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住房拥有率难掩舆论房产焦虑 (何小手)
    核心提示: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而城市第一套房平均收益率在300%以上。网络舆论基本对此结论表示怀疑,各地高房价现状并未全面改观,买房难仍然是多数人的观感,这与城市化进程,房地产调控成效等有一定的关联。

    结论与当前国人的房产幸福感相左

    舆论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基本态度,首先是对数据本身的质疑。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中国各行各业兴起数目字管理,这对量化业绩以及对实际工作中的拾漏补缺有着重大意义,但是,这种计算方法的广泛落实也导致了一种数据政绩,一种突出的现象是,各地普遍出现GDP情结,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对经济数据的追求,而忽视了发展的成本,可持续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针对此报告,大量网友表示“拖了祖国的后退”,并对数据提出质疑,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舆论表现出的数据恐惧主要针对来自官方的数据,学界独立于官方,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数据结构,并因此和大众一道,构成舆论的反权威态势。基于此报告作者的高校背景,有网友甚至认为专家被利益集团绑架。
    其次,从舆论普遍反响看,没有房、买不起房仍然是多数人的生活现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舆论要从个体的生活观感彻底否定报告结论。事实上,有网友也注意到,此报告对象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住房,这意味着远离故土的个体,即便在城市作为无产者,因为故乡拥有房产,因此也被算作有房一族。流动人口的暂住身份与在城市中的无产现状,这正是中国房产困局的重要根源所在。

    城市化加速 有房成为成功标准

    民众的房产心结,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对多数中低收入者而言,城市房价高不可攀。针对此报告,有网友认为,人口大规模流动,和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的严重不均衡,被平均二字掩盖了。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教授乔均认为,过度开发房地产已威胁到国家安全!一是城市周边土地流失过渡,90%的城市粮食不能自足;二是强拆及腐败导致社会矛盾升;三是住房已变为投资行为,城市贫富两极化加剧,仇富心态上升。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伴随着两种现象,一是大量的经济发展机会集中在城市,城市土地过度开发,并直接导致城市地价上升;二是出现“农民包围城市”的现象,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他们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学毕业生一同,构成了城市的低收入群体。这个群体尽管在其生源地都有一定的房产,但是对他们而言,故乡仅仅是落叶归根的文化符号,他们的幸福感与其在城市生活状况有着直接联系,而能否在城市买房,就成了一个外来人成功的标准。

    民众焦虑与房产调控成效有直接关联

    买房难现状持续已久,这种现象从媒体报道中便能窥其端倪,“高房价”是近年来媒体报道房产领域的主要关键词,以新浪微博为例,有关“高房产”的新闻报道及深度评论的微博数将近12万条。舆论对房地产领域的关注,经历了从行业发展到民生关怀,再到政治考虑(国家安全)的转变,房地产领域集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和主要社会矛盾,是探究中国发展问和国民心态的窗口。
    从现实角度看,当前民众对房产的焦虑情绪,还与当前房产调控局势有一定关系。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调控措施或无终而返,或还未见成效,与之相对的,近来媒体争相报道业主向房产商抗争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暴力现象,“房闹”一词成为新的网络名词。无产者只能望房止渴,而房奴一族则要承受房价下跌的风险,如此情形下,“9成家庭拥有住房”的结论显然再无幸福感可言。近来中央政府接连出台房产调控政策,待政策产生实效,民众的房产焦虑或将有所缓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楼市进入小阳春?家庭住房拥有率92.8%,有6500万套住房空置
九成家庭拥有住房,公众为何不兴奋?
“租购并举”能给租房者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吗?
“打工人”的住房困境:买房一定比租房好吗?
央行悄悄告诉你:你是百万富翁 你娃是富二代
房价高到离谱,为何国人却依旧钟情房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