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混元整体理论(62)——意元体的变化B
userphoto

2022.07.29 湖南

关注


有的人通过组场简单的一激发,就出功能了。绝大多数人得靠磨,靠刻苦练功。咱们是创业者,大规模开发功能现在才刚刚开始,气场不够,虽比古人要先进、快多了,但较100年以后要艰苦点,以后肯定能摸出比现在更简易的办法来。100年之后大部分人都有功能了,小孩子从小就接受这些信息,他的功能都不丢,所以会发展很快。现在没有这么多有功能的,没有那么多人来“熏”,那个“新熏种子”只能从理论上来熏,所以就靠我们自己来慢慢磨,苦练功。咱们先种树,先磨。你要想不种树那你就等着,等着以后大家都上来了才练,可现在我们同学们不甘心等,不甘心等就向前拼,要拼肯定到不了100年就能出功能了。同学们问圆满意元体什么时候来?这么练功行不行?你不这么练更不行。要想走到圆满意元体就得有超常智能,要想有超常智能,就得用常态智能练超常智能,没有别的办法,没有窍门。有文字记载气功就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真正修出来本事的有几个?以前大庙小庙都供神供佛,和尚、老道有那么多,有多少修成了的呀?所以,整个人类要向前进,但真正要向上提高一个层次却不能把它看得太简单了。学个技术还得学几年,食堂厨师学炒菜还得学几个月呢。

  说起刻苦练功,有同学撑臂,两个钟头不过瘾,觉得量不够,那就,1、两个脚并着往下蹲,直着身体往下蹲大腿蹲平了,站两个钟头。2、加点运动量。立掌、分指、勾手,使劲练两个钟头。3、加上静力,撑好之后往外使力撑两个钟头试试。撑臂时你加内容就有内容,如转手上二十四节;跟寒肩缩项一样一撑一收,一收往混元窍收气,一放放到天边;守大小七星;练脑子从百会、印堂的直角呼吸;把一条腿抬起来弹出去,另一条腿单独站着等等。所以,学了基本知识以后,定式耗功时可以把动作拆开来用,自己加练功内容,加运动量,不能等,练功夫就看你是否主动。以前老师教功夫主要是教你套路。当你下山时,老师做假想的敌人打你,你打老师,就这么把学过的东西灵活运用起来。所以大家学了基本功,在具体练的时候,要把练功的内容加进去。

  功夫就得靠练出来。就说搞体育的只是在常态智能里面得个冠军,还得下多大苦,出多少力呀!据说张山的教练让他练摔跤,整天摔呀摔呀,晚上回去累得哭,哭着就睡着了。第二天起床还得摔,得个世界冠军,那还没有改变人类的本质呢。都那么难!所以应该看到练气功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困苦的事业,看到它的艰巨性。真正搞气功这门科学,要有顽强毅力的人才行;有大理想、大志愿、能吃大苦、发大奋才行,说谁都能练功是指通过练功把身体练健康一点,把病治好了。要真想搞气功科学那不是每个人都搞得了的。提高人类的智慧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亚利士多德在他的书中写过,大西洋有个城市沉到海底下去了(据说70年代苏联探险家在大西洋底找到了那个城市),如果在亚力士多德以前一二千年就有了那个城市,那人类文化是什么样子?罗茁老师的哥哥在全国“神奇之路万里行探险活动”中到了甘肃、宁夏,那儿有个大文化遗址。据说是五千年以前的城市,建筑水泥抹得特别光,现在高标号的水泥才能达到了那个水平,断定最少是五六千年以前的东西,那时的文化是什么样?82年北京郊区有淘金的在山下挖出的土里面有非常小的钢丝盘成的弹簧,一圈一圈的,有的是半个圈,都是那时候的东西。从这些东西就可以看出人类的古文明。一本杂志上刊登了,在非洲发现了多少亿年前的原子核反应堆。所以,人类古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还不敢说。当代这些都是常态智能搞的东西,还得费这么大的力气,经过多少百万年人类才进入到现在这种情况。我们现在要把人类的智慧、人类的本质提高一个层次,能这么简单吗?有的同学可能想的多一点,把气功当作事业。当作什么样的事业?可能也没有认真地想过。搞这个事业得下大决心,真得拼命,为之奋斗一辈子。现在全国这么多气功大师,各个门派出了多少特异功能的人呀?有些气功大师到哪儿都讲特异功能,可他们的徒子徒孙有几个出特异功能的?没几个嘛。所以,我们同学们不能抱幻想,你不拼命练不行。

