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味本草|千年茯苓,为什么苏辙和慈禧太后都爱它?

“茯苓,味甘、平,一名伏菟。生太山山谷。”

——《神农本草经》

茯苓,早在我国最古老的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就被列入上品,《史记·龟策传》中描述茯苓为:“伏苓者,千岁松脂,食之不世。”

人们认为茯苓是「松脂入地」所形成的宝物,千岁为茯苓,要生长千年的方才称为茯苓。所以人们就把它和千年灵芝放在一起,并列作为仙药。

01

茯苓的药用价值

“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

——《本草纲目》

茯苓,被称为中药八珍之一的四时神药,别名伏灵、伏菟、松苓、不死面,它的皮称茯苓皮,皮下呈淡红色的部分叫赤茯苓,里面白色的部分称为白茯苓,包根者名伏神。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是健脾渗湿的良药,临床多用于心腹胀满,气虚老伤,痰饮,水肿,腹泻,健忘失眠,心悸,眩晕等病症的治疗。

// 利水渗湿

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

与猪苓、白术、泽泻等配伍,用于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及或水肿、小便不利;与滑石、阿胶、泽泻等配伍,治疗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之水肿;与附子、生姜同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症。

// 健脾补中

茯苓味甘,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渗湿而止泻,使中焦清升浊降,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

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

// 宁心安神

《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茯苓具有补益心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适用于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

// 祛斑增白

《本草品汇精要》载:“白获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白茯苓既能祛斑增白、润泽皮肤,又牢牙乌发,延年益寿。

02

茯苓的食用方法

获苓性质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祛邪又可扶正,是日常食疗药膳的必备品,常用做粥、茶、糕点。

// 核桃获苓粥

原料:核桃仁50克、获苓25克、粳米100克

做法:核桃仁、获苓研末,与粳米100克一同煮粥,可用食盐与香油调味。

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可早晚各服一次。

// 茯苓饼

慈禧太后晚年尤爱吃茯苓饼,常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作食用。

苏轼所著的《服茯苓赋》、《东坡杂记》曾记述了服食茯苓的功效和制作茯苓饼的方法:

“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平时大家自己做茯苓饼,只要将茯苓磨成细粉,加米粉、白糖和适量的水,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 茯苓糕

原料:面粉200克、茯苓15、发酵粉3、泡打粉3、白糖20、各种干果适量、 清水200

做法:

1、茯苓打成粉,和面粉、泡打粉、糖混合后过筛。

2、发酵粉和清水混合后静置10分钟左右,倒入,搅拌成比较稠的面糊,将面糊放于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

3、取一个大点的容器,底部及四周抹油,将发酵好的面糊倒入,上面撒些干果,蒸锅里水开了以后蒸25分钟即可。

// 茯苓茶

茯苓50克,水煮15分钟,睡前半个小时服用。

03

茯苓的食用禁忌

茯苓虽药性平和,但仍有不适合的人群,因其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无湿热、虚寒滑精等患者不建议使用,如果这两类人群食用,就会损伤肾脏的正气,加重肾虚,从而加重病情。

孕妇慎用。

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不可空腹食用以免引起胃酸增多,导致胃肠不适。而且患有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也要慎用。

茯苓无人采,

千岁化琥珀。

寄语山中友,

年岁共长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博士说中医】中药口红暴走舌尖3引吐槽,原来此物养颜已有千年历史
一味本草之茯苓:健脾补中,慈禧养生的最爱!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还有这些功效
中药芡实功效多多 搭配茯苓煮粥健脾祛湿
慈禧太后13张补益方64味中药却用它最多!价值堪比黄金!
茯苓这么吃,助消化、治失眠、还美颜...快来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