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钤印的二十五条规矩
完整的作品,落款和盖章有讲究
在书法中,落款是一幅完整书法作品的重要部分,没有落款可以说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鉴赏者通过落款可以知道很多内容,这幅作品的书写作者是谁、大约什么时间、在何地点等内容,起到对书写内容的补充作用。
大图模式
书法落款基本上包括时间、地点、作者、赠予的对象还有创作缘由等等,这些内容不一定全都写出来,是要根据整幅作品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书法的落款按照大的方面分为双款和单款两种,双款又分为上款和下款,是将此作品赠余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中,一般上款会书写的规格比较高,可以书写赠予者的姓名,敬称等等,表示对他们的尊敬之意,下款一般书写时间和作者姓名。如果没有赠予的对象,可以落单款,单款又分为长款、短款和穷款3种,如果一幅作品主题内容写完,剩余的空间比较大,可以落长款,空间比较小就得落短款,穷款就是只写自己的名字,作品落穷款一般情况是作品主题内容写完,剩余的空间实在太小了,只有写一个姓名的空间。
大图模式
书法创作关于落款的字体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先出现的书体不能给后出现的书体落款,比如隶书可以给篆书落款,但是不能用篆书给隶书落款;静态的字不能给动态的字落款,比如一般不会用楷书给行书落款。行书是落款最常用的字体,一般可以给任何书体落款。另外,落款的字体要小于正文内容的字体。
大图模式
在书法里,盖章也叫钤印,是一幅书法作品完成的最后一步,盖上印章,一幅作品就算大功告成了。我们现在看很多古代的书法作品都盖着很多的印章,其实这些并不是作者自己盖的,都是后人盖的收藏印,比如乾隆皇帝曾经在一幅作品上盖了100多方印章,这种方法我们现在写书法作品是不可取的,容易喧宾夺主。我觉得简洁是最好的落款原则,最多两方印章,一方启首印、一方姓名印最好,有时候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盖三方印章,但无论如何不要盖的太杂乱,一幅作品超过三方印章就有点乱了,印章的大小一般会小于落款字体的大小。
大图模式
想要学会书法,不光要学会写字,章法、盖章和落款同等重要。那就要去多看古代和当代名家的作品,看看人家是怎样落款的,时间久了就可以掌握这些内容。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常用的几种印章
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反之。
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画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明 文徵明 《老子像》
压角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拦腰章可用于长幅书画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
上图是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就有多枚鉴藏章
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盖印章的禁忌和讲究写书法必须知晓
大图模式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的印章
大图模式
赵孟頫《秋兴赋》落款印章
书画家用印始于元代赵孟頫,印章,一方面与书画配合形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表示信用,故书画家不加盖印章,会影响其真实性。所以后来鉴定书画之真伪,印章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
大图模式
书画印章
关于印章
一、书家常用印
大图模式
清赵之谦名章
书家常用印有两类,一是姓名、字号印,此类印章方正庄重,落完姓名以后使用,根据空间需要可用一个姓名印,也可再加一个字号印,最好用一阴文和一阳文配合。第二类是闲章,主要内容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表达。可以用在作品起首处,叫引首印或引首章。同时可以根据审美需要在适当位置使用,此类印章形制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可随行。
二、印章的大小
印的大小取决于落款的大小,一般姓名印略等于款字,决不可大于款字。引首印更不能大,而且最好是阳文印,显得轻松文雅,容易同作品浑然一体。
大图模式
吴昌硕印章
三、钤印的位置
钤印是一件作品完成的最后一道程序,位置合适了则锦上添花,位置不合适时将破坏通篇的效果。钤印的位置是否合适决定于落款位置的高低。款字位置高时可同时钤姓名印和字号印,款字位置低时,只钤姓名印即可。
最需要提醒的是钤姓名印要对准落款一行字的中线,偏离中线就会影响作品感觉。
引首印一般钤在第一字和第二字之间。引首印与姓名印之间也有联系,如果落款处只钤姓名印、字号印两个,引首处只钤一个印,古有“印不过三”之说。
大图模式
吴昌硕且饮墨渖一升
四、印对黑白空间的调节
一是引首印对正文第一行的疏密有调节作用。如果正文第一、二字之间紧密,可以调整到二、三字之间钤引首印;如果第一行上下不齐,可以通过第二个引首印予以调节,但第二个引首印最低不能低于第一行的中间位置,称为腰章。
二是姓名印、字号印调节作用更强。尤其在落款位置不合适时,印章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实现错落留白的目的。
大图模式
如上图明人莫如忠作品,最后款字高于正文,使作品出现了最忌讳的三角形的空白,通过钤两方印章进行了调节,最后形成了错落的留白,弥补了书写的不足,完善了整幅作品。
大图模式
再如明人董其昌作品,落款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也是通过两方印章,一阴一阳进行了调节,复现了错落空白的形式。
另外,印章还有拢气的作用,如果一件作品正文写完后,无论是第一行还是最后一行,出现了横向的大的穿透性的空白,都可以通过加盖印章予以封住,起到了拢气和完整性作用。
大图模式
如上图,何绍基作品,落完款后,右边“笔”“工”二字之间有一个大的漏气空白,他加上两枚印章,正好堵漏,起到拢气作用,使整幅作品更加完整饱满。
大图模式
