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蓟县志》中有关蓟县长城的记录

 蓟县长城
第一节  古长城
   长城在县境北部山区,东起赤霞峪,和遵化县境内的长城连接;西迄黄土梁,和平谷县的将军关连接,全长41公里。
   长城始建于隋开皇初年,另有一说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是否只筑墩台、末修边墙,尚不清楚。以后,历经唐、宋、元700余年,没有大规模的长城工程。明成化十二年(1476)到明朝灭亡的100多年间,不断增修,将自然地形和人造工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长城体系:边墙、墩台、烽燧火池、寨堡、黄崖关城。
   边墙建在平均海拔738米的山顶上,最高点是青山岭的三道梯子,海拔964米;坡度在60度以上,有的接近90度;山崖16.5公里,占总长的40%,在边墙中,人工修筑20多公里,分布在驹河、鞑子沟、常州沟、黑水河、前干涧等溪谷两侧附近的山梁上。其他地段引用陡峭的山崖,铲削外偏坡,使之成为绝壁,用做防御工事,和人工垒砌的墙体相接连。从王卯顶绝壁下向东到半拉缸断崖的3000米边墙,高5米,厚6米。外侧砌雉堞,高1.6米,里侧设宇墙,全部用毛石垒砌、石灰勾缝,墙芯用白灰、石块、黄土合成的三合土夯实填充,基础用3~4层条石垒砌,外皮用砖包砌加固,顶用方砖铺砌。马道陡处砌台阶,缓处修漫坡。这种包砖的边墙,除黄崖关和太干寨外,在青山岭寨还有l处,长200米。砖砌边墙约占总长的15%,其余都是石墙。在隘口附近,墙体又厚又高,且用石灰勾缝。一般地段只在外侧设雉堞,里侧无宇墙。在一些山顶或行走不便之处,墙体厚度不足1米,高l米多,是雉堞、宇墙皆无的平头墙。在一些险要地段修筑重墙,有的和主体墻并行,间距仅20米。前干涧有一道墙长3000米,青山岭有一道墙长1000米。有的从主体墙杈出,包抄、拦截谷道,使隘口形成多道防线,称二道边、三道边。由太平寨分出至凤凰楼的边墙,就是这种类型。
   墩台81座,分普通墩台和空心敌台。普通墩台37座。其中,在边墙线上有13座,是用以抵御敌人的战台,形式似普通城墙的“马面”,几乎都是石砌。有方、圆两种,方者居多。方形墩台,边长多在七八米左右。超过10米的2座,小于6米的l座。圆形墩台,一股为石砌,有的直径达9米多。边墙里的墩台21座,均为石砌,离边墙距离数10米至数公里不等,多修筑在山粱高处。边墙外3座,一在黄崖关城北的驹河西崖岸;一在黄崖关城西北的断崖上,皆为扼守驹河而设;一在青山岭隘口外,为扼守常州沟而设。空心敌台44座,分布在黄崖关8座,太平寨10座、车道峪寨5座、青山岭寨4座、蚕椽峪寨4座、古强峪寨2座、赤霞峪寨5座、前干涧6座。除凤凰楼l座是圆形外,其余皆为方形。高度一般为10~14米,分3层,下层筑基与边墙平,外出5米,内出近2米;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在空心敌台中,边长10米以上者16座,9~10米者16座,8~9米者4座,7~8米者3座,6~7米者l座,其余不详。
   烽燧火池7组,皆在山梁高处,池旁建空心敌台住兵守卫:一般为石砌,2米见方,近底部设点火孔,三四池为一组,力使左右能清楚地看到燃烽的数目,火池一字排开,排列方向和边墙成直角。
   寨堡6座。明嘉靖前后,在建寨地点上略有不同。明嘉靖前,修复和修建的6处寨堡,由东向西分别为赤霞峪寨、古强峪寨、蚕椽峪寨、青山岭寨、大平安寨、小平安寨。明嘉靖后,修复和新建的6处寨堡由东向西分别为赤霞峪寨、古强峪寨、蚕椽峪寨、青山岭寨、车道峪寨、大平安寨。
   黄崖关城(详见第三节)
   清朝时,没有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只是对长城线上的重要建筑进行过维修,重要隘口派兵驻守。民国时期,对长城未加修筑。长城建筑因年久失修而逐渐毁坏,部分空心敌台开始倒塌。

