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李亦畬《太极拳谱》的神秘面纱

作者/杨志英 ⊙  编辑/王程


揭开李亦畬《太极拳谱》的神秘面纱(1)

 

2014年9月,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走进广府太极城,寻找民间国宝。经过包括著名书画鉴定家单国强先生在内的多位顶级专家团的遴选,从众多的瓷器、书画、珠宝、青铜器等藏品宝物中间,一致认定:李亦畬先生(1832年9月2日--1892年11月8日)手书《太极拳谱》为此次活动的民间国宝。(志英按:武福鼐的一副对联同时入选)那么,一本拳谱为什么能够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呢?来,让我们品鉴这本神秘的拳谱,重温一百多年前的那段历史。

   

李亦畬先生是一代太极拳宗师,在太极拳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李亦畬,名经纶,表字亦畬。清直隶广平府城内西大街(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西街)人。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帝,目睹大清国衰亡的历史。秀才,精于武学医术。自咸丰癸丑(1853年),时年22岁,追随舅父武禹襄学拳,精研数十载,终成一代宗师。他分别于清光绪庚辰年(1880年)、辛巳年(1881年)手书完成三本太极拳谱,史学界将其称作“老三本”。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旱太极拳谱,是太极拳的奠基之作,习太极拳者奉为圭臬。“太极拳”一名见于文字记载典出于此,而所谓的太极拳的开山之作《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最旱便见于此谱。三本拳谱,本由作者自存,习称“自藏本”;一本交胞弟启轩(1835—1899),习称“启轩本”;一交门人郝和(1849—1920),习称“郝和本”。合而言之,称为“老三本”。“老三本”编著内容基本相同,依次收录《王论》和武禹襄、李亦畬拳论十余篇。其后,各派太极拳理论无不以《王论》和武禹襄、李亦畬拳理拳论为基础,进行阐释、拓展、延伸、发挥。后来出现的一些所谓太极拳旧谱、古论,实为“老三本”的翻版、模仿,或者再创编。

     

“自藏本”于作者李亦畬先生逝世后,传次子逊之(1882—1944),逊之传弟子姚继祖(1917—1998),姚氏晚年转交亦畬公曾孙李旭藩(父名池萌,祖逊之),旭藩视其胜过生命,不肯轻易示人,至今罕有睹其全貌者。这次中央电视台《寻宝》活动遴选的国宝,就是指这本拳谱“启轩本”中的《太极拳小序》附注: 

 

“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岁次庚辰小阳月(即农历十月)识。”(摘自1935年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

   

其它两本均注明写于光绪辛已年,由此可知,“启轩本”成册要早一年。启轩卒后,该本传子宝琛,宝琛传子福荫(1892—1943)。1929年,李福荫先生在河北省第十三中学任教期问,依据该谱重新编次章节,进行油印、石印,取名《李氏太极拳谱》,分赠各地太极拳爱好者。即此,《王论》以及武禹襄、李亦畬拳论开始广传于外,逐渐为各地太极拳传人所熟知。然而,“启轩木”在多次传阅、印刷过程中,出现破损、丢页,最终散失殆尽,甚为可惜!所幸《李氏太极拳谱》还有少量存世,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郝和本”于为真公逝世后,传子月如(1877—1935),月如传子少如(1908-1983),现由少如先生弟子上海人王慕吟珍藏。“郝和本”内容于下列书谱中有公示:   

 

徐震著《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郝振铎(1909—1973 郝为真族侄孙)编印的《郝为真开合太极拳》谱、郝少如著《武式太极拳》。顾留馨先生在其所著《太极拳术》第371—379页,影印出“郝和本”的全部内容,并附录有姚继祖先生捉供的“自藏本”中武禹襄一篇拳论—《武禹襄毋舅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的影印件。

   

