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最忌讳什么?四个字!

写字最忌如布算子。一篇字如此,一个字也是如此。

中国书法,体现的是性情,本质上更接近道家精神。重视虚静。一幅作品,一定要有虚静处。不虚,就是房子没有窗,没有内部空间一样。房子不虚,那就没法用,也不叫房子。书法中,没虚静处,密不透风的,太压抑死板,显得没有生命力。这在行草书上尤其讲究这点。我们的作品,要让人感觉到实,但是要某一处,忽然出现的虚静,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内”,绝不让内部空间均匀。空的地方特别大。(选字王羲之《圣教序》)

“月”也是这样,虚左部。实处我们可以称为聚,虚处称为散。散的地方,就让他散,如这个字,绝不让末笔连上第一笔。(选字王羲之《圣教序》)

最大的空处,在于竖的位置要写好。如布的空间均匀,则死气了。(选字王羲之《圣教序》)

左聚右散。散处就给以大空间。聚处就要多封住。如箭头标注,连带挨了中间一笔。这个字写的很有意思,中间一笔不是直的。王字的构字法很丰富,弄清聚散,再去看其他帖,有一览众山小之感。(选字王羲之《圣教序》)

上实,下就要虚。每个字都是虚实相生。虚处要至少留一个缺口。让内部气透出去。这和围棋里气的概念一致。(选字王羲之《圣教序》)

注意箭头所指,哪些封,哪些不封。上方箭头是不能封的,上一个例字也说了气的概念。其实看电影就知道,懂兵法的围城,总会围三面,而非四面。留生路,既可高伏,也不会激起城内死扛。(选字欧阳询《九成宫》)

历代书家字法基本一致。关键在于笔法的不一样。笔法一变,字法也就变了。所以书论中说,笔法是书法的核心。如果黄色外沿线继续画,就成三角形了。选字。中部聚,上下散。(选字欧阳询《张翰帖》)

造型和上一字,是不是很像。同时,内部左散,而不是均匀布白。很多人写欧体,毫无生气,看不到里面的变化,把字空间写匀了,一点意思也没有了。如果眼里能看这些留白处,懂得聚散(留白)道理,会发现欧体其实很有意思。(选字欧阳询《九成宫》)

左部箭头,二笔之间并不挨。那么上面就会显得散些。“又”的两起笔都挨,封死,则为聚。显得中宫很紧。也是典型的上下散,中部聚。和前面的例字“兵”一致。(选字欧阳询《九成宫》)


       化横为点,立刻字生动了。如为横,那么一字三横,就要难免雷同,处理起来远不如点巧妙。

           章法这几点太重要了,靠它打破固有思维,摆脱创作难题

     书法中单个字的好坏很重要,但从一件著作的整体来说,欣赏作品时首先注意到的必然是作品整体的气势,字的摆放与组合--便是章法。好章法的作品如精神佳者,欣赏时能感觉到意气相通、琴瑟和鸣,忍不住地驻足不前、心追手摹、流连忘返。

当一个人拿起毛笔的一瞬间,就无法把章法等闲视之!相比较于楷书的静态,行草书是一种动态性书法,在谋篇布白上,有着很大的自由度。但自由并不代表任意聚墨成形……


      王羲之指出:“夫欲书,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书谱》也说:“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意前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这不难得出创作靠手随意运,笔随手转,翰不虚动,下笔有由”。书法圣贤再一次论证了章法对创作的重要性,它就是书法作品的“气质”、“灵魂”所在!

虽章法往往是最后需要考虑或者学习的要素,但也是实现一幅完整作品创作的必备条件。但许多书友很容易忽略,有了灵动的用笔,精巧的结字,却没字与字之间的前后照映,行与行之间的左右顾盼。章法的平庸来源于对章法规律的清晰度不够强,应用能力也弱,想章法写得好对症下药是重点,突破自然不在话下。


     当前国展作品中常见章法规律含传统法、多体活款法、留空法、朱迹法、制作法、综合法等等。从书法章法的角度上看,可以说大是合,小是分;大是统一,小是变化。以大抱小,大整体中求变化,以小破大,于丰富中求得统一。而对于章法变化的处理,不外乎“变”与“不变”。“不变”在当代来说,似乎是个贬义词,名声甚糟,但它并非一无是处,如在基调确立、风格塑造上,它就功不可没。

“变”似乎千态万状,难以捉摸,其实也不过“渐变”和“突变”两种而已,与人在中年状态相仿。渐变与突变,主要依据变化程度及有无过渡加以划分。在章法中,渐变和突变也主要通过线条之粗细、曲直;字结构的欹侧、大小、错位;字间、行间距离的疏密;用墨的变化等方面体现出来。

线形之变

线条在粗细上的突然变化,即为线条粗细的突变。用笔的忽重忽轻,线条的忽粗忽细,线条粗细的渐变与突变的综合运用,大大丰富了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多变的线条犹如一双敏锐的“心灵捕手”,书法家的心境变化、情感起伏。

书法艺术强调“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妙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渐变式的曲直处理与突变式的曲直处理的综合运用,无疑使二者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使章法的构成更经得起推敲,更耐人寻味。


      字结构之变

欹侧能破平直、生跌宕,“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是高明书家驾驭章法的要诀。包括单字的大小、错位形成的字组间的关系,极大程度丰富了章法。

字间距离的疏密

章法上的疏密是指字体在间隔距离上的聚散变化,在营造书法艺术的空间效果上,疏密是须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过度平和易步入平淡,导致生气不足;过度刺激易坠入粗野,导致格调卑俗。“不及”和“过之”,决定了渐变式的疏密处理和突变式的疏密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韵】(2) 甲骨文:汉字书法的童年时代
礼器碑集字书法
书法常用技法概述
极为少见的分析:用字形大小、用笔快慢、轴线摆动三大招分析章法
隶书、笔画、结构、变化
四大汉隶先学哪一个,这里推荐《礼器碑》,它是中国隶书的典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