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庞老师再谈内向回意元体
userphoto

2023.01.25 湖南

关注

意元体刚形成的一刹那,它生出个灵元,是个体意元体,是空白的。随着生命的过程,打下了很多具体事物的烙印,具体事物一抽象,它有穿透力。信息积淀在灵元外边,成了参照系。参照系的信息也能放散到意元体里边来,参照系也在意元体里边,在灵元的边上,又能反过来作用于意元体。脑中心有灵元,边上有参照系,参照系不能直接进到灵元里边去。灵元里边是非常清明的,佛家讲常清净,就是这个道理。练功练超常智能,就是要进入意元体,进入灵元,打破参照系。实际上,我们没进入灵元也可以出现超常智能,如发气治病、感知功能等,不过那是意元体和灵元的“用”。发气治病,它是个念力,感知功能是映知的集中,也是念力,这样,它的“用”被强化了。我们还要认识到它的“体”和“性”。灵元里边那种非常均匀、非常精细、无分别的状态,那是它的“体”。而它的“性”,有主动性、自动性、选择性、全息性。认识到它的“体”以后,就能感觉到它的变化。如果能把“体”“性”“用”结合到一起,威力就大了。

学会内向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精神集中,一个是把意识返回自身,返回自身生命里。真正的是返回到意元体里边来。参照系一活动,就从意元体里出来了。要从参照系往里边去运动,最好往灵元里边去。参照系只要一动念头,就会形成一个信息序,信息序就离开灵元了,就出来了。因为参照系一动形成信息序,就会聚集成能量,一有能量就不是那种纯整体性物质了。如果参照系一动,没有具体念头,就不会形成特殊的信息序,就没有作用上能量,这就是它的映知的“用”,传输到意元体去了。所以真正的内向性运用意识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内向也是个念头呀!真正的内向是无念的把意元体映知的功能启动,映知功能是意元体本来就存在的。我喊xx,你没事会答应,有事也会答应。你睡着了,屋里有十几二十个人,喊xx,喊几次,别人不醒你会醒。这就是意元体常应常静映知的功能。你答应不是你当时起的念头,是把你意元体映知的功能给唤醒了。这个功能在哪里?不知道。我们讲内向性运用意识,一开始只是个拐棍,真正的内向,意元体无边无际、无内无外,你还内什么向呀,内向只是把你的念头集中起来,不让它向外放散,使念头回收、回收,回收到没念头,一旦真没有念头了,它就没个内了

...发愣没有灵觉,它和静结合在一起了。觉察的觉不灵了,迟钝了。如果能感觉到它里边的状态,那个觉就灵了,灵元的觉更清明了,觉知、觉察的能力就更强了。灵智和呆滞不一样,里面应该是“觉悟、觉察、觉知”这三种觉的复合体。发愣时,这三种“觉”都没有了。一发愣,什么都不知道,一清醒过来,脑子倒挺清亮,但刚才这一段不清楚,里外都不清楚,这样使明觉混到混沌状态去了。发愣有没有作用呢?有作用,一般说,坐忘就是这种状态,但这不是得道的状态,这只能说明你会坐忘了,但坐忘离产生明觉还得进一步。是谓坐忘,“犹有不忘者存”,还没忘在那里呆着呢,那才行。都忘了就不行了。不忘就是觉察,觉察到那个忘,觉察到忘的那个境界和状态,觉察的用没停息,是自我的动(反映之动)和思停了,觉不能停。明觉就是意元体的性,是它的根本意识,是意元体的本性。那个状态是它的本体,那个觉是它的本性,惺惺不昧的状态就是本性,惺是很明了,练功就要保持这种状态,一点一点地来。

要注意,内向性,不能内向呆了,它里边是很灵活的,灵活又不是胡思乱想。六祖讲:“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有了这个念头,就不去断它,它本身里面就是不断动的,你觉察到他这儿动,那儿动,你不要去分析它,不要分别它,不要随着它跑。既不停它,也不赶它,顺其自然就行了,你只要能感觉到它,就是对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样你会说有杂念,什么叫杂念?杂念也是念头,只是它不符合你练功的要求,叫杂念。我们智能功,还有佛家、道家、儒家,练功时符合它们理论的念头叫正念,不符合它们理论的念头都叫杂念。不管什么念头,你一觉就是正念了,就不需要再去断它,一觉对了就行了,就停在那种状态,这就是正念、正觉如果你觉得是杂念,那种状态就没了。

这些道理很多人明白不过来,其实,当你一觉,那就是意元体的体和性起作用了,那就是正呀,还找什么!正的来了你再去找,一找又出念头了,那就错了。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就非常简单,慢慢地维持那种状态,维持那种境界,也不存在维持多少时间,练功保持这种状态,不练功时也都能保持这种状态多好啊!它那个觉总在那儿呀!有人刚开车时很紧张,杂念起不来。譬如你开车非常熟了,你可以一边开车一边想别的事情,能想十分、八分钟都不觉得。等功夫高了,觉更敏锐了,你不收,明觉也总呆在那儿,明觉的灵知在那儿,经常老感觉它,渐渐地能感觉到它,它存在的体象明显了,体性也大了,敏锐程度慢慢就提高了。你不用它,它也在那儿呆着,只是你还不清楚。