该本拳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尤其在民国年间、建国初期,太极拳界对其十分重视。可惜,到了当代,出于种种原因,太极拳传人对包括“郝和本”在内的李亦畬太极拳谱的基本信息鲜有人知,更别谈认真对待和研究了。也正因为如此,《王论》和武禹襄、李亦畬拳论在传抄流布过程中出现张冠李戴或枉加作者姓名,以及词句添加漏删等情况。本文要做的,就是依据“郝和本”原著,并参以“自藏本”进行甄别评述,还原这些经典拳论的真貌,供大家参考、学习、研究。   

 

 

“郝和本”封面题写《王宗岳太极拳论》,下署两行小字:“后附小序并五字诀”,“郝和珍藏“(图1为“郝和本”封面)。

“自藏本”封面题名《太极拳论》,下署两行小字:“后附小序五字诀”,“亦畲珍藏”。请注意:“自藏本”中删去“王宗岳”三字,为什么?令人玩味,值得思考推敲,存疑待考(图2为“自藏本”封面:图3、图4为内文照片)。


“郝和本”为工笔小楷书写,格式规范,就书法而言,也堪为艺术珍品。内文共计33页,第页多为8行,每整行l6个字。篇目依次为: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架》、《身法》、《刀法》、《枪法》、《十三势》、《十三式行工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打手撒放》、《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撒放密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再加上“自藏本”中的两篇:

   

《武禹襄毋舅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打手法》。

 

共计16篇。下面依据“郝和本”顺序简作介绍(图5、图6为“郝和本”内文照片,网上有该书的全部照片)。


一、《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自藏本’为‘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下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自藏本’为‘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末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沾即是走,走即是沾;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祥辩焉!是为论。”

   

讨论需要探讨的问题颇多,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详解,仅做一点说明。“无极而生”之后,“阴阳之母也”之前,在其后的许多拳谱著作中增添了四个字“动静之机”查阅相关资料,最早见于徐禹生(1879—1945)于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图7、图8为该书内文照片)。笔者认为:后人之所以这样做,显然是对太极拳的核心内涵没有把握准确。太极拳学说借用的是哲学中“太极”的阴阳原理,它体现于拳艺上称为“虚实”。如果仅仅用“动静”和“阴阳”来照应,显然是不对的。


二、《十三势架》

   

“郝和本”计54势,“自藏本”为55式。两本中个别拳势稍有差异或增删,仅录于下:

 

“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上步搬揽捶(“自藏本”记作“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单鞭、肘底看捶、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左右起脚、转身踢一脚、践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脚、蹬一脚、上步搬拦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单鞭、玉女穿梭、单鞭、纭手、下势、更鸡独立、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十字摆连、上步指裆捶、上势懒扎衣(“郝和本”无此势,见“自藏本”)、单鞭、下势(此势于“郝和本”中被涂抹)、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转脚摆连、弯弓射虎、双抱捶、手挥琵琶式(“自藏本”中无此势)。

 

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太极拳”套路名称,它以三次“纭手”为界限将套路分成四节。查杨、吴、孙等诸派太极拳传统套路,其势名、顺序、编排模式与此相类似。

 

三、《身法》

 

“郝和本”为“八要”,即:

“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

“自藏本”为“十要”,所多两要是:

“松肩、沉肘”。

 

这是太极拳行功走架及打手的基本身法要领,是检验太极拳的标尺。其后,各派太极拳对身法要求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实质概莫能外。

四、《刀法》

 

为四法,即:

“里剪腕、外剪腕、挫腕、撩腕。”

指刀的四种进攻文方式。

 

五、《枪法》

 

为四术,即:

“平刺心窝、斜刺膀尖、下刺脚面、上刺锁项。”此枪法和明代名将何良臣设计的作用于军事作战的枪法相似,进攻锁定为六点:心、喉、左右膀尖(注:锁骨与肩胛骨相连之脆弱肩窝处)、两个脚面。


六、《十三势》

 

全文如下:

 

“十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也。”

 