  讲到圆满意元体,结合咱们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从偏执意元体到圆满意元体是个层次变 化,不努力不行。有了圆满意元体只是有了超常智能信息,能用超常智能和外界起作用还不够,还要达到浑化意元体。

  (四)浑化意元体

  浑化意元体就是把整个人用超常智能统率起来,把人体自身的生命活动用超常智能统率起来。到那个时候用意元体统率了全身,反过来说,生命活动每一个部分都被超常智能占领了。超常智能的人体状况就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有人说:“庞老师,你这么一讲不就是有神仙了吗?”那种人的功能、人的精神是通过练功,一步一步强化的。他们说过去的神仙有个灵魂,灵魂不灭,死了还能显灵,叫鬼通。咱们智能功在前面讲了,人是进化来的。只是有极个别人死的很特殊,他的意元体没散,碰上哪儿有小孩刚一出生,跟他的信息相通,就跑那儿去了,以后他就知道“我的前生是谁……”。这就是所谓“转世”。咱们智能功要正确解释这个问题,这和三世轮回不一样。按佛家讲:这种“转世”的人,没入地狱、没喝迷昏汤,应该聪明,活的更好一点。然而,事实上这样的人往往生下来还和上辈子一样。他原来没能耐,这辈子还是差不多的水平。所以,我们智能功讲浑化意元体和讲神啊仙啊不是一回事情,神同样是人变的。现在大多数人好比这个保温杯,一打碎了,作为保温杯这个整体特性的个性就没有了,还能保温吗?人也一样,没练过功的人死了之后,身体一消散,产生意元体的物质基础不存在了。有个别人特殊情况下一死的时候,他的意元体暂时先离开了,之后形体才破灭的,这样意元体保存下来了。将来有机会给同学们专门讲这个“转世”问题,来破除对它的气功迷信。因为它现在还没有成为发展气功事业严重的阻力,将来它这个力量很强了,气功科学搞不下去了,我们就要公开讲它的道理,解决气功发展的正确道路问题。否则,提前一讲,有人反而说我们在变相宣传“轮回”,造成混乱,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意元体的变化从初始意元体、偏执意元体、自我意元体、圆满意元体到浑化意元体,这是个变化过程。意元体原来是“白净”的,能反映万事万物,以后染上了东西,开始有个自我,这个自我能从各方面发展,一发展偏了(现在人类就到了偏的时候)。再往上发展还进去东西,进满了,能够全面反映客观世界了,圆满了,浑元了。有人说这样讲还不明白,这是因为咱们先讲的意元体,意元体里面的内容没有讲。人处理事情,主观世界得有个标准:要对客观世界起作用得有个衡量的框框;往外发命令得有个根据。这就是主观世界——意元体里面与客观世界打交道的时候,在白净意元体里面打上的东西,打进去的东西就成为背景。这个背景就成为你认识客观世界处理客观事物的一个根据,就叫做参照系。

  Ⅳ、意元体参照系

  参照系这个词本来是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一个名词,也叫参照物、参考系、参考系数等。考虑问题要有一个对比的,拿它来做参考。比如:认识长短,拿它量一量;认识物质运动,拿个不动的背景来做参考,坐在火车、飞机上就感觉不到火车飞机在动,往外一看把外面的事物当参照物,就感到火车、飞机是在运动。参照系就是这个意思,是作为衡量事物的一个标记、标准。

  智能功说的这个参照系和物理学说的不同,意元体参照系有点特殊性。意元体参照系是什么呢?在书上227页这一段就把参照系作了全面的规定:“意元体参照系是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经由人体各种感受功能内化到意元体的总体时空建构;它是意识活动的内在规定性的系统模式,是人的主观世界中度量各种事物的量度模式,是认知、判别事物与指导行为的依据,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在意元体参照系这个背景中进行的。”前面这几句话把参照系是什么、是怎么回事作了一个总的全面的阐述,以后要对参照系的内容展开来论述。对意元体参照系懂得一些了,对意识活动也就进一步认识了。而参照系的形成,又是和意元体的变化结合到一起的。所以我们讲课讲来讲去似乎很多重复,可是讲的层次不一样。所以在整体观学完之后,你要把它们一穿形成一个整体,再往起一联变成自己的才行。

