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名医名方:扶阳汤:补肾通痹汤:温阳降浊汤
 
 
名医名方:扶阳汤 --主治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心肺气虚、肺肾阳虚者
 
    
 邓尔禄,男,1943年生,青海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三、第四、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担任青海省中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

    从事中西医内科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载,擅长用经方治疗肾病、慢阻肺等疑难重症。主持不同海拔梯度中医征象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高原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课题,多次获奖。创制了慢阻通气胶囊、皂荚涤痰胶囊、咳喘膏穴位贴敷、肾炎灵胶囊、强肾丸、肾炎蛋白尿方、慢肾衰中药灌肠液等院内系列行之有效的中药特色制剂,发表论文40余篇。

    组成: 党参15~30克,茯苓15~30克, 桂枝10~15克,白术10~15克,黄芪20~30克, 制附片10~20(先煎)克,生姜10克,山药20克,陈皮10克,柏子仁15克,五味子10~15克, 炙甘草5~10克,法半夏10克。

    功能:温阳益气,利水宁心。

    主治: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心肺气虚、肺肾阳虚者。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方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学“肺胀”“喘证”“痰饮”“水肿”范畴。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初期在肺,久则累及脾、肾、心脏,后期病情重笃,五脏俱虚,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气虚、痰浊、血瘀之证较为明显。

    扶阳汤方由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合方化裁而成。苓桂术甘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苓桂术甘汤具有温补脾阳、逐饮利水之功。真武汤能温壮肾中阳气,驱散在里之阴寒水气。

    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导水下行;桂枝温阳化气;生姜温散水气;附子大辛大热,温补肾阳,增强散寒逐水的作用;党参、黄芪补气健脾,扶助正气;柏子仁、五味子养心安神,敛心气之耗散;陈皮、法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益气健脾、温肾扶阳、化痰瘀、逐水饮之功,治疗心肺气虚,脾肾阳虚所致的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有良效。

    加减运用:若外感风寒,表证明显时,去黄芪,加蜜炙麻黄、细辛,或改用小青龙汤;若外感风寒,郁热在里者,去姜、附、桂、芪,加蜜炙麻黄、生石膏;喉中水鸡声者,加蜜炙麻黄、射干;喘息较重者,加炙地龙、全蝎;若痰多黏稠,胸脘痞闷者,去参、桂、姜、附,加葶苈子、桑白皮、全瓜蒌、泽泻、车前子;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者,为肺性脑病痰郁化热,内陷心包,改用涤痰汤加减,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若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呼吸功能衰竭等元阳虚极而形成暴脱之证时,应急予回阳救逆,益气复脉。方用四逆汤合生脉散加煅龙牡,及早使用西药抗休克治疗。有条件者应静脉给予参麦和参附注射液。

       名医名方:补肾通痹汤

   

             郭会卿,男,1962年出生。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河南中医学院中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为白马寺平乐郭氏正骨传人。从事中医骨伤风湿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擅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骨病,共发表论文88篇,科研成果20余项,国家专利5项,出版专著28部,主编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11部。  

  组成  骨碎补15g,补骨脂12g,仙灵脾12g,川续断12g,桂枝12g,白芍12g,熟地24g,羌活10g, 独活10g, 防风12g,威灵仙15g,甘草3g。

  功能  补肾壮骨,舒督通痹。

  主治  用于肾阳亏虚,风湿痹阻之肾痹,症见脊背僵硬疼痛,昼轻夜重,畏寒喜暖,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薄,脉沉细之强直性脊柱炎等病。

  用法  日1剂,水煎服。

  方解  骨碎补、补骨脂温补肾阳,活血通络共为主药。续断补肝肾,行血脉,补而不滞。桂枝辛散温通助卫阳,通经络风寒;白芍味酸补血敛营,柔筋止痛,二药合用温阳通络,滋阴生血,阴阳双补。熟地补血养阴,填精益髓补血养阴,并可避免辛热药伤阴。仙灵脾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痹;防风既能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羌活善祛上部风湿又止头痛,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二药舒督通痹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与白芍合用又能缓急止痛,合而用之,共奏补肾壮骨,舒督通痹之效。

  加减  瘀血重关节刺痛者加三七6g、延胡索15g;关节剧痛屈伸不利者加全蝎9g,蜈蚣3条,乌梢蛇15g;湿重者加苍术12g,白术15g,薏苡仁20g,萆薢20g;气虚明显者加黄芪15g,党参12g;血虚者加当归15g,川芎9g,丹参15g;脾虚者加茯苓15g,白术15g。

