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实用经典方剂学答疑一

 主讲人:孙鹏飞

方剂学答疑一

1、剂量问题

汉代的一两等于15.625克,约等于15克就可以,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50克.伤寒论里大承气汤里的厚朴用尺做单位,一尺相当与23.04厘米,大约等于23厘米就行.古代的一升相当与现在的200毫升.一合的合,古代读做ge第三声,一合约现在的20毫升.伤寒论里的五苓散里有个单位是方寸匕,一方寸匕相当与5毫升.中等的附子一枚大约10-15克.附子大者一枚大约是20-30克.杏仁50枚约相当于现在的15克,10枚约是3克.桃仁50枚约是现在的15克.栝楼实也就是现在的全瓜蒌,中等的栝楼实约是一枚约是60-80克.栀子14个约相当于7克,乌梅丸中用到了300枚的乌梅,约是680克.石膏如鸡子大约是56克,芒硝半升62克,半夏半升是42克,五味子半升是38克,香豉是现在的淡豆豉,用黑豆炮制出来的加工品,之前农村用的豆豉是咸味的,是用盐加工过的,而入药时非常的淡,因此叫淡豆豉,豆豉发酵后有香味,因此又叫香豉,香豉半升是48克,麻仁丸(调理脾胃)里的麻仁半升相当于53克。吴茱萸汤里的吴茱萸一升是70克,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治疗体内寒气比较大,干寒、浊逆、上逆引起来呕吐的,吴茱萸与山茱萸是两个东西,吴茱萸是温肝经的苦温药,而山茱萸是偏补的。葶苈子半升是62克,麦门冬半升约是45克,赤小豆一升约是156克,mang虫30个约是10克,水蛭30个约是40克,水蛭氓虫都是活血化瘀的药,且药性骏猛。要记住的是一两约是15克。

桂枝汤里的桂枝三两约是45克,现在要是用这么大的剂量一般是受不了的,所以桂枝三两一般就换算成15克来使用,这就是古代药物剂量与现在药物剂量的差异所在,古代人身体比较壮实,他们一般都干农活,身体比较壮实,药物用量比较大,现在的人身体比较薄弱,所以剂量比较小,另外,古代人开方不会像现在这样开方,一开就是5副-7副药,甚至一个月的开,古人一般是一副药一副药地开,有时候不必尽剂,有时候只喝一次病好了,剩下的药就不用再吃了。由于古今用药的差异以及病人体质的差异,所以古代的剂量比现代大得多。

2、发热怕冷,本该用麻黄汤,如果错用桂枝汤,会导致什么后果?

病人是麻黄汤证,感受的是风寒的,是寒气为主的,营气滞涩,肌表被阻塞住的情况,应该大量用麻黄给它开表散出去才可以,麻黄汤走的是表,而桂枝汤走的是肌。体表的皮肤、皮毛都归属于皮,再往下走一点,肌肉层次的是肌麻黄汤是走到表上去,而桂枝汤是走到肌上去的,该用走到表上去的麻黄汤证病人错用了走到肌上去的桂枝汤,也就是说会使郁闭在病人的能量该外散,外散不出去,在体内会淤积得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内热非常盛的情况,有可能出现大热大渴脉洪大等等,类似于白虎汤的症状,所以说桂枝汤虽然比较的平和,但是用错了之后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中药、方剂是不是有毒性?是不是有副作用?

这是个自古至今大家一直争议的问题,如果说这个药用对了,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但是与此相对的,咱们把方子、把药物用错了,用在了截然相反的病症上,这时候再平和的药物也会使病人生病,也会出现病态的反应,因此这时候这个药物就是有毒性的有副作用的。要看使用对了还是使用错了,中药、方剂、针刺、艾灸、拔罐,zhuyou等等,中医所有的治疗的方法都是这样子,使用正确的话,一点副作用也没有,没有一点毒性,使用错误的话,它的毒性、副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

