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沁阳黑陶 制作传承人汤丽

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

  □记者 杨峰 图 郭长秀 文

  河南沁阳、陕西秦塬、河北馆陶、山东日照是我国四大黑陶生产中心,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沁阳黑陶,更是远近闻名。

  考古调查,沁阳市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陶器类型有20多种,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有着“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美称的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据传说,武则天时期,沁阳盆窑村烧制的黑陶即被列为贡品,称为御制黑陶。明时烧制的莲花纹大鱼缸、牡丹花盆被皇宫收为陈列品。

  据史料记载,沁阳盆窑村名气最大的黑陶艺人叫王太新。1915年2月,由王太新烧制的象鼻鼎、团尊、鱼、纹癸壶等14种黑陶制品参加了“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他自此名声大振。

  如今,沁阳黑陶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沁阳的文化名片。沁阳黑陶品种也由以前的20多种,发展到现在的近400种。

  记者在沁阳市蓝钻文化产业园区看到,以神农时代渔猎到原始农业文明社会变革文化主题所命名的“神农陶”,树起了中华陶文化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神农陶(黑陶)在传承古人烟熏渗炭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烧制需求和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与创新,总结出一套全新的烧制技术,摆脱了原始陶器粗糙的外观和简陋的工艺,解决了易破损、易开裂等难题。同时,神农陶还大胆地结合石雕工艺,创新了影雕效果,注重外在美和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一种完美的和谐。

  新一代黑陶制作传承人汤丽,是沁阳市东苟庄村人,她从1999年开始从事工艺品事业,2006年在广州拜国家级陶艺大师杨英才为师,2007年在山东学习黑陶工艺,2008年在广州从事工艺美术行业,2009年到北京清华大学学习,同时拜沁阳黑陶传承人学习烧制黑陶技术,从事传承创新沁阳黑陶文化事业,她的黑陶集艺术观赏与陈列、实用、收藏于一体,注重外在美和文化元素的结合。其黑陶作品《国色凤舞》,在今年4月份的“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上,荣获银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园动态】学习黑陶文化 领略家乡魅力
河南沁阳神农山
专家学者共话沁阳黑陶产业振兴
沁阳上辇、南寻、北寻仨村村名的来历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何在中原留一个诸侯国不占?
张素礼饰演的穆桂英唱响京城,沁阳怀梆戏《辕门斩子》引爆观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