“十三势”既是对拳术名称的简介,又是对拳术技法,包括手法、步法、眼法、身法等的概括。十三势,是“太极拳”名称出现之前的书页称谓。由此推断,在杨禄禅、武禹襄研创这门拳艺初期,尚不存在“太极拳”的称谓,书面记作“十三势”或者“长拳”。

 

七、《十三势行工歌诀》

 

全文如下: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偏身躯不稍痴。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工用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这是“十三势”(即太极拳)修炼的宗旨、法则与目的,是《十三势》一文的延续与补充。强调太极拳在不失技击的前提下,更重视健身养生的功能,追求“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境界。这是广府“十三势”有别于同期或早期其它拳种的重要特征之一,提醒研究者关注。

 

八、《打手要言》

 

全文如下:

 

“解曰:以心行气,务沉著(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痴’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解曰: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每一动唯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禹襄武氏并识”

 

《打手要言》大致分成两个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是对《十三势行功歌诀》的阐释与说明;其后为第二部分,是作者辑录的打手实践、切身体会,可谓字字珠矶,句句经典,文采飞扬,堪为《王论》的姊妹篇。可以说,其它任何一种武术流派的拳论,还没有发现如此立意深远,言简意赅,流畅自然而气势磅礴的精彩篇章。“知己知彼”的战略方针,“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技击原则,“物来顺应”、“左右逢源”、“八面支撑”, “立身中正安舒”、“气宜直养而无害”的具体要求,虚与实、内与外、上与下、左与右、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无不充盈着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和谐、圆融的思想和营养。

 

九、《打手歌》

 

只有三句,即: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注意对“牵动四两拨千斤”一语中两个关键词:“牵动”和“拨”的理解。2001年《武魂》第三期,曾发表过笔者的一篇文章《谈谈“四两拨千斤”》,大家如有兴趣不妨查阅,本文不做详述。

 

十、《打手撒放》

 

全文如下:

 

“掤,上平;业,入声;噫,上声;咳,入声;呼,上声。吭、呵、哈。”这是打手发放时的发声方法,需细心揣摩、体会。

 

十一、《太极拳小序》

 

全文如下: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示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萍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予自咸丰癸丑,时年二十余,始从母舅学习此技。口授指示,不遗余力。奈予质最鲁,廿余年来,仅得皮毛。窃意其中更有精巧,兹仅以所得笔之于后,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

 

光绪辛巳中秋念六日李亦畬谨识”

 

该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文字记录太极拳传承脉络的资料,弥足珍贵,信息量很大,暂不赘述。

 

十二、《五字诀》

   

全文如下: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劲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才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五字诀:“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显然是在表述练功者走架打手的神韵状态,要求做到意、气、劲或精、气、神的高度和谐统一,成为各派太极拳必须遵循的行功法则。

 

十三、《撒放秘诀》

 

全文如下:

 

擎   引  松  放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此擎、引、松、放四字有四不能,脚手不随者不能,身法散乱者不能,一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团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需避此病,不然,虽终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矣!

 

“粘连黏随”、“敷盖对吞”、“擎引松放”,笔者将其称作太极拳推手三部曲。概括来讲,“粘连黏随”是太极拳制人的手法,“敷盖对吞”是“粘连黏随”的继续、结果和目的,而“擎引松放”则是对“敷盖对吞”之后潜藏的“吐”字的直接阐述。《武林》杂志上曾连载过笔者在这方面体会的文章,后定名为《太极拳推手三部曲》,收入《中国功夫》杂志社编录的《太极拳一家》论文集中,有兴趣大家不妨参考阅读。

 

十四、《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全文如下: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语甚概括,初学未由领悟,予加数语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

 

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工夫。一动势,先问自已,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稍)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工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要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本文是作者的切身体会,文采较之于武禹襄拳论虽然稍逊一筹,但也不失为经典拳论。


