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兰· 贝母这味药
文字来源: 线上语音课


三山均高的元宝舌用药--浙贝。
即,整个上焦都高厚的舌像,用药浙贝。

个人认为单独讲浙贝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结合川贝一起讲。空间医学系统里只限用浙贝,而没有川贝。

或许本应择选贝母,后来者按照自己的习惯,选用了浙贝。传来传去,也就只用浙贝了。在我个人临床,浙贝和川贝都会用到。


浙贝和川贝,统称为: 贝母
近代的用药系统里分了浙贝和川贝,这两味药在本草里统称为贝母,因产地不同就有了两种名称。浙贝,产地浙江一带;川贝,产地四川一带。 


 具体把两味药做一个简单的区分。
 传统医学里这两味药共同的功效: 止咳化痰,治疗心肺顽疾的功效。
区别: 
浙贝   产地浙江一带,外形似大板栗,大粒,纯白色,熬煮出来味道以苦味见长。苦味的药物势能向往下,偏于泻。

川贝  产地四川一带,我只见到成药,生鲜的没见过,只能以见到的成药来做区别。川贝外形比较小,只有小板栗大小,色微黄。煮出来的味道以甘味为主,没有浙贝那么苦,也有那么一点苦味,不明显,甘味的药物比较温润。


其实   从味道细微的区别,就可以区别出  浙贝  治疗偏于热证方面的;川贝  偏于燥咳  虚咳方面。


大家要清楚,上述是从传统的药物解读来讲解的,不是空间医学一言本草。传统医学现在的很多书籍对药物的解读多从「用」上解读。就是,列举一堆常见的病症,说这味药可治。我一直强调学药物要了解它的「性」,而非死记它的「用」。性   是它的一个大层面大方向的能量趋势,而  用   是具体到某一些症状的使用,非常有局限性,很难灵活。


那现在又讲药物的用,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好处。能够了解具体,在临床遇到这样的症状时,随手即可取用。所以,对于初学者或者还没有完全理解  清晰一味药到底怎么用的时候,看这些传统书籍对药物的解读还是有帮助的,至少在遇到这些病症的时候知晓可用哪些药。


再说一遍,浙贝和川贝的细微区别:  川贝以燥咳虚咳为主,浙贝以偏热咳嗽为主,偏热咳嗽在临床的症状,有时候是咳 有痰,或有痰咳不出来,痰偏黄色,这个时候用浙贝就更合适。干咳无力,川贝就更合适。


在讲这两味药的时候,还要结合昨天课程里面讲的桔梗来做一个区分。

桔梗  宣肺也可以治疗咳嗽。那这三味药到底怎么用呢?

它们可以同用,就是 浙贝和桔梗可以同用,川贝和桔梗可以同用,川贝和浙贝这两味药不同用。桔梗宣肺也去痰,咽喉部疾病这三味药都可以解决。不同在哪里呢?

在势能能量的方向
以及作用的层面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  桔梗寒热不禁,势能是向上的,它的味  苦辛,偏于辛。什么意思呢?一味药的气味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类别,只有苦或者只有辛味,或者只有甘味,这是不可能的,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具有一味到两味三味的属性。刚讲到的浙贝,偏苦寒,桔梗偏苦辛,它俩都有苦味,但浙贝以苦为主,它的势能是向下的。而桔梗偏于辛,辛是发散的,势能向上向表走。

昨天讲桔梗的势能,从两肋下往上,能量向上,具有「翻山越岭」和「提壶揭盖」之能。咽喉部以及肩颈部、肩胛部这些地方的病症,都可以用它。有一种情况一定要留意,不提及有可能就想不到,人体是动态的,各种症状都可能发生,在选用桔梗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老喜欢打嗝,或者当下症欲呕吐或气逆。能不能用桔梗? 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慎用,为什么?此人能量本身上逆沉不下去。用桔梗这样的能量上升药,单独使用就有可能会让症状更加厉害。所以要慎用。留意,不是禁用,我一直反复在讲,慎用的时候必须要配伍其它的一些能量势能药,合用时才不会增加更多新症。

 现在 
看看空间医学一言本草
如何解读  浙贝这味药:  

1  增加空间水分,
2  疏散上焦空间能量,
3  降低上焦空间的压力。 


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将上焦多余的空间能量搬到其它地方去。既然多了,多了就要把它搬走。具体到临床的时候,有如下几个功效:

第一  打通上焦到外焦的通道。浙贝  这一味药也是势能药,川贝也是。起点在上焦,终点在我们的腰骶部,行走的路线外焦。

浙贝这一味药起点为泻,终点为补。除了之前讲到的蒲公英是个例外,其他的药物还是要按照正常讲解的: 起点为泻  终点为补,行走路线平补平泻  这个规律去理解。

浙贝的起点在上焦空间,就是舌尖,三山之前山的大部分。起点舌尖,终点舌根。在人体来讲起点  上焦心胸部位,终点人体下焦背部命门、肾区这个空间区域。


打通上焦到外焦的通道,促进肺金生肾水。「促进」,并非直接 肺金生肾水(有些书上直接解读浙贝增加水)。 药物始终只是帮助人体完成它自身的功能,而非药物具备这些功能,它始终是一个辅助的角色。没有这一味药,肺金能不能生肾水?自然能。

有时候身体脏腑之间功能失衡,我们就要借助一些药物来帮一把,仅此而已。

第二  增加上焦的湿度。这一条引得很多人解读为浙贝能增加水分。实则浙贝只是起到「行云布雨」的一个推动作用。行云布雨不一定就能下雨。观察自然界中,天空乌云密布的时候,必定就会下雨?不一定,所以不能片面解读为增加水分。
 浙贝能够行云布雨,回头看一下瓜蒌仁这味药,解读为「增水行舟」。这两味药是不一样的,瓜蒌仁的增水行舟,是此药含油脂成分,终点正好又入肠道,具有滋润润滑的功效。

浙贝  瓜蒌仁  桔梗  九节
这几味药如何配伍使用呢?

喜马拉雅个人频道「世间的一味药」,在「舌诊本草」专辑语音里  浙贝这一节课详细讲解。可以参听深入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国俊:当归贝母苦参丸-胃痛、血痢、癃闭】
JT叔叔慢慢教-176-寒实结胸三物小白散
黏痰溶解三药:1.川贝母;2.浙贝母;3...
瓜米浙贝
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区别
提到化痰,还有人会说贝母也是清肺化痰的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