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师”石明谈太极-道在阴阳之间(转载)

文/陈惠良

    杨式太极拳汪脉传人、太极名家石明老师祖籍山东,于2000年4月18日,不幸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终年61岁。今年四月十八日,是杨式太极拳汪脉传人、太极拳名家石明先生逝世十周年祭。
    近年来,网上谈论石明先生的帖子,日见增多,有褒有贬,甚至也有对他的传承持怀疑态度的。
    记得九十年代初,国画家李燕先生(国画大师李苦禅之子)曾慕名来到石明先生处。李燕先生认为,太极拳与易理相通,其理也与绘画相通,其中有值得他探求和吸取的太极文化内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一天,他忽然带着雕凿工具,来到紫竹院公园中心岛八宜轩(石明先生授拳的场地),在一块宽约半米、长有一米左右的大石头上,凿下了巴掌大小的一个象形字“明”字(见图),想必是以这种方式赞扬石明先生是一位“明明白白的太极拳老师”。
    这一则资料,十年前石先生逝世时,在由笔者策划、张子辰兄署名的一篇悼念文章《和石明老师学太极的日子》里就曾讲述过。笔者与石明非亲非故,平时也没有什么接触,既不是他的入室弟子,也没有直接跟他学过拳。石明逝世后,为什么我会想到要策划这一篇悼念文章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有感而发”而已!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石先生在紫竹院设场授徒的第一批弟子中的杨家仓、黄震寰、张国健、张子辰、范理宝等,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包括在石先生拳场站了一年多的桩,后来考取了海淀走读大学,方才被石先生收为入室弟子的——我的忘年交——朱喜霖(“小朱子”),也与我过从甚密,互通有无,所以对石先生教拳的情况;他对太极拳的认识;他教拳的理念、步骤、方法等等,可以说林林总总知道得不少。尤其是我亲身感知到家仓、老黄、大张、子辰、老范等这些老友,经过石先生的点拨和独特的传授,短短几年功夫,就一个个有了很大进步,比起以往在一起玩的拳友高出了很大一截,甚至可以说已经不在同一个层次了。差别在哪呢?差别就在对太极拳内功劲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因此,尽管有人对石先生生前的一些做法有些微词,但笔者认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石明先生对太极拳真谛的努力探求和授徒时不因循守旧,独辟蹊径自创一套卓有成效的训练步骤和方法,功不可没,而这大大有利于太极拳的弘扬和发展,理应予以肯定。所以萌生了一种应该有人写文章,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加以研究的想法,故此就有了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
    上述诸位良师益友中,已故的杨家仓兄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一位。家仓兄曾先后拜太极寿星吴图南和八卦宗师李子鸣为师,学习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拳艺。他随吴老学拳十分执着,但又绝不固步自封,当他了解到石明对太极拳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传授时,毫不犹豫地执弟子礼,向其学习。他不是一个心浮气躁、见异思迁的人,他是以吴老的传授为主导,吸取各家之长来丰富、充实自己。据朱喜霖讲:“他跟石明学拳时,学了一个揽雀尾整趟架子就全明白了”。
    家仓兄颖悟过人,但练功从不吝惜汗水。他练石明教的“无极桩”一站就是个把小时,在公园僻静处站,在家里看电视时也站,他几乎从不坐着看电视。练习胯圈儿(也是石老师传授的一个基本功),每天不是转几百几千,而是一转就是四、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因为“胯”关系着底盘的平衡和稳定以及虚实的轻灵转换。而且腰与胯,关系密切,腰胯松灵才能便于混身透空。据讲:他就是从活胯开始突破的,他的胯一动,肩、肘都跟着动,能单动(一边),也能双动(两边),由于他在活胯上下了功夫,外动带内动,原先里面丹田内转的功能更灵便了,因此他成了石明弟子当中的佼佼者。
    还有一件值得提起的事,按太极拳传统的教法,学者众,成者稀!有人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入门。但朱喜霖(“小朱子”)跟石明前前后后学了三五年,太极内功的一些东西,基本都能掌握了。他应邀给老拳友们讲课,谈及自己学拳的体会时,主要谈的就是石明老师的超凡之处,他说石明老师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悟透了,并根据拳论要求精心设置了一整套训练的方法和步骤。头三年着重让学生们理解和解决的只是拳论的第一句话:“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无论是站无极桩,练探海桩还是转胯圈儿及其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何谓无极?何谓太极?何谓动?何谓静?何谓阴?何谓阳?不搞清楚这些不行。因为这是基础。“小朱子”具体举例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望文生义,无极是太极的妈妈,不知道无极,找不到无极的感觉,太极就无从谈起。因此,石老师一开始就强调站无极桩,先在“静态中”让你找到“无极的状态”和体悟到“无极的感觉”。然后再求什么是太极?……什么是……一步一步练下去。正因为它设置的方法和步骤,与拳论要求相互吻合,所以习练者就比较容易入门和提高。
