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假”

将“假”写作“亻段                 ”是汉字书写中的通病。甚至一些报刊也未能免其谬。

造成错误的原因,大概是对“段”、“叚”二字的形、义分辨不清。“段”和“叚”常常作为声符与某些形符组成一些形声结构的字,分不清这两个字根的“音”和“义”,就不知些字的声符部份应该写成“段”?哪些又该写成“叚”?

从字源上讲,“叚”早见于“段”。据《全文》释:“叚,象双手取石形”。古人(新石器时期)以石制工具、建屋,故以得石为幸。后被金属器取代,“叚”的字义有所扩展,含有“借”意,遂成为“假”的古写字。而“段”字甲骨文中没有,《全文》中才出现,因为象形的原故,其字义与“叚”相似,许在《说文》中释义为“椎物也”。意思是“概指采取可以制造石器或冶铜的矿石”。当“叚”义扩展为“借”意时,二字字义分开,不复同义。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推测:从“叚”字到“段”字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史“新石器时期”到“铜器时期”的历史演变概况。

形声字出现后,“叚”、“段”字义的差别更加分明。以“段”作为声符的字,大抵都读作“duàn与声符“段”同音。如“锻、煅、缎、椴、塅等,这些字以“段”为声符,字形不能误写为“叚”。同样,以“叚”为声符的字,读音与“叚”相似,如:“假、遐、霞、瑕、暇等字,声符的字形是“叚”,而不能写成“段”。

汉字是人类历史上,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由象形、指示、会意到形声,经历过丰富多彩的历史演变过程,学点汉语知识,细细品尝其丰富、深博的文化内涵,会从心底油然升起民族的自豪感和难得的情味。

 

                              

                   本文发表于1979年《咬文嚼字》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从中华文字的起源看炎帝、黄帝时代
2018年,《易经》里价值10万元的一个字“屯”,很重要所以很值钱
这种鸟经常回头看吗?甲骨文字典说字——雇
每天一个生僻字
形声字
“樊”怎么读拼音,樊姓氏怎么读、由来,樊字取名的寓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