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燮写"难得糊涂"横幅的故事 蒂尕字汉阳
 

       话说郑板桥在山东为吏,到山东前就听说,在莱州云峰上有块《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其书法飘逸,字态蕴藉风雅,结体宽博宕逸,气势雄浑开张,有篆之势、隶之意、草之情,想求一见。这天得空,他起了个大早床,专程赶往莱州云峰山去拜访(观看)《郑文公碑1》。他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不知不觉竟忘掉下山的时辰。眼看天就要黑下来了,月黑燕飞高山路不好找,看来,不得不就近找家农户借宿。好在没走几步,就见山壑间有处茅屋,不由摸着上前敲门。
       屋主,是位独住儒雅的老翁,自谓(命名)为“糊涂老人”,并出語不凡。他家堂屋摆放着,有人说陈列着,总之是块和方桌一般大小的砚台,该砚台石质细腻,哈气成雾,镂刻精良,郑板桥见后赞不绝口。
       闲谈之中,老人得知投宿人是郑燮,提出请其在砚台背面题字,便于镌刻其上。郑板桥也乐意为这位气度不凡的老人题字。他认为,此人一定有来历和诸多的故事。研墨提笔不慌不忙在砚台背面写上四个大字,只见“难得糊涂”四字栩栩如生跃然砚台上;末尾还钤下“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三方鲜红的印。
       郑板桥看砚台尚有诸多空白处,建议老先生在上面写篇跋。 只见老人欣然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为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也用了一方印,印上镌刻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一看大喜,就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难怪敢于用“糊涂老人”命名,见砚台背面还有空隙,就信手补上:“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面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这就是市面上常见,郑板桥撰写“难得糊涂”拓片横幅原件的来历。此故事流传甚广,其版本不多,可能就这类型的一两个吧。

注:1.《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名《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分为上、下两碑,用以记述郑道昭父亲郑羲生平事迹,文多谀词且有失实。二碑书法飘逸,字态蕴藉风雅,结体宽博宕逸,气势雄浑开张,有篆之势、隶之意、草之情,清代包世臣对它大加赞赏后名气骤增,康有为称其为北魏“圆笔之宗”。相传郑道昭先于天柱山刻出《郑文公之碑》后,发现掖县云峰山之东的寒洞山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碑文大体相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难得糊涂”探源
引用 郑板桥书法欣赏 - 陶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由来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郑板桥纪念馆
人生难得是糊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