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称近70%高考考生选择专业盲目 规避误区 六个步骤选专业
专家称近70%高考考生选择专业盲目
规避误区 六个步骤选专业

本刊记者 赵琳

  随着2014年高考临近,确立自己的目标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面对海量的院校及专业怎样取舍,如何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专业,就业率是否是唯一的考量?针对如何实现“报得好”打赢“高考第二战役”的相关问题,记者对河北省唯一的高考志愿填报研究机构——保定市未来人才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以及保定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的资深教师进行了采访。选择专业,除了要从考生自己的兴趣出发,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更要对今年高考院校及专业的变化进行关注。

  现状

  解读误区

  高分考生“回炉”频现

  专业选择被称为“第二次高考”,面对琳琅满目的专业,绝大部分“准大学生”和家长一片茫然。未来人才教育中心校长高爱玲告诉记者,每年因为不满所选专业,“回炉”的高考生频现。海南大学的李云盲从地读了一年管理类专业,本来该升大二的,现在却办理了退学手续。辽宁文科状元刘丁宁2013年被香港大学最好的专业金融管理录取,因为不喜欢该专业,被迫回到本溪老家复读。李营2009年被北京大学哲学专业录取,因对此专业没有兴趣,她于2011年秋退学复读,最终只考了个普通的一本大学。

  有调查显示,在填报志愿时有67.9%的人承认自己在报考专业时是“盲目的”,71.2%受访者表示如可能想重择专业。3月份未来人才在保定电大举办了“瞄准就业选专业”和“辨清良莠挑大学”两场活动,能容纳350人的会议室坐无虚席,也体现了考生、家长对专业选择的重视程度。近年来,考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也在明显下降。保定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组长张建中老师说:“现在家长自身的文化层次普遍有所提升,大家了解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因此选择开始朝理性方向发展。同时,大专院校也在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调整,新兴专业和冷门专业应该重点考虑。”

  解读

  好专业并非特定专业

  什么专业才算是好专业?高爱玲说:“好专业不应该是无缝对接社会职业的专业,这也是大学和职业学院的基本区分。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仅仅提供一种技术训练,而是在四年时间里学习如何独立、严谨地发现和分析问题,专业只是获取这种能力的载体。好的专业并非是指特定专业,而是指能够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专业。”

  为什么有很多高校的招牌专业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就业形势严峻并非是针对特定专业或特定高校,而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但一些学校招牌专业就业形势不被看好,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是全国高校相关专业设置的门槛过低,导致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招生规模迅速升高,培养质量参差不齐,进而挤压了该专业的就业规模。二是招牌专业就业形势难,可能是该专业本身口径较窄,在一定时期可能迎合了社会的需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该专业的培养方式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而造成就业率下降。”

  

  误区

  观念要与时俱进

  在专业选择中不但有诸多技巧,还会有很多的误区,如何才能顺利完成选择呢?

  警惕“新瓶装旧酒”

  有不少专业经过“改头换面”符合了有些同学对新兴专业的好感,等自己真的进去读了,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新瓶装旧酒”。例如“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也就是原来的“地理信息系统”,不少人以为是跟“地理科学”一样研究土地资源、地貌情况的专业,还有不少人以为是计算机类的专业。等入学之后才发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地理”加“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这类“新瓶装老酒”的专业就是学科交叉或者原有专业加入新兴的高科技的元素。新兴专业通常代表行业有需求,在就业的时候因为国内人才匮乏,颇具优势。高爱玲提醒大家,这种来自“新瓶”的新专业虽然顺应了改革大潮,但这类专业要红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报考的时候千万别期望太高。

  “苦出身专业”莫错过

  类似地质学、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都以就业面窄、工作环境艰苦而受到不少大学生的冷漠对待。

  以地质学为例,今天的地质科学早已摆脱了“挖地找矿”的场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超高温高压技术和示踪同位素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扩展了地质学探测、模拟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地质学在就业也不再是传统的矿山找矿,像教学、科研部门如能源、交通、矿业、冶金、建材等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寻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同时,珠宝鉴定行业也敞开大门欢迎地质学专业的同学加入。

  “专业”≠“职业”

  每年选择专业时,会有不少同学从专业名称上推测跟未来的发展前景,习惯于“专业即职业”的思维。比如看到教育学就以为将来要做教师,看到会计学就觉得毕业后应该去做会计员,看到新闻学就觉得是做记者的专业。

  这种“想当然”的选择有时候可能会吃大亏。以财政学为例,作为传统的热门专业,选择财政学的同学一旦被问及毕业后能做什么,大多一脸茫然地告诉你:去企业做会计或者财务管理吧。其实,财政学是一门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中分得一定份额,并用以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其内容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反映的经济关系。财政学毕业的同学可以在政府财政部门,如财政部、税务局等单位从事税收规划、资产管理、审计等工作,或在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做报税工作和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或者从事税务咨询服务工作,也可以在大型企业的财务部做税务规划的工作。

  “相似”也有“区别”

  有不少专业“长得很像”,理解起来也“相似”,如果抱着“差不多吧”的态度随便选择一个,等入学后会“大吃一惊”。

  比如园林和园艺。园林是培养园林设计师的专业,工作是用植物来营造怡人的绿色空间,需要学习建筑制图和园林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植物功底。而园艺指的是园艺作物,比如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园艺专业培养的是园艺师,工作的内容是园艺作物的生产、栽培、销售。

