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鹅溪寺

鹅溪寺

                                                                          (纪实传说)

       鹅溪寺位于盐亭县安家镇鹅溪村,与梓潼、三台县接壤,西经梓江达盐亭、北越七曲出剑门。古庙座落在金鹅山背颈之上。观龙河与来龙河交汇鹅溪滩、象玉带绕行金鹅山下而入梓江、直流盐亭县城与弥江汇合。

       金鹅山、凤凰山、梓江河、金鹅潭。金鹅饮梓水、江波映鹅山,绿草如茵、古树参天、溪泉叮咚、野花迷漫、蝉鸣枝头、鸟舞蓝天,“深山藏古寺”,钟声应尘环。鹅溪寺以山为轴以水显灵、以树成林、以绿增辉、山融水意、皆出自然。每当步入鹅溪、朐中晦涩凝滞之气顿消,一种原始生态风光的灵秀之气,使人耳目为之焕然。

       鹅溪寺(市)始建于唐、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第二十四代和尚广成率众僧再度重建。正殿坐北向南、后依凤凰山、前望云海、头顶万里兰天,下临金鹅滩、气魂宏伟、雄姿焕发。其造型成长方体、悬山式五脊屋顶,檐分三层、八角挑檐、凌空飞起、从上到下无一根背梁穿柱,从里到外无一根横梁躺卧、黄铜琉璃瓦顶、青石地板。其构图之奇巧、工艺之精湛、继承了我国唐、宋、明、清以来宏伟壮观、堂煌典丽的建筑风格。

       据传说古庙原名为“鹅溪市”是北丝路之丝帛基地、古时曾在金鹅山纙织坪建纺织场地,把四方的茧子收到此进行缫丝织绢,并以“日中为市”交易茧、丝、绢而形成了繁荣的集市。后来佛教传入而被僧人改“市”为“寺”。在金鹅山织造的丝绢成为了宫廷贡品“鹅溪绢”。

        鹅溪绢的成名主要是靠绢本身质量的优美,还有当地的严氏名门望族中的达官显贵也起了一些推荐和宣染作用。如“孝子冢”传说鹅溪有一个叫严忠的人,忠厚老实,一个大雪天上山打柴为父母生火取暖,在中途路上遇见一老妇倒卧于地,他便急忙背回家中救活,问其源由方知其老妇乃异乡讨口度日之人,无依无靠。他便将老妇养于家中以娘敬之,与父母同吃同住。严忠和生有三子皆登科为官、忠和寿高99岁,死后墓葬于山中,人称“孝子冢”,孝子羽化后变成一只白鹅常常浮于金鹅山下的溪滩中,故称“鹅溪”。《四川通志》载明蒋其才著《鹅溪传》“夫以鹅溪名者、古魏县西隅唐太师严公墓、瑞气钟秀、有鹅起集于斯”。

       银碑石,就在金鹅山腰,相传是严氏先祖金银万贯,为防盗而将七缸银子秘密地埋藏在地下,并立一块碑故弄玄虚,石碑上书刻迷语道:“前七里后七里,银子就在七七里。”时过数载无人解开,后遇一捕鱼之人怀疑银子就在碑下,便在一个黑夜驾船过滩盗银,当他挖开后果然有七缸银子,便高高兴兴地将银子全部搬上船,当他把船开到金鹅滩的中间时,突然起了狂风把船吹翻,人淹死银子也倒于滩水中。后来金鹅滩底呈现一片亮晶晶、白花花的滩底,故人们又叫它“金银滩”。

       马桩树(现国护9号树)“千猪百羊米万石,祭马桩宴会一百天。”相传明嘉庆二十一年(1543年)严嵩升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为相,便在鹅溪寺举办了一次祭马桩树的活动、欢宴100天,昼夜灯火辉煌,炮声鼓乐声不断,凡远近来客尽皆入席畅饮,临行每一个人赠送红鸡蛋一对,红钱一枚,共花了“千猪百羊万担米”。传说那祭马桩树是“武则天”亲手而植,并题写了:“丝绸色手富、贝锦鹅溪绢。功比马头娘,月映水三潭。”的诗句。历代凡来鹅溪寺的官员都要拜马桩树,盐亭古代的历任知县上任后便要到鹅溪祭马桩树。1974年10月10日,成都军司令员(后任国防部长)秦基伟将军率部野营拉练经鹅溪寺还留下了“天上瑶池秀,人间鹅溪幽。清风新雨后,江山显风流”的诗句。