4、通过对比左右手的尺脉,是否可以判断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对的,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的。左手寸关尺对应的是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对应的是肺脾命。左尺看的是肾阴、肾精,右手看的是命门的火,看的是肾火、肾阳,如果说病人左后的尺脉非常的弱,那是肾阴肾精的不足,这时候就用补肾精的药,如最常用的六味地黄丸,或者用左归丸。如果病人右手的尺脉弱得厉害,我们考虑用的是桂附地黄丸或者右归丸。通过这个思路去类推,看一个心系统的疾病就是看左手的寸脉,肝系统的疾病就看左关脉,肺系统的疾病就看右手的寸脉,脾系统的疾病就看右关脉,这种方法,这种用脉来判别脏腑,这种脉法是象派脉法。如果说看形体方面的病,看情理方面的病,又是另外一种脉法,临床上不常用。实用性差些,就不详细说了。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命,哪个脉上出现了异常就可以判定哪个脏腑出现了病症,它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初期我们据用这个来,到了后期,我们就要考虑五脏六腑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本脏出现的疾病是不是由其它脏影响过去的,这是后续的。先把本脏理解透了,再考虑其他脏腑的事。

5、为什么书上方剂组成没有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没有把君药放在第一位?

原因在于君臣佐使是药物组成的一个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子可以有君臣佐使,要是一个大的方子有20到30味药,它的君臣佐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三、四味药可以组成一个方子,五六味药可以组成一个方子,七八味药可以组成一个方子,十几味药可以组成一个方子,二十几、三十几味药也可以组成一个方子,如果说病情复杂,病的时间久,,病人的体质有些特殊,这个病人体内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等等都出现了问题,这时候组的方子君臣佐使就没那么明显,并不是说组的方子庞杂了,组的方子里的药味多了,它就不是个中医,没有这个说法,永远是根据病来判断的,那种经典的比较简单的方子,我们按照君臣佐使去理解去,那么特别大的方子按君臣佐使理解不了,那么就没有按照君臣佐使的规律来排列。学中医首先有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君臣佐使,等到我们把中医理解透了,把中药理解透了,那时候就不用按照君臣佐使来了,根据病人的病症就可以加减应用了,上课的时候给大家讲君臣佐使是让大家先了解中药方剂的规矩,等到大家理解透了,我们可以不用按照这个原则来的。

6、平素容易得外感的人,开方是否都药加上补虚的药?

一个人身体强壮,得外感了,另一个人身体比较虚弱,他也外感了,这两个人即使外在的症状完全相同,但是开方也是不一样的,身体强壮的人,直接给他攻邪就可以,把邪气散掉就可以,而对于身体虚弱的人,他的身体比较弱,耐受不了药物的作用,因此给他用药就要相对缓和一点,同时要考虑他体弱的情况,适当给些补益的药,防止内腑之气的消散,这就引申出中医里的另一个问题,因人制宜。不同的人得了同样的病,但因为体质的强弱,、因为得病时间的长短不同,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说体质弱的人即使是得了外感,我们也要适当地加些补虚的药。

7、相火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不正常为什么会引起疾病?

相火的定位,相火本应该藏在体内的,人体内有两种火,君火和相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就是心火,起光明照亮的作用,相火在体内游走不定,起到温煦的作用,它正常是该游走的,起到和缓的温煦的作用,如果相火出现了异常,没有在它该在的位置上,那么相火妄动了,就会出现热的一些病,这种情况下,不是真正的火太大了,而是体内的相火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了,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相火不降或相火不藏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考虑用黄柏知母白芍丹皮进行调理。

8、洪脉是来盛去衰,怎么摸到衰?

洪脉最典型的特点是来盛去衰,这就牵扯到脉的方向,咱摸到的脉至少要摸出两个方向的事来,第一个是上下,上为寸下为尺,脉有一个从下往上,也有一个从上往下的象,称为上下,还有一个是来去,来就是由沉取到浮取的一个过程,去就是由浮取到沉取的过程,脉是一个立体的跳的,洪脉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来去,也就是由沉到浮,再由浮到沉,洪脉是来盛的,是由沉取到浮取的时候,来的力量比较大,轰然而上,称为来盛,而去的时候,它是由浮取到沉取,称为去,去的力量比较弱,就像浪花拍在礁石上似的,当这个浪扑向礁石时,力量非常非常的足,轰,就扑上去了,而扑到礁石上它在往回返的时候力量就是比较的弱的,来的势已经去了,已经非常的衰了,就没有了,所以说去衰。脉不仅有上下,还有来去,上是由尺到寸的方向,下是由寸到尺的方向,来是由沉取到浮取的方向,去是由浮取到沉取的方向,脉是有这个方向的变化的,我们要区分出这一点。洪脉是来盛去衰的,滑脉是偏于上下的象,这是两者的区别。

9、如果只是单纯的打喷嚏,流鼻涕,咳嗽,鼻塞等着凉的感冒,但是没有发烧,这时候能否用桂枝汤?