1.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閒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閒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閒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閒章就不须盖了。
3.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閒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閒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閒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閒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閒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閒章处之地位。
5. 方形閒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大图模式
7.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9.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3.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 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 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8.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9.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21. 上款上端不可盖閒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22. 盖压角閒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 比较适中。
23. 盖压角閒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 适中。
24.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5.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26.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27.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8.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9.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30.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体,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大图模式
31.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32. 贮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铜锡银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33. 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签翻调一次,因砂体下沉,油性浮上,故须常调使之匀和也。
34. 图章盖印泥时,手势宜轻,轻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匀,乃盖于纸上,须将印持正按下,切勿动摇,纸下宜垫以薄书一本。
35. 图章宜随用随揩,以免积垢,而影响色泽。
36. 印泥用过后,即须将缸盖盖好,防尘埃侵入,有损色泽。
更多精彩书法内容尽在微信公众号“书法观”每晚8点推送免费的书法教程,品读不一样的书法观点。搜索关注后,系统会自动发送给您免费的书法字帖、国画教程、篆刻印谱、硬笔技法的相关资料。
读书人的印章该怎么用
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它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艺苑里,绵延不断的散发出独特的芬芳,吸引着人们进入这方寸世界。
可以说:印章,是一件“读书人的事儿”。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的印章
赵孟頫《秋兴赋》落款印章
书画家用印始于元代赵孟頫。
印章,一方面与书画配合形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表示信用,故书画家不加盖印章,会影响其真实性。所以后来鉴定书画之真伪,印章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
书画印章
关于印章
01
书家常用印
清赵之谦名章
书家常用印有两类,一是姓名、字号印,此类印章方正庄重,落完姓名以后使用,根据空间需要可用一个姓名印,也可再加一个字号印,最好用一阴文和一阳文配合。第二类是闲章,主要内容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表达。可以用在作品起首处,叫引首印或引首章。同时可以根据审美需要在适当位置使用,此类印章形制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可随行。
02
印章的大小
印的大小取决于落款的大小,一般姓名印略等于款字,决不可大于款字。引首印更不能大,而且最好是阳文印,显得轻松文雅,容易同作品浑然一体。
吴昌硕印章
03
钤印的位置
钤印是一件作品完成的最后一道程序,位置合适了则锦上添花,位置不合适时将破坏通篇的效果。钤印的位置是否合适决定于落款位置的高低。款字位置高时可同时钤姓名印和字号印,款字位置低时,只钤姓名印即可。
最需要提醒的是钤姓名印要对准落款一行字的中线,偏离中线就会影响作品感觉。
引首印一般钤在第一字和第二字之间。引首印与姓名印之间也有联系,如果落款处只钤姓名印、字号印两个,引首处只钤一个印,古有“印不过三”之说。
