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防诈知识 做“醒目”市民|诈骗|电信诈骗|骗子

电信诈骗方式主要有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3类。其中网络诈骗案件数占电信诈骗案件数的65.7%;电话诈骗案件数占电信诈骗案件数的30.8%;短信诈骗案件数占电信诈骗案件数的3.6%。从诈骗金额来看,电话诈骗往往涉案金额较大,其中又以冒充公检法诈骗占比最高。诈骗分子先是冒充电信、银行、邮局、通管局等客服打电话给市民,诓骗市民电话欠费、涉及刑事案件等,然后“帮忙”转接电话到所谓的“公检法”部门核实情况。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的诈骗分子通过语言或伪造通缉令等方式吓唬接电话的市民,让市民必须配合其“办案”,把名下资金转到其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或利用各种手段骗取市民的银行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隐私信息,从而达到转移市民账户资金的目的。

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的诈骗手法,是诸多电信诈骗手法中危害最大、单案案值最高的一种。诈骗分子一般都是团伙作案、分工明确,持有一套骗术“剧本”,编造各种无中生有的事情让群众感到困惑、恐慌。一些市民由于缺乏对诈骗手法的了解,接到电话后急于自证清白,便容易顺着骗子的“好心指引”,一步步掉入陷阱。

防骗小贴士

1.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不存在“电话办案”,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市民“绝对保密”、做“电话笔录”、上网查看“通缉令”、接收“逮捕令”的,都是骗子!

2.凡是自称通信、电信、银行等客服人员,以市民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等为由,主动帮忙将电话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骗子!

3.凡是要求市民把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无论是自己名下的账户,还是对方提供的账户),要求开通网银,提供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4.凡是上门索要银行账户、身份证、密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5.接到陌生电话,如有疑问,请立即拨打110向广州市反诈中心咨询、举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最热门骗局之二】冒充公检法诈骗,个案骗钱最多的手段
骗术拙劣 缘何还屡有得逞
如何避免落入诈骗短信的圈套
专家:小心来自朋友圈的圈套!
《陈士渠防骗讲堂》第七讲:警惕让你转账的“公检法”
2022新版电信诈骗防骗宝典!家有老人请速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