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化内科高级考试历年真题高频考点精练-1.3

考点 致突变的环境因素

例题1

致突变的物理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项是(B)

A.紫外线 B.电离辐射 C.红外线

D.X射线 E.γ射线

致突变的物理因素

(1)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最重要的物理性致癌因素,可以引起人体各部位发生肿瘤。辐射诱发突变的机制在于其可引起染色体、DNA的突变,或激活潜伏的致癌病毒。与其他致癌因子不同,辐射常引起DNA双链断裂,涉及大量基因改变,引起染色体缺失或重组,其特点是丢失整个作用基因,基因丢失通常与抑癌基因有关。

(2)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细胞DNA断裂、交联和染色体畸变,从而有利于皮肤癌和基底细胞癌的发生。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大气层的臭氧减少,出现地球臭氧空洞,地表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将急剧增高,其诱发人体皮肤癌的潜在危险性将大为增加。

例题2

RNA肿瘤病毒致突变的机制是(ABCD)

A.转导性RNA肿瘤病毒的致突变机制 B.RNA肿瘤病毒的间接致癌机制

C.反式激活RNA肿瘤病毒的致癌机制 D.顺式激活RNA肿瘤病毒致癌机制

E.激活细胞基因和诱导DNA合成

RNA肿瘤病毒致突变的机制

(1)转导性RNA肿瘤病毒的致突变机制:RNA肿瘤病毒基因组内携有癌基因者称为转导性RNA肿瘤病毒。该组病毒有编码不同的转化蛋白,后者作用在细胞的不同部位,使细胞发生转化。

(2)顺式激活RNA肿瘤病毒的致癌机制:当前病毒DNA整合在宿主DNA链上邻近细胞癌基因时,这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可激活毗邻癌基因启动癌基因的转录,这种方式称为顺式激活作用。

(3)反式激活RNA肿瘤病毒的致癌机制:一种基因编码产物能识别同一个DNA链上某一个特异基因,使之开放和表达,称为反式激活。消化内科高级考试历年真题高频考点精练-绿网教育微信:tu6268528 专业咨询、精准辅导]全专业全班型医考服务。私聊屠老师获取PDF格式完整版电子书

(4)RNA肿瘤病毒的间接致癌机制:RNA肿瘤病毒除有转导性、顺式激活和反式激活的致癌作用外,还有一种通过机体免疫功能缺陷而致癌的间接作用机制,其代表是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例题3

属于间接致癌物质的是(D)

A.糖精 B.汽油 C.致癌性烷化剂

D.亚硝胺 E.巴豆油

致癌物的分类 根据化学致癌物的作用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

(1)直接致癌物:指这类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后能与体内细胞直接作用,不需代谢就能诱导正常细胞癌变的化学致癌物,如各种致癌性烷化剂和亚硝酰胺类。

(2)间接致癌物:指该类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后需经体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化,转变成化学性质活泼的形式方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致癌物,包括多环芳烃、芳香胺类、亚硝胺等。

(3)促癌物:又称为肿瘤促进剂,促癌物单独作用于机体内无致癌作用,但能促进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常见的促癌物有巴豆油(佛波醇二酯)、糖精及苯巴比妥等。

考点 胃肠道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例题1

抑癌基因失活的机制有(ABC)

A.等位基因的隐性作用 B.抑癌基因的显性负性作用

C.单倍体不足假说 D.基因甲基化

E.杂合子缺失

机制 抑癌基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因此起负调控作用,通常认为抑癌基因的突变是隐性的。抑癌基因失活的机制如下。

(1)等位基因隐性作用:失活抑癌基因的等位基因在细胞中起隐性作用,即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拷贝仍以野生型存在,细胞呈正常表型。只有当另一个拷贝失活后才导致肿瘤发生,如Rb基因。

(2)抑癌基因的显性负性作用:抑癌基因突变的拷贝在另一野生型拷贝存在并表达的情况下,仍可使细胞出现恶性表型和癌变,并使野生型拷贝功能失活,这种作用称为显性负性作用或反显性作用。如近年来证实突变型p53和APC蛋白分别能与野生型蛋白结合而使其失活,进而转化细胞。