       名冠古今的“鹅溪绢”的产地——鹅溪寺在民间流传着古代雅士和今人的诗、联、民歌仅举一部分供鉴赏传承。

       古今吟咏鹅溪

       左  思:西晋文学家(公元280年)赴鹅溪。

        题:“贝锦裴然,濯色江波”。

       李世民:贞观十四年庚子秋(公元640年)驾临鹅溪。

        题:“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功高千古事,浩德被乾坤。

       武则天:(公元649年)赴鹅溪。

        题:“丝绸龟手富,贝锦鹅溪绢。

             功比马头娘,月映水三潭。”

       李  白:(民传)“鹅溪凤凰舞、贝锦亦成篇。

             九子七进士、京都一状元。”

            “地生天池玉带水、马蹄石下步步高。”

            “严龄辞去万神游,归卧鹅溪钓碧流。”

            “严陵高摄汉天子、何须仗剑挂玉阶。”

       李白与杜甫:(合吟)

            “鹅溪泉兮泉泉泉(李白)

             渴时饮来饥时餐。(杜甫)

             门外莫非杜工部?(李白)

             然然然兮然然然。(杜甫)。

       杜  甫:(公元762年)赴盐亭题: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

             云溪花澹澹,春郭水泠泠。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

             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公元764年)贾笔弧孤论,严诗赋几篇。

           贝锦无停织,蛛丝有断弦。

          “鹅溪一派浪滔滔,二龙戏水起波涛。”

        “三朝出入荣”

        苏  轼:“为爱鹅溪百茧光,扫残鸡矩紫毫芒。

         世间那有干寻竹,月落亭空影许长。”

      (和文同)“雨后双禽来站竹,鹅溪一蝶下寻花。”

       文   同:“待得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注:下两句乃苏轼和)

       “流水如泪又是汗,而今冲走织妇怨。

         但盼鹅溪绢出手,愿将纡竹再重现。”

       “掷梭两手卷,踏茧双足并。

        三日不住织,一匹绢可剪。”

      吴伟业:《清风使节图诗》“鹅溪清丝清如水,上有千载交枝藤。”

      郑板桥: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1766年)夏末赴鹅溪吟:

     “东坡与可太真狂,画竹千枝又万行。

       袖内灵龙还有石,抬来压倒米圆章。”

      “鹅溪黄竹秋风多,打窗敲户影婆娑。

       老夫不愿删除去,留与三更惊梦魔。”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无咎所得文与可竹(选一)

           地下文夫子,风流绝此人。

           能知晓烟色,幻出负寒身。

           马髭松成拱,鹅溪墨尚新。

           应怀所泥手,去作主林神。

       清·陈  书:寄摄篆盐亭邑候

       英才卓绝岂犹人,墨绶双悬治谱新。

       彩笔昔曾题白雪,仙枭今见布阳春。

       云晴龙固靖风远,月照鹅溪化理坤。

       更说冰壶带似水,水教容易染纤尘。

      清·张松孙:咏鹅溪

           左绵山寨高渠西,低江群壑流寒溪。

           水经未能注远派,天教舒雁将名题。

       鹅溪鹅湖旧得号,仙翔不与凡禽齐。

      孝冢埋时定羽化,铃声起处思财栖。

      波靖乍把霜毛泛,草碧忽临丹掌低。

      受唼绿萍逐上下,高吟曲项惊旄倪。

      山飞潭宿老其处,历历简春皆可稽。

      如何旷代传闻绝,空标梵院仰菩提。

      旧产曾闻东绢好,万户桑林业不迷。

      夹岸秋风储蕉苇,连雷春雨起耕犁。

      赴郭清流三十里,通山曲径万千蹊。

      欲此辆川作图画,卧游自不劳扶藜。

      注:江苏人,曾任盐亭县令、梓州太守。

      赵尔丰:(1907年秋)在年羹尧碑上书:“亘古一人”。

      张  澜:字表方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经鹅溪题:“久慕鹅溪好名胜,幸逢端午到此行。凤山梓水兴难尽,他年再祭严公坟。”

      王士贞:(明廉生幸末于鹅溪)

