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是名师但被各校疯抢,这个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他是一位地理老师


最近的自然地理课,很是让人头疼。那些由扭曲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图,那些岩石的分类判断和转化,以及内外力、气候、洋流,让学生犹如经历一场高度抽象的立体几何、流体物理和演绎推理,叫苦不迭。虽然一直试图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以与学生的经验对接,但效果了了。



开始他也不知道怎么上好课,可是意外发生了……


意外的是,一节偶遇课,带来了转机。因为讲到地形塑造,我以“洲”为例,正说到“洲,指水中的……”下面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同学们听到,纷纷扭头看始作俑者,并哄笑了起来。课也自然被打断了,有人安慰我说:“老师别在意,他老这样。”


我却心念一动,感觉可以导引一二,遂主动“示弱”,请那位学生谈谈这句话的意思。他有点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站起来:“就是水鸟在水中歌唱”。一听有谱,便继续“怂样”:“你很厉害,连两三千年前的《诗经》也有所了解。但请问这个‘洲’指什么?”“指水里。”“哦?讲讲理由。”


“因为这个字是三点水旁啊”,他倒也直率。


既然说到这里,我觉得,恰是点题的好时机,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三个横排的小圆圈,相间处,再添三条呈“S”型的纵线——“古人画三个‘S’表示流水之势,慢慢地,演变成今天的‘水’字;用三个小圆圈表示水中的陆地,比如小岛之类。这整幅图正是我们今天的‘州’字。而且,‘州’是‘洲’的本字,因为后被借用成行政单位了,比如苏州、常州,就只好另造一个‘洲’字来替代。”


从“洲”的分析中,大家鸦雀无声,一个个格外认真,甚至我在讲到《诗经》时也是如此。这就颇让人感慨,其实一堂“活”地理课的功夫,还真在课外。于是趁热,我将《诗经》的“四言”与唐诗的“七言”进行比较,让大家体会到“节奏”这一要素的变化,继而过渡到教学内容:“其实,地球、岩层也有自己的‘节奏’,或者叫‘韵律’,一旦紊乱,就会出现大的构造运动……”


他的地理课有股文化味儿


有时候,真是无心插柳,所谓课堂的“动态生成”也正意蕴如此吧。因为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地理课上可以谈文字学,谈诗,谈文化,而当泯灭畛域,打通壁垒,引国粹之泉灌溉,施传统文化之妙浸润,课堂常能收到奇效。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课堂的“奇”,也在于寻求对当下囚徒困境的新思路、新途径。此课的启迪,让人看到了一幅美好的“人文地理”图景:通过逐条梳理地理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再与文本“无缝对接”,真正引源头活水于传统课堂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设计图表,分解教材,按门别类,建构了“字-诗-典-哲”四维一脉的体系:


“字”,即汉字构造,人在山上为“仙”,人在山谷为“俗”,为什么古人故此造字?这里就讲到了“地形和气候”的关系;“日”“月”二字,中间为什么要画短横?其实可引申到太阳黑子和月表地形。


“诗”,即字字和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说明的是“非地带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与水循环有关。


“典”,即名经重典,“碌碌如玉,珞珞如石”(《道德经》),讲的是岩石和地质构造;“履霜坚冰至”(《易经》),可从天气系统分析。


“哲”,即传统文化精髓,如从“山南水北、山北水南”的角度谈“阴阳”,从空间环境和地质循环的角度看“东属木,南属火,西属金,北属水,中属土”的“五行”。


当课堂逐渐接上中国文化的“地气”,当科学知识慢慢地更具还原性、审美性和哲思性,我们才可以说一门功课给学生的心苗扎下了根。这时的地理课,或物理、生物、化学等任何一门学科,你做为专业教师,才不会遭遇“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尴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价值底线,是新课标中对地理学科的明确要求,但懂得打“生活牌”,并擅长打“生活牌”的教师却不多,大多数人孜孜汲汲,并非不努力,但却成效平平。


“重构学科”并不是简单的“学科整合”


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除了把握学生动手的机会,当他们无法在野外、社区得到直接经验的时候,利用每天遭遇到的汉字、语言、辞章,重新与学科建构,使之成为本学科的资源,不也是一件乐事吗?


更重要的是,这还不仅仅是个学科整合的问题。当你讲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何等超然物外的人生气象!当引用格言般的“碌碌如玉,珞珞如石”时,又是何等精炼的做人之道。而说到阴阳表里、五行生克,则更是把积累了几千年哲人智慧的朴素辩证之理呈现出来。这样的课,从“术”的层面窥“道”,从“道”的高度论“术”,互博而通,相印而证,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即使有一天,他们忘记了低气压高气压,模糊了沉积岩岩浆岩,但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学科精神和人文情怀,却依然有生命的温度和力量。


曾经,很多人抱怨听不懂地理课,一说晦涩,一说无用,直至毕业,还有人拿它做“纯应试课”看待,只等考完就万事大吉。也有教师反思,或说教材艰深,或叹学科式微。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到处都是“地理”的影子,只要沉下心来积累,下足功夫钻研,就算枯木,亦可逢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对自己的“学科定位”。我在得到学生启示后,将之改为“以文化人,以理喻学”,希望借助传统文化,改造课堂,重赋其生命,重构其价值。


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觉得对朋友有用请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仨老师同上一节课
专家引领 教研升级
1397:用精深的专业拿下面试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探
一次研学旅行的交流探究,一场大胆创新的课堂设计 ——记南开区第九中学王真予老师的一节高一新课改市级研...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