  名医名方:温阳降浊汤

        杜雨茂,男,1932年生,陕西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曾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全国中医成人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杜雨茂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尤精通仲景之学,临证遵古鉴今,辨证准确,遣药灵巧,屡起沉疴,尤擅诊治难治性肾脏病、肝胆病及奇难杂病。撰《奇难病临证指南》,介绍多种疑难病症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并出版《伤寒论辨证表解》、《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及辞书12部,研制出“柔脉冲剂”、“芪鹿益肾片”、“舒胆化石丹”等新药。

  组成  茯苓15克,白术12克,制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参6克,黄连5克,苏叶12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生姜12克。

  功能  温肾健脾, 降浊和中,宣通水道。

  主治  肾脾阳虚,水气泛滥,浊邪内盛上逆所致之关格证(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用法  制附片加清水先煎30分钟,再入余药同煎两次,每次文火煎30分钟,滤汁混匀分2次服,每日1剂。病重者日服1剂半,分3次服。

  方解  中医学之“关格证”大抵相当于西医学之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汇补》云:“关格者,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吐。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呕吐。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张仲景《伤寒论》真武汤专擅温阳利水,薛生白《湿热病篇》连苏饮辛开苦降则长于降浊和中,与关格证之主要病机甚为合拍,故合两方加减而成温阳降浊汤。

  方中制附片温肾扶阳,振元气;白术、茯苓、西洋参健脾制水,巩固土堤;猪苓、泽泻淡渗利水,给邪以出路;苏叶、生姜、黄连辛苦合用,开降共施,一以开阴之闭而宣肺通水道,一以降邪之浊而和中止呕。因阳虚日久,必损及阴;浊邪郁热,阴屡受戕;且诸利水淡渗及温燥之剂,也每损阴液,故用白芍配西洋参酸甘化阴,生津补正。诸药合用,俾正复邪祛,浊降关开,关格之证自解。

  加减  恶寒较重,手足逆冷者,加干姜8克,炒枳壳10克;呕吐不止,脘闷厌食者,加砂仁10克,陈皮10克,生姜12克;腹胀,大便不畅者,加虎杖15克,炒莱菔子20克;血压高头晕者,加钩藤15克,天麻12克。

  临床运用  慢性肾功能不全之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早期多有关格证表现,证见头晕、神疲、恶寒、浮肿、手足不温、恶心呕吐、小便不利、脉沉、舌淡者,用本方为主治疗多有效验,不仅临床症状好转,而且肾功能检测指标亦有明显改善,达到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之效。

半点寒心推荐阅读:
名医名方:补肾通痹汤-主治肾阳亏虚
名医名方:补肾通痹汤-主治肾阳亏虚
名医名方:清温涩肠汤-主治 炎症性肠病
名医名方:清温涩肠汤-主治 炎症性肠病
名医名方:活血肾安汤-主治 糖尿病肾病
名医名方:活血肾安汤-主治 糖尿病肾病
名医名方:二草二皮汤--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
名医名方:二草二皮汤--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
名医名方:口腔溃疡方
名医名方:口腔溃疡方
名医名方:疏肝降脂汤
名医名方:疏肝降脂汤
名医名方:温肾排石汤-主治泌尿系结石
名医名方:温肾排石汤-主治泌尿系结石
名医名方:荆防三虫汤-主治 口眼歪斜
名医名方:荆防三虫汤-主治 口眼歪斜
名医名方:灵仙汤--主治乳腺增生
名医名方:灵仙汤--主治乳腺增生
名医名方:定眩饮-主治 眩晕症
名医名方:定眩饮-主治 眩晕症
名医名方:滋阴益肾汤--主治 肾病综合征
名医名方:滋阴益肾汤--主治 肾病综合征
名医名方:乌头活血头痛汤-主治 血管神经性头痛
名医名方:乌头活血头痛汤-主治 血管神经性头痛
名医名方:滋阴润燥汤-主治 燥邪侵袭、阴虚津亏
名医名方:滋阴润燥汤-主治 燥邪侵袭、阴虚津亏
名医名方:消栓通脉汤-主治 深静脉血栓
名医名方:消栓通脉汤-主治 深静脉血栓

  增加人气 http://163.1717cai.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名方:温阳降浊汤-主治 肾脾阳虚
名医名方---邓尔禄[扶阳汤](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经方方证要点
肾不主水,关门不利,用真武汤
【名医任应秋治中风秘验方】《制豨莶至阴汤》​主治中风,属阴虚者。本方用于中风阴虚证,如症见阳虚肢凉证...
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