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知识简练分享记忆和考点: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 六腑

一,六腑的生理机能

(一)胆的生理机能

1,胆汁又称“精汁”;胆又称中精之腑、中清之腑、清净之府。

2,胆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原因 中空为腑,贮藏胆汁,类似五脏。

3,生理机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胃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1,主受纳水谷——太仓、水谷之海。

2,主腐熟水谷——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3,胃主通降 〖1〗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拘之;〖2〗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3〗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4〗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4,喜润恶燥。

(三)小肠的生理机能

1,主受盛物——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一是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小肠中的食糜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2,主泌别清浊。

3,小肠主液。

(四)大肠的生理机能

1,主传化糟粕——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2,大肠主津。

(五)膀胱的生理机能

1,汇聚水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暂存和排泄尿液——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六)三焦的概念和生理机能

1,三焦的机能——主通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部位三焦生理机能有二

〖1〗通行诸气——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2〗运行津液: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在肺、脾、肾等脏腑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状态,称作“三焦气化”。

【记忆】

六腑的生理特性。

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经与手太阳经的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在生理上,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熙,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等机能;小肠化物,泌别清浊,清者经脾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以养心脉,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病理上,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涩刺痛、血尿等小肠实热的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赤糜烂等症状。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的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生理上,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肺与大肠在病变时亦可相互影响。肺气拥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大肠失润,可引起腑气不 通,肠燥便秘。若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

(三)脾与胃的关系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与胃的关系,体现为: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

(四)肝与胆的关系

胆附于肝,通过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的互为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肝与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与膀胱通过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的相互属络构成了表里关系。

肾为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储尿排尿,是为水腑。膀胱的储尿排尿,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蒸化及固摄作用正常发挥,则尿液正常生成,储于膀胱并有度地排出。膀胱储尿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气的主水作用。因此,肾于膀胱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尿液的生成、储存与排泄。

病理上,两者亦常互相影响。若肾气虚弱,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可影响膀胱的汇聚水液及储尿排尿,而见少尿、癃闭或尿失禁。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也可影响到肾气的蒸化和固摄,出现尿液及其排泄异常。

【记忆】

五脏与六腑构成表里关系,其中脾胃之间的关系,六腑中的三焦,不与五脏相表里。针灸经络中,三焦经与心包经相对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别通六腑泄浊
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
咳论篇第三十八之二六腑之咳
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人体五脏六腑之相互关系
五藏六府与三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