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考虑使用的,桂枝汤证即使是发烧,发烧的温度也是比较的低的,重点看脉象是个浮缓的脉,同时在表有一些卫气被郁闭住了的象,这时候就可以考虑用桂枝汤,桂枝汤是比较缓和的。

10、左手斜飞脉跳起来铿锵有力,右手正常脉沉取无力的,那么左手的斜飞脉是否可以作为诊断依据呢?

斜飞脉,正常人脉搏是在高骨往里推一点的位置上,有的人脉跑到手背上去了,这种脉称为斜飞脉或者反关脉,斜飞脉、反关脉不作为病症来看待,或者说不把它作为诊断依据来看待。斜飞脉、反关脉有两种情况,一是受到了大的惊险,脉出现了逆行,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斜飞脉反关脉有可能会调理回来,回到正常的脉象上去。另外一种是先天的,一般是调不回来的。斜飞脉反关脉不作为诊断的依据,或者是先天血管的异常,或者是受到了惊吓就可以,不管它斜飞、反关出去的脉是什么象,都不管它。跟濒湖脉学的28种脉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11、温病脉象躁扰不宁是指脉象结构不稳定还是指另有不稳定,还是其他别的能直接描述出来的具体的象呢?

这个温病脉象的躁扰不宁主要是一个感官上的感受,它脉象上可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异常,但是摸了他的脉,大夫心里或者大夫手底下出现轻微的躁扰不宁的象,就是温病脉象的躁扰不宁。先不管这种脉象,先去摸摸壮实的孕妇的脉和脾气暴躁的来例假的脉有何区别。身体比较壮实情绪比较稳定的孕妇的脉,会出现一个滑象,脾气暴躁的来例假的妇女也会出现滑脉,但是这两种滑脉在手底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性格比较平缓的孕妇的滑脉摸上去就好像春天的感觉,特别的和缓、温煦,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一种春意萌动的感觉,这是一种滑象,而脾气比较暴躁的来月经的滑脉,是个烦躁不安的,躁扰不宁的滑脉,是个不安分的滑象,这两种都是滑脉,但是背后的那个象是不一样的。我们摸准了28种脉后,再去体会各种脉象的感觉。

12、大柴胡汤的剂量,柴胡一定是24克吗?还是可以加减变化的?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斤是个八两,比如柴胡用8份,黄芩用3份,我们只要按照这个比例,就可以了,根据病人身体的强弱、根据年龄的大小,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具体的药物的剂量是有变化的。

举例,一个小男孩突然出现了烦躁,大便不通的象,我们判断他是大柴胡汤证,我们给他开方的时候,可能柴胡就直接用了8克,黄芩用了3克,其他的按照比例就可以。一个中年男子还是运动员,身体特别壮,这时候柴胡用8克,基本没效果的,用24克也是基本没效果的,柴胡可以用40克,黄芩就用15克,注意这个比例就可以。

注意原方药物的比例,具体剂量因人而异,因季节而异,因病而异,要有灵活的加减变化。

13、开方的剂量大小是否都按河图来?

可以考虑按河图来,遵循古法,既考虑了归经,又考虑了术数之学。一位老先生给病人开药方绿豆多少枚,黄豆多少枚,考虑的是数学的学问。河图中说天一生水,地六承之,地二生火,天七承之。天三生木,地八承之,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十承之。在这里一到十这些数字,跟五行相对应,我们在望闻问切之后判别出是哪一行的病或哪几行的病,可以根据这个术数的学问来进行,如果初期我们没那么多精力,我们先按照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归经来进行使用,后期掌握熟练了,熟悉了,再给加进去。

14、桂枝汤中的桂枝去皮是什么意思?