      剩水残山只益愁,梓州荒绝接隆州。

      眼明今日盐亭路,十里鹅溪碧玉流。

      岳冠华:(盐亭高灯镇龙象村人)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80年)进士,任陕西渭南知县。曾专书向盐亭县令呈报金鸡《嫘祖圣地》碑和嫘祖墓,当盐亭县城距金140里,之逢、县今未派员而作罢。岳豁然非常感慨,题诗曰:“嫘祖吾乡里,青龙诞帝妃。始蚕蚕作茧,织绢绢为衣。逸事传翁妪,功勋征赵蕤。子孙杨祖烈,织绢有鹅溪。”

      蒙文通:(1984—1968年)名尔达,盐亭石牛乡人,我国著名经史学家,国际称史学泰斗。

    《汉语亭考》:“鹅溪在城北,流入溪,溪上人家以绢为业,坚洁异他处,即文与可所云鹅溪绢也。”

      秦基伟: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1974年10月10日)率部在野营拉练途中,住营鹅溪而吟:

    “天上瑶池秀,人间鹅溪幽。

      清风新雨后,江山显风流。”

      袁向衡:(地方文士)《咏鹅溪》

          “鹅溪一望九台山,文星庙内六阁官。

            金鹅戏水莲花池,隔河遥见金宝山。

            玉带水缠天池寺,银碑石照鹅溪滩。

            大雄宝殿三尊佛,缧织坪上凤凰山。

            此处唐朝古渭县,洽是鹅城严仕藩。”

     《鹅溪怨》“一无居士二无僧,半瓦垂团半破门。

           若闻庙内馨钟响,除非牧子闹黄昏。”

蔡正邦:(四川东华科学院高级工程师,柏梓镇人)

      《题鹅溪》“相传孝子冢,羽化为鹅仙。

          山寺拥桑早织锦,虬枝护殿已成园。

          唐称鹅溪绢。

          桑植陵北,养蚕嫘祖传。

          一湾鹅溪流清玉,世代蚕户濯百绢。

          承传数千年。

          丛枝笼台绿,群壑汇溪喧。

          碑林大写丝文化,丹殿重辉嫘祖篇。

          史诗一公园。”

何  惠:(原盐亭县县长)1980年赴鹅溪而作。

         “叩鹅山下鹅溪寺,状若金鹅自古传。

          四面青峰屏障列,三方绿水玉带环。

          日出鹅湖飞鹅铺,夜临鹅寄宿鹅潭。

          追述唐宗宋祖世,驰名中外鹅溪绢。

刘世龙:盐亭县文史委员会特约研究员,盐亭县旅游会会长,1992年题鹅溪先蚕殿联:

“脉接盛唐女皇题诗咏嫘祖鹅溪飘丝帛;

源开有宋诗圣赋词吟先蚕梓水映东绢。”

《咏鹅溪》

“前傍银流后依林,桑榆冉冉绿成荫。

二龙戏珠鹅溪锦,双凤朝阳织罗绫。”

《有感在鹅溪》

“名邑东绢甲一方,鹅溪碧水绕梓江。

 雕栏奇石元妃阁,紫竹幽兰夫子堂。

双龙出水金宝亮,波翻锦帛竞腾光。

 更钟蚕神嫘祖气,千载丹青有异芳。”

《和袁向衡先生“鹅溪怨”》

“兰苗逢野外,杂长草中央。

 默默无人赏,依然阵阵香。”

鹅溪丝

衣料何第一?首数鹅溪丝。唐朝为贡品,古今都称奇。

织就蜀锦美,刺技川绣希。夏爽冬暖体、永作子孙衣。

为君做龙袍,为臣缝紫衣。男喜穿绸缎,女爱作嫁衣。

春风化雨时,蚕桑固国基。天下丝绸缎,鹅溪绢第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来看!盐亭众多文创旅游产品火爆出炉!
盐亭县天禄观
四川盐亭 凤灵寺
中国影像方志 | 盐亭:千年产盐重地文脉延续 桑蚕丝线交织龙舞传承央视科教 央视科教 2019-6-13今天
盐亭县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东南,是黄帝元妃(正妻)螺祖故里,古郪国的一部分,也是古郪国的盐场所在地,境内多盐井,盐卤出产丰富而得名,农历二月初十是其诞辰日,这天称为“先蚕节”
【乡村旅游周末版】返璞归真,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