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奥上市术
王动

  10月8日,上市公司*ST盛润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启动资产重组。消息传来,汽车界掀起轩然大波。因为,与汽车业务毫无关系的*ST盛润,即将改名为“富奥股份”。

  富奥,是一汽系的重要成员,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不可小觑的富奥

  “一汽富奥?你说的是一汽富维吧?”在和本刊记者谈到零部件供应产业链时,一位资深投资银行家这样问道。

  作为上市公司,一汽富维自然为投行所知,但是汽车内行人都知道,富奥才是一汽旗下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

  如今的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公司,最初是由一汽集团于1998年将其所属的9家全资和8家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合并组建而成,规模远超富维和一汽的另一个零部件上市公司——启明信息。

  而现在,这家零部件供应商即将走向资本市场。记者在长春时,¾­常听到一汽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富奥的业务绝非富维可比。”

  但问题是,为何富奥要单独上市呢?

  如果一汽集团只是单纯地希望把零部件业务全部推上资本市场,完全可以不用大费周折来买壳上市,只要通过已¾­上市的融资平台一汽富维进行非公开发行就可轻松完成。

  假设一汽集团能够推动这样的资本运作,对于一汽富维也是极大的利好。

  已¾­登陆资本市场14年的富维,目前的资产规模不过27亿人民币,且业绩增长缓慢,在资本市场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而正在筹划上市的富奥体积却要庞大得多,仅仅注册资本就达到10亿人民币,资产规模更是达到42亿元,为一汽集团旗下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若富奥能够通过非公开发行,将相关资产注入富维体内,则富维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将大大提高,同时一汽也能够更好地整合旗下的上市资源。

  但是一汽集团没有这么做。严格来说,它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这么做,因为在这桩交易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身影,宁波华翔。

  幕后的华翔

  如果要为富奥的上市论功,那么宁波华翔毫无疑问要排在功臣榜的首位。而富奥上市之后,最大的受益人也将是宁波华翔。

  2007年,在成立了9年之后,富奥启动了改制进程。而宁波华翔斥资4.9亿元入主,控股49%。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股份制企业至少应当具有2个股东,这对之前仅有一汽集团这么一个单一股东的富奥来说,似乎还应该引入一个新东家。

  在历史赋予的机会下,宁波华翔粉墨登场,获得了投资富奥的好机会。这笔交易对于宁波华翔来说,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生意,既能够À­近与一汽集团的距离,又能够通过投资富奥获得优质股权和先进技术。

  这笔交易唯一的欠缺就是,宁波华翔的持股比例实在太高了。

  如果股改后的富奥,只有一汽集团和宁波华翔两家投资者,那么则万事大吉。但实际上,股改之后的富奥,它的股东名册上除了宁波华翔,还多了一串名字——管理层持股。

  理论上说,只要完成管理层持股计划,富奥就已¾­可以完成股改了。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宁波华翔的参与,没有它注入的4.9亿元资金,管理层持股怎么可能实现!

  事后来看,这笔出资实在是一汽集团和宁波华翔共同的败笔。如果不是这笔出资,富奥上市应该便捷得多。

  在股改完成后,认股49%的宁波华翔,因为富奥的管理层持股计划,所占股权比例超过了持股35%的一汽集团,成为富奥的第一大股东。成为大股东是件好事,但是考虑到一汽集团在业内的地位,尤其是作为主要采购方对于富奥所能施加的影响力,宁波华翔绝对不可能实际控制富奥。但因为认购了过多的股权,真正的悲剧发生了,宁波华翔已¾­堵死了富奥的上市道路。

  舍小博大的交易

  从事后宁波华翔的一系列慷慨举动来看,它当初那么积极地参与富奥股改,其还是希望能够作为财务投资者从资本市场上获利的。但参与改制时的宁波华翔,已¾­上市2年,作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的富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发行主体。

  严格来说,宁波华翔在处理富奥股权方面还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从来不曾将富奥股权纳入自己的合并财务报表。但是,只要一想到富奥最大的股东是一家已¾­上市的公司,证监会的预审员和发审委委员都不可能接受富奥的上市申请。

  尽管在2010年3月底,证监会出台文件,允许大型企业分拆资产至创业板上市,但是无论是从业务复杂程度还是成长性来看,富奥都不是创业板上市的合适人选。

  因此,宁波华翔只能开始新的努力,尽全力减少自己的持股比例。最初是大手笔买入,接着又要慷慨转出,宁波华翔何其不易!

  理论上说,非对称增资是稀释股权的最佳途径。换言之,2007年之后的富奥如果能够引入新的投资者来稀释宁波华翔的股权,则最好不过。但是富奥的盈利能力实在太好,实在不缺现金,而且一汽集团显然也已¾­不愿意再稀释自己的股权了。

  但此时的宁波华翔,已¾­在积极地推动富奥上市,于是只能慷慨一把了。

  2009年9月16日,宁波华翔与亚东投资、天亿投资和金石投资签署了《关于富奥公司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Э议》,向以上三家公司分别转让2%、22%和5%的富奥股权。

  如果只从单纯的一笔交易来看,宁波华翔吃了大亏,因为此次转让的价格仅为每股1.16元。面对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高度景气及富奥业绩的蒸蒸日上,宁波华翔在投资两年的富奥身上却只赚到16%的收益。