  又如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建筑学专业的同学侧重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以具备项目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能力。而土木工程则是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学等技术科学知识及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学科。举个例子,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设计出某栋建筑物,而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则负责根据设计图纸将其建造出来。

  别在“转专业”上押注

  虽然部分高校在新生完成一年或两年学业后有5%的学生有机会转专业,但是如果期待做到“谁举手给谁换”还并不现实,各高校转、换专业管理办法都条条框框加以限定,不但对学分有要求,而且跨系跨学院转专业基本不能成行。首先是院系限制,转系要得到双方院系许可,一般转入的院系还会组织测试。一般而言,在本系内转专业或是转入比较“冷门”专业相对容易些,而一些比较热门的院系除非学生特别优秀,否则几乎不可能转。所以,真正能够利用政策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在选择专业之初,就要慎重考虑各方面因素。

  

  建议

  六个步骤选专业

  具体在专业选择上,考生应该注意什么呢?

  明确自身情况

  研究表明,学科兴趣、生涯动机、潜能优势和个性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以此来选择专业才是科学、可靠的。“首先,家长在给予科学指导的基础上,还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意愿。”张建中老师对记者说,“因为只有孩子对专业感兴趣,对学习和职业发展才有益。”他建议考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专业选择上的侧重。“对于优尖生来说,要优先选择名牌院校,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中等生要从专业角度出发,如果分数不能达到名牌院校,要按照自己喜欢的专业来选择;分数再低一些的同学,则要注重将来的就业方向,朝相关技能发展。”

  从事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的职业,事业成功率会大大得到提高。例如数学家陈景润,有人说他教学水平一般,但在数学研究领域他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原因就在于他的性格、气质不适应做老师,而适于搞研究。因此,选择专业,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结合将来的职业特点来考虑。但这里所说的兴趣,并不仅仅是考生一时感兴趣的事,而是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兴趣。比如考生性格外向,口头表达能力强,就适合报考政治、法律、社会工作等专业;考生性格内向,动手能力强,可以考虑会计、机械、建筑、计算机等专业。

  弄清专业内涵

  有的专业涵盖面很广,相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内涵。比如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偏重于“轨道交通”,大连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偏向于“航海技术”,二者在学习课程和技能操作上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当首次接触到一个专业名称时,考生应先了解它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学习课程等。如果钟情的是某所高校的该专业,还需要了解该校的此专业培养有没有特殊之处,或者是偏向哪一个方向。

  了解专业特殊要求

  有一些专业考虑到其学习、就业等特点,往往有附加的要求,如英语口试、入校后加试等。如有的高校外语类专业对考生英语成绩要求有口试成绩,有的高校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设计等专业入校后要进行徒手画加试等。还有一些专业的特殊要求仅仅是部分院校有,如复旦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外交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法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要外语口试。

  如果某所高校的某个专业有此类要求的话,未达到要求的考生不能报考,就算是执意报考,也会因不符要求而被退档。

  参照单科成绩

  结合自己的单科成绩来选专业很有必要,如果填报了某专业,却因某门单科成绩被拒之门外就得不偿失了。有的高校的某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三峡大学填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验班)的考生,其高考数学成绩不得低于所在省数学总分的75%,英语成绩不得低于所在省英语总分70%;江西农业大学的生物技术(国际交流项目)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20分;香港中文大学的基础班(享受奖学金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30分。

  关注身体是否受限

  在专业选择时,身体情况也可能成为决定是否被录取的原因之一。如果考生身体不合格,成绩再好也不会被录取。比如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和航海技术专业要求考生双眼裸眼视力在5.0以上;农学、林学、心理学、侦察学、生态学、考古学、海洋科学、地质工程、环境工程、轮机工程、食品科学工程等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者。专业是否对身体条件有限制情况,考生可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的高校也会将身体受限的专业在《招生章程》中进行说明。

  考虑长远规划 

  教育是一项投资,投资需要回报。因此,从填志愿那刻起,就必须规划未来。如果本科毕业后想考研,最好选择基础型、理论型、适用面较宽的专业填报;如果更倾向于就业,最好选择一些就业情况良好的专业。还有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选专业,比如数学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计算机、金融学、工商管理;物理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动化、微电子、通信工程。

  相对比较容易就业的专业有哪些呢?具有多年班主任和教学经验的魏东旭老师说,如果从就业角度出发,今年可关注机械、材料、食品、化学、环境、建筑、财会、语言(特别是小语种)、金融等方向的专业。

  如果本(专)科毕业后就直接找工作,可以首选好就业的专业。男生尽量选些工科类专业,比如车辆工程、制药工程、土木工程、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女生尽量选些特色性专业,比如市场营销、商务外语、金融工程、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如果专科毕业后想“专升本”,应该挑选一些与本科相同的专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高考平行志愿填报要避免”四大误区”
今年新高考如何填志愿,山东考试院发布官方指南,三大误区应避免
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投档规则
山东2020年夏季高考成绩发布 志愿如何填报、有何变化?看这里
高考志愿填报误区:这四个坑千万别跳
考生必读:高考志愿填报的六大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