(3)单倍体不足假说:某些抗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十分重要,如果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拷贝就可能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肿瘤发生。如DCC基因作为一个拷贝缺失就可能使细胞黏膜黏附功能明显降低,进而丧失细胞接触抑制,使细胞克隆扩展或呈恶性表型。

例题2

PTEN基因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有(ABDE)

A.PI3K/AKT信号途径 B.FAK/P130信号途径

C.Notch信号途径 D.调节p53蛋白表达,绿网教育微信:tu6268528 专业咨询、精准辅导]全专业全班型一站式医考服务。私聊屠老师获取PDF格式完整版电子书

E.ERK/MAPK信号途径

PTEN基因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PTEN基因是胃肠道肿瘤侵袭过程中涉及的部分新相关基因之一。

(1)10号染色体: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是迄今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也是继p53基因后发现的人类肿瘤中最常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PTEN基因及其蛋白质表达与一些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2)PTEN:PTEN主要是通过调节肿瘤信号转导通路的方式发挥其生物作用,受PTEN作用和影响的通路包括:①PI3K/AKT信号途径;②FAK/P130信号途径;③ERK/MAPK信号途径。此外,PTEN可通过对p53蛋白的调节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即当细胞损伤或存在突变时,p53能诱导PTEN表达,增加表达的PTEN能够增进p53蛋白稳定性,促进细胞凋亡。

例题3

可引起肿瘤的原癌基因突变有(ABCDE)

A.基因扩增 B.低甲基化

C.点突变 D.强启动子或增强子插入基因调控区

E.易位到活跃转录基因的下游

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机制,消化内科高级考试历年真题高频考点精练-绿网教育·屠老师.微信:tu6268528 专业咨询、精准辅导]全专业全班型一站式医考服务。私聊屠老师获取PDF格式完整版电子书

(1)基因点突变:癌细胞内癌基因序列结构与其相应的原癌基因序列结构相比较,两者仅有微小的差别,甚至是一个碱基的差别。这种单个碱基的异常改变,称为点突变,点突变常由理化致癌因素作用于DNA而引起,常见的点突变形式有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最常见的点突变是碱基替换。

(2)基因易位:真核细胞中,当两个位于同一DNA链上的基因之间的距离小于规定长度时,其中一个基因转录受抑制,此称为基因领域效应。正常细胞中由于基因领域效应的存在,有些原癌基因表达受到邻近基因序列的抑制。当发生染色体重排和基因易位,原癌基因可被激活。

(3)基因扩增:正常情况下,细胞每经历一个细胞周期,DNA只能复制一次,但在某些情况下,DNA可复制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基因扩增是指细胞原癌基因在细胞基因组内拷贝数的增加及其表达水平的提高,由于基因的剂量效应,使细胞无限制地生长,并向异常的方向分化。基因扩增是由于基因DNA的过多复制所致,常引起细胞核型改变,表现为出现双微粒体(DMs)和均匀染色区(HSRs)。

(4)插入激活:对慢性转化型逆转录病毒的转化机制的研究发现,这种病毒本身不含病毒癌基因,但却能致癌,这是由于此病毒的基因组两端含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内含启动子,当其插入至原癌基因附近,会使原癌基因表达增强,这种由不携带病毒癌基因的慢性转化型病毒通过其前病毒插入到细胞基因组而引起靶基因转录增强,称为插入诱变。

(5)原癌基因的低甲基化:致癌物质的作用下,使原癌基因的甲基化程度降低而导致癌症,这是因为致癌物质降低了甲基化酶的活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话癌症:你可以这样了解你的身体
癌基因
很多病毒会诱发癌症,新型冠状病毒会致癌吗?如何避免病毒致癌
肿瘤概论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FN和PTEN基因表达水平及意义
假如肿瘤入住紫藤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