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何会输?仅仅是因为赵括?错,这才是根本!

长平之战,指的是公元前260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一次战争。最终赵军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而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胜赵国。赵王怕再拖下去会对赵国不利,于是用赵括代替了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赵括遵循赵王的意图,改变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了将吏,组织进攻。

而秦国也暗中更换了主帅,换成了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后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

赵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利,很多人都将主要责任算到了赵军主帅赵括的头上,说他只会“纸上谈兵”,可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非也。

他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选择主动出击,其实有很大程度的无奈。

一来,赵军粮草不足、后勤供应中断,必须要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不主动出击便是死路一条。二来,赵军的最高统帅其实是赵王,他为了急于与秦军决战,不惜为此临阵换将,而换赵括为帅的目的就是尽快与秦军决战。三来,廉颇在战争前期屡战屡败,当转为守势时赵军又不善于“坚壁”(赵军自赵武灵王时期建立了长于主动进攻的强大骑兵,但在善于防守和山区作战的重装步兵建设方面却落后于秦国),因此军心士气低落。

那赵军失败的最终原因是啥呢?其实很简单,文章开头就已经说过了,那就是赵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要远落后于秦国。

不管是赵王的战略指导,还是之前廉颇的屡战屡败;不管是秦国的反间计,还是赵括的错误作战指导,其背后都源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对比和军事力量的优劣异势。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历经数代有为君主的长期经营和艰苦征战,统一天下的国家意志早已坚如磐石,举国动员的战争机器和军事体制,是远非赵国等其他六国所能抵抗的。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建立在强大综合国力之上的国家意志,才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长平之战赵括背了几千年的“黑锅”!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长平之战后的秦国扮演什么角色
长平之战坑杀40万,杀神白起很无奈
真的是纸上谈兵,断粮46天队列整齐,他统帅40万赵军
赵括是纸上谈兵吗?长平之战,换李牧一样无法取胜
长平之战简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