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尺度

 

 

 

摘 要:二十世纪的建筑师所面临的几个主要的挑战之一是对于在保持建筑的传统固定的角色的情况下来适应时代审美的需求。槙文彦的建筑形体设计的出发点是以城市形态作为出发点,本文以代官山项目作为案例,对此的评介看来是建筑形体的尺度关系——时间、空间围绕这一关系展开。在这样的建筑中,通过时间的空间体验是唯一的"真正本质"。在桢文彦空间形式中两种传统的有机结合创建了一种适合今天的模式的建构物质的和社会的空间的途径。

关键词:城市设计 群形式   形式  空间 尺度                                                     

                                            

 

自1950年,槙文彦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离开日本前往美国和欧洲“接触”西方的建筑文化;60年代末从美国哈佛大学回到日本;1993年,槙文彦获得被称为建筑诺贝尔奖的UIA奖和美国普利兹克奖,获得了国际建筑界的公认。当时,槙文彦感到这一切起源于他与东、西方两种文明体系的接触过程,由东西方双重建筑文化的孕育。

一.槙文彦的理论

槙文彦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及其对于聚落空间的关注是集群形态理论产生的两大背景。现代建筑的理性主义过于强调功能,造成城市生活和建筑实体客体化的危机,使人的空间主体价值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然聚落内部丰富的空间形态及人与空间互动的组织机制对桢文彦集群形态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关注的是聚落之中单元与整体之间保持的一种相对松散的整体性在思考和总结聚落空间的基础上,槙文彦提出了“群造型”理论。他认为聚落中基于单元组合的居住形式为城市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秩序法则,个体形成整体,而且单体建筑和区域的自律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像城市这样的有机形式就可以得到保证从建筑及准建筑的集合角度研究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后来也成为槙文彦建筑美学和逻辑的一个基本主题。

 

   以新陈代谢运动为契机,槙文彦获得了与许多著名建筑师对话的机会,他对于现代城市的反思和新的见解得到了TEAM10、凯文·林奇等人的认同这促使他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投入对城市的思考。

二.阅读代官山


代官山街区是槙文彦以集合形态(GroupForm)理论为指导进行的一次批判现代主义的城市实践。作为群体的代管山街区是一个功能多样的综合体,其中包括商场、公寓、办公、画廊以及公共空间,历时近30年建成。经过七期陆续开发的代官山街区回应了东京城市的持续变化,具有明显的生长和时间因素,是一个典型的集群形态。

 

第一期(1968-1970)

“新陈代谢派”认为设计和技术将成为人类生命力的代表,不打算把新陈代谢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他们的观点野心太大,而且个人是很难改变任何事情,建筑是环境最大的破坏者。60年代后期,槙文彦对“新陈代谢派”的观点产生怀疑,认为巨构设计的想法行不通的,巨构最终因为它的巨大体量的永久性不适合处于变化中的文脉而被拒绝!

在代官山山坡平台的设计中,已经暗示出了一种从槙文彦早期的大尺度的城市思想向具有亲和力的城市局部的转变,并且开始出现了对细部的关注。“我发现在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中很难去关注细节。”从大尺度往小尺度的转变很自然地伴随着对单个元素的重视和对当地遗产中精华的认识而产生的。

 

第二期(1971-1974)

 “我会选择一个空间丰富而不是形式多样的建筑。空间一旦形成之后,我也许会努力地创造形式,但我永远不会因为形式而牺牲空间品质。”

在槙文彦的建筑中,内部空间有着优先于外部形式的重要性,根据功能而形成的空间进行排列和连接。槙文彦在20世纪70年代的文章和设计体现出他越来越欣赏和关注小尺度的元素的仪式,这使他的建筑变得越来越敏感和精致。槙文彦的建筑从普遍向特殊的转变主要是因为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设计师在抽象的或者粗略的尺度上创造单个的令人愉快的场所时的力不从心。

空间的概念来自于把城市的流动空间延伸到单个的建筑空间中去。通过不同尺度的程度的围合,槙文彦形成了随着运动,或者是潜在的运动而变化的空间,它的空间囊括了传统设计的茶室风格和现代主义的连续空间。

 

第三期(1979-1983)

形式组群发展成了对“总平面设计”的静态特征的一种批判,这种静态的总平面是无法与城市中的各种问题相抗衡的,这种静态的总平面是无法与城市中的多种问题相抗衡的。“总体形式(MasterForm)”可以解释为一种“理想”。它可以进入到永远是新的平衡状态并且仍然保持视觉上的连续性和一种长期的秩序感……形式组群中的主要图形来自于生成元素的一种动态平衡,而不是风格化的,已经完成的实体组合。每一种完整的/不完整的状态下都暗示着某种起着控制作用的结构。这是处于最动态的、有机的生长和演变过程中的形式组群。

 

第四期(1984-1986)

这一期作为丹麦驻日本大使馆,功能有所差别,但依然保持原有的空间格局,甚至在屋顶的分隔和退台的设计也同时体现了有序性和尺度上的呼应。形成群造型组织体,关注的中心是人的身体尺度。