  一、参照系的形成

  前面讲过意元体本身有个反映性,从刚刚形成的一刹那就有了这个特性,周围客观事物、客观世界、自身的生命活动都反映进去了。康德讲的“人脑子里面有认识一切事物的模式” 的先验论,从这个意义上他是讲对了的。因为那个“白净”之性把客观世界都反映进去了。但是,周围大自然界当中各种信息都有,能算你的认识吗?康德错就错在他说大自然界、客观世界当中没有这个东西,是脑子里面、人的主观世界里面才有。当然这是不对的。其实大自然界当中本来就有这些全息的东西,只是人还不认识它,还要通过后天一步一步的经验来认识它,所以信息到了意元体里面去,环境的、生命的全部信息都有了。但是这些信息没有经过我们人自身的功能给予强化,和大自然没有区别,属于潜在的信息。

  其实人在胎儿后期,在母亲子宫里面已经开始受到了一些信息的刺激。但是没有把这些重复刺激固定下来,没有和意识、语言联系起来。以前,妈妈怀孕后要求行为要端正,语言、举止要端庄,要目不斜视等,现在谁那么搞呀?就连约束自己的行为都没做到。因为现在人还不太懂得要对胎儿进行胎教。有哪个爸爸、妈妈到了胎儿5个月之后每天这样:“宝贝,我们给你发气。要听话,要聪明。”这么做别人都要说这个爸爸、妈妈有神经病了。如果在胎内就教他发音,生下来之后保证说话说得早。可是人们不懂得这些规律,非得逼得出生之后再和大自然接触不行。在没出生以前,胎儿流产了,好多人也无所谓。但是小孩生下来之后,哇哇哇一哭之后再死,父母眼睛看见他了,手也摸着他了,这时再一死爸爸妈妈感情就受不了了。因为胎儿出生后父母的意识和新生儿联的非常紧了,信息内容增多了。

  胎儿出生以后,很多的外界信息刺激加强起来了,客观事物无限重复的刺激,比如,妈妈说:“轻点,别把宝宝吵着了。”这加给他怕吵的信息;“盖上点,冷了。”又给他加了个怕冷的信息。在欧洲靠北极那儿下雪比较多,孩子生下来之后要用雪把皮肤搓红了。要在咱们这儿还不说你疯了。其实用雪给孩子擦皮肤抗寒,说明你怎么锻炼他,他怎么起作用。举个例子:中医讲究小孩子生下来之后,穷人没钱就喂黄莲水,富人喂珍珠粉,称之“解胎毒”。黄莲水很苦,可是小孩一口一口咽下去也没事,没有难过的表情。但若是先喂两天奶,再喂黄莲水他就咧嘴。什么道理呢?第一个东西进去都是自然的,但毕竟是人,有遗传性了,甜的、苦的刺激不一样。你喂了甜的再喂苦的,有了比较他的嘴就咧,就不好咽了。婴儿到了狼群里去成了狼孩也一样啃生肉吃。人小的时候脑子里面是个全息,客观世界、人自身生命活动的信息都进去了。你经常给他重复什么,那一部分功能就突出来了(当然要在他的生理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你说生下来之后把他放到老鹰窝里去,跟着老鹰飞行不行?看来这个做不到)。这一切进去之后,把这个“白净”之性的意元体变了。打两个比喻。1、玻璃是透明的,给它加点颜色,如黑墨镜,戴着它看外面都是黑的。外面反映到里面的东西都被颜色给染了。2、普通的镜子后面刷的是水银,如果玻璃后面做背景的,是另外一种非常精细带色的物质,那么这个镜子照东西就是有色的,如果反映人也就不是本色了。所以,那里面染了的东西,和外面它所反映的对象不一样了。佛家为什么说“妄念”呢?他认为本来没那么个东西,人就是虚妄的,就是根据这个来的。这个东西就是这个样子吗?这是人的意识意元体里面以常态智能参照系判断的,就这个样子。那怎么大伙都认为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共境,共同的境界。当然,他们认为这个共境是三世因果的关系,跟咱们讲的不一样,咱们讲因为大伙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小时候周围的环境也是一样的,人的常态智能反映到脑子里边,才出现相同的认识结果。如婴儿躺在床上是硬的,空间是虚的,然后是空间的距离感等等,这些常态的认识是共同的,而且把周围的混元气都忽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元体参照系
[转载]认识自我,完美人生
气功科学论述幻景与真妄相攻
混元意识论的特点
练功时出现幻景或到了真妄相攻阶段,必须这样做才对
关于哲学、运用意识模式和参照系三个概念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