从理论上讲是这个样子,要真正感受到它还要有个过程,练功就是要经常感觉到它。从理到事就是这样。懂得这些道理,,原来修炼就是修这个本!练功气练足了,升华到意元体,炼气化神,就更容易感觉到了。一般人气不足感觉不到它意元体的气受到消耗,它的体就弱了,所以要经常补气,把意元体的气练足。所以,我们练功必须注意气的调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神的问题。但是神不好直接入手,我们从气入手,“精养灵根气养神”吗!用气去养神。将来会收了,收得好了,可以从灵元那儿开合。在外面开合,那是气的感觉,要在里面开合,是神的开合,用神带着气开合,这样一聚一散,但是当中必须要集中起来,会进去。

脑子就空了,就有空空荡荡的感觉了,比较虚净的状态(是干净的净),用这种状态去思考问题就好思考了,灵感就容易出来。与常人思维是众多信息竞争、集中呈现出优势信息,头绪会出现很多,别的没用的信息就会沉伏下来的过程不同,用这个念头勾起它的信息,灵感就容易浮现出来,这是静下来考虑问题。所以,我们说不是练了功就不能搞事业了,练了功应该搞得更好。如果说练功练的呆头呆脑的,什么也干不了,那说明练错了。人家不练功的都干得了事,我们练了还干不了事,那还不叫痴呆功呀?那些能干事业的人,如果真能接受这一理论,比普通人进步快,他会能干更大的事业。因为他的意元体灵呀,脑子里有这么多通路,信息多呀。有些农民,知识非常少,信息少,还爱抬死杠,这样的人练功,作为对迷信的信仰的执著追求上,如果苦练,也能练出点功夫,但需要的时间太长,太费力气,出了功夫也是单一的,是不全面的。

有人说,有文化的人练功不容易出功能。85年在华北油田有个工程师练功不久就出现了功能,能查地下的油。所以,有文化的人如果不固执,也能练得好,练出功能来;没文化的人如果固执,他也练不好。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文化,关键在于对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固执不固执。另外,练功也不在于干不干事业,在于对这个事业有没有盲目的执著和贪婪。干多大事业,如果不盲目执著,干的事业越大,练功越好,“大隐于朝,小隐于市”就是这个道理。关键在于你的心能不能清净,能不能内收,能不能拔一于中。没拔出去,你干的事业越大,你的定力就越大,外界事情拔不动你呀,如果一件小事,就睡不着觉了,情被拔出去了,神不守舍了。对此应该学会辩证地看,慢慢就通达了,千千万万不要有什么都不做专门去练功的想法,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不干工作了,回到家里能什么也不干吗?家务事不也同样是事吗!虽然说“撒扫应对也通玄”,你干工作不是一样可以通玄吗!不都是身外之物、身外之事吗?对批评你的,能一心不动,说明他在你心里不重了。要练得谁也拔不动你,制不住你,一层一层往上走,一点点地开阔心胸,增加涵养。(文章未经老师本人审阅)另(上篇文中第四段中的文字“就不是第一层物质了,”应该是就不是“第三层物质”了。)

彭老师带功口令系列--2

彭老师带功口令系列--1

明劲站桩的机理与方法

形松气通神意静

明劲站桩筑基提高班

时间:20:00--21:00 (周五休息)

衰老是先从脚底开始的,以前讲“寒从足底生”,精也从脚底生。通过明劲收缩,能够增加下肢力量。帮助抻动足三阴三阳经,畅通经络之气。桩中练习“丹田起火”生发阳气

通过呼吸与形体动作以及意念的整体配合的静力练习,达到体内正气充盈,体质增强,精神内敛,促进气血流通,增长气力,提高生命力,延缓衰老。

学费:月200元/年卡1500

捧三形康养提高班

时间:9:00--10:30 (周六休息)

内容:捧气贯顶法(念气观气)、三心并站庄(丹田起火)、形神庄(抻筋拔骨 )、舒肝理气桩(练力强肝)、撮谷道呼吸法(强肾精固下盘)等功法选练,并且不定期讲解各功法动作要领与理论。

费用:月200/年卡1500

备注:上述班均月30天为周期,随时参加,同时参加两个班则为300月。均有视频回放。

指导老师 :彭老师

中医医学气功学会会员,中医康复理疗师,健康管理师。

传统非药物疗法传播人、明劲站桩倡导人,新派开合太极传承人。

1989起在各地从事康复养生专业推广,并应邀到国外讲课,有30余年的康复养生教学实践经验。曾担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庞明先生秘书。

详情咨询 :彭小平老师  15273470499

微信号:   pxp2014hylt

公众号:  传统修养身心

视频号:  传统修养身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悟后方修道之:寻找自我、从自我处修养
十三姑说说二
莫为杂念而烦恼
打坐如何排除杂念?
体察:运用意识之根本
庞老师对“明心见性”的论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