 

第五期(1987-1990)

槙文彦基本上把城市看作一个物质实体。对于他来说,消费城市中不断的变化和再生抵制了任何封闭的和与整体相关的完整的布局概念的形成。(20世纪80-90年代的作品)松散的几何结构为变化和详尽的细节提供了可能性。建筑仅仅是破碎的城市中一些破碎的元素。局部以片段的形式出现,代替那些不可想象的整体性,形成了一种短暂的认识。

停车场地下的画廊     

第六期(1991-1992)

 

在早期的阶段,严格的住宅区,建筑高度均维持10m,创造一致的基准线。第六期的项目强调与旧有建筑物的统一性,遂保留10m高的建筑,以凸现新建筑的屋檐。三座建筑的组成帮助与旧代官山集合住宅街区保持一种比例感。第六期建筑F,G位于街旁,采用以往相同的设计布局,地库为商铺;上面则作住宅用途。其中位于后面的是一座私人住宅。至于横跨街区的第三期建筑,地面升高,与其他建筑分开,并围绕一个广场而建。

利用底盘的层数改变,商铺亦以不同形状的室内布局组成,籍此建立公共空间。在中央广场那儿,后面设有一咖啡屋及广场,其设计可引入大量的天然光线。在咖啡室及广场后面是一个艺术廊。艺术廊及广场则围绕一个白色内院连同倒影池而设,拥有一个环形平面图,从而将两个地方变成一个连续的空间。

设计运用了多轴线,达到了多重透视及景点。通透具有变化的楼层更可吸引客人深入内里。设计首次将向街的外墙置于南方。建筑F里,对称的设计加强了建筑的比例的稳重感。建筑物G,如同丹麦大使馆大楼,故意模仿街线的形状,给人一种移动的感觉。在突出屋檐的遮棚里可见对比的物料及质感,钢框给予主体感,波状铝板屋檐下的墙画及多孔铝板,连同拥有50面冠状的瓷砖,赋予建筑物一种适宜的时代感。

山坡平台六个阶段的特征,每一个阶段都是以前面的阶段为基础,又和前面的阶段有所区别,体现了建设法规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特征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所谓的建筑与街道形态上的对话,这个原理贯穿与整个山坡平台的设计过程之中,这个过程是由低矮的、破碎的形式的小“块”组成的,而且是由私有的土地提供大量的公共空间。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公共特征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富有吸引力。

 

三.关于形态的思考

1.尺 

在代官山集合住宅的设计中已经暗示出了一种从槙文彦早期的大尺度的城市思想向具有亲和力的城市局部的转变,并且开始出现了对细部的关注。“我发现在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中很难去关注细节。”从大尺度往小尺度的转变很自然地伴随着对单个元素的重视和对当地遗产中精华的认识而产生的。建筑物的尺度表现可以创作出地点感。不同阶段建筑群设计并非套用一层不变的尺度,而是在连续空间构成阶段与此相应的“尺度体系”中体现动态的尺度感。 

 

在设计中槙文彦运用日本传统“庭”(niwa)和“奥”(oku)的概念来组织不同层级的公共空间。“庭”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日本传统院落空间的原型,人与空间相互依存,空间的尺度显现出人作为空间使用主体的地位,而“奥”更确切地说是代表了日本民族对于空间的认知结构,表达了人们对于空间层次和深度的偏爱,具有视觉属性。

 

 

2.三种范式

    集群形态理论中桢文彦提出了历史上群体形式的三种范式—构成形态、巨构形态和群造型(图2)。构成形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它的功能、视觉、空间关系能够建立在简单的二维平面中,单体建筑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并可通过抑制个体强化整体有序的组合;巨构形态以一种技术至上的姿态出现,意图运用技术的手段扩展城市,是对现代城市问题的一种乌托邦似的解答,它使得传统城市结构被一种全新的模式取代,但是这种结构性很强的模式势必无法对复杂的城市生活本身以及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作出解答;群造型是集群形态中最后一个范式,其基本概念体现于众多的历史城镇、自然聚落之中,它没有孤立的形象和构图,不是一种风格化的或已经建成的实体的组合,而是用一种事件和流动的模式来应对动态、多样的城市,是对过去城市与建筑设计中那种静态的构图方法的一种批判。

 

3.动态空间规划

 

作为一个城市“单元”的“集群”形式,代官山街区在不同发展阶段,既保持了自身的空间完整,又与整体之间保持联系,呈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不同层级的公共空间成为联系的线索互相连接并且彼此穿透,产生了一种“折叠空间”的效果。槙文彦认为“从木构建筑中可以看出,相对形式而言,空间构成是日本建筑传统的更有力的载体,并且这些空间的特征可以提供给使自我活力更轻易恢复的当代生活的更广泛的建筑含义”。连续是现代主义空间的本质,日本的传统空间与之有相似之处。