    “小朱子”还谈到,他后来又跟王培生老师学拳,大家认为他领悟得比别人快,而按他自己说,就是跟石老师学了几年拳,使他对太极内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心知和身知)。他曾打过一个比喻:“就好像王老师在台上表演,石老师给我搭了个梯子,使我能走到台上,在近处观看,王老师的动作、神态细微末节,都看得非常真切,领悟的起来,自然也就非同寻常了!”(目前“小朱子”在美国教拳已有十余年了)。
    其他像老黄、大张、子辰、老范等拳友,他们按石明老师的要求站无极桩、练探海桩、转胯圈儿……首先在“体”上打通气道,练得非常认真。原因是,太极拳要求“气遍身躯不少滞”,“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用内气运动拳架”,否则“内气不足”或“没有内气催动姿势运行”,既不得“养”,也将流于人常说的“空架子”、“花架子”或“太极操”。所以石老师认为,什么时候教拳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各人不同的进展情况为准(石先生教的架式,是在杨式的基础上,看上去既非汪脉老六路亦非武式,是他根据自己对《拳经》的理解按照神、意、气、劲动分静合、阴阳变化的理念自创的)。结果一个个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突破,取得各自的进展,这里就就不一一细说了。
    为写此文,我翻阅了以前记的笔记,看到石明先生曾于1988年11月23日星期三晚,在北大201室有个专题讲座,题目是:《太极拳及其技击的特点》。共讲了什么是太极?什么是太极拳?以及太极拳技击的特点等三个问题。其中谈到了“太极图的中极线”。这段记载不禁使我回忆起王培生老师生前讲过的一件事:
    有一次石明来到金奖胡同11号王老师家登门造访,向王老师请教有关太极拳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据王师讲:那次交谈中,围挠着什么是“太极”的问题,谈的很深、很细。王师认为:先哲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按常人思维,阳就是阳,阴就是阴,道在阴阳之间,这个“之间”是什么?似乎难以理解。王老师补充说,“正是这个按常人思维,似乎难以理解的“之间”,既非这,又非那;既是这,又是那,恰恰体现着太极阴阳变化的哲理——对立双方共存于统一体中此消彼长,同生共灭,相互转化的规律”。为了把问题说透,王老师甚至还跟石明详细剖析了太极图。王老师说,“太极图里的S线,俗称中极之玄,就是“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最生动的写照。因为按阳鱼这半边看,这条S线是阳;若按阴鱼那半边看,这条S线是阴。因此这条S线,既是阳,又是阴,既非阳,又非阴。可以说它是亦阴亦阳,非阴非阳。而且阴鱼的小圆眼儿是阳;阳鱼的小圆眼儿是阴。进一步表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处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说,宇宙万事万物无处不太极。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难以体会到,盘拳中招招式式神、意、气、劲动分静合、阴阳变化的益处和乐趣!”
    记得王老师谈起那次与石明接触的情况,赞叹石明很“鬼”(指非常聪明),听后一拍大腿说:“对!道在阴阳之间”似有所得。
    石先生在北大的那次讲座中是这样说的:“什么事都有个极限,那极限的一刹那,——中极之微,就是太极。好比太极图里的中极线,亦阴亦阳,非阴非阳。具体如:我想出这只手,要出前的那一瞬间(即出与未出的一刹拉);我想拿回那只手,要拿回前的那一瞬间(即拿回与未拿回的一刹拉),这两个瞬间,都是太极”。他认为,“打拳就是有无之间、阴阳之间、同生共灭,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过程。”。
    石明先生在讲座中谈到“迈步如猫形”的涵义时,他说绝不是让你迈步时跷着脚趾,脚跟先着地走路,谁家猫这么走啊?“迈步如猫形”和“如履薄冰”,主要强调的是要求你把脚下的“作用力”降到最小的限度。他说:如果脚下老蹬着力就没有戏了。要在脚下做文章,这就是俗话说的“悟性就在脚下”。他谈到在自己的训练中有两个桩,一个是无极桩;一个是探海桩。一动一静。站无极桩的结果不是脚下有力,而是飘起来了。他说:“飘、走、接、散、虚、空、肩、腰、胯三道气圈儿就是太极拳体用的全部”。所谓飘,就是全身关节肌肉节节松开,僵力拙力完全除掉,脚下没有一点死力之处,有一种升腾感,轻飘飘的;所谓走,就是“意为向导气随行”,内气能在身体内任意游走。如果不具备“飘”和“走”这两个条件,根本就谈不上用太极拳的方法与人接手。
    他还谈到:“所谓太极劲,就是意动和体动和的产物”。他认为,太极拳是一种哲学拳,是研究“自身和谐”和“自身与外界和谐”的人体科学。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增强人的素质。作为武术它有健身、防身的作用,但不是用来与人争强斗胜的手段,应该说他是一种极为高尚的、修养身心的大道。

    注:原文题目《谈谈与太极拳家石明相关的人和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所了解的太极“明师”石明
[转载]太极秘要/练拳要练桩_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李雅轩
能做到这些,你的拳能超越别人一大截!
无极太极帮我提升了功夫境界
太极无极桩演变和锻炼 太极拳预备式即为无极桩(蔡老师口述四丶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