十五、“自藏本”中还收录一篇拳论,名《武禹襄母舅太极拳四字不传秘诀》,全文如下: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这是作者对打手技术的高度概括,浓缩成四个字“敷、盖、对、吞”。

  

十六、“自藏本”中另收录李亦畲先生的一篇《打手法》,全文如下:

  

“两人对立,做双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手搭手则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一进一退(进者先进前足,退者先退后足)至末步(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虚步,进者跟后足成跟步。搭手时,搭腕之手不动,扶肘之手由上而换,如此进退搭换,循环不已。练发劲时,一般皆在应退而不退时作准备。练熟后,前进、后退都可化发。进用按挤,退用掤捋。”

  

这是武禹襄,或者杨禄禅与武禹襄在定步推手基础上,根据实战中步法灵活多变的需要而研创出来的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法,由李亦畲记述下来。

  

下面对“老三本”作简要分析,拳谱中所录拳论有三点值得关注与研究:

  

第一点,这三本拳谱的辑录者李亦畲是位有功名的儒生,又精于中医学,治学严谨,自不待言。所以说,他整理的拳谱绝不会漫无目的随意拼凑,没有章法地任意堆砌。一定是思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且看“郝和本”中的十四篇拳论,很明显是以《太极拳小序》为分水岭。上部分为非李亦畲作品,计10篇,其余为李亦畲拳论。李公的这一部分论述后人不存在争议,故而不作分析。重点解读第一部分,从表象上看,该部分出现两位作者的姓名:王宗岳、武禹襄。“王宗岳”出现在拳谱首篇拳论的题目中――《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其后七篇皆未署名,但是,请注意:在第八篇,即《打手要言》末尾清清楚楚注明:

  

“禹襄武氏并识”

  

意思表达的已经非常明确了,即武禹襄一并记录的心得体会。再者说,本文之后,该页留白,这就更清楚地表明:以上七篇拳论的作者就是武公禹襄。但是,很遗憾,事实的发展远没有这么简单。数十年后,这其中的一些拳论被后人随意更改了作者姓名,或是王宗岳、或为张三丰……还有人做得更离谱,将一篇武禹襄《打手要言》肢解为若干篇,并分别标题、分别冠名,变成了“王宗岳”的作品。更有甚者,连同《十三势》等文莫名其妙地扣上“张三丰”的光环,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笔者分析,后人之所以会这样做,应该出于以下三种原因:

  

(一)不知拳论原始出处,对“老三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二)盲目崇拜所致,冠名“王宗岳”、“张三丰”等,以示其珍贵或者所谓的源远流长;

  

(三)出于家派观念的一己之私,为自家脸上涂脂抹粉。

  

再就该部分的篇章结构设置来看,《王论》与其余篇目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王论》标题中出现一个名字――“王宗岳”。而且呢,题目以“太极拳’,冠名。这是第一层;自第二篇《十三势架》开始,其后的篇目则以“十三势”命名。并且,在《打手要言》之后明明白白署着另一个人的姓名――武禹襄。这是第二层。假如象有一些人所认为的,《十三势架》、《十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等属于王宗岳作品,那么,毫无疑问,它应该如同《王论》一样,取名《太极拳架》、《太极拳行工歌诀》……如此,才一以贯之。问题是,拳谱中没有这样做,没有运用“太极拳”这一高雅的拳名,而采用了“十三势”的名称。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静下心来,人人都可以想明白。辑录者李亦畲之所以这样编排,自有分寸道理。且看这七篇拳论,以“十三势”为主线,从拳架套路、身法要点、器械修炼特点、拳术取名探源、行工准则、打手要诀、练功秘诀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线贯穿,一气哈成,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再加上“禹襄武氏并识”一语,分明表示这些文章的作者,只能出自一人之手――武公禹襄

  