在日本建筑师桢文彦作品中看到的"运动空间"体现出对这种关系的爱好。日本人的思维对于处理矛盾的形势毫无问题,因此在日本,我们发现空间的构成物牢固地根植于场所和历史中,而从本质而言流动性和暂存性却在自然中。日本人由生活而对空间的理解总是陷入一种对物质和精神的不确定和不间断韵律的理解的经常变换中。因此,看来可以预见日本建筑师将会比那些具有两千年理性思维传统的西方建筑师更轻易适应现在的知识。但这并不是说这样的运动空间在西方建筑传统中没有位置。在历史中有所记录的是源自亚洲根源,确切的说是源自中国园林的十八世纪的英国景色。与现在相关联的是许多解构主义者建筑的物力论。在丹尼尔·李伯斯金设计的柏林犹太博物馆中漫步的情形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子。对于建筑中的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可能表现的更进一步考察可以在桢文彦的理论和作品所表现出的作为整个日本人的由生活而对空间的理解的 "流动"观念中充分地获悉。

槙文彦认为,公共空间作为集群形态的媒介,与建筑实体构成了一个弹性的整体,街区的图底关系相互交织而非相互割裂。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代官山街区充满了不同层次的公共性,并藉此为人们提供一种都市体验。形式组群发展成了对“总平面设计”的静态特征的一种批判,静态的总平面是无法与城市中的各种问题相抗衡的,保留一种处于变动中的模糊性,开放的布局概念为不确定性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应。

在立正大学校园规划中,同样也是非常理性地建立在“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空间体系必然是一个双重系统:一方面是高度的功能化;另一方面又是极端灵活的”。立正大学在空间上形成了一曲不同用途的空间的交响乐,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槙文彦的建立动态平衡的组织原理的概念,这种组织原理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形成了没有静态空间传统组织秩序的空间。




日本立正大学规划,设计创造多轴线的多义空间

槙文彦提出的形式组群,作为一种从建筑组织、城市与乡村、大和小的形式/空间组合方式衍生而来的方法。形式组群在把各部分联系起来松散的集合中形成一种高于一切的内聚性。这个松散的集合暗示着一种更多感觉上的而不是材料上的秩序。形式组群保留了一种处于变动中的模糊性,它的焦点从整体变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开放的布局概念为了城市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反映。从整个形式的生成机制来看,集群形态完全体现了典型的混沌学中的受限生成过程的状态。

 


 

四. 结 语

   
   形式组群作为一种从建筑组织、城市与乡村、大和小的形式/空间组合方式衍生而来的方法。形式组群在把各部分联系起来松散的集合中形成一种高于一切的内聚性。这个松散的集合暗示着一种更多感觉上的而不是材料上的秩序。形式组群保留了一种处于变动中的模糊性,它的焦点从整体变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开放的布局概念为了城市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反映。槙文彦对于聚落的关注是集群形态理论发展的起点,聚落之中丰富的空间感受强化了人对空间的支配,并且使人与特定地点之间产生一种锚固的关系,从而形成场所感。 

 

通过集合形态理论,桢文彦对复杂的城市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坚守现代主义的立场,槙文彦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使其作品保持了“一种松散组合的微型城市的感觉”(弗兰姆普顿)。他的建筑一贯体现一种模糊的都市性,以及一种对于建筑或建筑群体关联空间之间整体公共性的追求,通过对运动与视觉的组织使整体的公共性得以实现,从而“摆脱了功能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桎梏”。认识到作为视觉形式的城市和作为体验场所的城市之间的不同、体验消解实体、使人的空间主体性获得尊重,这或许是桢文彦的城市思考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Fumihiko Maki. Building and Projects.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7

[2]  Jennifer Taylor, The Architecture ofFumihiko maki:Space,City,Order and Making

[3]  肯尼斯·弗兰姆普顿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张钦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4]  赵卓  槙文彦集群形态理论中的城市思考,城市建筑 85-87.07.2006

[5]  槙文彦专辑,世界建筑,2001(1)

[6]  张在元著.槙文彦的空间形态,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7]  滕军红,陈剑 集合体———槙文彦的城市设计观,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Vol.23No.2 2002

[8]  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新思维,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年01期  

[9]  盛强,城市迷宫——空间、过程与城市复杂系统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 2005年11期  

[10] 张在元,槙文彦+张在元对谈——建设之路·建筑师之路,建筑学报,1993年2期

[11] 张在元,混沌空间──21世纪中国建筑哲学基点,建筑学报, 2002年01期 

[12] 张在元,"国际化"与"逆国际化"的混沌空间,城市建筑, 2004年01期  

[13] 涌现:从混沌到有序,约翰.霍兰著,陈禹 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4] 当代自然辨证法导轮,谭斌昭 主编,华南理工大学

 

注:此文已发表在《建筑与环境》2010.10:9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18.3期】基于全尺度分析的村落特色空间形态双重基因与作用机制研究——以宁波市雁村为例
你说不懂城市设计?是不懂城市,还是不懂设计
深圳坪山美术馆
基于闻喜县人居环境营造特征下的古县城营造经验总结
历史文脉中的建筑——TORTOSA加泰罗尼亚政府总部
景观空间营造,最详解析【附完整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