古代桂枝与肉桂是没有分开的,把桂枝叫做桂,把肉桂也叫做桂,现在的桂枝与肉桂取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桂枝是取樟科植物特别细的最顶端的那个枝条,比较粗老的树干上的皮或树枝上的皮是当成肉桂使用的。肉桂桂皮接近地面,弄下来可以压平,叫做板桂,树干上稍微偏上一点的皮剥下来是压不平的,两边是翘起的,叫起边桂,另外树枝上的粗老的皮就跟卷筒似的,称为筒桂,板桂、起边桂、筒桂外面都有粗老的皮,这个粗老的皮是要去掉的,因此桂枝汤原文中的桂枝去皮有可能用的就是这个肉桂的皮。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把肉桂与粗老的皮以及特别细嫩的枝条分开了,因此我们现在用的桂枝是比较细嫩的枝条,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去皮的,如果要去皮,那么这种桂枝就去掉皮就没有东西了。

15、左右手关脉洪大,爱发火,睡觉爱流口水,是啥原因?

爱发火爱生气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肝火大,一种是脾气大。肝火大是这个人肝气比较足,肝气郁滞住了,肝主怒,这种人经常嘴里苦,身上热,这是实证,体内有了不该有的东西,或者是体内的东西过多了。脾气大,是因为这个人脾的功能不足了,不能敛藏住体内的能量了,能量外散而表现出来的,这是虚证,因此肝火旺与脾气大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虽然这两类人都爱发火,但一个是实证一个是虚证。实证给他用泻法,肝火旺的人可以考虑用丹栀逍遥散,甚至可以考虑用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丸力量比较大,如果是开方子的话,比较苦,不太好喝,而且力量比较足,一定要慎重,针对身体比较壮实的人。肝火大是个实证,考虑用泻法就可以。脾气大,由于身体能量的不足,尤其是脾的能量达不到了,不能把体内的能量给含蓄起来,出现一个气外泄,这是个虚证,就要用补法,虽然表现出的是个爱发火的象,是个能量外散的,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个能量外散,要把它收回来,收到体内去,这时候用一些补养脾胃的药物就可以,像是四君子汤,四君子颗粒,六君子汤,甚至可以用补中益气汤。这两种人号脉,肝火旺的人左手关脉会出现一些滑象,甚至出现实象,能量特别足郁滞住了的象,这时候就可以用丹栀逍遥散甚至是龙胆泻肝丸。如果右手的关脉是虚,弱,芤,浮,虚弱,沉,等象,是个脾气不足的,这时候就要考虑用补脾的药物,补足了,能量收回来了,脾气大就能缓解。发完火耿者脖子觉得老子是天下第一,都是别人的错,这种人是肝火旺,发完火感到后悔、懊恼的是脾气大,我怎么能生气呢,我怎么能发火呢,是个虚证,考虑用补的方法。

16、吹风了是卫强营弱,产后自病、长途跋涉为什么也是卫强营弱?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只要是这个人出现了卫强营弱的证型,通过脉象、症状,通过他的反应,我们经过综合的分析,按照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去分析,分析出来如果有卫强营弱的症状,就给他桂枝汤,不管他是什么治病原因,只要有卫强营弱的病机就直接给他桂枝汤。由此引申出下面的小问题来。         

我在大学里教书,一个学生说看书时发现书上记载了这么个事,一个人被舌咬了,去找当地的大夫,大夫通过望闻问切后,给他开了个方子,内服加外洗的,结果这个被毒蛇咬伤的人就好了,毒蛇的毒素也没有发作起来,后来他长大了,觉得好奇,就把这个方子又重新抓了,去做各种各样的化验去,化验结果发现这里没有任何一个药可以治疗毒蛇咬伤,没有一个药是抗病毒的,抗蛇毒的。为什么没有抗蛇毒作用的中药可以把毒蛇咬伤的病人治疗好呢?原因就在于不管是什么样的治病因素,只要是这个治病因素影响到的是人体的气血、人体的正气,是人体的气虚出现异常了,所以人才生病的,生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气虚的异常,在于正气的异常,中医治病就是把异常的正气回归到正常,把异常的气血回归到正常,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在气血上,都是在正气上,中医大夫过去调理的时候,只要把握住气血出现什么异常,把这个异常的气虚回归到正常的就可以了,是什么样的治病因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气血出现了什么异常,正气出现了什么异常。

