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化疗不吃药,5年抗癌成功,“中国抗癌第一人”做对了什么?

编辑|观律鸣法

文章由观律鸣法头条首发

【内容来源于读者投稿】


癌症对多数人来说是可怕的存在。但是凌志军以自己的经历证明,癌症绝非生命的绝路。

五年前,这位报日人民资深记者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医生判其仅剩三月命运。然而五年后,他不仅活着,所有肿瘤还奇迹般消失。

这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凌志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证明面对癌症需要积极乐观,理性选择治疗方案,而非病急乱投医。

他的经历为无数绝望的癌症患者带来希望,凌志军,用生命诠释什么叫做抗癌第一人,他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痛失至亲

1953年凌志军出生于五十年代的上海,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跟随父母迁居北京后,从小就展现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他喜欢动手做各种小发明,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能创造科技奇迹的科学家,然而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被迫中断学业,离开父母到郊区的工厂做电工。

凌志军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三年后离开工厂应征入伍,严格的军营生活并未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

他仍然借着各种机会阅读军事文献,他在部队里继续坚持阅读,后被调往宣传部从事写作,1978年,25岁的凌志军转业回到北京,成为了一名记者,就在新华社工作。

白天他奔波采访,进行新闻报道,晚上回家继续钻研文学和新闻写作技巧,父母看在眼里,为儿子的努力骄傲和欣慰。

30岁那年,凌志军通过自学以优异成绩获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学历。这对一个初中学历的“老兵”来说可谓难能可贵。

尤其是父亲凌建华,曾经的开朗热情已不再。凌志军专注工作,获得硕士学位后欲与家人分享喜讯。

然而,就在凌志军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家中的悲剧却突如其来,父亲被确诊患上了肺癌,起初,凌志军一家对癌症知之甚少,只能听从医嘱进行治疗。然而种种治疗都无济于事。

两年后,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父亲经历放、化疗后还是没有挺过来。凌志军看到父亲生前给他的叮嘱,其中都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期盼。

父亲的离世成为凌志军一生中最深的创伤,他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决心以更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生活和工作。

凌志军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后来还以独特的笔触撰写出多部畅销书籍,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作家。

正当凌志军事业达到新的巅峰时,命运的打击再次降临——他自己也患上了肺癌,与父亲一样的病症。这对他是巨大的精神打击,但他并未就此放弃。

病魔降临

2007年2月,凌志军终于完成了《中国的新革命》的写作。在欣喜中,他却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头晕和恶心。

起初凌志军以为是工作疲劳造成的,没有放在心上。但是症状持续加重,在妻子的坚持下,他不得不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令凌志军震惊,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并已发生脑部转移。医生判断他只剩下3个月的生命。

这对处在人生巅峰的凌志军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的父亲也因肺癌离世,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凌志军四处求医,希望能改变这个残酷的事实。但是各家医院的检查结果都证实了这个恶耗。

最后,一位专家告知凌志军,脑部的肿瘤很可能是肺癌扩散所致,必须立即进行开颅手术。

对手术产生抵触的凌志军追问其他治疗方案,却得到了“不手术就等死吧”的冷漠回应。这次看病经历加重了凌志军对治疗的消极态度。

凌志军感到医生的不友善远比病痛更令人绝望。他想起父亲经历化疗的痛苦,不愿重蹈覆辙。

于是凌志军开始四处求教,试图弄明白自己的病情。经过一番奔波,凌志军终于找到了一位比利时专家,通过网络诊疗得知脑部肿瘤可能与肺癌无关。

这给了凌志军一线希望,他决定再去看国内一位权威专家,寻求新的治疗方案,然而,这次看诊经历却出人意料地坏。

凌志军等候多时才见到专家,但专家全程都在看片子与其他医生讨论,对凌志军视而不见。

凌志军多次追问关于肺癌与脑瘤的关系,专家都敷衍以对。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凌志军绝望至极。