第二节 长城修复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政策法令,建立以乡村政权为核心的保护组织。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长城建筑遭到严重破坏,44座空心敌台被拆毁41座,边墙几乎全部被拆除。1978年7月,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和县文物保管所联合测定蓟县长城为41公里。1984年9月,市政府响应中顾委主任邓小平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决定修复黄崖关长城。1984年9月20日,市政府在蓟县召开天津市“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赞助活动大会,会后成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赞助活动指导委员会,市长李瑞环担任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主持日常工作。到1988年1月止,共收到修复长城基金1210.83万元。其中,社会赞助款750.83万元,国家拨款460万元。此外,为修复穿过黄崖关城的津围公路改道和修筑太平寨登山公路,市有关部门拨款280万元,为搬迁黄崖关村居民,县政府投资99万元,市旅游局为一期配套工程投资6万元,为建立戚继光像等投资23.97万元。整个黄崖关长城及配套工程总投资为l600余万元;1985年3月1日,市长李瑞环聘请罗哲文、杜仙洲、祁英涛、朱希元、吴梦麟5位长城学专家为修复长城顾问。
   蓟县长城修复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1984.10~1985.9)修复了太平寨段城墙873米、敌楼6座、墩台1座、登城便门l处,10月2日,竣工典礼在太平寨举行,市长李瑞环剪彩。第二期工程(1985.10~1986.9)修复驹河西岸的城墙2152米、敌搂12座、黄崖正关城台l处和北极阁l座,在城北孤峰上,恢复圆形空心敌台凤凰楼及钻碧亭,还在黄崖关新建长城博物馆l座和建筑面积为2.3万米的长城管理所。10月11日,竣工典礼在黄崖关举行,市长李瑞环剪彩。第三期工程(1986.10~1987.9)修复了黄崖关城、牌楼等建筑,恢复了关城里的八卦街,新建了百将碑林和百家碑林,在太平寨树立了戚继光石雕像。
   新修复的边墙有砖、石两种。砖石里侧高1.3~5.7米,外侧高1.3~7.4米,墙顶宽5~7.85米,外侧砌垛口,高1.65米,每2米设一射孔。里面宇墙高1.25米,马道作阶梯式或缓坡式。石墙基宽2.3~3.2米,高1.3~4.7米,地势险要处的石墙,亦砌马道和垛口墙。栏马圈在九号敌台西侧,长113米,顶宽2米,外侧砌1.65米高的宇墙,沿墙修马道,宽1.8米,作登城用。新修复的墩台有方形和圆形,有石砌和包砖,有空心和实心。

第三节 黄崖关城
   黄崖关城在县城北25公里,与兴隆县交界处,是蓟县古长城的关口,是联结长城内外的要塞,是县境内的唯一的一座关城,建于明永乐年间。“黄崖”是因这里的山崖在夕阳西照时,反射出万道金黄色光芒,故名。黄崖关城由正关、水口、东西梢城扣墩台组成。
   正关即关城,是黄崖关城的主体,在驹河西岸,北枕边墙,随地势呈不规则刀把形,南北最长270米,东西最宽200米,城墙周长890米,面积约38000平方米。城内的一道纵贯南北的子墙,把城分隔成东、西两部,西部较东部高1~2米不等。正关的南墙、东墙和西墙由砖包砌,内墙基宽3.5米,墙面用自然石块垒砌,石灰浆粘合,墙蕊用夯筑,夯层厚20~25厘米,夯层间铺石子,包砖基础用条石,外层厚1.65米,里层厚0.9米。北墙结构和其它三面不同,砖砌墙面,卵石填芯,石灰浆灌缝,最为坚固。关城有2个关城门、1个子城门、1个瓮城门、2个登城门洞、4个水洞,即6门6洞。3座关城门分别在南、东、西三面,都有突出墙面的城门垛。南门垛宽13.2米,进深l0.1米,门洞宽3.36米,门上方嵌楷书“黄崖口关”汉白玉额匾一方。门南30多米处有一座木结构牌楼,匾文阳面为“蓟北雄关”,阴面为“金汤巩固”。二个子城门是子墙上的两座城门,别名“阵眼门”,门洞宽2.7米。