有家长在问,病毒感染的发烧,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发烧,细菌感染的发烧,我们怎么治?在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落脚点是人体的正气,是人体的气血,而不是外在各种各样的邪气,任何可以使人生病的东西都称为是邪气,包括风寒暑湿六淫邪气,也包括支原体、细菌、衣原体等等之类的邪气,同时还包括积食、毒蛇咬伤,刀伤剑伤等等影响人生命的,中医上统统把它称作邪气。外界的这些邪气是防不胜防的,外界的邪气是不胜枚举的,它的种类是非常非常多的,如果我们把落脚点放在这些上面,我们会永远走不到头。随着现在检验水平的提高,随着现在物理化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把细胞分成原子,再一点点分下去,越来越细,会发现,外来的邪气也是越来越多的,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是无穷无尽的,永远走不到头的。但是如果把着眼点回归到人体的正气上去,人体的正气就是升降浮沉,我们是要把人体的正气把握住了,知道人体的正气是什么状态,知道人体的气血是什么状态,我们把异常的状态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上去,正气正常了,气血正常了,那么这个人也就正常了,人的正常无非就是气血的正常,无非就是正气的正常,正气、气血i调到正常的状态上去,这个人就不会生病了,即使有病也会被赶跑。我们始终要注意,不管病人是什么原因,只要看病人当下的状态,就可以,看正气的状态,看气血的状态。吹风导致的卫强营弱,产妇自汗导致的卫强营弱,长途跋涉导致的卫强营弱,体虚导致的卫强营弱,别管是什么原因,就看他当下的一个状态,中医就是辨证论治的,看他当下的一个证,把这个证给辨别准了,就能好,按照正气的状态,按照气血的状态,去给他调理就没问题。

17、三阴三阳的顺序

左边白颜色部分逐渐打开称为太阳,当阳开到最大之后,再一点点给合起来,合起来的部分称作明,右边部分又逐渐打开,这部分称作太阴,开到最大之后又一点点合起来,合起来的部分称作厥阴,其中阴阳转换点上的那个圈黑颜色的称为少阴,下面是白颜色的称为少阳,少阴少阳是阴阳转换的枢机,称为枢,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少阳为枢,太阳打开是承接厥阴的合,厥阴合之后阳逐渐打开,阳开到最大之后,物极必反,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没有一个事物会是持续向上发展的,到达一个顶点之后必然会发生一个转变,在这里发生转变的时候,启动这个转变的机理所在就是那个枢机,所以说少阴少阳作为一个枢,开始一个转枢的了,由阴变成阳,由阳变成阴,这称为枢机,枢机转换之后,阳逐渐地合起来,阳合起来的过程就是阴逐渐打开的过程,

18、三阴三阳的传变顺序。

一般情况下,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少阳传太阴,太阴传少阴,少阴传厥阴。

外感初期,邪气最先影响太阳,在太阳的层次上把邪气给抵挡住了,这个病可能就好了,如果没有抵挡住,就可能传到阳明上,阳明挡不住再往下走是少阳,少阳再往下走是太阴,太阴再往下走是少阴,少阴再往下走是厥阴。先记住这个顺序,至于为什么以后再分析。引申两点,一,以太阳病为例,外边风吹了,受寒了,如果说没有出现脉浮缓、浮紧,这种情况下是一点病都没有,是健康的。如果这个人出现脉浮缓、发热、汗出,啬啬恶寒,嘻嘻恶风,淅淅发热,这是出现太阳病了,是桂枝汤证。如果说出现了脉浮紧,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而喘,这是太阳伤寒,太阳中的麻黄汤证,这两种情况都称为是太阳病。如果说风气寒气影响到一个人,这个人有点鼻塞,脉微微有点浮,没有出现浮缓、浮紧,这种情况称作太阳受之,感受到了邪气叫做太阳受之,但这时候这个人没有生病,只是又一点点怕冷,有一点点发热,有一点点鼻塞,但整体状态非常好,称作太阳受之,人感受到了邪气。如果说,受之之后没有把这个邪气抵挡住,这个人出现了脉浮缓、发热、汗出,淅淅恶风,嘻嘻发热,出现了这些症状,或者出现了脉浮紧,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称为太阳病,这时候是严重地生病了。太阳病的这个状态我们要给他积极治疗,选用桂枝汤,麻黄汤等,甚至可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汤,或者是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等方剂直接给他治。这是太阳病的一个状态。