  但就是那么一笔交易,彻底盘活了富奥上市的死局。

  转让交易完成后的宁波华翔,持股比例下降到20%,成为次于一汽集团和天亿投资的第三大股东。富奥不再受到股东是上市公司的困扰,上市前景一片光明。

  严格来说,亚东投资和天亿投资实际上是一家,亚东投资是吉林省国资委直接控制的股权投资平台,而天亿投资则是吉林省国资委和亚东投资为此次交易而专门成立的特殊目的公司。由于上市过程还需要企业所在省政府的配合,因此,在转让股权后,吉林省势必将对富奥上市更加配合。

  而金石投资,则是中信证券旗下的直接投资公司,中信证券的¶­事会秘书谭宁曾¾­对外表示过,“中信证券的直接投资业务,由¶­事长王东明亲自抓。”在赢得了金石投资的入股之后,富奥毫无疑问就能分享中信证券在资本市场上的庞大人脉网络了。

  所谓“吃小亏占大便宜”。曾为企业提供证券保荐业务服务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对该企业所在地的工商、税务、土地管理部门,都对企业上市无比配合而感到大惑不解。询问之下,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想要上市,摆平利益关系是最重要的。”

  而宁波华翔水平更高一筹,直接通过转让,让各方的利益在公开层面都能够紧紧结合,服务于富奥上市的目标。

  史上最烂壳

  但是,在A股上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宁波华翔的慷慨之举已¾­为富奥解决了最大的麻烦,但是·­开《上市首发办法》,还是可以看到,如果希望完成IPO,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应当三年不变。”

  尽管宁波华翔不愿意承认(始终未将富奥纳入自己的合并报表),但它还是被认定成为股权转让前富奥的实际控制人。因此,股权转让交易之后,富奥还需要等上三年。

  即使摆在富奥面前的是一条坦途,但是这条路,也需要宁波华翔再走上三年。三年,意味着太多,假设富奥一旦因突发事件而遭遇亏损那样的意外,宁波华翔还有可能白等。

  而且,不甘心等待的肯定不只宁波华翔。或许一汽集团对于富奥的上市还不是很着急,但可以肯定,富奥的持股管理层早就垂首盼上市了。

  于是,宁波华翔和富奥都只能豁出去了,借壳!此时的富奥,也就只剩下借壳上市一条路。不仅仅是现在的*ST盛润,之前的*ST得亨也曾和富奥传出过绯闻。

  但是,借壳就要买壳,不知何故,富奥找来的壳,几乎堪称资本市场最烂的壳。

  “我们宁愿重新成立一个上市平台等三年,也不愿意借壳。”浙½­一家民营企业在历史沿革方面存在上市障°­,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听取了保荐机构提供的可选方案之后,表示,“因为借壳的成本太高了。” 成本太高是借壳上市最大的问题。

  8月19日,*ST盛润发布预亏公告,预计2010年前三季度,可能发生亏损金额将为1800万元。1800万看来问题并不大,但*ST盛润的真正问题在于,这家公司沉疴已久,就连资本金都早已损失殆尽,每股净资产为-5.99元。在中国内陆资本市场1939只股票中,比它更惨的也就是ST宝硕和ST科健而已。

  假设按照正常的借壳来考虑,富奥可能要为这次借壳上市付出约20亿元的代价,这是不可能接受的,何况这笔交易的交易方既有宁波华翔这样的已上市公司,更有中信证券这样的资本市场老兵。

  因此,他们只能利用现在的一个天赐良机,*ST盛润正处于破产重整之中。随着富奥的入主,此次重整必将出现更多的变局。

  毕竟,在富奥和*ST盛润的交易披露之后,富奥的上市就已¾­不可逆转,一汽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大家庭注定要Ó­来新的成员。

  但是,这么多的上市子公司,对于一汽集团来说是好事吗?

  漫漫整体上市路

  作为“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在汽车行业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在资本市场,其布局却显得有些零乱。截至目前,一汽集团旗下就有一汽轿车、一汽富维、一汽夏利、启明信息四家上市公司。假设此次一汽富奥通过借壳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就将成为一汽集团在A股市场的第五颗棋子。而一汽集团最为核心的资产——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都还是和资本市场完全绝缘的。

  2008年,上海汽车在完成整车业务整体上市之后,又再次出大手笔,将旗下所有零部件资产,通过借壳“巴士股份”完成上市。从此,上汽集团的主机厂和上游零部件业务,被分为了“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两个清晰的板块。

  上海汽车将零部件业务全部打包上市,将Ô­先发生于控股股东与上市主体之间的关联交易,变成了两家上市主体之间透明度更高的交易。在投资者看来,这也是解决关联交易不透明的可取之道。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就在热切盼望一汽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期间一汽夏利股价的几起几落几乎都是因为一汽整体上市的传言。但是,每次Ó­来的都是一汽集团的辟谣。

  可以肯定的是,中金公司也已¾­就这个事项,和一汽集团进行了多次沟通。但是在富奥上市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就能够看出,一汽集团对于资本市场业务的把控能力较弱,同时受到各个利益方的左右,很难通过资本市场来理顺自身的业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妖股登场“一鸣惊人” 脱胎换骨连拉14个涨停
一汽、东风成立新合资公司 暧昧关系更进一步
000030富奥股份的入门基础知识
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览
独步天下:那些资本市场的浙江系
图文:王剑峰:福布斯新秀的“冠军”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