读者请想,李亦畲辑录“老三本”的目的是什么?应如李亦畲自述所言“仅以所得笔之于后。”李公所得的是什么?应该是本人,以及师父即母舅武禹襄的研拳心得体会,才合情入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三本”拳论作者归根到底应该、也必然只有两位:李亦畲、武禹襄。

  

写到这里,疑问由此而生:王宗岳、《王论》又怎么解释呢?就此问题,笔者在参与编篡《永年太极拳志》期间,同当代武式太极拳著名传承人钟振山先生做过多次沟通、探讨。钟先生是“自藏本”曾经的持有者姚继祖先生的弟子,有幸目睹过“自藏本”。他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姚老师在世时,不止一次说道:‘老三本’中的拳论,除了李亦畲的,就是武禹襄的。王宗岳是谁?只有武禹襄最清楚,后人都是浮想联翩的猜测。如果武禹襄当年不写‘王宗岳’三个字,一切就简单多了。”

  

细细推敲,这话很有道理。假如真有所谓的“王宗岳”,真有所谓的“王宗岳拳谱”,其原件的珍贵程度远胜于他人的再抄本。这个道理,正常人都明白。问题的关键、症结也恰恰在于此。试想:为什么“老三本”能够一代代传下来,而不见“王宗岳拳谱”的传承轨迹呢?它为什么只在“老三本”中提过一笔,神龙见首不见尾,就如同蓝光闪过之后,忽然从人间蒸发了呢?“王谱”、《王论》、“王宗岳”出现得如此突兀、蹊跷,难道我们后人就不应该反思,不应该做更加认真而深入的考证吗?

  

说实话,笔者自接触太极拳以来的三十余年间,对“王宗岳”、“王宗岳拳谱’等等传闻曾经深信不疑。然而,当笔者从2004年参与了永年县人民政府组织编纂《永年太极拳志》的工作任务之后,面对搜集而来的堆积如山的资料,逐渐地对“王宗岳之说”产生了怀疑。因为,此说多存在与故事、传说、演义当中。如果查阅正史资料,比如其中的时间年代、历史背景等,“王宗岳之说”根木经不起推敲,站不住脚。可以说,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攻自破。于是,笔者产生一种直觉:“老三本”中的《王论》,似乎是武禹襄或者李亦畲前辈有意识或有目的的设下的一个迷局。当然,这只是一种合乎情理的直观推论,需要更确切的证据。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要重证据、重史料,传奇、故事、演义不是真正的历史,“讲故事”与“写历史”,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或门类。所以,姑且不论历史上有无“王宗岳”,但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可否认,即《王论》最早出自“老三本”。在此之前的其他任何地方、任何资料中,均不见记载。事实雄辩地说明:《王论》最早自河北省永年广府武家或李家传出。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即《打手歌》为什么列于《打手要言》之后,李亦畲作品之前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是武禹襄一篇经数年斟酌而未能完稿的遗憾之作。三句歌诀,如果辑于前文,似不相称。于是,李亦畲先生便补录于此,以示纪念。该歌诀虽然不完整,但是言简意赅,句句凝练。后人总觉得有些缺憾,不乏试图补充完整者,但都显得画蛇添足。以笔者愚见,此歌诀一如断臂之维纳斯,是太极拳理论中残缺的经典作品。该表达的已经表达,大可不必再做什么徒劳之举了。

  

第二点,以《太极拳小序》为界限勾勒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化过程

  

李亦畲拳论以“太极拳”冠名,而武禹襄作品以“十三势”取名,如《十三势架》《十三势行工歌诀》等。可见,武禹襄创拳立说之初还没有“太极拳”的称谓。如果有,正如上文曾经分析的,武氏不可能不用含意深刻、立意高远的“太极拳”,而以直白的“十三势”冠名。有人可能又会提出质疑了,《王论》为什么冠以“太极拳”之名呢?笔者认为,这是李亦畲三思之后做出的决断。即这样的一种可能:拳论完成在先,标题出现在后,是李亦畲先生辑录这篇拳论时添加上去的。细细推敲,《王论》全文仅在开篇以哲学术语“太极”入笔而论述拳理,全篇根本没有涉及到“太极拳”的名称。所以,从“老三本”编排有序的拳论中可以看出端倪:武禹襄与杨禄禅研创的新型拳术,初名“长拳”、“十三势”,后来才正式定名“太极拳”。