仅仅是太阳受之的状态,在太阳上感受到了一个邪气,这时候我们给他温补一下正气就可以了,给他喝一碗热腾腾的粥,或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或者是喝一杯热水,盖上被子,发发汗,有可能他直接就好了。因此太阳受之的状态不需要选用专门的药物治疗,只要温补一下正气,帮助他外散一下就可以了。我们国家也提倡治未病。治未病就是人不是真正生病了,而是处在什么受之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治未病,治太阳的未病就是太阳受之,治阳明的未病就是治阳明受之,治太阴的未病就是治太阴受之,治厥阴的未病就是治厥阴受之。注意,治未病并不是这个人一点状态也没有,而是这个人没有出现典型的病变,是处在什么什么受之的状态,这时候才是一个治未病的状态。

另一个引申的,为什么六经或者是三阴三阳传变的最后是厥阴呢?

厥阴病可以涉及到一个人的体质、可以涉及到一个家族的体质,也就是说父辈得的厥阴有可能传给孩子,按现在的说法这是一个遗传性的病,或者用西医的说法这是一个涉及到基因的病。前面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还仅仅是指这个人个体的病,对后代没有什么影响,仅仅是这个人个体的病。所以说到了出现死人状态的少阴,少阴病很多情况下是要人命的,前面的五个,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仅仅是指这个人个体的一个病,而厥阴涉及到一个人的体质,涉及到一个人的基因,可以是传给下一代人的,因此仲景的三阴三阳的最后是厥阴。厥阴当下病态的表现并不是最重的。厥阴当下状态的病症并不是最重的,厥阴病一般不会出现让人死亡的情况,而少阴病是可以要人生命的。厥阴当下状态的病症并不是最重的,但他涉及到一个人的内里,涉及到一个人的体质,涉及到一个人的基因,可以传给后代,因此厥阴病是最重的,所以放在三阴三阳最后。

19、什么药可以解半夏的毒?

有很多药可以解半夏的毒,甘草就可以。中医上把甘草称为是国老,和事佬似的,不管谁发生什么事,只要和事佬叫过来调一调就没事了。甘草是国老,可以解百毒,可以治很多的病,解很多的毒。我在试半夏的时候就是想看看它的毒性到底是怎样的,药物的毒性其实就是它的偏性。天地之间只有人是秉阴阳之正气的,是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的,只有人是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的,除人之外,其他的都是有所偏的,偏于阴或偏于阳,我们用药物来治病就是借助药物的偏性。笼统而言,药物偏阳性,那么它治疗的就是人体偏阴性的病,借助药物的阳性把人体偏阴的状态拉回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状态上。如果说药物是偏阴的,就是借助药物偏阴的性质把人体偏阳的状态拉回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上去。所以,说药物的毒性不是太合适,我们直接说药物的偏性。药物的偏性越大,那么它治疗人体阴阳之偏的能量越强,也就是说它能治疗人体更加凶险的一个病,药物的偏性越小能治疗人体的病是偏轻的,偏性不大的病,我们选偏性小的药。古代说半夏戟人咽喉,就是说吃了半夏就像是用剑、针在那里扎似的,这是正常人吃了它的反应,如果说是一个扁桃体肿大的、咽喉肿大的人吃了,刚好可以借助半夏的偏性把咽喉肿大的病治疗好,半夏针对咽喉这个地方最合适了,所以药物的偏性实际就是药物的治病作用,药物的偏性越大那么治病效果就越明显,治疗重的一些疾病。药物的偏性越小治疗的人体偏轻,偏简单的一些病,注意这点。

20、小柴胡汤加味之后,还是按照小柴胡汤的煎煮方法吗?