瓮城在城的东墙以东、驹河以西。瓮城门在城东北角敌台以东2.3米处,两个登城门洞分别在北墙和东墙。北墙不设门,在中部里侧砌一拱形门洞,上嵌“黄崖正关”石匾额1方,落款“万历十五年六月吉日建”,入洞后,拾级而上至墙顶。门洞东侧是一前后突出墙体的平台。前宽15.6米,后宽30.4米。东墙的登城门洞又称“小暗门”,宽不足1米。由此门穿越东城墙,登瓮城城墙。水洞,一处在南墙东部,宽0.78米,高l米;三处在东西墙和子墙的北端,宽、高和城门洞相同,只是无垛门。关城内的八卦街,街道纵横,多作“T”字形联结。在交叉处错位,使人入其中不易辨明方向。街道宽2米左右,卵石铺面。


   北城墙往东延伸即是水关。水关是l座桥洞式建筑,上置雉堞,下修拱形水洞。
东西稍城是关城北墙向东、西两侧伸出的边墙。西稍城,由正关向西至绝壁王峁顶下,长800多米,步步升高,共升高250米,是黄崖关最高墙段之一。
沿城墙有3座敌台,城东北角l座,方形,基座边长16米,残高5.6米,是座五箭窗的空心敌台;城东南角l座,方型,基宽10米有余;西城门南侧1座,是座突出墙面的马面形建筑,面宽5米。西山绝壁王峁顶上,有空心敌楼1座、点燃烽燧的火池1组和作战指挥台l座。关城北有墩台,其中最重要的是凤凰楼。凤凰楼在水关北1公里馒头山顶。扼守驹河谷道,山顶高出河床100多米,西、北两面皆绝壁。楼平面作圆形,直径16.5米,基高5米,东西南北各有1门,每门两旁各有l箭窗,南门是真门,其余3门实为箭窗。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修复了位于关城西部的提调公署。清末和民国年间,对关城末进行大规模修筑,因年久失修,木结构城楼、街署、铺房不存,水关被河水冲塌。
   新中国成立后,残存的关城得到保护。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凤凰楼被拆掉,关城遭到严重破坏,只剩下北墙根的卵石。1985年成立蓟县长城风景区管理所,负责保护、管理长城文物古迹。1986~1987年,对黄崖关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关城,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城门和水洞均按原来布局设置,城内恢复街署、八卦街等。北城墙上恢复了北极阁,北极阁面阔3间,长9.2米,进深6.4米.高l0.4米,连城台通高l8米,四周回廊,为木结构单檐歇山顶阁楼,油漆彩绘,阁下嵌“黄崖正关”石额。东、南、西3面城楼,由原来只设雉堞的平台改建成较小的明式单檐歇山顶城楼,其中南门城楼门垛阔l3.2米,进深10.2米,高7.8米,台顶阔11.2米。台上的木结构门楼,面阔3间,长9.34米,进深l大间,上嵌“黄崖口关”额匾。东、西两门与此略同。在关城的东北角和东南角各修复角楼1座,东北角楼,首层面积4平方米。南北两面各设5箭窗,东西为l门2箭窗,台顶周围设雉堞。东南角楼首坛面积62平方米,每面各设2箭窗或l门1箭窗,形似箭楼。在南门外31.5米处修复了木结构牌楼。提调公署是城内建筑的主要部分,根据原建筑布局,在原址重建一组明式建筑群,占地17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影壁、门厅、大堂、二堂、东西配殿组成。影壁在门前,长12米,宽1.2米,高4.14米,青山瓦顶。门厅面阔3间、10.35米。进深2间、4.8米,明间中柱设板门,青瓦硬山顶,两侧作八字街与院墙连接,大堂面阔5间、16.95米,进深1大间,前出廊6米。二堂、配房的规模与门厅同。二堂与大堂修建门廊,使主体建筑呈“工”字型。重建的提调公署辟为黄崖关长城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有3大类:—类是古代兵器,有枪、刀、矛、箭等各种冷兵器和铁炮、石炮、瓷蒺藜等火器。在冷兵器中,最珍贵的是戚继光生前用过的战刀,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字样,万历十年(1582),是戚继光镇守蓟镇的最后一年。