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经 17、修道树人

我很担忧。天下由百姓当家作主,但有能力创造物质财富的人,只顾自己的私欲,不帮助别人,甚至伤害别人,造成社会慌乱。那怎么办呢?

老子没有回答。

我焦虑地看着他。老子却很平静,似乎并不是太忧虑,不像我那样担忧。

 

老子说:以道为准则的人,他建树的德行是不会被动摇的;以道为准则的人,他抱持的德行是不会被脱落的。他的子孙也会像他一样,对他百年后的祭祀不会断绝。

 

我疑惑不解。那是不是说,我所担心的,只是极个别的现象而已,不必大惊小怪呢!

我说,您的意思是,大多数人是会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的。因为只要他坚持修道,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取得事业的成功,他就不会轻易放弃。

而且,修养道德的人的子孙,也会和他一样,坚持不懈,继续修道下去。因此,不必担心他们会断绝,更不会中途而废,是吧。

 

老子说:以道为准则修养于自身,他的德行是真实的。

以道为准则的修养,影响到整个家庭,他的德行就有余了。

以道为准则的修养,影响到整个乡村,他的德行就长远了。

以道为准则的修养,影响到整个国家,他的德行就丰盛了。

以道为准则的修养,影响到天下民众,他的德行就普及了。

 

我知道了。一个人以道为准则进行修养,他的德行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不是虚伪的。

这种道德修养,不仅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诚实在的人,还能传递到别人身上,影响到周围的人,使别人也像他一样,以自然道德为准则行事。

 

老子说:因此,从每个人身边的人的德行,可以观察到这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每个家庭成员的德行,可以观察到这个家庭的道德修养。

从一个乡村人的德行,可以观察到这个乡村的道德修养。

从一个国家百姓的德行,可以观察到这个国家的道德修养。

从普天下民众的德行,可以观察到普天之下的道德修养。

我怎么知道天下的道德会是这样的呢?就是从这里得出来的。

 

我明白了。只要有人以道为准则,勤于修养,他的德行和天道保持一致,回复到自然的本性,就会影响到全天下,得到天下人的尊敬。

一个创造物质财富的人,有什么比得到天下人的尊敬,更具有人生意义!更具有社会价值!更值得自豪和荣耀呢!

 

原文:《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拨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从修身到修天下,其德各是什么?
【共读】《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