如果说是简单的加味,还是按照这个方法来,比如说在小柴胡汤证的基础上病人出现了咳嗽的情况,我们可以加上干姜五味子,只加了这两个,整体组方原则还是以小柴胡为主,这种情况下煎煮方法仍然是按小柴胡汤的煎煮方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煎取三升,一斗二升的水泡那些药,泡40分钟,熬出六升,去掉药渣,六升的水再煎煮,剩下三升,分三次喝。这种简单的加减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来。如果加减得特别明显,已经看不出什么方子了,这时候就按照新的煎煮方法来。

21、证和症如何区分?

比如说一些中成药上列了一些适应症,是症状还是证型?症是指一些症状,人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头疼啊,眼睛干涩啊,迎风流泪啊,晚上睡觉不好啊,口苦啊口干啊,口里有异味,它是一个一个的症状,我们称为症。由一个一个的症状归纳出来的病人是什么类型的一个病,这种类型称为证型,就是证。也就是说一个证型会有非常多的症状,症状组成一个群体,叫症候群,由这个症候群总结出来属于那种类型的疾病,这种类型称作证型。中医辨证论治辨的是证。比如说卫强营弱的证,少阳郁滞的证,肝郁脾虚的证,肾阴虚的证,肾阳虚的证,全部都是一些证型,而这些证型是由一个一个症状组成的。

比如,一个病人来找我们了,经常腰酸腿软的,腰没有劲儿,眼睛干涩晚上睡觉容易醒,手心的温度高,晚上睡觉经常出现出汗,脉是左手尺脉沉较弱,左关脉沉弱,其他几部脉勉勉强强还可以,没有异常的情况。这些一个一个的全部都是症状,是不舒服的表现,有的是客观的,有的是主观的,像脉就是客观存在的,晚上睡觉不好别人不知道只有他知道,是主观的,当然可以通过摸脉反推过去。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主观的,这些都是症状,由这些症状我们总结出来他是个肝肾阴虚的证型,由“腰酸腿软的,腰没有劲儿,眼睛干涩晚上睡觉容易醒,手心的温度高,晚上睡觉经常出现出汗,脉是左手尺脉沉较弱,左关脉沉弱”这一个一个的症状我们得出了他是肝肾阴虚的证型。然后我们就给他治了,中医是辨证论治,辨别他是哪种证型,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辨出是肝肾阴虚的证,就直接给他六味地黄丸,当然他眼睛干涩得厉害了,我们可以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密蒙花谷精草?),针对眼睛的症状,这就是中医治疗辨别证型,治疗的时候永远不根据他的症状来,一个病可以有很多的症状,治疗是根据证型来而不是根据症状来。

22、如果是脾虚兼有阳虚证,在不会配伍的情况下,可否以四君子为君,以平胃散为臣,以肾气丸为佐使,可以这样给他治疗吗?

这种方法不太合适,四君子针对脾虚的,平胃散是针对体内痰湿过盛的,肾气丸补的是肾阳。这个人脾肾阳虚,引起痰湿庸盛,在这里四君子平胃散肾气丸这些药物的比例不太合适。我们要看病人是以哪一个证型为主,根据这个作为选择的原则。如果确实是脾肾阳虚的,要看是以哪个为主,是由脾及肾还是由肾及脾,大部分情况下由肾影响到脾的可能性大。中医有句话叫肾为胃之关,意思是肾是脾胃的关碍,肾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脾胃的,想一下脉象和脏腑,想一下六部脉的相生关系就可以了,左寸为心为火,左关为肝为木,左尺为肾阴为水,右寸为肺为金,右关为脾为土,右尺为命门为相火为火,五行的关系而言,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如环无端,的一个象,火生土就是右手尺脉生右手关脉,火生土,就是说命门之火肾阳生的是脾胃,还有些更深层次的理解,先不深入下去。因此脾肾都出现阳虚的话,偏向于肾影响到脾胃,这种情况下脾肾阳虚以肾阳虚为主要原因,为原始出发点,补肾阳就可以,可以用桂附地黄丸就可以,桂附地黄丸里含有茯苓泽泻,这两个都是祛湿为主的,脾肾阳虚引起的湿气大直接用肾气丸就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在这里我们还是要辨别出以哪种证型为主,选择哪个为君是比较合适的。

23、气阴两虚的人喝参麦饮,里面的五味子会把邪气流在体内吗?