在火器中,最难得的是“佛郎机中样铜镇筒”,绿锈斑驳,构件和子铳齐全,是罕见的古兵器文物;另一件是手提式“佛郎机中样铜镇筒”,目前存世不多。一类是反映戍卒生活的文物,有杯、碗、油灯、顶针、象棋等。一类是明清两代有关黄崖关修城、修墙、修庙、修空心敌台和提调公署等碑刻。在黄崖关城的碑刻有:重修真武庙碑(明正德八年(1513)立)、明隆庆四年碑(明隆庆四年(1570)立)、建空心敌台碑(残)、修长城二等边墙碑(明万历十九年(1591)立)、修边墙刻石(两块,均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立)、重修大堂碑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立)。重建后的西梢城基本恢复原貌。在新建的房舍中,分别创建了百将墨迹碑林和百家墨迹碑林。
   百将墨迹碑林在乾字卦西半部碑廊内,市政府于1987年10月立,包括元帅徐向前、聂荣臻、大将肖劲光、谭政和22个上将、74个中将、7位少将墨迹,百将碑林前镌有《百将墨迹碑记》。
   百家墨边碑林在百将墨迹碑林的东半部长碑廊内,市政府于1988年3月1日立,包括国务委员谷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耿飚、王任重、楚图商、许德珩、周谷城.朱学范、严济慈、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雷洁琼、赵朴初,市长李瑞环和90名书法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国际友人的墨迹,镌有《百家墨迹碑记》。
   在百将墨迹碑林和百家墨迹碑林的北面,有仿毛泽东墨迹石刻“不到长城非好汉”,在两碑记的中间,有仿邓小平墨迹石刻“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新建的凤凰楼在直径16.5米的圆台上,有2个砖垛作拱脚,高6米,南面设1门,周围开11个箭窗,通过垒砌在砖墙里的阶梯达于顶层。顶层直径14.9米,周围开16个垛口, 中间是面宽8米、进深4.6米的铺房。整座敌台通高18.3米。楼下新建半山凉亭,名“钻碧亭”。
   八仙洞位于黄崖关城东侧山脚,里面塑有汉钟离、铁拐李等8位仙人的塑像。

第四节 太平寨长城
   新修复的太平寨长城,在黄崖关东的小平安村,东起半拉缸山,西至寡妇楼。太平寨长城东删,新建门洞式登城便道,门上嵌“太平寨”石额。太平寨登城便道,有一个小瓮城,对城门有一孔门,可通墙北。瓮城内,周围镌修复长城赞助碑。瓮城前广场西侧的土岗上,塑有高8.5米的戚继光花岗岩塑像。全身戎装,俯视谷道,威武庄严。瓮城西面不远处为三岔墙,有一段向外延伸30多米,设一敌台,称哨楼,俗称“牛头马面”。三岔城墙内侧有一水洞,仅能一个人通过。从水洞处,城墙突然下伏;继而又随山势插入云霄,并在山巅之上筑圆形黑色石楼。太平寨长城到九号敌楼处,墙分3路,北接凤凰楼,西南接水关,西连王峁顶。太平寨长城最西端有一方形石楼,名寡妇楼。该楼两层,高13米,楼基与墙齐,下层楼的外墙与城墙相连,有4个大砖柱,将楼隔成4个拱形大厅,四面有箭窗,西北角筑有砖梯,顺砖梯可登临上层。上层建长方形小屋,屋脊两端装饰龙头,4个檐角蹲伏着陶制的麟、凤、狮等动物模型。北面为门,左右各有一窗,室内可容纳十余人休息。
太平寨长城内侧,有一个墙圈子,名“养马圈”,是古代守兵养马处。
太平寨长城的敌楼,多井字形拱券结构,内分9弄,可容住二三十人,有梯道登临楼顶。楼顶有的是平台,有的设铺房,以存储兵器、粮草或住人。
在小平安,有一残碑,名建空心敌台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城上的精妙防御设计,不是一面墙那么简单
看长城||空心敌台的活化石——门头沟沿河城沿河口洪水口长城
北京段长城绵延629公里,有城台800余座
三屯营
万里长城是如何守城的
乡土乡情丨葫芦岛明长城寻访小记(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