾向从“大人”、“至人”、“真人”的方面开释心里的郁结与人生的困顿。李苏二人也正是在此一方向上作出又一次的尝试,而且可以说完成得较他人更为充分,从上文的分析中是可以证明这一点。
      说李白的天姥之“游”是精神活动是有 道理的。撇开现实性的记游这一条途径,而 特别选择了“梦”游的方式,不但有其艺术 上的自觉性,即符合浪漫主义手法的特色, 亦有其主体情感和文化心理上的自觉性。诗 人道受的精神困境是本诗的创作之胎,梦是 内心世界表现的一种非理性方式,这又可以 与李白追求超脱入仙这一非理性目的一致, 天姥“或可睹”的不定性也只可以由“梦” 而坐实。诗人笔触放中有细,令人啧舌。细 检则会发现,诗人于“梦”字上,置一 “欲”字,是“想要,打算”义。因此我们 可以进一步推论,这个“欲”字承上启下, 领提下段“梦”中之事。这足以表明,李白 本无此“梦”,此“梦”是他的一个奢望, 是他在清醒状态下安排设计出来的“白日 梦”,因此,它看似奇幻不测,实则有细致 的理脉。如上文所言,李白因开释人生困厄的苦闷心情而心驰天姥,则梦境足可以看作 是他追求这一目的的内在摹写。
       诗中首先提到了谢公宿处。提到这位李 白终生仰慕的大诗人谢灵运,并不是什么随 兴而至的浮余文字,也不是有心用典的造作 之法。大谢的清辞丽句和峭绮风姿,对李白 的人格及艺术风貌有很深的影响,所以诗人 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姿态中必然要提到他。并 且进一步重申,只要有谢公之展而步谢公之 履,则必能人生得意。谁料方见海日,乍闻 天鸡之时“千岩万转路不定”的人生困惑让 他迷倦,虎咆龙吟惊天雷动的人生历险让他 惊心慄胆,面对山雨欲来的危急,神仙之 说给他以安慰,让他得见青天,神仙之境的 伟丽让他企羡,从而构成他的意识中最具人 文关怀的“哲学”维度。因此,追求神仙就 成为他追求人生通明自由的表现。从全诗意 思来看,梦醒四句也由“欲”字领起,可见 也是诗人的有心布置,神仙难可见之于梦不 可坐之以实的清醒认识,他是有的,末云自 己将以“访名山”为乐,而不是求仙为乐, 更不是求官为乐。巧妙得很,诗人彻悟得多 么实际而又高洁。这一番过程,当然是精神的。
      苏轼三游赤壁之作,亦体现了“游”以 精神活动为主的特征,上文之论足证,此处 专拈出一小点而言。苏轼学问文章皆称大 家,不可能不知道黄州赤壁非三国赤壁,但 他在词中以此为彼,赋中也沿而为用。我们 虽然找出了“人道是”三字于他开脱,以讹 传讹,却为何来?这仍是不明之处。可行有 效的解释只能是苏轼乃以赤壁为依托和激发点,把历史引入自己的反思之中,寻求历史 与人生的价值从而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内在困 境,即换句话说,反思历史人生是必然的, 选择赤壁是偶然的。苏轼三游赤壁,是其内 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赤壁也构成了他 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的机缘之所,在 这里,自然宇宙和千年历史同时向他打开。 这是多么具有诗性的境界,是诗性与理性的 高度完美之境。于此,他才证得了人生的真正状态。
  同样,苏轼也给自己写出了一个梦,这 个梦实际上存在与否并不重要,有意义的是 他和李白一样在作品中都选择了一个梦,而 且各有寄托。李白于上已经论证,所谓因梦 而悟。苏轼原来已经晓之以理,而未曾得 证,乃是修养未足,境界未至。后赋则实现 了他“挟飞仙以邀游”的目的,梦中的景 况,仙人的言论,都是明证。“赤壁之游乐 乎”是对自己解脱之后吟啸山水散发扁舟的 肯定与认可。苏轼则以梦得证人生的超脱境界。
      最后,我们也看到李苏二人的作品中显 著存在一点差异。李白以豪气奇想运行全 篇,苏轼则专注思理体物。这实际上表现了 他们相似的生命气象源自不同的文化特质, 也夹杂着时代的差异。李白生活在以激情为 特色的唐代,其思维方式得自于奇幻瑰丽的 神仙之说,故而他的诗很少有逻辑性理性的 表述,对神仙法力的自信成为他纵横变化铺 辞设彩的艺术自信,只要随其心情的变化, 任凭激情的冲涌,而布置创作,往往出人意 表,莫名其妙,故曰雄奇飘逸。他对自己人 生苦闷的开释和对未来图景的编织及人生态 度的转化也是借助于自己的神仙之说这种非 理性的思维方式。所以要追问据以何理诗人 忽而悲忽而乐,忽而苦困,忽而开朗那是徒 劳的。苏轼有学识,有才华,有性情,更符 合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形象,他的思维则更多 地遵循着逻辑理性与人间法则,他的诗文以 议论学问为长,这也是宋代祟尚理趣的风气所致。故而他的人生转向必然要建立在晓之以理的准备上,否则不可。所以历史宇宙人生对于他来说必须要经过思考才可安顿下来的。这样的转变结果也较李白激情式的转变更为牢靠一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
高考常考名篇名句四十则
300名句名篇需背诵
新课标全国卷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背诵
高考备考:2017年高考古诗文情境默写综合训练
蒙曼解读杜牧《赤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