如果是气阴两虚的的人,他体内没有邪气啊,只是个不足的象,因此喝生脉饮是完全可以的,党参麦冬五味子没有邪气,直接用就可以。并且五味子入的是肺,起到敛金敛肺的作用,肺为金,金生水,所以说五味子对肾阴肾经也是有一个补益的作用,在这里完全可以用,没有问题的。适合气阴两虚的药,最好的是西洋参,美国、加拿大产的最好,美国产的又叫花旗参,因为美国的国旗上有花纹故名花旗参。我们国内产的党参补气的作用强一点,东北产的人参,尤其是用红糖加工过的红参,偏补阳的作用强一点,西洋参是气阴双补的,可以直接使用于气阴两虚的人,成年人可以用西洋参。如果是小朋友或者体质弱一点的人呢,用西洋参力量比较大,可能耐受不住,可以给他用太子参,也叫孩儿参,也是气阴双补的。

24、黄元御的桔梗元参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吃了3-5服药,好转了,该如何善后?

罗博士说用补中益气汤,这位同学认为用玉屏风散。

过敏性鼻炎首先要分清是虚还是实,如果是虚的,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都可以,更合适的还是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补了中焦脾胃,并且它会把药力给升提过去直接到达肺里边,更合适一点。玉屏风散针对的是皮肤的,它不会直接针对肺,效果稍微差些。如果是一个实证,偏热一点的湿阻滞住了肺窍的话,这时候用桔梗元参汤更合适。所以首先要分清楚虚实和寒热很重要。

25、生脉饮小朋友可以喝吗?

如果是气阴两虚的小朋友就可以喝,如果不是气阴两虚的就不可以喝,中医治病永远是辨证论治的,有这个证型,什么人都可以用,没有这个证型,什么人都不可以用。具体用量看他的年龄和体质。八、九岁的小朋友其他都正常的话,党参用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2-15克比较合适。

26、多发的肺结节,中医怎么辨证?

就看这个人有什么样的表现,西医检查可能是多发性的肺结节,拍片看是肺上的事,但是如果给他号脉,发现肺没有问题,反到是出现了左关郁涩滞的象,左关为肝胆,说明它是肝气郁滞不通,木气该疏解疏解不开影响到的肺,木反侮金而表现出在金上的病,这时候治疗以木为主。如果身体比较壮实,可以考虑用疏肝为主同时加上三棱莪术等等活血化淤攻节的药。如果就是肺上的郁滞,就是右手寸脉上的涩滞小郁结的一些象,我们直接走肺就可以。中医治疗永远看的不是什么什么的病,永远看的是证型,永远是辨证论治。不管你的病名是什么,都要望闻问切,都要收集资料去。

病例,之前调理过一个小朋友,西医医院说治不了了,叫它转到儿童医院,后来家长介绍到我这里来,西医病例上说是肺炎,但我通过摸脉发现他是脾胃太虚弱太厉害导致体内痰湿寒湿过盛而出现的事,治疗时根本不用管他的肺炎,把他的脾胃调好了就可以完全治好他的病,因为脾胃虚弱,导致痰湿跑到肺里边去,而出现一个肺炎的象,肺生病是一个标象,不是最根本的,肺生病的原因在于痰湿大,痰湿大的原因在于脾胃弱,我就给他化痰湿调脾胃去,没有管肺结果把他调好了。

所以面对一个疾病的时候,别管它的病名,就给他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选择中医收集病情的资料给他治疗就可以,其他的就不用管它了。

27、小朋友眼袋比较大,山根发青,胃口小。这是典型的脾胃虚弱的象,并且胃里还有寒气,这种情况我们给他温阳脾胃为主,稍微加点健脾的药,可以用黄芽汤,黄元御的方子,党参干姜甘草茯苓,比用四君子汤效果更好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阳病
第50 讲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3)、少阳兼证(1)
JT伤寒论慢慢教(第九期)9.9.1
《伤寒论》学习笔记151
郝万山教授:这7种病,1个方子就搞定
【微信群新声】经方治疗发热的六经诊疗思路(连载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