他开始考虑,即使真的只剩3个月的生命,也不愿在病床上度过。最终,凌志军放弃了所有治疗,选择回到家中度过余生。

病魔的降临,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这次确诊经历彻底改变了凌志军的人生轨迹,原本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他,对未来充满期待。然而突如其来的病魔,将他推入了绝境。

凌志军经历了骤变的心理,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他不再有未来的美好设想,只能面对残酷的现实,在绝望中审视自己已走过的人生。

这次经历让凌志军见识到了医患关系的冷漠一面。他发现大多数医生面对患者如同面对一张CT片,没有足够的同理心。

也让他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决心与病魔抗争到底,哪怕仅剩数月,凌志军选择回家,是因为他不想成为一个被病痛折磨的失败者。

从容面对

2008年,凌志军查出患有肺癌晚期,以及脑内占位,并且已经转移到了其他部位。医生给出的预后时间仅为3个月,建议立即化疗。

得知患癌的消息后,凌志军和家人都陷入了恐惧与绝望。作为一个对生命充满热情的人,凌志军难以接受医生给出的悲观结论。

他开始在网上搜集各种资料,希望能找到治疗肺癌的新思路,就在凌志军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位在国外学习医学的表妹向他伸出了援手。

她联系了几位国外的肺癌专家,为凌志军进行了远程会诊。这几位专家仔细查看了凌志军的医疗资料,反复询问病情,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讨论。

他们的专业结论给了凌志军希望:肺部病灶可能不是肿瘤,脑部也可能是良性肿瘤,建议凌志军谨慎对待化疗。

凌志军被国外专家的开放态度所感动,他认为医生不应该轻易判定病人的死期,而是应该充满人性关怀,给病人希望。

这启发了凌志军,不要轻易相信医生的结论,要相信生命的力量,经过深思熟虑,凌志军决定仅接受手术切除肺部病变,不进行化疗。

出院后,他也拒绝了医生开出的昂贵抗癌药物。凌志军意识到,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大于治疗效果,还可能损害身体免疫力。

凌志军决心改变之前过度劳累的生活方式。他带着家人搬到了郊区,过上了规律自然的生活。

每天早起晨练、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在阳光下散步、晒太阳、种菜、锻炼身体。他注重饮食的天然纯正,吃得杂、足够素、足够粗。

凌志军时刻告诫自己,即使真的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也要对每一天心存感激,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5年后,经过反复检查,凌志军的癌细胞明显消退。CT显示肺部病灶缩小,脑内占位也几乎消失。

专家确诊凌志军已经获得了“重生”。这个消息令全家人欣喜若狂,凌志军将自己的抗癌心得出版成书,分享给更多病患者。

他认为,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规律自然的生活方式,比单纯依赖药物更能增强身体自我康复的能力。

他创造了“非医学意义的治疗”这一新概念,即以身心舒适为标准的综合治疗,如今,凌志军与家人过上了退休后的悠闲生活,经常环游世界,记录下游历途中的风景。

他的故事给许多绝望的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凌志军的经历说明,生命之花也可以在绝境中绽放,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结语

癌症终将被征服,因为生命的意志高于一切,生命无价,我们仍有许多未知。癌症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它的治疗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一个人的经历并不代表全部,每位患者情况不同,让我们以理性和同情的心继续研究,为每一位病人寻找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法。

癌症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面对它,或许答案就在心中。勇敢前行,信念坚定,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对此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

参考资料:

1.砍柴书院|《凌志军:“抗癌成功第一人”,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他做了什么》

2.健康时报 |《同样是晚期肺癌,有人能多活好几年!原来和这个有关……》.2021-10-29

3.美中嘉和肿瘤防治|《过度治疗比癌症本身更可怕!》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癌成功第一人凌志军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他做了什么呢?医生说他
他是中国抗癌第一人,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3个月,5年后全身肿瘤消失,至今仍活着
肝癌晚期的凌志军,拒绝化疗后却顺利痊愈,他是怎么做到的?
向死而生 |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抗癌成功第一人”,
凌志军:患癌时被告知活不过3月,5年后肿瘤消失,他做了什么?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凌志军曾用5年抗癌成功,他做了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