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话股民投资经:五成股民投资靠自己研究
在一个日成交量成百上千亿元的庞大市场中,每一分钟的K线和成交,背后都是一群活生生投资者的博弈和算计。
亿万股民,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进入股市,出于什么策略看待大势,出于什么依据投资个股,出于什么标准评判风险……看似是个体的随机选择,其实又有着共性和规律。哪怕是一个“菜鸟”级的新手,也有其投资股市的决策路径和逻辑。
本报调查的第二部分,就是展现给读者股民是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的。
交易为“赚取市场差价”
“高抛低吸”,是中国股民的格言,也是中国股民的生存之道。巴菲特说:“我买的是公司的股票,我追求长期回报,只要公司在,就是证券市场关门了,也能挣钱。”但这一境界对于中国股民来说,是很难企及的,因为八成的股民所想的是将股票低价买进,高价卖给别人。
股民进行股市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调查显示,77%的股民选择“为了买卖赚取市场价差”。仅有17%的股民选择“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上市公司分红”。在近800名受调查者中,更无一股民选择“为了参与上市公司的管理”。另有6%股民选择“其他”。
“其实,我们这些股民更像是投机者,而不是公司的股东。”在上海徐汇区某营业部,受访的老股民陈先生亦如此感叹。“前几天散户厅里人少了,我就买点,等哪天散户厅里人多了,我就卖给他们一点,要是发现情况不对,我立刻就脚底抹油跑得一干二净。”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股民们对于赚钱价差的热衷,既是中国股市长期投机文化所熏陶下的结果,也是中国上市公司普遍不重视分红所带来的无奈选择。
“在中国股市中,只有两种人相信靠分红也能赚钱:一种是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的高位套牢者,还有一种是傻瓜。”受访者李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有近2300家,“铁公鸡”(不给股东分红)比比皆是。据财汇资讯提供数据统计发现,“铁龄”超过10年的公司共有43家,这些吝啬得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在上市以来不仅不分红,还屡屡向股市圈钱,总额高达30多亿元。
可以说,国内上市企业在公司治理、股东利益至上及在分红理念上的落后,是造成中国股民心态浮躁、价值取向偏离的重要原因。
专家表示,从国外股市看,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股票投资回报将由差价得利为主,转化为红利为主。客观地讲,无论投机还是投资,企业的收益是根本。如果没有股息支撑,也就没有投资购买欲望,也就谈不上股价的价差。
五成股民投资靠自己研究
中国股民爱打听消息,爱寻找内幕,这几乎是大家对于股民的原始印象。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股民们投资决策基本靠自己。在具体投资的主要依据中,选择“依据自己长期跟踪研究”的占到49%,另有15%选择“凭自己的感觉”。而依靠“小道消息”、“亲友推荐”、“股评推荐”、“报刊杂志文章”的总共也只有37%。可以说,中国股民的投资依据表现了相当的独立性 。
更让人惊异的是,在我们接触的个体受访者中,对于“消息”、“荐股”的排斥心理非常强烈。
“像我们这种老百姓,消息到了我们这里,谁还能不知道。”在浙江杭州一家营业部开户的“毛老师”跟记者说,自己1991年入市,就立下了三个规矩:不做黑市、不听消息,不搞透支。“大户室里也经常会有人对我说,‘毛老师,我有内幕消息,我们到马路对面去说’,我理都不会去理。”
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的“方老师”则坦言,自己之所以现在能做到“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听”,主要还是以前听消息“吃了一点亏”。
“我们股民面临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你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已经在盘面上反映出来了。”北京受访股民刘先生表示,由于很难获得一手的可靠信息,他做股票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分析。
刘先生的观点也在调查中获得了验证。调查显示,进行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上,38%的股民们偏爱技术分析,28%的股民依靠基本面分析。而没有固定方法,“看市场时机随机投资”的股民也占到了32%。这也表明,股民投资的随意性依旧不小。
“其实在我们营业部里,一些老股民都有自己的独家本领。”申银万国新昌路营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有股民关注到一些股票会在12月底因各种原因被抛出,而在1月初的时候被接回,如果这类股票在年初放量,那么可能就会成为全年炒作的焦点。“这些都是老股民们几十年做下来的经验。”
仅三成多股民关注上市公司信披
读书看报,天天向上,这也是中国股民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群体。
调查显示,股民们的投资知识主要来自于自学。在“知识来源”中,41%的股民选择“书本知识的自学”,20%的股民选择“报刊杂志的文章”,而“亲朋好友介绍”只占17%。
“股评家讲解”和“各种讲座”合计不过17%,这也说明,机构和专业人士在各类场合的谆谆教导虽然热闹,但前去捧场的股民基本是“打酱油”的。
“我当年就主要是看书。”股民“毛老师”说,自己当年曾在复旦大学教书,但股市初开,谁都没有足够的知识,“1987年美国股灾闹得很大,报纸上写多少亿的美元化为灰烬,我们都不是很理解。我们这些大学教师,还是读经济的,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自己炒股了,到处借书买书,出版社出一本我就买一本。”
股民印先生回忆说:“当年一个台湾人写的《股市24经》对我影响至深,书里说连拉三个涨停板的股票,你不要去买,因为人家获利已经丰厚;连跌三个跌停板的股票也不要去买,因为公司出了问题。如果挣了10%以上,你要慢慢减仓。”印先生说,这本书指导了自己几十年的操作。
不过,尽管股民们酷爱自学,但是对于各类上市公司信息所做的“功课”却略显不足。在对上市公司信息关注程度中,60%的股民选择“一般”,选择“很关心”的只有34%。在不太关心上市公司信息的股民中,“觉得没用”的占了37%,“认为信息不可靠”的占了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票新手入门教程之基础知识】018 投资价值的测算
老股民对新股民的十条忠告——
股民如何知道自己是哪一种套牢(图文)
新老股民心思各异
第一代股民老江:拿着几千元偷偷买股票
你买了吗?新股民最常犯的十大错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