吴昌硕且饮墨渖一升
04
印对黑白空间的调节
一是引首印对正文第一行的疏密有调节作用。如果正文第一、二字之间紧密,可以调整到二、三字之间钤引首印;如果第一行上下不齐,可以通过第二个引首印予以调节,但第二个引首印最低不能低于第一行的中间位置,称为腰章。
二是姓名印、字号印调节作用更强。尤其在落款位置不合适时,印章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实现错落留白的目的。
张旭光《行书八讲》选页
如上图明人莫如忠作品,最后款字高于正文,使作品出现了最忌讳的三角形的空白,通过钤两方印章进行了调节,最后形成了错落的留白,弥补了书写的不足,完善了整幅作品。
张旭光《行书八讲》选页
再如明人董其昌作品,落款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也是通过两方印章,一阴一阳进行了调节,复现了错落空白的形式。
另外,印章还有拢气的作用,如果一件作品正文写完后,无论是第一行还是最后一行,出现了横向的大的穿透性的空白,都可以通过加盖印章予以封住,起到了拢气和完整性作用。
张旭光《行书八讲》选页
如上图,何绍基作品,落完款后,右边“笔”“工”二字之间有一个大的漏气空白,他加上两枚印章,正好堵漏,起到拢气作用,使整幅作品更加完整饱满。
钤印的二十五条规矩
钤印(qián yìn),中国书画、书籍上面的印章符号是书画等作品在即将完成时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艺术。钤印始于北宋苏东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一幅书画作品用印得当,能够“锦上添花”,反之则会弄巧成拙。下面二十五条钤印规矩,要记牢:
0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不可比字大。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0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0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0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05、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06、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07、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08、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09、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2、盖二印,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13、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18、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 比较适中。
19、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20、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1、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22、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3、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4、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25、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节
写书法落款注意这2点的内行高手
书法中,如何让正文和落款更协调?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是章法问题,主要有以下2个小技巧:       第一、注意字体风格的一致、搭配和呼应
很多书法作品的落款,基本上要和正文的字体一致、有连贯性。一般来说,又可以分为风格要求以及书体要求两方面。
1.风格要求
比方说正文是行书,那么最好落款就是行书。而且落款的行书风格要基本上和作品风格一致。
例如,你写的王羲之、王献之的行书,那么落款最好照着二王的路子来,和二王风格相近似就好。
你学的颜真卿的书法,那就照着颜真卿的书法来写,写的厚重、宽博大气一点。
这是在风格上的注意事项。
2.字体要求
对于正文内容的书写,无非就是篆隶行楷草这五种书体。
其中,篆隶楷等书体,因为笔画和结构上相较于行草书,更具有稳定性,因此可分为一类处理,而草书和行书因为笔画和结构的灵动,需要另外处理。
1.篆隶楷的书写落款
当你写楷书、篆书、隶书的时候,落款最好不要落楷书款、或者篆书、隶书款。
虽然我们说,落款要保持和字体的一致性,但是这三种书体不适合作为落款之用。因为难免会产生雷同之感,整篇作品显得很呆板,最好把落款处理成行楷,这样既不显得突兀,也不会很死板。
2.行草书落款
当你写行草书的时候,最好落款其书体保持一致性,这样整体协调。行书就是行书款,草书就写行草落款。
第二、注意落款内容
落款内容按照字数多少可以用不同的区分,字数少的被称为穷款,也有些比较多的双行款,甚至长篇大论型的落款。
其内容一般囊括时间、书写内容、书写人、书写感想、书写情景等等一系列内容。
如果作品字数较多,可以落穷款,基本简单交代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正文字数较少,甚至有些书法作品就一个字、单字作品,那就需要多些点了,甚至可以落长款。
比如,只写一个“龙”字,可以落一个对联,用来赞美龙的,比如“云雾生来非假物,自家吁气自成云”,落这样一个对联,就不会显得内容单薄了。
如果单字作品还落穷款,就显得势单力薄,没有丰满之感。但也不要过多,以免喧宾夺主,造成作品中心不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用印常识及注意事项
印章知识大全
书法作品落款处钤印应该上朱下白还是上白下朱?
书法作品如何用印
书画盖印有讲究
超实用的书画装裱、收藏的书法作品格式及尺寸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