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热
证候 皮肤脓疱疮、疖肿、疮疡、丹毒等;或口粘口苦,口干不欲饮,脘闷纳差等;或小便频数不爽、量少、有灼热或刺痛感、色黄赤混浊、小腹坠胀不适,或有腰痛、恶寒发热、口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 湿热为肾病患儿最常见的兼夹证,可出现于病程各阶段,尤多见于足量长期用激素或大量用温阳药之后。临证应区分上、中、下三焦湿热之不同。上焦湿热以皮肤疮毒为特征;中焦湿热以口粘口苦、脘闷纳差、苔黄腻为主症;下焦湿热则以小便频数不爽、量少、尿痛,小腹坠胀不适等为特点。此外,下焦湿热之轻症可无明显症状,但尿有白细胞、脓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

  治法 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下焦湿热:清热利湿。

  方药 上焦湿热:五味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热解毒,黄芩、黄连、半枝莲燥湿清热。

  中焦湿热:甘露消毒丹加减。

  常用药:黄芩、茵陈、滑石清热利湿,泻火解毒;藿香、厚朴、白蔻仁行气畅中利湿;薏苡仁、猪苓、车前子利湿等。

  下焦湿热:八正散加减。

  常用药:通草、车前子、萹蓄、滑石清热利湿通淋,栀子、大黄清热泻火,连翘、黄柏、金钱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利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热燥湿药
中药温病名方
ZDAY168:第二章:清热药(二)清热燥湿药(一)黄芩、黄连、黄柏
上焦的湿热用黄芩,中焦的湿热用黄连,下焦的湿热用黄柏
上焦的湿热用黄芩,中焦的湿热用黄连,下焦的湿热用黄柏,三焦之火用栀子
名医李东垣三药成方,剿灭三焦热毒,眼红头痛、心烦厌食、便秘尿黄等上火诸症有奇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