  

第三点,“老三本”拳论自成体系,它的价值具体表现在:

  

(一)“老三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太极拳谱,“太极拳”、“王宗岳”和《王论》均首见于此处。

  

(二)上文已谈到,从“老三本”中可以看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变过程,始名“长拳”、“十三势”等,后称“太极拳”。“老三本”第一部分拳论以“十三势”冠名,如《十三势架》、《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等,亦即武禹襄研拳初期尚未有“太极拳”之名。第二部分拳论题“太极拳”名,可知,“太极拳”名称是在李亦畲时代产生并逐渐统一的。

  

(三)“老三本”规范了太极拳身法,制定了一系列行功法则,如走架必须体现“无过不及”、“柔和舒缓”、“连绵不断”等特点。一举动“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断续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等,这些都成为了界定太极拳的准绳。

  

(四)武禹襄、李亦畲学识渊博,德才兼备,却淡泊名利,唯以研究武学为事。这在“重文轻武”、“文武不同道”的封建时代,是不为人所尊崇的。然而,今天看来,这种行为精神无疑又变得难能可贵了。武、李先贤开文人研习太极拳的先河,昭示着太极拳文化之伊始。作为开拓者,武禹襄之功甚伟。武、李拳论将拳术与儒家思想水乳交融,使习拳与做人和谐统一。“立身中正安舒”。“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等,无不浸润着儒学倡导的“中庸”思想,体现出研习者对和谐、圆融境界的追求。

  

(五)“老三本”诸论,不仅有拳名探索、拳架套路、器械练习法,而且还有身法要点、打手要言、行工要领、练习法则等,功法艺理兼备,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从而奠定了太极拳理论的基础。毫无疑问,这是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因此,笔者将武禹襄、李亦畲等诸论称为“武李学说”――太极拳的立论基石。什么是太极拳?武李学说就是标准,就是方向。照此修炼,就是真正的太极拳。

  

当然,前辈先贤的经典拳论产生于清代,作者文学修养高,拳论写得言简意赅,而且结论性语句多,甚至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今人如无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再无明师言传身教,往往产生歧义,而偏离太极拳修炼轨道。这就是当代有许多人练习的所谓“太极拳”五花八门、不伦不类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并非所有慢悠悠的运动,都可以叫做太极拳。腆胸凸臀、前俯后仰自非太极拳所为,形同木偶、状如皮影更有悖于太极拳艺理。无论何家何派、师承何人,只要是太极拳,就应该遵循“老三本”提供的拳理法则。因为,离开太极拳基本理论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不应该称之为“太极拳”。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走过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太极拳也不例外。“老三本”的出现、“武李学说”的诞生,表明太极拳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太极拳走向成熟的最鲜明标志。作为奠基人,首推武禹襄,次为李亦畲。其后,诸家拳派、诸家讲论无不受“武李学说”的启迪、影响。就此意义上来讲,李亦畲手书太极拳普成为民间国宝当之无愧。如果说中华武林存在秘笈宝典的话,“老三木”就是。假如金庸先生有幸见到此谱,肯定会有感而发,再创作出一部震烁古今的传奇巨著。笔者真诚希望当代所有太极拳传承者摒弃偏见与固执,撇开家派门户之见,品味“老三本”,研究“武李学说”,一定会大有裨益。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式太极拳的发展
杜元化盗版武禹襄拳谱
“老三本”之谜(下)
李亦畲“老三本”的价值/杨志英
7. 太极拳的理论记录 -- 拳谱精选与讨论
孙式太极拳源流-张大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